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宜南方红壤旱地推广的节水高效抗病花生品种——粤油256(论文文献综述)
任伟芳,魏雪娇,曾昭聪,叶祎,郑伟,方加海,万丽云[1](2020)在《江西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文中提出为摸清江西花生产业发展规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本研究调研比较了江西省和周围邻近省份及山东、河南等花生高产省份在花生总产、种植面积和单产方面的变化规律,及各省历年花生审定品种情况和品种产量增长规律。结果表明江西花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为:1.江西土壤类型为红壤,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较低,不利于花生生长;2.品种更新速度慢、品种老化严重且花生品质改良没有得到重视,优质新品种相对较少;3.良种缺乏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江西省花生芝麻产业技术体系的成立大力推动了江西花生产业的发展,2019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江西花生品种具有较大的高产潜力。平均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最高的均为粤油271,荚果产量达到6305.95 kg/hm2,籽仁产量为4632.57 kg/hm2,在试验品种中居第一位;粤油1712荚果产量为6022.25 kg/hm2,籽仁产量为3824 kg/hm2,综合表现好,在试验品种中居第二位;湘花522荚果产量5451.6 kg/hm2,籽仁产量4003.8kg/hm2,在试验品种中居第三位。这表明随着科技投入的进一步加大,产量潜力优良品种的培育及释放将推动江西花生产业进入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曾露苹[2](2018)在《木薯和花生间作对土壤Cd吸收的影响及碳基物料的调控效应》文中认为土壤中的Cd容易被植物吸收,危害农作物,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人体健康。利用大生物量能源植物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在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植物修复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木薯与具有固氮富镉特性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间作可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具有良好的间作优势;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在土壤肥力改良和污染修复中作用效果明显,当前关于生物炭或者秸秆还田对木薯花生间作体系吸收调控土壤Cd的研究鲜见报道。基于此,本论文通过比较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三个高产木薯品种重金属累积差异,筛选高累积重金属的木薯品种,并探讨其与花生间作体系对根区土壤养分和Cd生物有效性及吸收累积的影响;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实验,研究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旱地红壤理化性质及Cd形态转化的影响;最后通过水泥池小区实验探明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木薯花生间作系统中Cd吸收的调控效果,以期在生产上采取合理的措施,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边生产边修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通过宁西样地和岑村样地的大田小区试验,对三个华南地区常见的木薯品种进行重金属吸收累积差异对比研究,发现华南8号(SC8)产量及各部位的生物量均比华南5号(SC5)和华南205号(SC205)高,尤其是宁西样地SC8公顷产达到了53125kg/hm2,且各部位Cu、Zn、Cd含量、生物富集系数、累积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与SC205相比,宁西样地SC8叶部Cd含量和岑村样地SC8茎部Cd含量分别显着提高了150%和83.33%(p<0.05)。宁西样地SC8对Cd的累积量为3.67 mg/株,与SC5和SC205相比分别显着提高了108.52%和77.29%,岑村样地SC8对Cd的累积量为0.97 mg/株,分别显着提高了106.38%和102.08%。因此SC8木薯品种较之SC5和SC205,是更适宜在华南重金属污染地区进行推广种植的品种。2.木薯和花生间作体系的根区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高于单作体系,木薯产量高于单作木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4.1%,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产量间作优势,间作系统中,木薯和花生各部位Cd含量及富集系数均低于单作模式,但累积量高于单作体系,与木薯单作、花生单作相比,木薯与花生间作系统对每公顷土壤Cd的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0.72%、113.76%,Cd去除当量比(MRER)为1.61,实现了安全高效利用及修复污染土壤目的。3.室内土壤培养实验中,旱地酸性红壤施用生物炭和碎秸秆,提高了土壤pH值、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2%、5%、8%生物炭以及半量、全量秸秆施用下,土壤pH值分别提高0.39、0.75、1.15、0.09和0.22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4.13%、8.15%、15.23%、31.54%和49.95%,生物炭和碎秸秆还能增强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了土壤中Cd弱酸提取态含量。2%、5%、8%生物炭以及半量、全量秸秆施用下,土壤中Cd弱酸提取态含量分别减少了76.81%、79.71%、88.41%、62.32%和75.36%,增加了Cd残渣态含量,使土壤中Cd有效态更多转化为无效态,且生物炭的作用效果要强于碎秸秆处理。因此,在Cd污染土壤施用生物炭和碎秸秆,可以起到土壤肥力改良和土壤污染控制修复的作用。4.木薯与花生间作施加生物炭和碎秸秆可提高土壤根区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加植物叶片SPAD值,促进作物生长,与对照组相比,成熟期下,生物炭组和秸秆组花生荚果生物量分别显着提高了112.34%、59.38%(p<0.05),生物炭组木薯根部生物量显着提高了63.54%(p<0.05),说明生物炭和碎秸秆均具有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生物炭处理显着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减少作物各部位单位Cd含量及对土壤Cd的吸收量,与对照组相比,成熟期生物炭组木薯对Cd的累积量显着降低了53.87%(p<0.05),减少Cd对作物的生态风险,对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具有重要意义。碎秸秆处理在提高作物生物量、降低作物各部位Cd含量的同时,可维持间作系统Cd的累积量,从而实现两种能源植物生态修复及经济效益的整合。综上所述,在木薯与花生间作系统中,施加生物炭和碎秸秆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并有效降低土壤Cd生物有效性以及木薯和花生各部位Cd含量,以生物炭处理效果最佳。考虑收获作物的后续用途,若以人类食用为目的,建议在木薯花生间作系统中配施生物炭以降低土壤重金属Cd暴露的生态风险,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若以植物修复为目的,建议在木薯花生间作系统中配施碎秸秆以提高对单位面积土壤Cd的累积量,实现生态修复及经济效益的整合。
