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武士道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藤泽周平,武士道精神,《用心棒日月抄》
武士道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姜晓婕[1](2019)在《解说藤泽周平《用心棒日月抄》的武士道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藤泽周平是日本着名武士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描述了江户时代庶民和下级武士的生活,其笔下的日本武士不同于传统武士"忠于天皇""忠于主君"的形象,而是立足于武士的铁汉柔情,身怀绝技,却又甘愿泯然世间。本文选取藤泽周平作品《用心棒日月抄》,对比传统武士精神和藤泽周平笔下武士道精神,以此解读藤泽周平思想。(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黄海[2](2019)在《武士道牺牲精神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前阵子,看了部日剧《龙樱》,该剧讲述了六位学习很差的学生在暴走律师的带领下,为进入东京大学而努力学习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有五位学生去参加了东大考试,最终只有两位学生被东大录取。这结局谈不上完美,可当看到新学生在该所高中的樱花树下为了高考开始早读的场景时,我开始懂了,或许这才是答案,有种美叫做不完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大和魂的象征。我喜欢樱花,尤其是在品读完新渡户稻造所写的《武士道》之后。对于樱花,该书中有多处提及。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句,"武士精神正如象征它的樱花,被四面风吹散之后,依然用那芬芳丰富生命,祝福人世。""落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8期)
杨洋[3](2019)在《论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中的武士道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渡户稻造作为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日本教育家、思想家和农业学家,在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方面功不可没。新渡户稻造所着《武士道》一书出版后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武士道研究热潮。本论文在详细解读《武士道》中论述的武士道精神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新渡户稻造武士道精神的特点,并结合日本武士道精神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与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对比研究,探讨《武士道》中对传统武士道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新渡户稻造出生于德川幕府末期的传统武士家庭,幼时受到正统的武士训练,武士阶级消失后才接触到基督教思想。在美国和德国留学期间,新渡户稻造得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开始活跃于国际舞台上。在《武士道》中新渡户稻造详细论述了武士道的各项精神,分别为义、勇、仁、礼、信、名誉和忠。在对上述德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精神注重文武结合,如强调义和勇,这两项精神来源于武士最初的战士身份,属于武德;同时又吸收儒家仁、礼、信思想,连同日本特有的名誉观,构成对武士自身修养的要求。此外,新渡户稻造将忠视为武士道精神的核心,认为相对于其他德目忠对武士而言是最重要的,当忠与其他德目发生矛盾冲突时,武士道始终会选择忠做为指导思想。实际上,新渡户稻造这种以忠为核心,文武兼修的武士道精神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传统武士道精神的发展过程中,忠的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武士集团的产生,并随着时代变迁内容逐渐丰富,至江户时代便已成为主导精神,此外,武士教育中对文武两道的重视在室町时代便可考证。可以说,《武士道》中的武士道精神是对传统武士道精神的继承,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可以作为武士道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是,新渡户稻造为了让西方世界的学者了解日本武士道文化,对继承而来的武士道精神进行了部分美化,忽视了现实社会对武士道精神的影响,这也是在武士道精神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李蕊[4](2018)在《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日本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概述,分析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历史变化以及现实载体。随后以此为基础,重点探究了日本武士道精神同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08期)
赵琦[5](2017)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与南京大屠杀》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中国遭受日本侵略尤甚。日本对外侵略的14次战争中,有10次针对中国。尤其是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多次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史实证明,日军在中国制造的大屠杀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有极大的关系。武士道作为日本独特的伦理和文化,对整个日本产生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影响。本文从武士道的渊源及二战前对整个日本在思想上的武装,二战期间在中国的多次大屠杀,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中的变态表现,二战后武士道影响下的日本右翼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叁个方面,全面鉴证日本武士道与南京大屠杀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大连近代史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张璟[6](2017)在《神道教、禅门佛教及儒学思想文化观照下的武士道精神内核》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本,平安时期之后武士政权延绵七百年之久,武士道随着平安时期武士团的产生而产生,又因为镰仓幕府这一武家政权的建立,武士道被其最高统治者源赖朝所推崇,由此上升到了国家政治和思想领域层面,甚至被称为"武士的宗教"。武士道在其形成过程中容摄了中国禅宗和儒家思想的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对它进行了异化。这其实是当时日本的统治阶层对进入日本的异国文化有选择性地进行了筛选,对其有利的则进行纲领教义化式的大力提倡,不得不说日本引入禅宗和儒学其目的性是非常强的。(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7年34期)
