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

分析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16年10月到2018年3月救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给予患者全面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急诊护理后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全面的急诊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总有效率,护理质量更优,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效果

作为常见的脑外科急重症之一,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往往发病迅速、变化快,病情不稳定,极易导致患者突发意外事件而再次受到伤害,因此该病临床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临床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求较高,除掌握全面的颅脑损伤基本特点外还应加强对急诊护理操作能力,对患者接受救治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中对参与患者分组实施护理,分析急诊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先对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到2018年3月救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所有患者通过MRI检查和CT检查,已确诊系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7-71岁,平均(58.5±11.2)岁,受伤时间平均为(8±1.5)h;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8-72岁,平均(58.8±10.9)岁,受伤时间平均为(7.5±1.4)h。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办法,全程监测患者颅内压力、肢体功能、瞳孔状态以及意识状态,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生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全面、系统的急诊护理措施。①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体温调节机制受损,易发生高热症状,护理人员第一时间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可选择亚冬眠疗法,帮助患者退热、维持正常体温;②昏迷中患者呼吸功能降低,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呼吸道情况,定时翻身避免痰液累积,采取雾化吸入方式消痰,保持呼吸系统湿润;③患者如出现脑脊液外漏,立即垫高患者头部,铺设无菌巾,及时清理耳道、鼻腔污垢和血迹,擦拭并消毒处理、避免感染;④患者颅脑受损常有躁动不安症状,应避免肢体束缚,防止患者颅内压力升高;⑤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单人病房后要适当抬高床头(15-30°),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滴注甘露醇(20%),防止颅压升高,头部偏向一侧并清理呕吐物和分泌物,防止窒息,采用吸氧治疗,同时做手术准备。

1.3疗效评价

护理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评分降低91%-100%且伤残0级为治愈;评分降低46%-90%且伤残1-3级为显效;评分降低18%-45%为有效;评分降低不足18%为无效;临床死亡。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治愈8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和死亡各1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0.00%。x2=5.980,p=0.014,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多是由于头部受到巨大外力打击而导致的颅内组织损伤和颅内骨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可致颅内血管和神经组织发生损伤[1]。患者临床表现多为体温高热、瞳孔扩大、呼吸困难、昏迷等,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治疗和护理稍有差池则可能导致患者功能性残疾甚至死亡[2]。本研究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急诊护理,及时有效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严格的操作可防止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急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研究数据表明,急诊护理的应用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临床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林娜哈龙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7):191-192.

[2]方丽娜.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科抢救方法以及护理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4):83-85.

标签:;  ;  ;  

分析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