戴显红[3](2017)在《花生果际微生态环境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为数不多的具出口创汇优势农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花生在生产至消费的各环节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影响我国花生消费安全和限制产业发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可分为收获前污染和收获后污染,其中收获前田间污染过程既是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储藏期污染的源头。田间黄曲霉毒素污染是黄曲霉、土壤微生态环境与花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在前期对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分布研究基础上,选择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不同的地区—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设置定点试验点,并配以盆栽试验,采用高通量的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技术等,研究了花生土壤微生态环境(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菌群结构)对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田间生产环节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与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锁定了影响田间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土壤微生态环境因子: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结构。通过连续5年主产区花生及土壤重金属镉和黄曲霉毒素污染数据分析,以及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等3个定点试验点花生果际土壤的重金属镉、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钙、铜、微生物菌群结构等12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我国不同产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间存在相关性,初步锁定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结构为引起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等3个地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差异的主要土壤微生态环境因子。2.初步探明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花生壳、皮、仁中钙含量累积以及花生抗黄曲霉侵染能力的关系对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等3个定点试验点连续2年试验结果和不同梯度土壤交换性钙含量盆栽验证试验结果分析发现,花生果际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花生壳、皮、仁中钙含量呈强正相关(r≥0.98),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越高,花生各部位富集的钙营养也越多;花生仁和种皮中钙含量与黄曲霉侵染指数存强负相关(r<-0.95),花生仁和皮中钙含量越高,花生仁黄曲霉侵染指数越低,抗侵染能力越强,为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高污染区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思路。3.分析了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比较花生果际土壤中细菌16S rDNA基因V4区和ITS1区基因的多样性,研究典型生态区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现江西樟树、山东临沂和辽宁阜新的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优势菌群种类等差异显着,其中江西樟树的果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最高,山东临沂次之,辽宁阜新最低;真菌α多样性辽宁阜新高于山东临沂、江西樟树。为进一步探明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系,于花生收获前一个月人工接种黄曲霉菌,研究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变化。主成分分析(PCA)和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人工接种黄曲霉菌后,土壤细菌菌群与真菌菌群组成和丰度均发生显着变化,其中细菌α多样性增加,分布更加均匀,芽孢杆菌、乳球菌、雷尔氏菌等生防菌丰度值增加;真菌α多样性减少,优势度集中。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种群α多样性与黄曲霉侵染风险有关,可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α多样性值作为黄曲霉侵染风险的预警指标,为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大尺度预警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孙海燕[4](2015)在《基于能值分析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2000-2013年的14年间我国花生种植业的地位和效益日益提高,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增长14.68%、24.51%、42.79%,目前以约占油料作物1/3的面积生产了1/2的总产量,以占第6位的农作物面积生产了第4位的总产值,单位面积效益更居大宗粮油作物之首。显然,花生具有较高经济学可持续性和较好社会效益,对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我国食用油脂安全意义重大。然而,迄今花生经济的增长除了依靠科技进步以外,越来越多地依赖石油农业型资源的消耗。生态学可持续性是任何经济形式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与客观基础,缺乏生态学可持续性的经济将难以为继。由此,我们对现行的花生经济增长方式不得不提出一种生态学理性反思:花生产业生态学高效吗?如何既避免生态价值的过度消耗,又保持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紧迫课题。因此,本研究拟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价值通货即生态学能值的角度,辅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对我国花生种植业系统2000-2013年的自然资源利用、能值投入结构以及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剖析,并进行各主产区的横向比较,从而提出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能值角度的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水平在降低。14年间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对自然资源能值的依赖度(占能值总投入的比率)越来越小,从15.21%降至12.32%,而对经济社会的辅助能值的依赖度增加,从84.79%增至87.68%;对可更新资源能值的依赖度从63.12%降至21.79%,对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依赖度从36.89%增至78.21%。我国花生生产系统从经济社会购买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量越来越大,环境负载率随之上升(2.15-3.59),系统的能值可持续指数大幅度下降(1.69-0.68)。2、农业机械、土地、化肥、劳动力等四项能值投入是整个花生系统的总能值产出的主要驱动因素。依据构建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我国花生种植业系统能值产出高低的能值投入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能值投入的弹性系数最大(0.287),即对提高花生生产系统能值产出的作用最显着,未来随着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其对能值产出的贡献会更大;其次是土地能值投入(弹性系数0.214)和化肥能值投入(弹性系数0.206),说明花生种植面积的拓展对花生生产系统的能值产出一直存在较大推动作用,未来随着花生抗旱耐瘠、高产高效等优势的进一步发挥,我国花生种植的时空会持续扩大;化肥对能值产出仍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投入量的控制和投入结构的优化;劳动力投入对于花生系统能值产出的影响力较小(弹性系数0.177)。3、我国花生种植业各主产区子系统的能值分异明显,需分类指导其能值投入结构和布局规划。为了从能值角度优化我国花生主产区的能值投入结构,指导全国花生种植业系统的布局规划,对山东、河南、河北等9个主产区2013年花生种植业子系统的能值分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辅助能值尤其是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已成为各花生主产区能值投入主体;化肥能值投入结构中,氮、磷、钾肥的能值投入比例失调,氮、磷投入较多,钾严重不足,有机肥甚微。广西、河南及安徽花生生产系统的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均大于1,分别为3.07、1.69和1.45,即处于较好发展状态;其次是四川0.87,处于中等水平;山东、河北、广东、福建、辽宁分别为0.41、0.18、0.14、0.14、0.11,处于较低水平。