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方式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方式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主题。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高,耕地面积少,这样一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镇化进程必然与西方国家已经经历过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其重点在建设新农村,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的方法,区分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个概念,强调中国城镇化应当着眼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就地转移。本文结合我国历史条件、现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在用代表性数据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局限性和不良后果做了深刻分析;并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低成本能够分散风险、低投资高效率、缓减城市压力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等优越性。由此出发论证了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实行就地转移方式的现实可能性,并结合中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方针,分析我国能够做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原因,并从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与我国农村自身特点两个方面揭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对策建议,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的,应当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工业化支撑城镇化,从而在农村以就地吸纳的方式安排好农业剩余劳动力。一是促进农村工业经济、第三产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二是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劳动力市场,有计划有秩序的安排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三是大力建设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使就地转移人口能够安居乐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的论述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城镇化理论的论述
  • 2.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论述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中国城镇化与一般城市化两个概念的区别
  • 2.2.2 区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 2.2.3 区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 2.2.4 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城镇化的关系
  •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 3.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简要回顾
  • 3.2 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状况的统计分析
  • 3.3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地域分布
  • 3.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行业分布
  • 3.5 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种基本模式
  • 3.5.1 就地转移模式
  • 3.5.2 异地转移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局限性
  • 4.1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直接向城市转移有诸多不利
  • 4.2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并没彻底脱离农业
  • 4.3 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 4.4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 4.5 农业劳动异地转移受限制的经济体制原因
  • 4.5.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并不鼓励农业劳动力异地转移
  • 4.5.2 城镇劳动力用工制度限制异地转移
  • 4.5.3 现行户籍制度限制异地转移
  • 4.5.4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限制异地转移
  • 第五章 就地转移是一种创新
  • 5.1 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优越性
  • 5.1.1 就地转移具有成本低、能分散风险的特点
  • 5.1.2 就地转移有利于低投资、高效率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 5.1.3 就地转移可以极大地缓解城市压力
  • 5.1.4 就地转移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 5.2 城镇化进程中实施就地转移的现实可能性
  • 5.3 “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为就地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 5.4 就地转移所面临的机遇
  • 第六章 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科学方法
  • 6.1 就地转移几个重要的逻辑关系
  • 6.1.1 就地转移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
  • 6.1.2 就地转移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
  • 6.1.3 就地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 6.1.4 小结
  • 6.2 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对策建议
  • 6.2.1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经济和农村第三产业,保证农业剩余转移劳动力有工作的场所
  • 6.2.2 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树立就地安排的计划性导向,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劳动力市场
  • 6.2.3 建设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使转移人口安居乐业,保障了转移劳动力的居住场所
  • 6.3 成功案例分析—苏南就地转移模式
  •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阶段期间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转移方式对基于劳动的物品所有权判断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9(02)
    • [2].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J]. 商 2016(03)
    • [3].异常外汇资金利用价格转移方式流动新动向值得关注[J]. 金融经济 2012(18)
    • [4].基于成交额的产业技术转移方式对北京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04)
    • [5].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方式的扬弃[J]. 企业活力 2010(11)
    • [6].情境意识及注视转移方式对塔台管制冲突的影响[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04)
    • [7].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方式[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8].关于团场粮农从土地转移方式的思考[J]. 兵团工运 2014(03)
    • [9].自主研发、技术转移方式与区域创新质量[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11)
    • [10].企业集团内部不动产转移方式及优选——基于税收视角[J]. 财会通讯 2019(29)
    • [11].嗜神经侵袭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12)
    • [12].非法资金跨境转移与防范[J]. 中国金融 2017(20)
    • [13].知识转移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2001—2008年省际数据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6)
    • [14].美国公司生产中心向中国转移的现状及影响分析[J]. 魅力中国 2009(22)
    • [15].对我国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探讨[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8(01)
    • [16].高校学科组织与产业知识转移方式研究[J]. 大家 2012(09)
    • [17].高压输电线路鸟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解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12)
    • [18].“起承转合”论转移[J]. 中国纺织 2013(04)
    • [19].知识转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2(06)
    • [20].FDI与外包两种生产转移方式下加工贸易进口的决定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1].脉络膜转移癌的眼部表现[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2)
    • [22].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3].国际分工条件下服务业和制造业转移比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08)
    • [24].肝癌舌转移1例报告[J]. 现代肿瘤医学 2012(11)
    • [25].体细胞突变对结直肠癌转移方式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01)
    • [26].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方式的临床研究[J]. 黑龙江医学 2012(03)
    • [27].企业集团内部处置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J]. 财会月刊 2011(28)
    • [28].电子阅读产业蓄势待发[J]. 留学生 2010(05)
    • [29].建筑企业知识及知识转移方法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 2013(08)
    • [30].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国际比较[J]. 经济师 2009(10)

    标签:;  ;  ;  

    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