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铜及其合金的缓蚀剂研究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吕维[1](2020)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能减排是贯穿整个工业发展进程的主要目标。当前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消耗大量能源的制冷领域做出改变迫在眉睫。目前压缩式制冷得到广泛使用,但与之相比,吸收式制冷是一种更加顺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制冷方式。它可以利用低品位热源制取冷量。然而,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传统吸收器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限制了其在微小型制冷场合的应用。此外,因其内部为自由水平面,也不适用于汽车、船舶等经常摇动的场合。近年来,应用膜蒸馏技术的疏水膜式吸收器的出现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表明:疏水膜式吸收器的吸收率高于传统吸收器,但对于其内部的热质传递机理以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研究以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为研究对象,将水蒸气的跨膜传输与吸收过程耦合,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数值模型,通过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其内部的热质传递机理并讨论了几何和操作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首先对疏水膜式吸收器中膜的相关特性进行了介绍,膜的材料选定为PTFE,分析确定了膜内水蒸气的传递机理,同时确定了溴化锂水溶液的相关物性方程。通过合理的假设,建立了膜区域、溶液微通道区域和冷却水区域的数学模型。之后基于COMSOL平台建立了疏水膜式吸收器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其内部的热质传递过程和机理,发现了吸收过程中膜内和溶液通道内的温度和浓度的变化情况。此外,本研究数值模型中膜和冷却水通道的加入使溶液-膜界面的温度和浓度变化较为缓和,溶液通道出口附近的吸收率趋于稳定。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平均吸收率达到了 0.00365 kg/m2.s,远大于吸收率在0.0015-0.0027 kg/m2.s之间的传统吸收器。为探究几何和操作参数的变化对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平均吸收率和压降为性能评价指标,基于这两组变量合理设计了多组参数组合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低溶液通道高度具有高平均吸收率和高压降;溶液通道长度的增加几乎不会影响平均吸收率,但会使压降线性升高。以高吸收率、低压降为准则,溶液通道高度应尽量低但不宜过低,通道长度应尽量短但不宜过短。在满足机械强度和疏水性等前提下,膜要尽可能薄,孔径和孔隙率要尽可能大。增加溶液流速虽然使平均吸收率升高,但也导致了较高的压降,故溶液流速应尽量大但不宜过大。溶液浓度和水蒸气温度的增加使平均吸收率升高,溶液入口温度的增加则使其降低。此外,同一参数在不同溶液通道高度下对平均吸收率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以上各参数的变化对吸收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溴化锂吸收制冷系统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李培涛[2](2018)在《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可开采储量越来越低,并且全球气候不断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普遍、清洁无污染、巨大、长久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驱动力的吸收式制冷技术具有节能减排等重要意义,已然成为制冷空调研究的热点。在太阳能制冷系统中,蓄能装置很好的解决了能源利用中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首先根据溴化锂水溶液的热物理性质选取了ELECNRTL(Electrolyte NRTL)的物性方法,然后利用Aspen plus软件分别对冷机中的发生器、冷凝器等各个部件进行理论建模并建立了制冷系统仿真流程图,对25kW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一些基础运行参数进行选取,并在热源水工作温度范围内将发生器单位热负荷实际值与模拟值进行计算与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信度。结合呼和浩特当地气象条件,仿真计算过程中分析了热源水入口温度、冷却水入口温度、冷媒水出口温度与集热板占地面积、冷机制冷量及COP值间的关系。在制冷量及经济性都满足的条件下选取热源水入口温度范围为68-70℃,冷却水入口温度范围为25-30℃,冷媒水出口温度范围为14-17℃,最大制冷量约为25kW,最优COP值为0.7左右。经发生器单位热负荷对比分析可知,两者最大误差不超过12%,平均误差不超过7%,这说明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对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圆柱形等距螺旋盘管相变蓄热装置进行相变传热理论分析,得到蓄热单元的蓄热量主要与传热流体入口温度,入口流量及蓄热时间有关。因此,在改变传热流体的入口温度和入口流量的条件下,对蓄热单元内石蜡的温度变化、融化特性、蓄热性能及总传热系数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当传热流体入口流量一定时,入口温度由70℃增加到80℃的过程中,每增加5℃,石蜡的相变时间分别缩短61.2%、30.5%,而最大蓄热量分别增加6%、2.1%。当传热流体入口温度一定时,入口流量由10l/h增加到20l/h过程中,每增加5l/h,石蜡的完全相变时间仅分别缩短了10.2%、16.7%,最大蓄热量略微有所增加。该装置的总传热系数范围约为5-200W/(㎡·K),可以很直观的体现出石蜡相变阶段传热最强烈,且温度越高传热越不稳定。