从规模优势指数、能值效率优势指数、能值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来看,河南和山东三项指数均大于1(1.09-2.58),属于强优势区域;河北、辽宁、广东、安徽、广西规模、能值效率优势指数分别为0.70-2.48和0.46-1.76,能值综合比较优势指数1.00-1.19,属于优势区域,其中河北、辽宁以及广东在未来生产中需提高辅助能值利用率,安徽需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四川三项指数分别为0.99、0.93、0.96,属于次优势产区;福建的规模优势指数达1.33,而能值效率优势指数、能值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较弱,分别为0.47和0.79,未来应提高辅助能值利用率。4、将能值指标和传统经济指标相结合,对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明确了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即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建设生态经济结构优化、生物链和产业链稳定的生态产区,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增长;其次,构建了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了综合指标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我国花生生产的经济、社会可持续水平较高,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从基准值(1.000)分别增至1.335和1.050,而生态可持续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从基准值(1.000)降至0.903。相关分析表明,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水平以及与综合评价系数之间均呈极显着负三角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0.922、-0.871,因此我国花生生产的经济、社会可持续水平可能会因生态可持续水平的下降而难以为继。5、提出了我国花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政策建议。基于对我国花生生产系统现状的定性分析、能值定量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提出了既保证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前提下,产生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我国花生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构建了“生产技术”和“政策制度”两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发展对策是根据生态工程学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资源与产业经济学、生态学原理,以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产前研发、产中采用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技术以及生态技术,将种子、农药、化肥、地膜以及电力等辅助能值的投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降低花生生产系统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使用节能设备以提高农业机械效率,进而将花生生产系统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有机耦合,形成一种资源投入合理并永续利用(物质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生态经济高效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同增长。从制度层面看,建议政府从保障国家油料供给安全能力、保障民众营养保健水平、提高农民种植业效益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花生作为油料、食品、经作等多栖作物的认识,制定支持花生种植和相关产业链发展的政策,将花生纳入国家优势产业规划体系之中,推进花生优质安全生产项目与技术的实施,提高花生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鼓励农户组建花生合作社,鼓励农户与企业联合建立构建“一控二减三基本”的生态化节能优质高效生产基地。
车升国[5](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6](2007)在《红壤旱地花生抗旱栽培技术研究初报》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在花生主产区红壤旱地上田间抗旱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措施对花生产量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产量依次为喷施壮根促花保果剂>促根剂基施>配方施肥>稻草覆盖>对照。
陈春平[7](2006)在《赣南丘陵红壤区发展柑桔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以江西省南丰县建立生态桔园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首次系统地通过以空间代替时间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将荒坡地开发为种植南丰蜜桔后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组成以及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种植年份桔园内杂草种类、生物量及土壤温度、大气氮氧化物的变化,评价了桔农间作及桔园持续高效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南丰蜜桔生态桔园建设模式与技术规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测定种植一年、二年、四年和六年的桔园内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土壤温度、径流和渗流量,发现荒坡地开垦种植南丰蜜桔后,土壤含水量大小依次为一年园>六年园>二年园>四年园;土壤容重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然后又降低的变化;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现象。土壤随径流流失的养分以一年园最高,但其他处理都低于对照区;其中0-100cm渗流量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我们的结果首次显示,随着丘陵地区栽种柑桔后,桔园内土壤的土壤物理性状有所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蓄水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对种植一年、二年、四年和六年桔园内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的观测表明,荒坡地开垦种植南丰蜜桔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为一年园>二年园>对照区>六年园>四年园,表现出栽种柑桔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减少的趋势;不同桔园内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随时间变化存在较大差异,除四年园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园区均较对照高;果园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提高,其中,六年园土壤全磷含量较对照平均增幅达86.84%;土壤全钾含量高低依次为二年园>六年园>四年园>一年园>对照区,而土壤有效钾含量为六年园>一年园>四年园>对照区>二年园。综合分析桔园内土壤养分综合管理指数,我们的结果首次表明南丰蜜桔园土壤养分综合管理指数均高于对照区,且随着荒坡地种植柑桔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综合管理指数提高。由此说明,现行的桔园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土壤肥力。对不同类型桔园土壤生物多样性调查表明,不同蜜桔园内土壤微生物数量上升,而且桔园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均呈现细菌>放线菌>真菌变化。同一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六年、四年和二年园的放线菌以秋季含量高于其他季节,而一年园以夏季含量高,对照区则以春季含量高;细菌的变化表现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的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差异达显着,而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着。不同季节的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差异达极显着。不同处理的植物种类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桔园的植物种类较对照区多,而桔园表现为四年园>二年园>六年园>一年园的变化。显示,随着丘陵地区栽种柑桔后,土壤生物和植物多样性增加。