张珂[7](2017)在《论日本人的精神支柱之武士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武士道精神被称之为日本的花朵,是日本人精神的支柱。纵观日本的历史,无论是武家当政,带刀武士横行街道的时代;还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走向侵略的道路。我们都可以看见武士道精神的影子,这种精神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占据着日本国民的心理,成为了日本的普遍道德精神,在日本发展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7年21期)
李悦[8](2017)在《尾田荣一郎《ONE PIECE》武士道精神与外来文化融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及武士道精神,武士的形象便会跃然眼前,它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及哲学。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道精神则被掌权者工具化,成为近代军人行动的精神源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不怎么提及武士道。但是,明治时期的教育家以及政治活动家新渡户稻造用英语写的着作《武士道》却在欧洲大受欢迎。本书通过对武士道精神的阐释,说明了已经没有具体形式的武士道精神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国家最活跃的精神和驱动力。对于这本书的评论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在客观上使“理想化的武士道”作为国民道德而被竖立起来,给日本人提供了一种憧憬和向往的道德目标。它甚至成为了解日本人的入门读物之一。在现代日本,我们常称赞日本人的勤奋,集体主义精神,对公司的忠诚,责任感,以论述他们的恩、耻、情义等伦理,证明了武士道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精神依然扎根于民众之中。这种精神使日本人获得别的民族的好感。本论文将试着通过分析日本的人气漫画《海贼王》来一探这部漫画所包含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文化要素的体现。以及,漫画中所展现出的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及融合特征。接下来,对本论文《尾田荣一郎<海贼王>武士道精神与外来文化融合研究》的构成进行说明,本论文由六章内容构成。首先,在序章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讲述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精神,为了详细了解武士道,分别阐述了近代学者对武士道文化的一般解读,以及武士道的发展演变。总结了现在武士道精神研究的方向。第二章《海贼王》中的武士道精神中,首先介绍了尚未完结尾田荣一郎漫画《海贼王》这部作品及前80卷的内容。其次,考察漫画中所展现出来的武士道精神。最后,讨论了这种武士道精神中表现最明显的生死观。第叁章《海贼王》武士道精神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中,首先考察了武士道精神中的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融合表现。其次,探讨了新女性主义的表现。最后探讨分析了其他的外来文化要素。第四章,《海贼王》武士道精神与外来文化融合特征中,明晰了武士道精神和外来文化融合的特征。终章的部分,总结本论文的内容得出结论,思考了给当代中国漫画及其动漫的发展启示,为本论文画上句号。其次,对本论文中遗留的问题点也进行了分析总结。作为将来的学习课题。(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7-01-01)
苑晨晨[9](2016)在《浅谈日本武士道民族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武士道是在吸收并融合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后,不断发展而逐渐稳定形成的。日本的武士道对日本民族企业的崛起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日本武士道的形成进行阐述,继而分析武士道精神的内涵,最后探讨日本武士道精神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商业故事》期刊2016年34期)
高立伟[10](2016)在《从《浪客剑心》看日本武士道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忠、勇、义、仁、礼、诚组成了日本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的核心"忠",至始至终围绕着武士道发展的全过程。"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武士誓死效忠主人,给主人奉献自己的生命是忠义至高无上的表现;"义"则是武士精神中最严厉的准则,需要武士具备遵守道义和道德的精神。"勇"则是需要武士具有超强的武功,并且有迎难而上、不卑不亢的精神。"礼"则是对武士内涵的一种展示,要求武士必须有绅士一样的风度,并且还需要具备关爱他人的精神。"仁"则是要求武士需要具备一颗宽容、关(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6年13期)
武士道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阵子,看了部日剧《龙樱》,该剧讲述了六位学习很差的学生在暴走律师的带领下,为进入东京大学而努力学习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有五位学生去参加了东大考试,最终只有两位学生被东大录取。这结局谈不上完美,可当看到新学生在该所高中的樱花树下为了高考开始早读的场景时,我开始懂了,或许这才是答案,有种美叫做不完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大和魂的象征。我喜欢樱花,尤其是在品读完新渡户稻造所写的《武士道》之后。对于樱花,该书中有多处提及。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句,"武士精神正如象征它的樱花,被四面风吹散之后,依然用那芬芳丰富生命,祝福人世。""落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武士道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姜晓婕.解说藤泽周平《用心棒日月抄》的武士道精神[J].北方文学.2019
[2].黄海.武士道牺牲精神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9
[3].杨洋.论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中的武士道精神[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4].李蕊.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解析[J].高考.2018
[5].赵琦.日本武士道精神与南京大屠杀[J].大连近代史研究.2017
[6].张璟.神道教、禅门佛教及儒学思想文化观照下的武士道精神内核[J].才智.2017
[7].张珂.论日本人的精神支柱之武士道[J].山西青年.2017
[8].李悦.尾田荣一郎《ONEPIECE》武士道精神与外来文化融合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
[9].苑晨晨.浅谈日本武士道民族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J].商业故事.2016
[10].高立伟.从《浪客剑心》看日本武士道精神[J].电影评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