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草药及其有效部位的筛选

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草药及其有效部位的筛选

论文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3~6个月的再狭窄(RS)发生率高达30%~50%,大大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再狭窄的防治成为心血管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为止,再狭窄的确切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手段仍不十分清楚。天然植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资源,有望成为防治血管再狭窄的一个可行途径。本文综述了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PTCA后再狭窄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再狭窄的病理机制以及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入手,利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再狭窄模拟临床PTCA后再狭窄,选取红花、大黄、苏木、苦参、昆明山海棠、葛根素、榄香烯、青蒿琥酯八种中草药和中药制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对PTA后再狭窄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筛选出具有抗PTA后再狭窄活性的中草药,并通过逐步分离、药效追踪确定其抗RS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①抗PTA后再狭窄中草药的筛选:用2.0F PTCA球囊损伤雄性SD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制作PTA后再狭窄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药物组术后当天给药,中草药煎剂灌胃给药,中药制剂采取腹腔注射给药的方式。14天后,取损伤血管HE染色,通过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来研究八种中草药煎剂和中药制剂对实验性动脉再狭窄的防治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再狭窄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抗PTA后再狭窄的中草药的筛选。在选取的八种中草药和中药制剂中,发现苦参、苏木、榄香烯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PTA后再狭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损伤血管的再狭窄程度,使新生内膜面积减少,血管管腔变大,且再狭窄率也显著降低。其中苦参煎剂效果最为明显,其再狭窄率仅为34.21%(与模型组比较P<0.01),数值上下降了51.72%。因此,苦参有进一步分离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价值。②苦参提取部位抗PTA后再狭窄作用的研究:甲醇提取苦参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进一步分离甲醇提取物,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用极性由弱渐强的不同溶剂依次提取,使不同极性的成分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得到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以及水相四个萃取部位。将氯仿提取部位的干燥物命名为提取物I,乙醚、乙酸乙酯两部分的干燥物合并后命名为提取物II。利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再狭窄模型,分别用提取物I、提取物II进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I(氯仿提取部位)能够使新生内膜面积减少(与模型组比较P<0.05),血管管腔变大(与模型组比较P<0.05),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由此表明氯仿提取物能够有效降低损伤血管的再狭窄程度,该部位为抗PTA后再狭窄有效成分所在部位。③氯仿提取部位的成分研究及苦参总碱抗RS作用:通过颜色反应、薄层层析等技术对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作定性分析,滴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后产生黄棕色沉淀,滴加碘化汞钾试液后产生黄白色沉淀,证明该提取部位中含有生物碱成分。酸碱滴定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部位中生物碱的含量为81.2%。提取苦参生物总碱,以80mg/kg、40mg/kg两个剂量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苦参总碱抗RS作用明显,能够显著降低血管再狭窄程度,且80mg/kg的剂量可以使内膜厚度,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小,血管腔面积显著增大,再狭窄率也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时,其NIA、LA、PAS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可以确定苦参抗PTA后再狭窄有效成分为苦参总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PTCA 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 1.3 待筛选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现状
  • 1.3.1 苏木
  • 1.3.2 苦参
  • 1.3.3 昆明山海棠
  • 1.3.4 红花
  • 1.3.5 大黄
  • 1.3.6 葛根素
  • 1.3.7 榄香烯
  • 1.3.8 青蒿琥酯
  • 1.4 本文研究目的、创新点以及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2 研究内容
  • 2 抗PTA 后再狭窄中草药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主要实验试剂与器材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中草药的提取
  • 2.3.2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动物模型的制作
  • 2.3.3 实验分组及处理
  • 2.3.4 动物处死、标本获取及处理
  • 2.3.5 观察指标与测定方法
  • 2.3.6 统计学处理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一般情况观察
  • 2.4.2 血管组织形态学分析
  • 2.4.3 血管组织形态学半定量分析
  • 2.5 讨论
  • 2.5.1 关于再狭窄动物实验模型的探讨
  • 2.5.2 再狭窄指标的选取
  • 2.5.3 各给药组对PTA 后RS 防治作用的疗效分析
  • 3 苦参有效部位的分离及其抗血管再狭窄作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苦参抗RS 有效部位筛选流程(图3.1)
  • 3.3.2 苦参的提取
  • 3.3.3 苦参的系统溶剂分离
  • 3.3.4 药效实验药物的选取及配置方法
  • 3.3.5 苦参提取部位抗PTA 后再狭窄的作用研究
  • 3.4 苦参提取部位抗血管再狭窄作用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1 一般情况观察
  • 3.4.2 血管组织形态学分析
  • 3.4.3 血管组织形态学半定量分析结果
  • 3.5 讨论
  • 3.5.1 苦参提取分离方法的探讨
  • 3.5.2 苦参提取物I、II 抗RS 的疗效分析
  • 4 氯仿提取部位的成分研究及其主要成分抗血管再狭窄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1 主要实验试剂与器材
  • 4.2.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4.3 实验方法
  • 4.3.1 氯仿提取部位成分确定
  • 4.3.2 氯仿提取物中生物碱的定量测定
  • 4.3.3 苦参总碱的提取及其配置方法
  • 4.3.4 苦参总碱抗RS 作用的实验研究
  • 4.4 实验结果
  • 4.4.1 氯仿提取部位成分定性鉴定
  • 4.4.2 氯仿提取部位中生物碱定量检测
  • 4.4.3 苦参总碱抗RS 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
  • 4.5 讨论
  • 4.5.1 关于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再狭窄模型的探讨
  • 4.5.2 苦参总碱抗PTA 后RS 的疗效分析
  • 5 全文结论与后续工作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指标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再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15)
    • [2].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诊治策略[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02)
    • [3].PTCA治疗冠心病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 健康之路 2017(02)
    • [4].康博士信箱[J]. 益寿宝典 2017(20)
    • [5].活血化瘀汤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20(06)
    • [6].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分析[J]. 交通医学 2020(02)
    • [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相关护理指标的研究[J]. 全科护理 2016(18)
    • [8].川芎嗪防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临床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18)
    • [9].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10)
    • [10].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19)
    • [11].中医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研究概况[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05)
    • [12].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04)
    • [13].冠脉介入后术后再狭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25)
    • [14].血浆脑钠尿肽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关[J]. 心脏杂志 2010(03)
    • [15].气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原因及处理[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20)
    • [16].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存在晚期再狭窄现象[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03)
    • [17].颈动脉再通术后重度再狭窄病变的诊治策略[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04)
    • [18].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与再狭窄的关系[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06)
    • [19].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与血浆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6)
    • [20].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预防术后再狭窄的健康管理[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S2)
    • [21].细胞间黏附分子基因多态性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08)
    • [2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14(11)
    • [23].血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J]. 临床荟萃 2012(02)
    • [24].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再狭窄的关系[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9(02)
    • [25].丙丁酚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9(05)
    • [26].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医药干预思路与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 2009(11)
    • [27].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8(11)
    • [28].中医药改善PTCA后症状及预防再狭窄的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02)
    • [29].恢复血管内皮完整性和预防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8(07)
    • [30].一种外治法改善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06)

    标签:;  ;  ;  ;  ;  

    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草药及其有效部位的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