李杰兰[3](2013)在《溴冷机中碳钢的新型缓蚀剂及缓蚀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iBr溶液对金属材质的腐蚀严重限制溴冷机的发展,所以开发新型的高温高浓度LiBr溶液中的缓蚀剂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意义。钼酸赫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溶解度低,缓蚀效果不够理想。研究发现有机膦酸化合物A和B对55%LiBr溶液中的Na2MoO4有增溶作用。本文将A和B分别与Na2MoO4及Na2WO4复配,制备出复合缓蚀剂。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技术、表面分析技术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考察了复合缓蚀剂对55%LiBr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及机理。添加A-Mo和B-Mo缓蚀剂的55%LiBr溶液中碳钢表面形成保护性能良好的出Fe3O4、MoO2和MoO3组成的钝化膜,240℃时,碳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43.2pm.a和44.1μm·a-1。A-Mo和B-Mo可改善碳钢的电化学性能,使碳钢进入稳定的钝化状态。碳钢表面的钝化膜呈n-型半导体特征,添加缓蚀剂后钝化膜内ND减小Efb负移,空间电荷层厚度L增大,碳钢耐蚀性得到提高。160-240℃条件下,55%LiBr溶液中E-A-Mo和E-B-Mo缓蚀剂添加900mg.L-I以上可对碳钢可产生良好的缓蚀效果。添加E-A-Mo缓蚀剂时,碳钢腐蚀反应表观活化能增大,提高了腐蚀反应能垒,腐蚀反应难以进行。但E-A-Mo和E-B-Mo缓蚀剂的使用成本较高。在上述基础上,研制出A-Mo-W和B-Mo-W复合缓蚀剂。55%LiBr溶液中,A-Mo-W和B-Mo-W复合缓蚀剂通过协同效应使碳钢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颗粒状膜层,主要由Fe3O4、MoO3、MoO2和Na2WO4构成。240℃时,碳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22.1μm·a-1和25.7μm·a-1。碳钢腐蚀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8.35kJ·mol-1和26.77kJ·mol-1.两种复合缓蚀剂缓蚀效率分别为98.8%和94.4%,缓蚀性能优于市场化的Na2Mo04缓蚀剂,为三效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缓蚀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发现,A分子通过带负电荷的N1-026(间距0.3405nm)和N1-027(间距0.3412nm)、B分子通过021-022(间距0.3386nm)与Na2MoO4生长面两个近邻Na。(间距0.3427nm)发生静电吸附,抑制Na2MoO4生长析出,实现增溶作用。A和B分子通过HOMO和LUMO轨道与Fe形成o-n配键,在碳钢表面形成吸附膜,从而具有缓蚀作用。A分子缓蚀效果优于B。
洪大良[4](2013)在《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构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制冷与采暖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能耗的比例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大量的工业余热、废热没有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因此,研究余热驱动且对环境友好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竞争力,需要提高其性能。采用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是提高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的一种主要方式。传统上,构建新型制冷循环主要依赖研究人员的灵感,循环构建过程漫长而低效。考虑到制冷过程本身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制冷能力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分析及新循环的构建。针对中低温变温余热利用不充分的技术难题,本文通过制冷能力理论分析,发现传统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吸收器出口溶液具有潜在扩散制冷能力,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传统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吸收器出口溶液的理论终态温度,以实现将潜在制冷能力转化为现实扩散制冷能力。在上述研究思路突破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结构形式简单、能高效利用该类热源的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工况范围内,新循环单位质量热源流体的制冷量比传统单效循环高20%以上。针对低温余热难以高效利用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制冷能力分析方法为基础,通过合理利用或者改变溶液的现实扩散制冷能力,根据不同工况的需求,分别构建了两个新型O.x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理论研究表明:新构建的循环比传统循环具有更高的效率,这对于低温热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温余热难以高效利用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制冷能力分析方法为基础,分别通过改变吸收器进口溶液的制冷剂质量分数和吸收器出口溶液理论终态温度以改变溶液现实扩散制冷能力的方式,构建了两个1.x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理论研究表明,在所研究工况范围内,新提出的1.x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COP比传统单效循环可以提高20%左右。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新循环及其所采用的理论模型,本文设计并搭建了1.x效喷射吸收复合制冷循环实验装置。实验研究表明,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当蒸发温度为5℃、吸收温度和冷凝温度为40℃、发生温度为135.3℃的时候,新循环的COP比传统单效循环的COP提高24%左右,当发生温度为127℃、冷凝温度和吸收温度为40℃、蒸发温度为10℃时,新循环的COP能达到1,比传统单效循环COP高30%左右,从而在实验上验证了新循环具有比传统循环更高的效率。
