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病毒四种检测技术比较研究

蓝舌病病毒四种检测技术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蓝舌病(Bluetongue disease,BT)是由库蠓传播的反刍动物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环状病毒属(Obivirus)成员。蓝舌病的暴发对国际贸易中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但世界各国尚未研制出十分有效的疫苗,且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使用准确的早期检测手段,及时隔离和处理已感动物,是减少经济损失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我国的蓝舌病病原学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本实验室建立的蓝舌病病毒核酸实时荧光RT-PCR检测体系、核酸RT-PCR检测体系和抗原捕获ELISA检测体系均已完成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符合率等方面评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使用上述BTV检测体系及OIE标准巢式RT-PCR检测方法针对BTV全病毒进行平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旨在为临床样品检测提供可信的实验指导依据,便于对蓝舌病做出及时有效地诊断。一、BTV-5的培养将本实验室保存的BTV-5接毒BHK-21细胞,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纯化病毒形态观察和本实验室研制的蓝舌病病毒核酸RT-PCR检测体系对培养得到的BTV-5进行鉴定。取BTV-5毒液进行TCID50测定,结果为10-2.83/0.1mL。使用DMEM培养液将毒液进行倍比稀释:1:221:221,将其作为BTV阳性检测样品。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5标准参考株作为特异性参考品。二、四种BTV检测体系对BTV-5全病毒检测的评价对蓝舌病病病毒核酸实时荧光RT-PCR检测体系、核酸RT-PCR检测体系、OIE标准巢式RT-PCR检测方法和抗原捕获ELISA检测体系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蓝舌病病毒核酸实时荧光RT-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好,与亲缘最近的EHDV-5无交叉反应,并且对BTV-5全病毒的检出限为3.3TCID50/mL(。2)蓝舌病病毒核酸RT-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好,与亲缘最近的EHDV-5无交叉反应,并且对BTV-5全病毒的检出限为3.3TCID50/mL。(3)OIE标准巢式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与亲缘最近的EHDV-5无交叉反应,并且对BTV-5全病毒的检出限为6.4×10-3TCID50/mL。(4)抗原捕获ELISA检测体系特异性好,与亲缘最近的EHDV-5无交叉反应,并且对BTV-5全病毒的检出限为211.3TCID50/mL。三、各BTV检测体系比较评价将各项检测数据汇总,对各检测体系从特异性、灵敏度、实验耗时和仪器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在特异性方面,4种检测体系与BTV亲缘关系最近的EHDV-5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2)在灵敏度方面,3种核酸检测体系(核酸实时荧光RT-PCR检测体系、核酸RT-PCR检测体系、OIE标准巢式RT-PCR检测方法)均优于抗原捕获ELISA检测体系,检出限间的差距均在2个数量级以上。(3)在实验耗时和仪器使用方面,3种核酸检测体系(核酸实时荧光RT-PCR检测体系、核酸RT-PCR检测体系、OIE标准巢式RT-PCR检测方法)与抗原捕获ELISA检测体系相比,检测耗时长、使用的仪器种类多、对实验室的设备条件要求较高。(4)核酸实时荧光RT-PCR检测体系较其他2种核酸检测体系操作简便,不需繁琐的电泳,使用荧光定量检测仪即可完成从PCR扩增到结果信号采集的全部过程,这样就极大地避免了污染的发生,减小了假阳性的几率。(5)OIE标准巢式RT-PCR检测方法利用两套PCR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两轮PCR扩增反应。在提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和检测时间。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蓝舌病及蓝舌病检测技术
  • 1 蓝舌病及其病原的特性
  • 2 蓝舌病的检测技术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蓝舌病病毒四种检测技术比较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蓝舌病病毒的培养鉴定与病毒滴度测定
  • 3 蓝舌病病毒核酸实时荧光RT-PCR 检测体系的评价
  • 4 蓝舌病病毒核酸RT-PCR 检测体系的评价
  • 5 OIE标准巢式RT-PCR检测方法的评价
  • 6 蓝舌病病毒抗原捕获ELISA 检测体系的评价
  • 7 检测技术比较评价
  • 结果
  • 1 蓝舌病病毒的培养鉴定与病毒滴度测定
  • 2 蓝舌病病毒核酸实时荧光RT-PCR 检测体系的评价
  • 3 蓝舌病病毒核酸RT-PCR 检测体系的评价
  • 4 OIE标准巢式RT-PCR检测方法的评价
  • 5 蓝舌病病毒抗原捕获ELISA 检测体系的评价
  • 6 检测技术比较评价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吉林省土肥检测体系发展现状及展望[J]. 南方农业 2020(27)
    • [2].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体系的应用[J]. 黑龙江科学 2016(03)
    • [3].完善农产品监管检测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11)
    • [4].浅析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体系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5(03)
    • [5].新形势下耕地质量检测体系技术支撑能力提升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6)
    • [6].菏泽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及完善措施[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05)
    • [7].海南省土肥检测体系现状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5)
    • [8].食品中脊髓灰质炎病毒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J]. 生物技术通讯 2010(01)
    • [9].贵州省土壤肥料检测体系现状与展望[J]. 耕作与栽培 2018(01)
    • [10].项目进度检测体系的策划[J]. 广州化工 2014(16)
    • [11].内蒙古饲料管理与检测体系启动[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9(01)
    • [1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 乡村科技 2019(05)
    • [13].流量计量及配套仪表质量检测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 科技与创新 2016(03)
    • [1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乡村科技 2019(31)
    • [15].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检测体系构建路径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0)
    • [16].百项标准集群支撑机动车检测体系[J]. 品牌与标准化 2017(06)
    • [17].检测体系将进入新时代[J]. 纺织服装周刊 2014(17)
    • [18].检测体系间凝血参数标准化的可行性探讨[J]. 血栓与止血学 2008(06)
    • [19].规范农产品质量检测程序 为百姓饮食提供安全保障[J]. 吉林农业 2017(14)
    • [20].中国农产品安全状况综述及安全检测体系的建立[J]. 食品科学 2008(09)
    • [2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体系适用性评价[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13)
    • [22].完善监管检测体系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 吉林农业 2014(17)
    • [23].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思考[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07)
    • [24].白色念珠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体系的建立[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06)
    • [25].南阳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 河南农业 2008(15)
    • [26].浅谈涉外炼油总承包项目进度检测体系[J]. 石油化工设计 2017(04)
    • [27].基于健康人群唾液葡萄糖检测体系的构建[J]. 检验医学 2012(06)
    • [28].中药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3)
    • [29].人大代表关于构筑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的建议[J].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9(24)
    • [30].苹果潜隐性病毒一步三重检测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标签:;  ;  ;  ;  

    蓝舌病病毒四种检测技术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