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及其可靠性容差设计

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及其可靠性容差设计

论文摘要

我国电气化铁路使用单相工频交流供电方式,为使电力系统三相负荷平衡和提高电网利用率,电气化铁道采用分段分相供电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机车的过分相过程都通过手动操作实现,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需求,为此本文设计了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同时为达到铁路标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对自动过分相装置进行了可靠性容差设计。本文根据车上自动控制断电方案,对自动过分相装置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其中硬件方面,为降低装置成本,摒弃了传统方案中的埋点取信号方式,提出从机车监控装置LKJ2000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获取过分相信息的方法;为提高装置可靠性,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和混合继电器模块,完成对机车的操控。软件方面,分为微控制器程序设计和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两部分。微控制器软件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使用C语言编写代码;可编程控制器软件采用梯形图编写。自动过分相装置的工作地点较为特殊,其工作环境恶劣,对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需要对装置进行可靠性容差设计。为此,本文对传统容差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将EDA技术、试验设计技术和回归分析技术引入到容差设计中,对传统容差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均匀试验的容差分配方法、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的容差分析方法以及基于回归分析的容差分配方案选择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改进后的容差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改进后的容差设计方法,对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进行可靠性容差设计。设计过程中给出了装置的关键元器件及其容差范围,并计算了装置各子模块的可靠度。最后通过耐环境试验以及电磁兼容性试验,对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的研究现状
  • 1.2.2 可靠性容差设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方案选择
  • 2.2.1 地面开关自动切换方案
  • 2.2.2 柱上开关自动断电方案
  • 2.2.3 车上自动控制断电方案
  • 2.3 SS4 改型电力机车过分相工作原理
  • 2.3.1 网侧高压电路工作原理
  • 2.3.2 司机控制器工作原理
  • 2.4 自动过分相装置工作原理
  • 2.4.1 信息采集部分工作原理
  • 2.4.2 机车控制部分工作原理
  • 2.5 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2.5.1 技术指标
  • 2.5.2 总体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动过分相装置的软硬件设计
  • 3.1 引言
  • 3.2 装置硬件设计
  • 3.2.1 微控制器设计
  • 3.2.2 通讯子模块设计
  • 3.2.3 GPS辅助定位子模块
  • 3.2.4 语音处理子模块设计
  • 3.2.5 可编程控制器设计
  • 3.2.6 混合继电器子模块设计
  • 3.2.7 机车速度检测及控制子模块设计
  • 3.2.8 网压检测及报警子模块设计
  • 3.3 装置软件设计
  • 3.3.1 微控制器软件设计
  • 3.3.2 可编程控制器软件设计
  • 3.4 成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EDA的电子线路可靠性容差设计
  • 4.1 引言
  • 4.2 电子线路的可靠性容差分析
  • 4.2.1 可靠性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2 可靠性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 4.3 电子线路的可靠性容差分配
  • 4.3.1 可靠性容差分配的基本原理
  • 4.3.2 可靠性容差分配的基本方法
  • 4.4 基于EDA的电子线路可靠性容差设计方法
  • 4.4.1 基于正交试验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 4.4.2 基于均匀试验的容差分配方法
  • 4.4.3 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的容差分析方法
  • 4.4.4 基于回归分析的容差分配方案选择方法
  • 4.5 可靠性容差设计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的可靠性容差设计
  • 5.1 引言
  • 5.2 混合继电器模块的容差设计
  • 5.2.1 EDA仿真软件的选择
  • 5.2.2 可靠性指标及约束条件
  • 5.2.3 电路仿真
  • 5.2.4 灵敏度分析
  • 5.2.5 参数容差分配
  • 5.2.6 参数容差分析
  • 5.2.7 容差设计结果分析
  • 5.3 机车速度检测及控制模块容差设计
  • 5.3.1 可靠性指标及约束条件
  • 5.3.2 电路仿真
  • 5.3.3 灵敏度分析
  • 5.3.4 容差分配与容差分析
  • 5.3.5 容差设计结果分析
  • 5.4 装置可靠性测试试验
  • 5.4.1 耐环境测试试验
  • 5.4.2 电磁兼容性测试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实物图
  • 附录2 机车司空器灭弧装置容差设计试验数据
  • 附录3 速度检测及控制子模块容差设计试验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产品外形尺寸指标容差设计[J]. 机电信息 2020(29)
    • [2].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的高压电源容差设计方法[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7(16)
    • [3].统计技术应用(连载十二) 统计容差法[J]. 日用电器 2011(03)
    • [4].基于质量结构的产品容差设计方法[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0(06)
    • [5].基于最大容差域的容差设计方法[J]. 航空学报 2009(05)
    • [6].一种融合正态容差限和非参数上限的振动环境统计方法[J]. 环境技术 2020(02)
    • [7].基于斜率特征的容差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J]. 测试技术学报 2015(04)
    • [8].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容差邻域熵和属性选择[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4(05)
    • [9].色容差标准比较及应用[J]. 中国照明电器 2018(10)
    • [10].基于容差优势关系的排序方法及其应用[J]. 计算机应用 2014(08)
    • [11].基于关键特性的数字化容差分配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1(22)
    • [12].主动偏差算法在电路容差设计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 2010(08)
    • [13].基于模糊择近原则的容差稳健优化设计[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03)
    • [14].基于3DCS的飞机翼盒容差分配方案优化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6(22)
    • [15].考虑服务特性的复杂产品质量容差设计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14(01)
    • [16].模糊择近原则在多目标容差设计中的应用[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0(03)
    • [17].发光二极管色容差的研究[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0(06)
    • [18].容差分配技术在轿车车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汽车工程 2009(04)
    • [19].一种基于容差控制样式比对的入侵检测模型[J].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8(11)
    • [20].水下作业工具快速换接装置对接容差性研究与仿真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 2020(05)
    • [21].欧盟发布关于ERP容差使用指令[J].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7(03)
    • [22].射频放大电路的容差容限探讨[J]. 科技风 2016(02)
    • [23].两种容差控制方式的比较[J]. 科技信息 2013(26)
    • [24].基于可靠性的阵列天线幅相容差优化方法[J]. 航空兵器 2020(05)
    • [25].一种新型快速更换装置及其捕获容差[J]. 机器人 2014(01)
    • [26].单相磁保持继电器容差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0(09)
    • [27].空间重复锁紧与分离装置容差性能分析与验证[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8(03)
    • [28].随机振荡环境下均值、容差及使用寿命的优化设计[J]. 统计与决策 2016(04)
    • [29].一种非线性电路的容差性分析方法[J]. 现代电子技术 2014(15)
    • [30].基于S变换和小波神经网络的容差模拟电路故障诊断[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1(06)

    标签:;  ;  ;  

    铁路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及其可靠性容差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