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论文按照作品的取材差异把陈应松小说共时性地分为三种类型来展开分析和探讨。第一章主要分析陈应松的“船工系列”小说。首先结合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社会历史特征、文化境遇、80年代诗歌发展的困境以及作家自身的经历分析陈应松由写诗到写小说的创作转型原因,同时厘定“底层叙事”这一文学概念。然后以具体作品为例探讨陈应松在底层意识支配下对底层苦难主题的独特开掘:遗弃在底层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与焦虑;苦难中挣扎、反抗的底层生命的顽强刚毅。第二章主要研究“公安水乡系列”小说,以具体作品为例侧重分析这类小说的两种深层精神向度:对底层空间中人性困境和灵魂灾荒的深入剖析;对个体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和终极眷注。第三章主要分析陈应松深入大山体验生活的结晶“神农架系列”小说。本章侧重以有代表性的个案从三个方面探讨陈应松底层叙述中的艺术得失:底层价值体系遭遇现代文明的冲击;底层民众追寻现代生活方式的欲望表达;底层叙事的偏离——对都市的弯曲性想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在江湖与山林之间——论陈应松的地域叙事[J].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5)
- [2].文学要在更宽广的世界中存在——陈应松先生访谈录[J]. 创作评谭 2016(02)
- [3].陈应松的诗[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0(05)
- [4].我的心始终是有锋芒的——陈应松诗歌论[J]. 新文学评论 2017(04)
- [5].主持人语[J]. 时代文学 2016(11)
- [6].抵抗投降的写作——陈应松小说论[J]. 时代文学 2016(11)
- [7].陈哥[J]. 时代文学 2016(11)
- [8].吾友陈应松[J]. 时代文学 2016(11)
- [9].“拐子”陈应松[J]. 时代文学 2016(11)
- [10].主持人语:华文地方书写与中华文化散布[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6(02)
- [11].从瞎眼里看见地狱 在绝壁上寻找生路——论陈应松作品中的罪与赎[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6(02)
- [12].陈应松:用最先锋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J]. 东方文化周刊 2017(29)
- [13].《还魂记》:陈应松的“杖乡变法”与“黑暗美学”[J]. 长江丛刊 2017(22)
- [14].关于陈应松长篇小说《还魂记》[J]. 长江丛刊 2017(22)
- [15].新世纪陈应松小说创作的“乡—城—人”结构——以“乡里人”形象的塑造为例[J]. 长江丛刊 2014(15)
- [16].陈应松:硬山柔水冷笔温情[J]. 长江文艺 2012(11)
- [17].人兽博弈的文学思考——访谈作家陈应松[J]. 小说界 2008(01)
- [18].陈应松的力量[J]. 中国作家 2008(12)
- [19].陈应松:写生态,更要表达广阔的现实世界[J]. 西湖 2020(11)
- [20].浅析读写现状的迷惘与坚持[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12)
- [21].乡土社会的整体性危机——评陈应松近期创作[J]. 新文学评论 2017(04)
- [22].孤绝的燃烧与安静的行走——陈应松印象记[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4(06)
- [23].中国乡村的“新现实”及其艺术化——以陈应松三篇近作为例[J]. 创作与评论 2013(10)
- [24].泉涸,相濡以沫——读陈应松中篇小说《野猫湖》[J]. 小说评论 2011(01)
- [25].地域特色与现代个性的融合——读陈应松长篇小说《猎人峰》的语言[J]. 小说评论 2011(01)
- [26].冷峻现实与瑰丽奇幻——读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J]. 文艺争鸣 2010(19)
- [27].神异的传奇故事——读陈应松长篇小说《猎人峰》[J]. 小说评论 2009(06)
- [28].陈应松乡村小说的破败叙事[J]. 名作欣赏 2008(04)
- [29].谁的呼喊在撕裂我们的灵魂——读陈应松小说《母亲》[J]. 名作欣赏 2008(09)
- [30].陈应松小说的艺术之光[J]. 文艺争鸣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