王明珠,陈学南[8](2005)在《低丘红壤区花生持续高产的障碍及对策》文中提出南方低丘红壤区(以江西鹰潭地区为例)花生种植发展的历程表明,新世纪花生持续高产遇到了四大障碍:一是连作重茬,二是良种少,三是伏秋干旱威胁,四是肥料使用不当。对此采取的相应对策是,改革耕制,合理轮作;引进和培育良种;采取有效抗旱措施;调整肥料配比及用量;土壤消毒和生物防治等。
肖运萍,刘仁根,袁展汽,王忠云,李玉枝[9](2004)在《适宜南方红壤旱地推广的节水高效抗病花生品种——粤油256》文中认为田间试验与防雨棚下的水分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粤油256花生品种具有生长势强、茎杆粗壮、抗青枯病、适应干旱能力强、遇旱后灌水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产量较当地大面积推广品种赣花1号增产20%以上,可作为南方季节性缺水区红壤旱地花生产区的主推品种。
张文开[10](2002)在《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文中提出福建省鲜明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异特征,导致耕地利用的区域差异性。本研究在大量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耕地利用的自然条件、社会和经济条件、耕地利用阶段、耕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析研究。从特色农业、耕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耕地计划利用、加入WTO等方面探索耕地优化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寻找适合福建省不同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途径,提出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模式。 通过研究,福建省耕地分布区划分为粮食专门生产区、牧草专门生产区、水果专门生产区、茶叶专门生产区、烤烟专门生产区、马铃薯专门生产区等。在地貌、生态气候、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上,全省划分出115个耕地利用分区。 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方针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市场为导向,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为方式,科技创新为手段,结构调整为杠杆,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耕地利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具体做法是:建立全省性由政府宏观控制、指导和必要投资的耕地利用系统,耕地与园地的相互可逆转化,主导农作物为主的区域条块专门化耕作与小范围综合性耕作相结合、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
二、适宜南方红壤旱地推广的节水高效抗病花生品种——粤油25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宜南方红壤旱地推广的节水高效抗病花生品种——粤油256(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花生主产省份多年花生种植情况 |
1.1 总产比较分析 |
1.2 各省份播种面积变化 |
1.3 花生单产变化 |
2 各省多年花生品种审定情况 |
3 江西省花生区域试验应试品种荚果与籽仁产量现状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2)木薯和花生间作对土壤Cd吸收的影响及碳基物料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研究概况 |
1.1.1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 |
1.1.2 土壤重金属镉来源 |
1.1.3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危害 |
1.2 大生物量能源植物木薯 |
1.2.1 木薯在食品业及工业上的应用 |
1.2.2 木薯在植物修复上的应用 |
1.2.3 木薯和花生间作体系互作效应 |
1.3 植物间作效应研究现状 |
1.3.1 植物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2 植物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3 植物间作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1.4 生物炭应用研究现状 |
1.4.1 生物炭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4.2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4.3 生物炭对土壤镉的防治研究 |
1.5 秸秆还田应用研究现状 |
1.5.1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5.2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5.3 秸秆还田对土壤镉的防治研究 |
1.6 研究基础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三个木薯品种对Cu、Zn、Cd累积差异研究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1.3 试验设计 |
2.2 木薯和花生间作对Cd吸收及根区速效养分影响研究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地点 |
2.2.3 试验设计 |
2.3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旱地红壤Cd有效性调控研究 |
2.3.1 供试材料 |
2.3.2 试验设计 |
2.4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木薯和花生间作系统吸收Cd的影响研究 |
2.4.1 供试材料 |
2.4.2 试验地点 |
2.4.3 试验设计 |
2.5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2.5.1 植物生长指标测定 |
2.5.2 植物和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 |
2.5.3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5.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5.5 植物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和累积量的计算 |
2.5.6 土地当量比的计算 |
2.5.7 重金属去除当量比的计算 |
2.6 仪器设备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个木薯品种对Cu、Zn、Cd累积差异研究 |
3.1.1 三个木薯品种的产量和生物量 |
3.1.2 三个木薯品种各部位的重金属含量 |
3.1.3 三个木薯品种各部位重金属富集系数(BCF) |
3.1.4 三个木薯品种茎、叶重金属转运系数(TF) |
3.1.5 三个木薯品种重金属累积量(BCA) |
3.2 木薯和花生间作对Cd吸收及根区速效养分影响研究 |
3.2.1 单间作下木薯花生产量和生物量 |
3.2.2 单间作下木薯和花生各部位Cd含量 |
3.2.3 单间作下木薯花生富集系数 |
3.2.4 单间作下木薯和花生Cd累积量和去除当量比 |
3.2.5 单间作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3.3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旱地红壤Cd有效性调控研究 |
3.3.1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3.3.2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3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4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 |
3.4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木薯和花生间作系统吸收Cd的影响研究 |
3.4.1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木薯和花生生物量的影响 |
3.4.2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木薯和花生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4.3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根区土壤Cd含量的影响 |
