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柳赞区块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研究

南堡凹陷柳赞区块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研究

论文摘要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是国内未来石油增储的主要方向,目前的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理论与方法比较成熟,但对于我国东部大多数陆相断陷盆地中沉积和构造运动均复杂的凸起边缘地区进行岩性油藏预测,尚需要深入研究。论文针对近源大小扇体多期叠置与镶嵌、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引起的断裂破碎与剥蚀频繁等所导致的地震反射连续性差、井间可对比性差问题,从地层格架入手,通过沉积体系约束下的储层反演实现研究区的精细储层预测。针对横向对比困难的特点,利用井震融合技术结合传统层序地层序分析方法,坚持大尺度上由地震信息控制,小尺度上由精细的井信息对比控制的原则。实现了研究区等时地层划分对比,对古近纪地层划分了3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通过时空演化构造解释认为:柳赞构造是被断层复杂化的滚动背斜构造,不同于前人差异压实作用所致的同沉积背斜认识。盆缘柏各庄断层沙三、沙一时期活动的不均衡性控制了构造的形成,沙三、沙一时期两次差异沉陷,夹持在柏各庄和高柳断层之间的地层向东倾滑是柳赞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明化镇期东部高柳断裂侧向撕裂作用进一步复杂了柳赞背斜构造。通过对主要层序沉积体系研究,得出近源-陡坡型盆地边缘的研究区,主要以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水下扇沉积体系为主。在SQ2低位域期主要发育水下扇体系,水进至高位域沉积期,主要发育陡坡型扇三角洲体系,多物源供给,扇体朵叶状明显。在SQ4沉积期过渡为冲积扇体系。SQ5沉积时期再次演化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且规模较大。在研究区储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的层段砂泥岩波阻抗值域范围重叠较多的地质现象,利用电阻率曲线拟合声波反演波阻抗后进行储层参数随机模拟反演。反演中通过地震属性、沉积规律约束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实现相控储层横向预测。从反演的结果分析,反演体的剖面与平面信息均与沉积规律及测井吻合很好。通过层序地层、沉积体系、构造格架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精确预测岩性油藏潜力目标。SQ2、SQ3、SQ4层序柳西坡折处发育小型扇三角洲、低位扇,该区总体勘探程度较低,且柳9井在SQ4层序底部获得工业油流,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最大潜力区;SQ5层序内主要在柳中背斜带南端有深断裂沟通油源区域寻找分流河道岩性油气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
  • 1.2.1 岩性-地层油气藏理论基础--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 1.2.2 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2.1 地震属性的研究及应用发展历程
  • 1.2.2.2 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地震反演的发展历程
  • 1.2.2.3 多波多分量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 1.2.2.4 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1.6 主要创新点
  • 1.6.1 技术方法创新
  • 1.6.2 研究成果创新
  • 2 南堡凹陷柳赞地区的石油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1.3 含油气特征
  • 2.2 勘探开发历程
  • 3 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
  • 3.1 古近纪层序地层序列
  • 3.1.1 井震信息“融合”体控制之下的分级层序地层对比划分
  • 3.1.1.1 井震标定
  • 3.2.1.2 地震反射波组大尺度层序地层划分标识
  • 3.2.1.3 单井精细层序划分标识
  • 3.2.1.4 利用井震“融合”体准确横向对比
  • 3.1.2 层序界面特征
  • 3.1.2.1 一级和二级层序界面特征
  • 3.1.2.2 三级层序界面特征
  • 3.1.3 体系域划分
  • 3.1.4 单井层序分析
  • 3.1.5 代表性剖面层序分析
  • 3.2 沉积体系类型及沉积相构成特征
  • 3.2.1 冲积扇、辫状河体系
  • 3.2.2 扇三角洲体系
  • 3.2.3 近岸水下扇体系
  • 3.2.4 湖泊体系
  • 3.3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带的分布与演化
  • 3.3.1 地震相(属性)分析
  • 3.3.2 沉积体系分布
  • 4 层序构造格架追踪与构造研究
  • 4.1 构造解释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
  • 4.1.1 构造解释发展历程
  • 4.1.2 构造解释技术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 4.2 柳赞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研究
  • 4.2.1 资料品质分析
  • 4.2.2 时空演化构造解释的技术流程与思路
  • 4.2.3 井震结合分级等时对比标定
  • 4.2.4 多期构造应力场定性分析
  • 4.2.5 地层格架等时闭合追踪
  • 4.2.5.1 构造解释方法与技术
  • 4.2.5.2 以应力分析为指导、以沉积、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实现构造精细解释
  • 4.2.5.3 构造变速成图
  • 4.2.6 应力场控制下的构造特征
  • 4.2.6.1 构造特征
  • 4.2.6.2 断裂特征
  • 4.2.7 构造沉积演化
  • 4.2.8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5 储层预测研究
  • 5.1 基础资料分析
  • 5.1.1 录井岩性统计分析
  • 5.1.2 测井数据分析
  • 5.1.3 原始地震资料分析
  • 5.2 反演的难点分析
  • 5.3 反演前数据预处理
  • 5.3.1 地震资料预处理
  • 5.3.2 测井数据预处理
  • 5.3.2.1 测井标准化处理
  • 5.3.2.2 拟声波曲线构建
  • 5.4 反演算法优选
  • 5.4.1 基于模型地震反演技术
  • 5.4.2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 5.4.3 多参数地震—测井联合反演