程金强[5](2009)在《功能表面强化传热传质研究及其在车载溴冷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在竖直粗糙表面的液体均膜形成和稳定方法,并探索其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作为吸收器的应用,看能否实现该功能表面内侧溴化锂溶液均膜流动吸收水蒸气放热、外侧直接风冷散热的传热传质强化技术,并将此成果应用到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探索有效的车载小型溴冷机方案。对功能表面的液体流动流场分布及在吸收水蒸汽下温度场的分布和空气侧扩展表面的强化传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显示了溶液在功能表面微槽道间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分析了粗糙突起的形状及排列对流场的影响,为吸收器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结合后期试验数据对数值模拟的物理模型进行不断改进,使模拟结果更准确更能反映实际的过程。在实践中以三种工艺方式来形成所需的功能表面,并对表面进行了热处理或者附着丝网以进行溶液二次分布,分别观察了其溶液喷淋均膜情况,总结了功能表面上实现均膜稳定技术的有效方法。设计出315w倾斜板式降膜吸收器,并以此搭建整个制冷系统试验台,通过不同工况下的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通过研究发现该功能表面有独特的均膜效果,尤其是在将表面退火处理以后,液膜铺展面积更大更均匀,液膜平均厚度较小,满足溴冷机中吸收器蒸汽侧传质的要求;在强度允许情况下,将该板材厚度减小,并且在外侧加工上翅片以强化散热,又能满足吸收器空气侧风冷散热的要求。本文的研究为重量更轻、直接空冷的溴冷机中吸收器的开发提供一条解决途径,为溴冷机小型化、全空冷的实现并能作为车载制冷系统使用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张雪东[6](2008)在《Water-lithium bromide-lithium nitrate三元工质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比较了水-溴化锂-硝酸锂三元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的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了直燃型双效制冷系统。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质后,系统的热力系数COP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它表征系统热力性能的经济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在直燃型双效冷热水机组中有明显的优势,热力系数COP提高约30%,溶液循环倍率降低12%。因此,该新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相比,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
张雪东[7](2008)在《水-溴化锂-硝酸锂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了水-溴化锂-硝酸锂三元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的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了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质后,系统的热力系数COP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它表征系统热力性能的经济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该新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相比,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
扈显琦[8](200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新型缓蚀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具有热效率高、热源广泛、能耗低以及零排放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效率,制冷业研究发展三效式和多效式制冷循环。在优化设计的三效式制冷循环中,制冷机最高工作温度达到180℃,溴化锂溶液浓度也更高。而作为强腐蚀性介质,高浓度溴化锂溶液在三效式和多效式循环条件下会引起碳钢、铜以及铜合金等金属材料严重的腐蚀。这一问题制约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技术的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采用化学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技术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EPMA)以及红外光谱(IR)等检测技术,对Li3[PMo12O40]与SbBr3复合缓蚀剂(PMA/SbBr3)、强化溶解Li2MoO4缓蚀剂(E-Mo)、Na3[PW12O40](PWA)、H4[PW11VO40](PWVA)和PWVA/Sb2O3复合缓蚀剂在高温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对SS41碳钢、磷脱氧铜和白铜的缓蚀行为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缓蚀机理。结果表明,PMA/SbBr3、PWA、PWVA和PWVA/Sb2O3缓蚀剂能够同时抑制碳钢、铜和白铜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的阴极和阳极反应过程,属于混合型缓蚀剂。E-Mo只能抑制阳极反应过程,而对阴极反应过程无影响,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PMA/SbBr3缓蚀剂对碳钢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具有优异的高温缓蚀性能,对铜和白铜的腐蚀也具有较高的缓蚀效率。实验温度范围内,碳钢在含PMA/SbBr3缓蚀剂的55%LiBr溶液中腐蚀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lnk=11.447-3561.4/T,反应表观活化能Ea=29.61kJ/mol。PMA/SbBr3缓蚀剂使碳钢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增大,腐蚀反应进行的难度增大。 55%LiBr溶液中添加20m/L 2-聚丙烯酸调聚物,Li2MoO4在55%LiBr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到850mg/L,得到E-Mo缓蚀剂。E-Mo缓蚀剂对碳钢在55%LiBr+0.07mol/LLiOH溶液中的腐蚀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尤其是溶液温度超过180℃时仍具有很高的缓蚀效率。溶液温度为240℃时,碳钢的腐蚀速度仅33.07μm/a,缓蚀效率仍高达91.5%。E-Mo对铜和白铜的腐蚀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55%LiBr溶液中,碳钢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与腐蚀电势Ecorr之间的关系方程为lgicorr=-2.66-3.54Ecorr,阴极析氢反应塔菲尔常数βc=282mV。 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PWA缓蚀剂浓度为300mg/L时,对碳钢和白铜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对铜的腐蚀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溶液温度为180℃时,碳钢腐蚀速度仅24.55μm/a,缓蚀效率为86.4%。PWA具有强氧化性,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使碳钢表面生成完整致密的Fe2O3钝化膜,铜表面沉积CuO和