3.4.4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5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木薯和花生各部位Cd含量的影响 |
3.4.6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木薯和花生吸收Cd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三个木薯品种产量及重金属吸收转运效应分析 |
4.1.2 间作对木薯和花生产量及生物量影响分析 |
4.1.3 间作对木薯和花生根区养分影响分析 |
4.1.4 间作对木薯和花生Cd含量及吸收效应影响分析 |
4.1.5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 |
4.1.6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土壤酶活性影响分析 |
4.1.7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土壤Cd形态影响分析 |
4.1.8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木薯和花生生长形状影响分析 |
4.1.9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根区土壤Cd含量影响分析 |
4.1.10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根区土壤养分影响分析 |
4.1.11 生物炭和碎秸秆对木薯花生Cd含量及吸收效应影响分析 |
4.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4.3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实验过程记录 |
(3)花生果际微生态环境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花生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
1.1.1 花生生产现状和产区分布 |
1.1.2 花生在国民消费中的地位 |
1.1.3 花生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1.1.4 花生在改善农业种植结构的作用 |
1.2 我国花生质量安全现状 |
1.3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及其防控 |
1.3.1 黄曲霉菌与黄曲霉毒素 |
1.3.2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过程及影响因子 |
1.3.3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 |
1.4 土壤微生态环境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系研究进展 |
1.4.1 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组成 |
1.4.2 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研究方法 |
1.4.3 土壤微生态环境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关系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土壤交换性钙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关系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方法 |
2.2.3 黄曲霉的侵染处理 |
2.2.4 质量控制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3.2 花生中重金属镉的分布 |
2.3.3 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土壤镉含量分析 |
2.3.4 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花生壳钙含量与壳厚相关性分析 |
2.3.5 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花生仁、皮钙含量相关性分析 |
2.3.6 花生仁和皮钙含量与种仁抗黄曲霉菌侵染的相关性分析 |
2.3.7 土壤交换性钙对花生粒重影响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花生果际微生物结构特征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实验技术流程 |
3.2.2 试剂耗材 |
3.2.3 样品采集与DNA提取与检测 |
3.2.4 PCR扩增与产物定量 |
3.2.5 构建文库、质量控制与定量分析 |
3.2.6 测序 |
3.2.7 生物信息学与多元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生态区与同一生态区内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比较 |
3.3.2 不同生态区细菌多样性分析 |
3.3.3 不同生态区真菌多样性分析 |
3.3.4 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5 高风险区花生果际微生物结构特征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果际土壤微生物结构特征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相关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花生种子接种 |
4.2.2 样品采集 |
4.2.3 DNA提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黄曲霉与细菌菌群多样性分析 |
4.3.2 黄曲霉与真菌菌群多样性分析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基于能值分析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2.1 国内外能值研究动态 |
1.2.2 国内外花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
1.2.3 相关研究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2.1 论基础 |
2.1.1 能值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4 循环经济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能值分析方法 |
2.2.2 其他研究方法 |
2.2.3 数据来源 |
2.3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态势剖析 |
3.1 我国花生生产历史发展及现状剖析 |
3.1.1 我国花生生产历史发展分析 |
3.1.2 我国花生生产技术发展分析 |
3.1.3 我国花生生产空间布局分析 |
3.2 我国花生生产态势分析 |
3.2.1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的内在优势分析 |
3.2.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存在的劣势分析 |
3.2.3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面临的机会分析 |
3.2.4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面临的威胁分析 |
3.3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构建 |
3.3.1 SO战略——提高花生品质 |
3.3.2 WO战略——加强产业安全和协调 |
3.3.3 ST战略——发挥产业规模优势 |
3.3.4 WT战略——加强产业政策支持 |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能值动态剖析 |
4.1 花生生产系统的生态需求及能量来源 |
4.1.1 花生生产系统光温水土生态需求 |
4.1.2 花生生产系统能量来源 |
4.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能值动态演替分析 |
4.2.1 基于能值图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能值分析框架构建 |
4.2.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主要能值流 |
4.2.3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单位面积能值产出-投入相关分析 |
4.2.4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单位面积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4.2.5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值分析与评价 |
4.3 基于能值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投入产出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生产函数分析方法 |
4.3.2 构建生产函数模型 |
