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水北调西线隧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宁波经济,水库群,引水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隧洞论文文献综述
厉晓杭,顾芳晖[1](2017)在《优化利用水资源,宁波再破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土地资源日趋珍贵和稀缺的今天,建设一项供水工程动辄需要征地上万亩、投资几十亿元。本月25日,水库群联网联调(西线)一期工程输水隧洞全线贯通。这意味着宁波以科学谋划节省时间、以管网联通代替空间,将境内亭下、皎口、周公宅、溪下水库与境外钦寸水库串(本文来源于《宁波日报》期刊2017-06-28)
赵延喜,刘中宪,尼珂[2](2015)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洞岩爆分析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爆是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如何对岩爆进行预测已成为地下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评价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洞岩爆发生的可能性,提出采用岩性分析、地应力实测及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岩爆预测。在研究中,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基于隧道围岩岩性分析、现场地应力实测及地应力场的反演分析,对隧道开挖后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综合分析了西线工程隧道初始地应力场沿轴线分布规律以及隧道开挖后不同埋深处岩爆发生的等级。结果表明,该工程岩爆等级大部分为中等岩爆。(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5年12期)
冷先伦,盛谦,何恩光,朱泽奇,赵羽[3](2011)在《南水北调西线TBM掘进下隧洞围岩损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隧洞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掘进下隧洞围岩的损伤特征,选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背景工程,针对隧洞围岩TBM掘进后的损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根据板岩在室内试验中表现出来的脆性和屈服后强度特性,提出了以黏聚力弱化-摩擦角强化(cohesion weakening and frictional strengthening,CWFS)脆性模型为基础考虑岩体屈服后损伤的本构模型,通过VC++编译dll动态链接库,并将其植入FLAC3D程序中。应用神经网络和遗传方法等优化算法对本构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并以室内叁轴压缩试验为依据,对该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考虑损伤的CWFS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板岩的弹性特征、屈服后的强化特征、脆性破坏特征和破坏后残余强度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模拟了南水北调西线隧洞在TBM掘进条件下隧洞围岩的变形特性、应力发展规律及其损伤演化特征,并与基于Mohr-Coulomb本构关系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的考虑损伤的CWFS模型能更好地反映隧洞掘进后围岩损伤特征,即损伤沿着弱势区域发展的规律。(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1年11期)
罗占夫,肖元平[4](2011)在《南水北调西线隧洞独头通风14km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海拔高程3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高原高寒缺氧为主要气候特点。输水线路隧洞长244km,最长洞段73 km,TBM单工作面掘进长度达25 km,考虑布置通风竖井通风,独头通风距离将达到14 km,在国内外隧道工程中都是罕见的。对通风设备、通风系统进行研究,提出14 km独头通风解决方案,为西线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期刊2011年S1期)
肖元平,李云[5](2010)在《南水北调西线超长隧洞TBM施工通风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在高原环境下,超长隧洞TBM施工通风的需风量以及工作面的散热要求,需要对隧洞的施工通风方式及设备配套进行全面研究。根据各种参数,确定隧洞的通风方式,并对其需风量进行了详细计算,然后利用数值模拟对风机和风管的匹配进行研究,得出适合本隧洞通风需求的风机和风管匹配方案,并对隧洞内的风速分布和热环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科学、直观的评价隧洞施工环境。(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期刊2010年05期)
李志敬,房后国,袁兆华,李运奎[6](2010)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隧洞液压枕径向加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水北调西线杜柯河上杜柯坝址开挖试验洞,对开挖的试验洞进行了液压枕径向加压试验。分析各级应力下隧洞径向变形的变化规律,探讨应力水平对变形模量及单位抗力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杜柯坝址的隧洞开挖、支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叁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08-28)
何平,刘先琴,张存有[7](2010)在《长江水怎么穿黄河》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22日10时28分,河南荥阳,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穿越号”盾构机抵达黄河南岸邙山进口,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全线贯通。 4250米长的穿黄隧洞,其中过黄河段3450米,穿邙山段800米。2014年通水后,受命北调的南来长江水,将穿越隧洞(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0-06-29)
董学彦,朱殿勇[8](2010)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全线贯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董学彦 朱殿勇)6月22日上午,经过720个日日夜夜、4250米的穿行、掘进,“穿越号”盾构机顺利到达穿黄隧洞进水口,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全线贯通。 首次从地下穿越黄河的隧洞工程全线贯通,不仅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本文来源于《河南日报》期刊2010-06-23)
郭富收,王海科[9](2010)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全线贯通》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来,清澈的丹江水将一路向北,在郑州黄河岸边扎一个猛子,在隧洞的保护下从地下穿越黄河,实现丹江水与黄河水擦肩而过,给北京、天津供水。水量充足时,也可以为黄河补水。可是,郑州市民更关心的或许是能不能来到这里参观一下,毕竟穿黄工程叫了好几年,很多人只能从媒体上才了解到相关情况。工程通水后,可能会在黄河南岸的隧洞入口区建一个旅游风景区,市民可以参观地下试验隧洞。(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0年06期)
罗占夫[10](2009)在《南水北调西线超长隧洞施工环境卫生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输水线路长达320 km,超长隧洞修建时的施工通风问题尤为突出,现阶段没有高原隧洞施工环境的卫生标准。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采用平原地区的隧洞环境卫生标准,势必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影响,针对高原气候特点,结合国内外隧洞卫生标准,提出了高原条件下隧洞施工环境主要卫生标准,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施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期刊2009年05期)
南水北调西线隧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爆是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如何对岩爆进行预测已成为地下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评价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洞岩爆发生的可能性,提出采用岩性分析、地应力实测及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岩爆预测。在研究中,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基于隧道围岩岩性分析、现场地应力实测及地应力场的反演分析,对隧道开挖后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综合分析了西线工程隧道初始地应力场沿轴线分布规律以及隧道开挖后不同埋深处岩爆发生的等级。结果表明,该工程岩爆等级大部分为中等岩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水北调西线隧洞论文参考文献
[1].厉晓杭,顾芳晖.优化利用水资源,宁波再破局[N].宁波日报.2017
[2].赵延喜,刘中宪,尼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洞岩爆分析及预测[J].人民黄河.2015
[3].冷先伦,盛谦,何恩光,朱泽奇,赵羽.南水北调西线TBM掘进下隧洞围岩损伤研究[J].岩土力学.2011
[4].罗占夫,肖元平.南水北调西线隧洞独头通风14km方案研究[J].隧道建设.2011
[5].肖元平,李云.南水北调西线超长隧洞TBM施工通风方案研究[J].隧道建设.2010
[6].李志敬,房后国,袁兆华,李运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隧洞液压枕径向加压试验研究[C].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叁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7].何平,刘先琴,张存有.长江水怎么穿黄河[N].光明日报.2010
[8].董学彦,朱殿勇.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全线贯通[N].河南日报.2010
[9].郭富收,王海科.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全线贯通[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
[10].罗占夫.南水北调西线超长隧洞施工环境卫生标准研究[J].隧道建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