贺云根[9](2006)在《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实验研究及静态仿真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及制冷机组性能。在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中,将经验公式计算的传热系数与实验传热系数进行对比。经计算发现,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管壁导热热阻,相对于冷凝器中换热器条件和蒸发器中的换热条件而言,其导热热阻占总热阻的比例较大,分别占总热阻的58.8%和32.8%,造成冷凝器及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降低;在吸收器当中,由于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管外的传热热阻较大,相比之下,换热器的传热热阻的影响很小。 众所周知,与传统的金属换热器相比,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导热热阻较大的缺点,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传热管管壁可以做到很薄,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缺点。将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与纯铜换热器在具有相同结构、相同外径,不同的壁厚(纯铜管壁厚为1mm,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传热管管壁厚度为0.3mm)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吸收器及蒸发器中的总传热系数相当。 实验结果表明,在吸收器内使用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代替传统的金属换热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吸收器溴化锂溶液对金属换热器的强腐蚀性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强酸性环境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存在易弯曲、易破损、导热系数小等缺点。随着生产工艺及技术上的改进,将聚四氟乙烯换热器应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前景乐观。 实验过程中,最难当属制冷机组的检漏,它是机组实现制冷的前提,需要耐心和细心。作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为实验提供参考。 分析得到的实验结果,对制冷机组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制冷机外部因素的变化,对机组性能造成的影响,并得出实验结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是一个复杂的热力系统,影响因素颇多,较难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本文可提供定性分析参考用。
耿春景[10](2006)在《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以其节电、环保等优点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现有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在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方面还远低于电压缩式制冷机组,为了在更广阔的领域与电压缩式机组相竞争,开发高效节能的直燃型三效吸收式机组势在必然。目前,制约三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发展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如何解决由高温引起的高温发生器腐蚀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直燃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采用模块化编程的方式拟合溴化锂溶液在高温区的物性参数;2、通过改变增压器位置,组建四种增压吸收式循环,并分别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3、对仿真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对循环进行分析,提出节能建议。仿真结果表明:按传统方式设计的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COP可达1.59,比双效吸收式机组的COP数值(约1.2)高30%左右。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能够保证以COP略微降低(约降低4.4%)为代价,将高温发生器的溶液出口温度由217.6℃降低到190℃以下,温降幅度明显,有效减缓了腐蚀现象。高温发生器的温降程度随增压器增压比的增加而提高。分析数据显示:在等温降条件下,Ⅰ型循环效率下降较快,Ⅲ型循环效率下降较慢。
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铜及其合金的缓蚀剂研究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铜及其合金的缓蚀剂研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膜蒸馏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疏水膜式吸收器实验研究现状 |
1.2.3 疏水膜式吸收器仿真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膜及制冷工质的特性 |
2.1 膜的特性 |
2.1.1 膜的种类 |
2.1.2 膜的污染 |
2.1.3 膜的参数 |
2.1.4 气体跨膜运输的传递机制 |
2.2 溴化锂溶液的热物理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3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热质传递数学模型 |
3.1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热质传递过程 |
3.1.1 传质过程 |
3.1.2 传热过程 |
3.2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吸收过程的数学模型 |
3.2.1 多孔疏水膜 |