4.3.3 模型结果分析 |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花生主产区生产子系统能值分异比较研究 |
5.1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情况及研究区域概况 |
5.1.1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情况 |
5.1.2 我国花生主产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
5.2 基于能值的我国花生主产区生产子系统能值分异比较 |
5.2.1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系统单位面积能值投入-产出比较 |
5.2.2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系统单位面积能值投入结构比较 |
5.2.3 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生产系统能值指标比较分析 |
5.3 基于能值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比较优势分析 |
5.3.1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构建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6.1 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内涵 |
6.1.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6.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6.2.1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2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分值标准化处理 |
6.2.3 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
6.3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花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
7.1 生产技术对策 |
7.1.1 重视优良品种选育,改善系统资源能值投入质量 |
7.1.2 采用生态技术,保证花生生产系统的生态安全 |
7.1.3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可更新有机辅助能值投入总量 |
7.1.4 提高花生及其副产品利用率,增加能值产出 |
7.2 政策及制度建议 |
7.2.1 加强政府对花生产业的宏观调控管理 |
7.2.2 根据各产区的能值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
7.2.3 在WTO框架内制定相应补贴和支持政策 |
7.2.4 制定和完善花生生产质量管理标准 |
7.2.5 提高花生生产者的组织程度 |
7.2.6 做好花生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提高农户科技水平 |
7.2.7 调整花生出口结构,实现对外贸易中的能值平衡 |
7.3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科研学术成果 |
(5)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红壤旱地花生抗旱栽培技术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处理与方法 |
1.3 试验过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7)赣南丘陵红壤区发展柑桔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以江西省南丰县建立生态桔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研究前景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科学开发的重要生态学理论 |
1.1.2 红壤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
1.1.3 柑橘生产与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与研究前景 |
2 研究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1.7 森林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柑桔生产在南丰县占有的地位 |
2.2.2 柑桔生产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2.3 生态柑桔园试验区的本底状况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定位试验 |
3.3.1.1 试验设计 |
3.3.1.2 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性状测定 |
3.3.1.3 土壤温度观测 |
3.3.1.4 大气NOx 含量的测定 |
3.3.1.5 试验区径流和渗流液理化性状研究 |
3.3.1.6 植物种类调查 |
3.3.1.7 杂草生长量的测定 |
3.3.1.8 柑桔果实品质分析 |
3.3.2 桔农间作模式的建立 |
4 柑桔栽培对土壤影响评价 |
4.1 柑桔栽培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4.1.1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4.1.2 土壤容重的变化 |
4.1.3 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变化 |
4.1.4 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 |
4.2 柑桔栽培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4.2.1 不同龄园土壤pH 值的变化 |
4.2.2 不同龄园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
4.2.3 不同龄园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碱解氮的变化 |
4.2.4 不同龄园土壤全磷含量和有效磷含量的变化 |
4.2.5 不同龄园土壤全钾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
4.2.6 土壤肥力可持续性分析 |
4.3 柑桔栽培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3.1 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4.3.2 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4.3.3 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4.4 柑桔栽培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4.4.1 不同的柑桔园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4.4.2 柑桔园对土壤渗流的影响 |
4.4.3 山顶森林戴帽对下方桔园土壤水分的影响 |
5 柑桔栽培对土壤温度、大气氮氧化物的影响评价 |
5.1 柑桔栽培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5.2 柑桔栽培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
5.3 对大气NO_X排放的影响 |
6 柑桔栽培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7 柑桔栽培对地上杂草生物量的影响 |
7.1 柑桔栽培对地上杂草鲜重的影响 |
7.2 柑桔栽培对地上杂草生物量的影响 |
8 柑桔果实品质评价 |
9 桔农间作及桔园持续高效技术的应用效果 |
9.1 幼龄桔园间作套种作物的筛选 |
9.1.1 不同间作的经济效应 |
9.1.2 不同间作的小气候环境效应 |
9.1.3 不同间作物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9.1.4 不同间作模式的综合效应 |
9.2 柑桔间作豆科作物的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 |
9.2.1 柑桔间作花生改善桔园小气候的效应 |
9.2.2 柑桔间作花生的经济效益 |
9.2.3 柑桔间作大豆的改土效应 |
9.3 “猪-沼-桔”模式 |
9.4 病虫害生物防治效果 |
9.5 桔园干旱期微喷与覆盖的效果比较 |
9.6 桔园不同土壤管理方法的效果比较 |
10 生态柑桔园的建设 |
10.1 生态桔园建设的原则 |
10.1.1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
10.1.2 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 |
10.1.3 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结合 |
10.2 生态桔园建设的技术措施 |
10.2.1 整体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建园 |
