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中道 ——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之比较

中庸与中道 ——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之比较

论文摘要

从追本溯源的角度,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先秦儒家中庸思想的发展过程,展现了孔子、子思、孟子和荀子这些思想家们中庸思想的理论特色,揭示出其本质区别在于对“何为中”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孔子那里,中庸是一个哲学范畴,是贯穿其学说的核心。究其本质,是主张从全局出发,尤其是要照察矛盾的双方或多方,既注意其对立性又不忘其统一性,避免因走极端而犯过犹不及的错误,从而全面地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可将此概括为“全为中”;思孟学派从心性学出发,主张“诚为中”和“仁义为中”,其共同点是“德性为中”,使中庸由抽象之道降格为具体之德;荀子提出“礼法为中”,实质是以“规范为中”平衡思孟之偏,从而恢复孔子的“全为中”。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中道观并不是对前人传统的照搬或挪用,而是以其独有的《生物学》、《心理学》和《形而上学》为基础对中道的再发明、再创造,如,生物学所证明的人乃是神兽之间的、亦神亦兽的特殊物种;再如,形而上学所揭示的连续且可分的事物都存在着居间者等等。建立在如此深厚的科学基础上的中道观必然又反映在其《政治学》中,从而使亚里士多德关于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学术思想以中道为主线而浑然一体,并明显地衍生出意蕴深刻的“中道精神”,它们是:中道意味着理性与欲望的契合:中道预示着德性与规范相统一;中道蕴涵着政治民主。凭借悠久的科学传统和理论思维优势,亚里士多德所建构的《伦理学》的理论框架无疑要比中国先秦儒家的更全面系统并富有逻辑性,使得该比较自然而然地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如,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划分为主要依靠习惯养成的伦理德性和主要靠思维训练而获得的理智德性两部分。通过体系庞大的伦理德性的比较,体现出诸多的共同性,如同多异少的相似之德及同异各半的相近之德;也有彼此的特殊性,如异多同少的相反之德和各自所特有的德性。但是,无论差异多么大,两家都将其视为中庸/中道之德,既看到了该德性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又同时提出确保其适度、避免走向极端,在亚里士多德,其标准是“应该”;在儒家,其准则是“过犹不及”。对于这些伦理德性,儒家内部在中庸的贯彻上并非始终如一,本文通过论证几种有代表性的德性——如仁与孝、义、宽等——在后儒那里出现了与孔子中庸之道相脱离的现象,即或被夸大或被弱化,成为非中庸之德,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意识形态上的思想专制的理论先河滥觞于此。在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理智德性方面,两家各有得失。亚里士多德发扬了理智优先的古希腊传统,使其主要体现为思辨科学的理智德性——智慧——摆脱了中道的限制,成为绝对自由的至上存在,一方面奠定了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酝酿了近代西方社会因科学主义而带来的环境及生态危机;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智慧从不存在于儒家的德性细表中虽然使中国避免了近代西方社会的上述危机,但却以科技发展逐渐落后并通过制约生产力而拖延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使人性的完善一直存在着空白区域为代价,可谓损失惨重。而这是缘于充满人文关切的儒者们于中国先秦社会坚持道德理性的绝对优先性的必然结局。中庸和中道的伦理之别必然要反映到政治学中,如,孟子在对“时中”和“权”的强调中使得一直很受孔子重视的礼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中国传统思想史埋下了重德性轻规则的理论伏笔,至今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而心性之学及性善论烘托下的中庸在对德治的诉求中演绎为“圣人为中”,最终导致了权威主义和政治专制,这既是儒家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之显学的原因也是大一统的文明古国的思想家们于其时、处其世所迫不得已的选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1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1.2 前人的研究成果
  • 1.3 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先秦儒家之中庸
  • 1.1 孔子之前的"中"与"庸"
  • 1.1.1 "中"字的出现
  • 1.1.2 "中"的观念的产生
  • 1.1.3 "庸"的诠释
  • 1.2 孔子的中庸思想
  • 1.2.1 孔子的中庸之道——"全为中"
  • 1.2.2 "过犹不及"——"适度为中"
  • 1.2.3 中庸的价值指向是和谐
  • 1.3 《中庸》的中庸思想
  • 1.3.1 本体论的发展
  • 1.3.2 "诚为中"
  • 1.4 孟子的中庸思想
  • 1.4.1 权论
  • 1.4.2 "仁义为中"
  • 1.5 荀子的中庸思想
  • 1.5.1 对孔子中庸之道的继承和发扬
  • 1.5.2 隆礼至法——"规范为中"
  • 1.5.3 "礼为首中"、"法为次中"
  •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 2.1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
  • 2.1.1 中道观
  • 2.1.2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理论来源
  • 2.2 中道精神
  • 2.2.1 中道是感性和理性的契合