3.2.2 溴化锂溶液通道 |
3.2.3 冷却水通道 |
3.3 本章小结 |
4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吸收过程模拟 |
4.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1 计算域 |
4.1.2 边界条件 |
4.1.3 网格划分 |
4.2 数值建模方法有效性验证 |
4.3 本研究工况下数值模拟参数及结果 |
4.3.1 模拟工况参数 |
4.3.2 各区域温度变化情况 |
4.3.3 各区域浓度变化情况 |
4.3.4 膜区域速度变化情况 |
4.3.5 吸收率变化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5 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研究 |
5.1 几何参数对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吸收率的影响分析 |
5.1.1 溶液微通道几何参数的影响 |
5.1.2 膜几何参数的影响 |
5.2 操作参数对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吸收率的影响分析 |
5.2.1 溶液入口流速的影响 |
5.2.2 冷却水入口温度的影响 |
5.2.3 溶液入口温度的影响 |
5.2.4 溶液入口浓度的影响 |
5.2.5 水蒸气温度的影响 |
5.3 模拟参数对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压降的影响分析 |
5.3.1 溶液微通道几何参数的影响 |
5.3.2 溶液流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太阳能空调技术 |
1.2.1 太阳能光伏制冷技术 |
1.2.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 |
1.2.3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基础理论 |
2.1 太阳能集热器 |
2.1.1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构成 |
2.1.2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基础理论 |
2.2 二元溶液的基本理论 |
2.2.1 拉乌尔定律 |
2.2.2 亨利定律 |
2.2.3 康诺瓦洛夫定律 |
2.2.4 溶液相平衡定律 |
2.3 溴化锂溶液的性质 |
2.3.1 溴化锂溶液的物理性质 |
2.3.2 溴化锂溶液的腐蚀性质 |
2.4 相变材料 |
第三章 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参数选取及性能分析 |
3.1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工作原理 |
3.1.1 基本构成 |
3.1.2 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系数 |
3.2 Aspen功能简介 |
3.3 系统建模基础 |
3.3.1 物性方法的选择 |
3.3.2 单元模型的选择 |
3.4 关键参数选取及性能分析 |
3.4.1 系统描述及建模 |
3.4.2 热源水入口温度 |
3.4.3 冷却水入口温度 |
3.4.4 冷媒水出口温度 |
3.4.5 实验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相变蓄热性能实验 |
4.1 相变蓄热传热特性 |
4.2 实验系统与测试方法 |
4.3 蓄热性能及融化特性分析 |
4.3.1 传热流体入口温度对蓄热性能的影响 |
4.3.2 传热流体流量对蓄热性能的影响 |
4.4 总传热系数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溴冷机中碳钢的新型缓蚀剂及缓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 |
1.2.1 吸收式制冷技术 |
1.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溴化锂的腐蚀与防护 |
1.4 钼酸盐和钨酸盐缓蚀剂 |
1.4.1 钼酸盐缓蚀剂 |
1.4.2 钨酸盐缓蚀剂 |
1.5 有机膦酸和有机磷酸盐缓蚀剂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55%LiBr溶液中A-Mo和B-Mo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增溶物质筛选 |
2.1.3 缓蚀剂配制 |
2.1.4 失重实验 |
2.1.5 电化学实验 |
2.1.6 表面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增溶物质筛选 |
2.2.2 A-Mo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行为 |
2.2.3 B-Mo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行为 |
2.2.4 A-Mo和B-Mo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E-A-Mo和E-B-Mo缓蚀剂对55%LiBr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E-A-Mo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行为 |
3.2.2 E-B-Mo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 |
3.3 缓蚀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Mo-W和B-Mo-W复合缓蚀剂对55%LiBr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A-Mo-W复合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 |
4.2.2 B-Mo-W复合缓蚀剂对55%LiBr+0.07 mol?L~(-1)LiOH溶液中碳钢的缓蚀性能 |
4.3 缓蚀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机膦酸化合物A和B对55%LiBr溶液中Na_2MoO_4增溶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
5.1 计算方法的选用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有机膦酸化合物A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
5.2.2 有机膦酸化合物B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
5.2.3 有机膦酸化合物A和B缓蚀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构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插图目录 |
附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吸收式制冷系统 |