10.2.2 增加投入,提高桔园蓄水保墒抗旱水平 |
10.2.2.1 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
10.2.2.2 大力推广保水耕作技术 |
10.2.2.3 推广小微型蓄水、喷灌系统 |
10.2.2.4 实施立体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提高桔园综合生产力 |
10.2.2.5 扩穴改土培肥,推广生物养地技术 |
10.2.2.6 改善桔园生态与环境,推广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
10.2.3 采用“猪-沼-桔”模式,推广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技术 |
10.3 南丰蜜桔生态桔园建设模式与技术规程 |
10.3.1 园地选择 |
10.3.1.1 园地选择 |
10.3.1.2 土壤条件 |
10.3.2 园地规划 |
10.3.2.1 总体规划 |
10.3.2.2 桔园建设 |
10.3.3 定植 |
10.3.4 土肥水管理 |
10.3.4.1 深翻扩穴,熟化土壤 |
10.3.4.2 桔园覆盖 |
10.3.4.3 施肥 |
10.3.4.4 沼肥综合利用 |
10.3.5 排灌 |
10.3.6 整形修剪 |
10.3.6.1 春季修剪 |
10.3.6.2 夏季修剪 |
10.3.7 花果管理 |
10.3.7.1 控花疏果 |
10.3.7.2 保花保果 |
10.3.8 病虫害防治 |
10.3.8.1 农业防治 |
10.3.8.2 物理机械防治 |
10.3.8.3 生物防治 |
10.3.8.4 化学防治 |
10.3.9 防止冻害 |
11 结论与讨论 |
11.1 主要结论 |
11.1.1 柑桔栽培对桔园环境及果品质量的影响 |
11.1.1.1 土壤物理性状有所改善 |
11.1.1.2 土壤磷钾养分显着提高、有机质需要补充 |
11.1.1.3 土壤微生物数量普遍上升,不同处理不同季节差异明显 |
11.1.1.4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合理施肥有待加强 |
11.1.1.5 降雨入渗量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提高 |
11.1.1.6 柑桔生长环境改善,成年桔园的郁闭问题不容忽视 |
11.1.1.7 桔园植物种类增加,生长量逐年减少 |
11.1.1.8 蜜桔品质较高,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要求 |
11.1.2 “猪-沼-桔”农林牧复合经营可有效促进丘陵红壤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
11.1.3 该项丘陵红壤区建设生态柑桔园的试验研究推动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11.2 问题讨论 |
11.2.1 土壤诊断是桔园施肥的重要依据 |
11.2.2 适当的梯田宽度,才能提供所需的环境容量 |
11.2.3 建立农-桔复合生态系统是桔园生态化经营的重要手段 |
11.2.4 只追求眼前经济效益是不应当的 |
11.2.5 四年生桔园应加强土壤管理 |
11.2.6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注意景观配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图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9)适宜南方红壤旱地推广的节水高效抗病花生品种——粤油256(论文提纲范文)
1 抗逆性 |
2 农艺性状 |
3 经济性状 |
4 水分利用效率 |
(10)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土地与耕地 |
一、 土地的概念 |
二、 耕地的概念 |
三、 耕地优化利用 |
四、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论文的目的、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目的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上篇 耕地利用基础篇 |
第一章 人口、耕地和粮食 |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人口 |
一、 行政区划 |
二、 人口分布 |
三、 人口增长趋势 |
(一) 相关系数分析 |
(二) 回归分析 |
第二节 人口与耕地 |
一、 全国土地概况 |
二、 福建省土地与耕地 |
(一) 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 |
(二) 耕地利用变化 |
(三) 耕地分布特征 |
第三节 粮食安全 |
一、 粮食生产与食品消费 |
(一) 粮食生产概况 |
(二)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 |
(三) 粮食安全生产 |
二、 粮食安全对耕地的要求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耕地自然条件 |
第一节 耕地地质条件 |
一、 大地构造演化与特征 |
二、 岩石特征与分布 |
(一) 沉积岩 |
(二) 侵入岩 |
(三) 变质岩 |
(四) 喷出岩 |
第二节 农业地貌条件 |
一、 地貌基本特征 |
二、 地貌要素对耕地的影响 |
(一) 地貌起伏度 |
(二) 海拔与耕地利用 |
(三) 地形与风 |
三、 地貌分区 |
(一) 分区原则 |
(二) 地貌分区 |
第三节 农业气候条件 |
一、 福建省气候的主要成因 |
(一) 季风气候 |
(二) 区域性气候 |
(三) 局部地形气候 |
二、 福建农业气候资源区域特征与评价 |
(一) 热量资源 |
(二) 降水资源 |
(三) 光资源 |
三、 农业气候区 |
(一) 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 |
(二) 中亚热带山地农业气候区 |
(三) 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 |
四、 福建省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析与农业生态气候分区 |
(一) 农业生态气候模型 |
(二) 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析 |
(三) 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区与综合评价 |
第四节 耕地土壤条件 |
一、 土壤分布特征 |
(一) 地带性水平分布 |
(二) 土壤垂直分布特征 |
(三) 土壤区域性分布特征 |
二、 耕作土壤类型及其主要特性 |
(一) 淹育型水稻土 |
(二) 渗育型水稻土 |
(三) 潴育型水稻土 |
(四) 潜育型水稻土 |
三、 高产水稻土的分布与培育 |
第五节 耕地水分条件 |
一、 径流深分布规律 |
二、 水分平衡 |
三、 耕地地下水补给特征 |
四、 福建沿海地区地貌、气候与水分平衡 |
(一) 东部沿海地区地貌基本格局 |
(二) 主要县(市)地貌类型 |
(三) 沿海地区主要气候特征与地貌关系分析 |
(四) 地貌、气候与耕地利用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耕地利用地域效益分异 |
一、 地域效益分异原理 |
二、 地域效益分异 |
(一) 城镇周围地区 |
(二) 全省其它地区 |
第二节 耕地利用的因素分析 |
一、 因素因子的选择 |
(一) 因素因子选择的原则 |
(二) 因子分值标准化计算 |
二、 因素因子分析计算 |
(一) 人口与耕地利用 |
(二) 区位条件 |
(三)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四) 区域综合服务能力 |
(五) 城镇集聚规模 |
(六) 城镇基础设施 |
(七) 城镇用地投入产出水平 |
第三节 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评价 |
一、 各县市区评价因素分值计算 |
二、 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分区 |
(一) 总分频率柱状图法 |
(二) 聚类分析法 |
三、 社会经济区主要特征 |
第四章 耕地利用阶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耕地利用阶段 |
一、 农业合作社阶段 |
(一) 土地改革阶段 |
(二) 耕地利用互助合作阶段 |
二、 人民公社阶段 |
(一) 人民公社成立与“一平二调”阶段 |
(二) 调整与恢复阶段 |
三、 “文化大革命”和整顿恢复阶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 |
一、 耕地联产承包经营阶段 |
二、 协调发展阶段 |
三、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阶段 |
第三节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规模集约经营阶段 |
一、 耕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耕地播种面积减少 |
(二) 卖粮难 |
(三) 产出少 |
(四) 土地质量下降 |
(五) 耕地效益降低 |
二、 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 |
(一) 耕地使用权流转 |
(二) 农村市场化建设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耕地生产潜力 |
第一节 耕地光合生产潜力 |
一、 光合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