  • 2.2.2 中道意味着德性与规范相统
  • 2.2.3 中道预示着众人之治好于个人之治
  • 第三章 德性与社会
  • 3.1 德性
  • 3.1.1 先秦儒家之德
  • 3.1.2 古希腊之德性
  • 3.1.3 两者的比较
  • 3.2 中庸/中道之德与社会
  • 3.2.1 先秦中国社会
  • 3.2.2 古希腊社会
  • 3.2.3 社会与中庸/中道之德
  • 3.3 中庸/中道之德的概况之比
  • 3.3.1 德性细表比较
  • 3.3.2 德性总汇比较
  • 第四章 伦理德性的比较(上)
  • 4.1 相似伦理德性的比较
  • 4.1.1 节制和节
  • 4.1.2 勇敢和勇
  • 4.1.3 温和与温
  • 4.1.4 羞耻和耻
  • 4.1.5 爱荣誉
  • 4.2 相近伦理德性的比较
  • 4.2.1 慷慨与俭、施
  • 4.2.2 友善和恭(敬)
  • 4.2.3 真实和直(谦)
  • 4.3 相反伦理德性的比较
  • 4.3.1 机智和讷
  • 第五章 伦理德性的比较(下)
  • 5.1 儒家特有的伦理德性
  • 5.1.1 中庸之德
  • 5.1.2 非中庸之德
  • 5.2 亚里士多德特有的伦理德性
  • 5.2.1 公正
  • 5.2.2 义愤
  • 5.2.3 大方
  • 5.2.4 大度
  • 第六章 理智德性的比较
  • 6.1 亚里士多德特有的理智德性——智慧
  • 6.1.1 作为德性的智慧
  • 6.1.2 对中道的拒斥、影响及失误
  • 6.2 智慧之德在先秦儒家的缺失、原因及影响
  • 6.2.1 缺失
  • 6.2.2 原因
  • 6.2.3 影响
  • 6.3 共有的理智德性——明智
  • 6.3.1 相似之处
  • 6.3.2 相异之处
  • 第七章 论中庸中的中道精神
  • 7.1 理欲关系比较
  • 7.1.1 程度不同
  • 7.1.2 方法不同
  • 7.1.3 目的不同
  • 7.2 德性与规范的关系之比
  • 7.2.1 中道与法治
  • 7.2.2 中庸与礼
  • 7.2.3 后世影响
  • 7.3 民主与专制
  • 7.3.1 中道与民主
  • 7.3.2 中庸与专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中庸”思想对当代和谐理念的启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0)
    • [2].话语变迁与概念重塑——从文体角度考察《中庸》升格[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中庸》“隐恶而扬善”发微[J]. 武陵学刊 2020(01)
    • [4].诚体是如何活动的——立足于《中庸》对“诚”之现象的阐明[J]. 学术研究 2020(01)
    • [5].宋人对《中庸》作者及文本的考辨[J]. 船山学刊 2020(01)
    • [6].中庸思维对知识隐藏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 管理学报 2020(04)
    • [7].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庸型领导:概念、维度与测量[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8].无问西东话“中庸”[J]. 关东学刊 2020(01)
    • [9].从“小富即安”到“且富且安”:中国农民的中庸理性考察[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0].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发现“中庸”[J]. 山东教育(高教) 2020(Z2)
    • [11].《中庸》“诚”的思想探究[J]. 今古文创 2020(25)
    • [12].“中庸”是做出抉择[J]. 思维与智慧 2019(04)
    • [13].生活的大道是中庸[J]. 思维与智慧 2017(21)
    • [14].中庸[J]. 中国书法 2008(06)
    • [15].《中庸》“诚”的现代性反思[J]. 文学教育(上) 2017(02)
    • [16].《中庸》中的道德自觉思想[J]. 人民论坛 2017(08)
    • [17].浅析《中庸》之“诚”的内涵与价值[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02)
    • [18].《中庸》中“诚”的“自明性”发微[J]. 理论学刊 2017(03)
    • [19].下贯上通:《中庸》性命论[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0].中庸思想的现代生命力审视[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6)
    • [21].从英译角度识解《中庸》的核心概念[J]. 名作欣赏 2015(35)
    • [22].《中庸》的“参赞”工夫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3].《中庸》作者考辨[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6(02)
    • [24].孔子思想中的“中庸观”及其当代价值[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3)
    • [25].《中庸》诚论思想中的教育伦理诉求及当代启示[J]. 大学教育科学 2016(02)
    • [26].范式转换背景下的中庸观新形态——北宋明教契嵩的《中庸》新范式探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02)
    • [27].《中庸》“诚”论发微[J]. 人文天下 2016(07)
    • [28].谁更中庸?——基于对553个样本中庸思维的测量与分析[J]. 社会心理科学 2016(Z1)
    • [29].员工中庸思维研究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5)
    • [30].敬畏与慎独:《中庸》的道德工夫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伦理学研究 2016(05)

    标签:;  ;  ;  ;  ;  ;  ;  

    中庸与中道 ——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