1.3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质对研究进展 |
1.3.1 寻找新的工质对研究进展 |
1.3.1.1 氨系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研究进展 |
1.3.1.2 水系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研究进展 |
1.3.1.3 卤代烃系吸收式工质对研究进展 |
1.3.1.4 醇类吸收式工质对研究进展 |
1.3.1.5 其他吸收式工质对研究进展 |
1.3.2 改进现有工质对热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
1.4 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进展 |
1.4.1 多级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进展 |
1.4.2 自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进展 |
1.4.3 多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进展 |
1.4.4 GAX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进展 |
1.4.5 复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进展 |
1.4.6 扩散吸收式制冷循环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制冷循环构建理论研究 |
2.1 传统热力学 |
2.2 Georg Alefeld构建准则 |
2.3 制冷能力的概念及其在循环构建中的应用 |
2.3.1 制冷能力的概念 |
2.3.2 常见能量形式制冷能力的计算方法 |
2.3.3 理论终态温度的确定 |
2.3.4 制冷能力效率 |
2.3.5 制冷能力分析方法在构建新循环中的应用 |
2.4 制冷能力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中低温变温余热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 |
3.1 可利用变温余热的吸收式制冷循环介绍 |
3.2 循环构建过程 |
3.3 新循环介绍 |
3.4 新循环性能研究 |
3.4.1 模型介绍 |
3.4.2 评价方法 |
3.4.3 模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0.x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
4.1 引言 |
4.2 新型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构建 |
4.2.1 传统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各状态点参数确定 |
4.2.2 新型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构建过程 |
4.2.3 新循环和传统两级循环性能对比 |
4.3 一种适用于利用低温热源的喷射吸收复合制冷循环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型1.x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
5.1 引言 |
5.2 一个基于传统双效循环的新型喷射-吸收复合制冷循环 |
5.2.1 循环介绍 |
5.2.2 复合循环循环性能分析 |
5.3 EAX循环 |
5.3.1 循环介绍 |
5.3.2 EAX循环循环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实验装置的研制 |
6.1 实验装置介绍 |
6.2 各换热部件设计 |
6.3 喷射器设计 |
6.4 实验数据测量与采集系统 |
6.5 其他 |
6.6 本章小结 |
7 实验研究 |
7.1 实验准备 |
7.2 发生温度对系统性能以及其他关键参数的影响 |
7.3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以及其他关键参数的影响 |
7.4 实验结果讨论 |
7.5 误差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批专利情况 |
致谢 |
(5)功能表面强化传热传质研究及其在车载溴冷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概述 |
1.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 |
1.2.2 车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
1.2.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发展趋势 |
1.3 相关研究结果的分析 |
1.3.1 强化传热传质的研究现状 |
1.3.2 溴冷机中吸收器的研究现状 |
1.3.3 降膜吸收的研究概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功能表面降膜吸收传热传质特性研究 |
2.1 物理及数学模型 |
2.1.1 物理模型 |
2.1.2 数学模型 |
2.2 数值模拟方法 |
2.2.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2.2.2 换热模型 |
2.2.3 湍流模型 |
2.2.4 边界条件 |
2.3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2.3.1 模拟对象几何描述 |
2.3.2 网格划分 |
2.4 几何模型边界条件的定义 |
2.5 FLUENT 中求解控制参数设置 |
2.5.1 计算模型的选择 |
2.5.2 求解器控制参数设置 |
2.5.3 结果显式 |
2.6 功能表面自由降膜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6.1 粗糙表面类型对流场均布性的影响 |
2.6.2 表面突起排列对流场均布性的影响 |
2.6.3 突起高度、突起间距对流场的影响 |
2.7 功能表面喷淋降膜试验研究 |
2.7.1 流量对表面湿润性的影响 |
2.7.2 吸收板倾斜角度影响 |
2.7.3 粗糙表面不同加工方式之间的差异 |
2.8 功能表面板降膜吸收传热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8.1 翅片侧温度场分布 |
2.8.2 不锈钢基板温度场分布 |
2.8.3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2.9 小结 |
3 基于功能表面降膜吸收器的小型全空冷溴冷机试验台设计 |
3.1 热力计算 |
3.1.1 小型制冷样机设计目标及分析 |
3.1.2 基于功能表面板吸收器的试验台热力计算 |
3.2 热力计算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
3.3 结构设计 |
3.3.1 发生器及溶液换热器 |
3.3.2 汽液分离器 |
3.3.3 冷凝器 |
3.3.4 冷剂水储液器 |
3.3.5 U 型节流管 |
3.3.6 吸收蒸发器 |
3.3.7 V 型溶液配液槽 |
3.3.8 试验台总成图 |
3.4 校核计算 |
3.4.1 溶液循环量及流速 |
