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基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视角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基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视角

论文摘要

自从六十年代初贸易引力模型被提出以来,该方法迅速成为了研究双边贸易量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但是随着贸易规模的急剧扩大,由于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的存在,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也越来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对双边贸易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不仅从理论方面对双边贸易进行了定性分析,而且还努力从数量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在大量的研究成果中,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分析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由于国际贸易系统是一个多影响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系统。本研究在贸易引理模型、灰色理论和贸易地里理论的分析框架内,通过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之间的基于灰色理论基础的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为实现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的顺利发展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流量运用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为我国的对外进出口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并丰富了我国贸易引力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将来的研究方法上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详细介绍贸易引力模型和灰色理论的基本原理,接着对贸易引力模型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分析,然后筛选出主要变量进行分析。然后建立了基本贸易引力模型,其次对灰色理论的运算步骤和检验方法作详细的介绍,并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对贸易引力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进行了组合,进而改进和完善基本的贸易引力模型。再次,将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到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量的预测与因素分析上,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新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国际贸易量。最后,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本文提出中国应该有选择地参加更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努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中国应该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改善贸易条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思路和结构
  • 1.3.1 本文研究的思路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构
  • 1.4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的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2 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的现状
  • 3 影响贸易引力模型的主要因素和相关理论分析
  • 3.1 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及购买力平价(PPP)
  • 3.1.1 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
  • 3.1.2 购买力平价(PPP)
  • 3.2 人均GDP 和人均GDP 差额及需求相似理论
  • 3.2.1 人均GDP 和人均GDP 差额
  • 3.2.2 需求相似理论
  • 3.3 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以及贸易地理理论
  • 3.3.1 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
  • 3.3.2 贸易地理理论
  • 3.4 相关虚拟变量的解释
  • 4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4.1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理论模型
  • 4.1.1 基本理论模型解释
  • 4.1.2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4.2 灰色理论模型的建立
  • 4.2.1 GM(1,1)模型的建立
  • 4.2.2 GM(1,1)模型的主要类型
  • 4.2.3 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
  • 4.2.4 灰色GM(1,1)模型预测的过程
  • 4.3 模型组合的方法
  • 4.4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建立
  • 4.4.1 对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 4.4.2 求出各年的模拟值
  • 4.4.3 对模拟值与实际值进行相关分析
  • 4.4.4 用模拟值与实际值拟合方程预测贸易量
  • 4.4.5 建立灰色 GM(1,1)模型
  • 4.4.6 建立灰色—贸易引力组合预测模型
  • 5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国家范围和数据来源
  • 5.2 计算过程
  • 5.3 预测结果
  • 5.4 对预测结果的评价
  • 5.4.1 对贸易引力模型预测结果的评价
  • 5.4.2 对灰色 GM(1,1)模型预测结果的评价
  • 5.4.3 对组合模型预测结果的评价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1 结论
  • 6.1.2 政策建议
  • 6.2 思考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各国GDP(PPP 法)
  • 附录C:中国各年对外(按地区)贸易额
  • 附录D:中国数据
  • 附录E: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距离
  • 附录F:虚拟变量取值
  • 附录G:中国人均GDP
  • 附录H: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各年年底的人口
  • 附录I: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人均GDP(PPP 法)
  • 附录J:中国与重要贸易伙伴国的人均GDP(PPP 法)差额的绝对值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成为吉第四大贸易伙伴国[J]. 中亚信息 2011(Z1)
    • [2].基于空间计量的贸易伙伴国(地区)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 社会科学家 2020(05)
    • [3].中国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国[J]. 西亚非洲 2009(11)
    • [4].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服务贸易成本测算[J]. 商业研究 2016(12)
    • [5].“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贸易影响因素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1)
    • [6].缅中边贸额同比下跌约10亿美元[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09)
    • [7].中拉合作涌现新活力[J]. 中国对外贸易 2016(11)
    • [8].基于行为视角的贸易伙伴国进口便利化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效应研究[J]. 国际商务研究 2017(03)
    • [9].教训与经验[J]. 中国海关 2010(01)
    • [10].非洲贸易,跟着中国起飞?[J]. 看世界 2020(02)
    • [11].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的实证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18)
    • [12].中国汽车马来西亚市场向好——专访马来西亚驻华经济公使衔参赞翁忠义[J]. 中国对外贸易 2013(10)
    • [13].老挝与主要贸易伙伴国未来展望对策研究[J]. 商 2015(47)
    • [14].“一带一路”背景下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影响因素——以中国与19个主要贸易伙伴国为例[J]. 新疆农垦经济 2015(08)
    • [15].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14(03)
    • [16].陈文律:中越山水相连,经贸互惠[J]. 中国对外贸易 2008(03)
    • [17].本财年内缅甸增加了10个新贸易伙伴国[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03)
    • [18].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技能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贸易伙伴国发展水平差异视角的实证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2)
    • [19].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差异研究——基于2007-2016年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J]. 亚太经济 2018(03)
    • [20].中国OFDI对贸易伙伴国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1].中国与阿联酋经贸合作的空间、挑战和应对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20(10)
    • [22].基于产品异质的中国汽车出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财经论丛 2015(07)
    • [2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潜力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4].中国连续9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双边经贸关系加速提质升级,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J]. 中国报道 2019(06)
    • [25].读图[J]. 当代金融家 2019(11)
    • [26].中日经济合作“退潮”?[J]. 社会观察 2014(05)
    • [27].有关内蒙古自治区向蒙古国开放的若干思考[J]. 北方经济 2014(08)
    • [28].泰国鞋类销售萎缩[J]. 西部皮革 2009(20)
    • [29].今年越南将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经贸合作伙伴[J]. 国际贸易 2016(06)
    • [30].贸易伙伴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基于中国与亚投行56个意向创始成员国的实证分析[J]. 经济学报 2019(03)

    标签:;  ;  ;  

    基于灰色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基于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