  • 5.4.4 基于地质统计的随机反演
  • 5.5 反演计算
  • 5.5.1 反演流程
  • 5.5.2 声波阻抗反演关键环节
  • 5.5.3 随机模拟反演关键环节
  • 5.5.4 反演效果分析
  • 5.6 主要目的层储层及物性展布规律
  • 6 综合分析及有利目标区评价
  • 6.1 油藏特征综合分析
  • 6.1.1 构造特征分析
  • 6.1.2 储层特征分析
  • 6.1.3 油气分布规律分析
  • 6.1.4 油源条件分析
  • 6.1.4.1 烃源岩及演化
  • 6.1.4.2 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分析
  • 6.1.5 盖层条件分析
  • 6.1.6 油气聚集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6.2 有利目标区预测
  • 6.2.1 柳西坡折带SQ2、SQ3、SQ4 层序低水位体系域中的岩性油气藏
  • 6.2.2 柳中寻找构造背景控制下的SQ4 层序高水位体系域中的岩性油气藏
  • 6.2.3 高柳断层以北柳西斜坡区寻找浅层SQ6 层序内发育的岩性油气藏
  • 6.2.4 在柳北SQ2、SQ3 层序中寻找地层油气藏
  • 6.3 目标评价及井位建议
  • 7 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法技术研究现状综述[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10(02)
    • [2].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法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09(02)
    • [3].基于地震正演精细外推地层油气藏边界——以溱潼凹陷帅垛—陈家舍区带戴南组一段为例[J]. 新疆石油地质 2017(04)
    • [4].层序地层格架下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与分布——以南苏门答腊盆地北部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01)
    • [5].物探院优秀团队——“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综合勘探技术”团队[J]. 油气地球物理 2014(04)
    • [6].不整合结构对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2(04)
    • [7].深水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分析与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以中国南海C盆地深水区古近系T组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05)
    • [8].罗家地区地层超覆圈闭线的精细识别[J]. 内江科技 2013(12)
    • [9].涠西南凹陷地层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J]. 特种油气藏 2017(02)
    • [10].义和庄地区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断块油气田 2010(01)
    • [11].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古近系地层和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勘探[J]. 当代化工研究 2016(08)
    • [12].2016年国际石油十大科技进展[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02)
    • [13].声音[J]. 中国石油企业 2014(11)
    • [14].济阳坳陷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与含油高度预测[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0(03)
    • [15].开13井区综合地质研究及井位部署[J]. 化工管理 2014(12)
    • [16].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白垩系清水河组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04)
    • [17].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特种油气藏 2013(04)
    • [18].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09(03)
    • [19].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前景与挑战[J]. 天然气工业 2014(02)
    • [20].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气藏油气输导方式[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03)
    • [21].地层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综述[J]. 岩性油气藏 2009(04)
    • [22].陈家庄凸起北坡稠油地层油藏扇体侧向封堵性分析[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4)
    • [23].关于一些油气藏概念内涵、外延及属类辨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04)
    • [24].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地层油气藏成藏阶段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01)
    • [25].大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区)形成与分布规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11)
    • [26].埕南断层构造特征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20)
    • [27].华北油田复杂油气藏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 2009(S1)
    • [28].沾化西部地层油气藏地震综合评价技术[J]. 油气地球物理 2013(03)
    • [29].主编按语[J]. 沉积学报 2020(05)
    • [30].讨论隐蔽油气藏成因原理的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 2014(20)

    标签:;  ;  ;  ;  ;  

    南堡凹陷柳赞区块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