3.4.2 反生器至冷凝器过热冷剂蒸汽流速及压降 |
3.4.3 蒸发器至吸收器冷剂蒸汽流速及压降 |
3.5 试验台加工组装工艺 |
3.5.1 试验台加工金属材料的选择 |
3.5.2 钎焊焊接工艺 |
3.5.3 数控电火花加工工艺 |
3.5.4 试验台密封性检漏 |
3.6 小结 |
4 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4.1 试验台试验方案 |
4.2 试验台试验规范 |
4.2.1 试验前准备工作 |
4.2.2 试验过程规范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全风冷试验数据汇总 |
4.3.2 风速大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4.3.3 风温大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4.3.4 浓溶液流量大小对试验结果影响 |
4.3.5 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
4.4 试验现象分析及结构改进 |
4.4.1 发生器内电加热时有爆炸声的出现 |
4.4.2 冷凝水的出现需要很长时间 |
4.4.3 所用磁力耦合泵输送流体流量不稳定 |
4.4.4 停机稀释防结晶方法 |
4.4.5 发生器需保持一定液位的稳定性 |
4.4.6 稀溶液回液管有时候看不见液位 |
4.5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Water-lithium bromide-lithium nitrate三元工质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比较 |
2.1 循环的热力计算 |
2.2 变工况条件下循环的性能 |
3 结论 |
(7)水-溴化锂-硝酸锂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比较 |
1.1 发生温度范围的比较 |
1.2 其它热力性能的比较 |
2 结语 |
(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新型缓蚀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 |
1.1.1 吸收式制冷技术 |
1.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腐蚀问题 |
1.2.1 碳钢的腐蚀 |
1.2.2 铜及其铜合金的腐蚀 |
1.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缓蚀剂 |
1.3.1 氢氧化锂 |
1.3.2 铬酸锂 |
1.3.3 钼酸锂 |
1.3.4 苯并三氮唑 |
1.3.5 硝酸锂 |
1.3.6 钨酸锂 |
1.3.7 其它缓蚀剂 |
1.4 其它吸收剂研究 |
1.5 交流阻抗技术在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 |
1.6 文献小结 |
1.7 论文的工作思路和意义 |
2 PMA/SbBr_3复合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2.1.2 PMA/SbBr_3配制 |
2.1.3 失重实验 |
2.1.4 电化学实验 |
2.1.5 表面结构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MA/SbBr_3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 |
2.2.2 PMA/SbBr_3缓蚀剂对铜和白铜的缓蚀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3 E-Mo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3.1.2 失重实验 |
3.1.3 电化学实验 |
3.1.4 表面结构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2-丙烯酸调聚物对钼酸盐溶解度的影响 |
3.2.2 E-Mo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 |
3.2.3 E-Mo缓蚀剂对铜和白铜的缓蚀行为 |
3.3 本章小结 |
4 PWA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4.1.2 失重实验 |
4.1.3 电化学实验 |
4.1.4 表面结构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WA缓蚀剂对碳钢腐蚀的缓蚀作用 |
4.2.2 PWA缓蚀剂对铜和白铜腐蚀的缓蚀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5 PWVA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行为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5.1.2 PWVA合成 |
5.1.3 失重实验 |
5.1.4 电化学实验 |
5.1.5 表面结构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合成产物PWVA的表征 |
5.2.2 PWVA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 |
5.2.3 PWVA缓蚀剂对碳钢腐蚀的缓蚀作用 |
5.2.4 PWVA缓蚀剂对铜和白铜腐蚀的缓蚀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PWVA/Sb_2O_3复合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
6.1 实验方法 |
6.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6.1.2 PWVA/Sb_2O_3配制 |
6.1.3 失重实验 |
6.1.4 电化学实验 |
6.1.5 表面结构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PWVA/Sb_2O_3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 |
6.2.3 PWVA/Sb_2O_3缓蚀剂对铜和白铜的缓蚀行为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实验研究及静态仿真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主要符号表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聚四氟乙烯塑料换热器 |
1.2.1 聚四氟乙烯材料性能简介 |
1.2.2 聚四氟乙烯塑料换热器特点 |
1.2.3 聚四氟乙烯塑料换热器发展概况 |
1.2.4 聚四氟乙烯塑料换热器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 |
1.3.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简介 |
1.3.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展方向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2.1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 |