(一) 光合生产潜力表达方式 |
(二) 太阳总辐射 |
(三) 光合生产潜力 |
(四) 述评 |
第二节 耕地光温生产潜力 |
一、 光温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
二、 光温生产潜力 |
三、 述评 |
第三节 耕地气候生产潜力 |
一、 地气候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
二、 地气候生产潜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三、 述评 |
第四节 耕地生产潜力 |
一、 基本原理与计算步骤 |
二、 划分因素指标区 |
三、 确立因素与因素权重 |
(一) 沿海平原区 |
(二) 丘陵山地区 |
(三) 低丘台地区 |
(四) 山间盆地区 |
(五) 滨海围垦区 |
四、 单元划分 |
(一) 单元划分原则 |
(二) 单元划分方法 |
五、 因素分级与分值 |
六、 编制指定作物 |
七、 计算单元因素分 |
(一) 单元因素分值计算方法 |
(二) 单元生产潜力指数确定 |
第五节 实例研究 |
一、 闽侯县侯官村耕地生产潜力 |
(一) 耕地质量因素及其权重 |
(二) 指定作物的因素因子作用分 |
(三) 耕地生产潜力指数 |
(四) 作物耕地生产潜力 |
二、 南安市后堀村耕地生产潜力 |
(一) 耕地质量因素及其权重 |
(二) 指定作物的因素因子作用分 |
(三) 耕地生产潜力指数 |
(四) 作物耕地生产潜力 |
三、 漳浦县温斗村耕地生产潜力 |
(一) 因素及其权重 |
(二) 指定作物的因素作用分 |
(三) 耕地生产潜力指数 |
(四) 作物耕地生产潜力 |
四、 耕地生产潜力分析对比 |
(一) 耕地生产潜力对比 |
(二) 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 |
第六节 小结 |
下篇 耕地利用实践篇 |
第六章 耕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与可持续利用 |
第一节 耕地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 |
一、 耕地投入与报酬 |
二、 福建省耕地投入现状 |
三、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利用 |
第二节 耕地联产承包与规模经营 |
一、 规模经营理论 |
二、 规模经营实践 |
(一) 规模经营方式 |
(二) 规模经营实践 |
三、 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一) 加快小城镇建设 |
(二)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三) 加快农业产业化 |
第三节 耕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展 |
一、 耕地内涵挖潜 |
(一) 健全树立设施有潜可挖 |
(二) 提高复种指数有潜可挖 |
(三) 提高机械化程度有潜可挖 |
(四) 采用镶嵌农林符合系统有潜可挖 |
(五) 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有潜可挖 |
二、 耕地外延扩展 |
(一) 以围垦为主的海岸带耕地开发利用 |
(二) 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兼具的山区耕地开发利用——以闽清为例 |
(三) 园地——耕地转化 |
三、 耕地计划利用 |
第四节 耕地可持续利用 |
一、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
二、 福建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分析 |
三、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二) 提高农产品质量 |
(三)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
(四) 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
四、 耕地可持续利用——以笏石半岛为例 |
(一) 土地利用基本状况 |
(二)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耕地资源优化利用 |
第一节 特色农业与耕地优化利用 |
一、 特色农业概述 |
(一) 特色农业的涵义 |
(二) 特色农业的特征 |
(三) 特色农业的内容 |
二、 优势特色农业品分布特征与耕地优化利用 |
(一) 地方特色农产品分布带 |
(二) 各县市传统地方特色农产品分布 |
三、 市场特色农业与耕地优化利用 |
(一) 产品的质量与品牌 |
(二) 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 |
四、 区位特色农业与耕地优化利用 |
五、 特色农业小结 |
第二节 耕地生产专门化 |
一、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区域专门化 |
二、 福建省耕地专门生产区划分 |
(一) 农业专门生产区划分原则 |
(二) 区域农业生产专门区划分 |
三、 福建省区域农业生产区 |
(一) 粮食为主生产区 |
(二) 水果为主生产区 |
(三) 茶叶生产区 |
(四) 牧草生产区 |
(五) 闽西南盆地烤烟生产区 |
(六) 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生产区 |
第三节 耕地利用分区划分原则和分区类型 |
一、 划分原则 |
二、 主要农作物种植战略方向 |
三、 分区类型 |
第四节 耕地优化利用分区主要特点与耕作模式 |
一、 西部武夷山耕地利用区 |
二、 闽中谷地耕地利用区 |
三、 闽西南丘陵耕地利用区 |
四、 鹫峰山—戴云山西北坡耕地利用区 |
五、 鹫峰山—戴云山东南坡耕地利用区 |
六、 闽东南山地丘陵耕地利用区 |
七、 沿海平原台地耕地利用区 |
八、 半岛岛屿丘陵台地耕地利用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WTO规则与福建省耕地利用 |
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加入WTO的对策 |
一、 WTO允许的农业措施 |
(一) 一般服务 |
(二) 农民收入支持措施 |
(三) 农业结构 |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耕地利用与WTO |
(一) 美国、加拿大耕地利用与WTO |
(二) 台湾耕地利用与WTO |
(三) 日本、韩国对应WTO措施 |
第二节 WTO与福建耕地利用 |
一、 加入WTO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
(一) 有利条件 |
(二) 面临的问题 |
二、 耕地利用基本对策 |
(一) 建立耕地优化利用领导机构 |
(二) 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政策 |
(三) 适应农业协议和规则,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
(四) 推动耕地规模经营 |
(五) 大力引进外资,加强示范园区建设 |
(六) 培育农村市场体系 |
(七) 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 |
(八)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第三节 小结 |
附录1 注释:名词说明 |
附录2 符号意义 |
中文摘要 |
致谢 |
四、适宜南方红壤旱地推广的节水高效抗病花生品种——粤油256(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 任伟芳,魏雪娇,曾昭聪,叶祎,郑伟,方加海,万丽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0(05)
- [2]木薯和花生间作对土壤Cd吸收的影响及碳基物料的调控效应[D]. 曾露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花生果际微生态环境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研究[D]. 戴显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4)
- [4]基于能值分析的我国花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孙海燕.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5]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6]红壤旱地花生抗旱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 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 江西农业学报, 2007(01)
- [7]赣南丘陵红壤区发展柑桔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以江西省南丰县建立生态桔园为例[D]. 陈春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8]低丘红壤区花生持续高产的障碍及对策[J]. 王明珠,陈学南. 花生学报, 2005(02)
- [9]适宜南方红壤旱地推广的节水高效抗病花生品种——粤油256[J]. 肖运萍,刘仁根,袁展汽,王忠云,李玉枝. 花生学报, 2004(04)
- [10]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D]. 张文开.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