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学风格及其成因的研究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学风格及其成因的研究

论文摘要

文学风格,是文学成熟的标志,它也是人们辨认不同民族文学作品的徽记和指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学,旗帜鲜明地表现出一种不可比拟的西部特色、西部风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本文以产生于中国西北部的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传统文学为例,探讨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学风格及其成因的问题。绪论部分,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学风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述了研究方法,阐发了研究的意义和学术价值。另外,还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明晰,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主体部分,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和文化发源三方面给予西北精确的定义,并引出文学风格及影响文学风格的因素。第二章,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色彩浓重的文学风格进行描述,探索其成因。第三章,透过文学作品中地域文化的再现,对西北自然环境进行关照,表明地理环境可以直接赋予文学以文化特色。第四章,通过对经典作品进行文、史、哲三方面的详细论述,展示传统文学中文史哲合一的风格。第五章,是对多元文化交流下的文学进行多点扫描,求证借鉴、交流与会通对文学风格的影响。第六章,首先描述审美意识在民族文学风格中的两个表现,进而阐释审美意识形成的内外两个因素。结语部分,本文就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学风格及成因作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并概括出它对汉族文学以及世界文学所做的贡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 4. 研究对象的明晰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西北及文学风格
  • 1.1 定义西北
  • 1.1.1 地理位置的边疆性
  • 1.1.2 民族构成的丰富性
  • 1.1.3 文化发源的隔离性
  • 1.2 文学风格
  • 1.2.1 文学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 1.2.2 文学风格与文化
  • 1.3 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传统文学风格
  • 第二章 宗教文化的浓重色彩
  • 2.1 藏族传统文学
  • 2.1.1 佛教入藏与统治阶级的推崇
  • 2.1.2 藏传佛教对藏族传统文学的影响
  • 2.1.2.1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许多人本身就是笃信佛教、对佛学有很深造诣的宗教理论家
  • 2.1.2.2 从佛教典籍和藏族文学的渊源来看,不仅许多文学作品取材于佛经故事,而且有些佛经内容本身就是很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 2.1.2.3 从藏族文学的创作思想来看,它更是同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2.2 蒙古族传统文学
  • 2.2.1 政教并行政策的实施
  • 2.2.2 元朝佛教文学的盛行
  • 2.2.2.1 佛教箴言诗
  • 2.2.2.2 蒙译佛经跋诗
  • 2.2.2.3 佛教赞颂诗
  • 2.2.3 明代佛教文学再度兴盛
  • 2.3 维吾尔族传统文学
  • 2.3.1 伊斯兰教传入新疆
  • 2.3.2 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学的影响
  • 第三章 自然环境的深度滋养
  • 3.1 雪域史诗:藏族
  • 3.2 草原长歌:蒙古族
  • 3.3 天山牧歌:维吾尔族
  • 第四章 文史哲合一的审美境界
  • 4.1 藏族传统文学
  • 4.1.1 刻画人物形象
  • 4.1.2 展现历史现实
  • 4.1.3 反映哲学思想
  • 4.2 蒙古族传统文学
  • 4.2.1 突出的文学艺术性
  • 4.2.2 逼真的历史再现性
  • 4.2.3 深刻的哲学思想性
  • 4.3 维吾尔族传统文学
  • 4.3.1 语言技巧高超
  • 4.3.2 历史画面宏伟
  • 4.3.3 哲学思维缜密
  • 第五章 多元互动下的文学交流
  • 5.1 藏汉文学交流
  • 5.1.1 藏族文学作品的汉语翻译
  • 5.1.2 汉族文学作品在藏区的流传
  • 5.2 蒙古族文学与印藏汉文学交流
  • 5.2.1 印藏文学的翻译及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
  • 5.2.2 汉文创作的繁荣
  • 5.3 维吾尔族文学与波斯-阿拉伯汉文学交流
  • 5.3.1 与波斯-阿拉伯文学的交流
  • 5.3.2 与汉文学的交流
  • 第六章 审美意识与文学风格
  • 6.1 审美意识在文学风格中的表现
  • 6.1.1 民族审美意识首先体现在它最直接的载体:语言上
  • 6.1.2 民族审美意识反映在文学作品的第二个层面:意义单元的组合上
  • 6.2 审美意识形成的条件
  • 6.2.1 外部原因
  • 6.2.2 内部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J]. 建筑与文化 2020(01)
    • [2].试论黑龙江省乡村建设中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03)
    • [3].高职院校支持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当代转化的实践与策略[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6)
    • [4].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民俗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8)
    • [5].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中的灵性教育资源[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02)
    • [6].村镇空心化背景下鄂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发展设计研究——以小茅坡营为例[J]. 装饰 2020(03)
    • [7].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湘西传统保健体育文化研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08)
    • [8].精准扶贫视域下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模式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 2020(04)
    • [9].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以四川省阿坝州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8)
    • [10].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传承方式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2)
    • [11].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现代转型——以广西防城港市京族翁村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 2017(04)
    • [12].近20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研究述评[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3].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亟待保护与发展——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调研报告[J]. 开发研究 2016(03)
    • [14].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法律保护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7)
    • [15].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发展现状思考[J]. 武术研究 2016(06)
    •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J]. 大理大学学报 2016(09)
    • [17].《赤雅》中少数民族传统风情蕴涵探寻[J]. 牡丹 2020(08)
    • [18].现代元素在少数民族传统佩饰设计艺术中的运用[J]. 艺术品鉴 2017(07)
    • [19].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10(00)
    • [20].用民族文物之美谱写生命的礼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爱情文化展·古典爱情”观后感[J]. 今日民族 2020(10)
    • [21].石棉县少数民族传统休闲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4)
    • [22].“大数据”与少数民族传统文艺保护传承的新模式[J].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4)
    • [23].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社区自治的现代实践问题[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4].“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保护条例”立法构想[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 [2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发展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27)
    • [26].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探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7].简论关东少数民族传统骑射武艺[J]. 兰台世界 2015(16)
    • [28].少数民族传统武术进入高校武术选项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16)
    • [29].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J]. 飞天 2011(04)
    • [30].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现代意义[J]. 今日民族 2014(06)

    标签:;  ;  ;  ;  ;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学风格及其成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