2.2 溴化锂二元溶液特性及其热力状态回归方程 |
2.2.1 溴化锂溶液的性质 |
2.2.2 溴化锂溶液的腐蚀性 |
2.2.3 溴化锂二元溶液热力状态曲线回归方程 |
2.3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原理 |
2.3.1 发生过程 |
2.3.2 冷凝过程 |
2.3.3 节流过程 |
2.3.4 蒸发过程 |
2.3.5 吸收过程 |
2.4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循环理论分析 |
2.4.1 制冷循环的I-Ξ、P-Τ图 |
2.4.2 制冷循环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过程 |
3.1 真空度要求 |
3.2 试验装置 |
3.2.1 试验台简图 |
3.2.2 试验装置的组成 |
3.3 检漏 |
3.3.1 正压检漏 |
3.3.2 负压检漏 |
3.3.3 检漏小结 |
3.4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检漏与补漏 |
3.4.1 打压检漏 |
3.4.2 水压检漏 |
3.4.3 补漏 |
3.5 热电偶测温原理、标定、安装、误差分析 |
3.5.1 热电偶测温原理 |
3.5.2 热电偶的标定 |
3.5.3 热电偶的安装 |
3.5.4 热电偶测温误差/偏差分析 |
3.6 保温 |
3.7 调试 |
3.7.1 溶液充注前的准备 |
3.7.2 溶液的充注 |
3.7.3 溶液的结晶及结晶体的溶解 |
3.7.4 制冷机组的试运行 |
3.8 制冷机组的开机、运行调节、停机 |
3.8.1 制冷机组开机步骤 |
3.8.2 制冷机组的运行调节 |
3.8.3 制冷机组停机步骤 |
3.9 制冷机组的检漏及运行记录表 |
3.10 制冷机组安装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 |
4.1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传热系数 |
4.1.1 实验传热系数 |
4.1.2 理论计算传热系数 |
4.1.3 实验传热系数与理论计算传热系数的比较 |
4.1.4 不同换热器材料下的总传热系数对比 |
4.1.5 不同材料及壁厚的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对比 |
4.2 换热量效率计算 |
4.2.1 冷凝器 |
4.2.2 蒸发器 |
4.2.3 吸收器 |
4.2.4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性能分析 |
5.1 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主要温度测点分析 |
5.2 外部条件变化对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 |
5.2.1 加热功率变化对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 |
5.2.2 冷媒水进口温度及流量变化对机组性能造成的影响 |
5.2.3 冷却水进口温度及流量变化对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 |
5.2.3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静态仿真模型 |
6.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仿真模型概述 |
6.1.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仿真模型分类 |
6.2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静态仿真模型 |
6.2.1 静态模型的建立 |
6.2.2 静态仿真模型的计算机程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的设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动态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
2.1 溴化锂水溶液的热物性 |
2.2 水和水蒸气的热物性 |
2.3 溴化锂水溶液的溶解度 |
第三章 直燃增压型三效吸收式循环方式 |
3.1 普通的三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
3.2 增压型三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
第四章 热力计算模型 |
4.1 系统热力分析 |
4.2 传热模型 |
4.3 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程序设计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5.1 增压比对系统各项指标的影响 |
5.2 循环可行性分析 |
5.3 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铜及其合金的缓蚀剂研究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疏水膜式板框吸收器性能分析[D]. 吕维.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李培涛.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8(01)
- [3]溴冷机中碳钢的新型缓蚀剂及缓蚀机理研究[D]. 李杰兰.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6)
- [4]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构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洪大良. 浙江大学, 2013(06)
- [5]功能表面强化传热传质研究及其在车载溴冷机中的应用[D]. 程金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6]Water-lithium bromide-lithium nitrate三元工质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研究[J]. 张雪东. 制冷, 2008(02)
- [7]水-溴化锂-硝酸锂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J]. 张雪东. 科技资讯, 2008(07)
- [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新型缓蚀剂研究[D]. 扈显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3)
- [9]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实验研究及静态仿真模型[D]. 贺云根. 浙江大学, 2006(12)
- [10]增压型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D]. 耿春景. 天津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