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论文摘要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的自然禀赋及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中央银行采用统一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时,各省经济变量对政策变化的响应水平必然会有差异。深入研究我国统一性货币政策的省际非对称效应及其形成原因,对于提高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利用货币政策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对于一个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经济体,相同的金融货币政策投入势必会引起不同地区间的不同产出,如果采用统一的货币政策,就会导致货币政策效果不均衡的现象,并可能扭曲地区间的经济关系。从这个角度说,我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全国范围内均齐划一的宏观金融政策,表面上看来是平等的,但是在具体的经济环境中反而会产生强烈的不平等,并导致地区经济金融利益的冲突与摩擦,进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宏观金融政策不应是简单的、统一的,而应根据各时期、尤其是各地区的经济金融实际状况实行多样化、区域化。然而我国金融调控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实行大一统的政策倾向。经济实践证明,这种忽视地区差别的政策倾向非常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本文从国内理论界少有探讨的省际视角,利用1985-2006年年度数据,采用近几年比较常用的VEC模型,从基础货币影响省际金融变量M2,省际金融变量影响省际真实经济变量的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省际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全国统一性的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效应。通过对影响我国货币非对称效应形成原因的分析,发现省际金融变量响应值、贷款/存款与省际真实经济变量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证明我国存在着显著的信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分析还表明省际开放度也是影响省际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研究中,大部分文献都把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做到东部、中部、西部大区域层面上,所使用的经济变量一般是货币供应量M2,各省GDP。在本文中,我们以基础货币BM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并加入了中间变量—各省的货币供应量M2,把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一步做到省际水平上,目的在于分析每个省的GDP、存款总量和基础货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省的累积响应值对区域累积响应值的影响。省际水平上所做的货币政策区域效果研究难点在于由于需要采集的各省的数据较多,在做具体的分析时有的数据序列不符合VEC建模的条件,比如有的省份数据缺失,有的省份数据序列一阶平稳。在系统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之后,本文提出了完善区域金融监测和政策执行效果信息反馈指标体系、系统设计货币政策操作区域化模式、调整央行分支机构权限等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区域化的若干建议。

论文目录

  •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的必要性
  • 1.1.1 最优货币区标准的确定
  • 1.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与最优货币区标准
  • 1.2 本论文的主要任务、创新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关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简单回顾
  • 2.2 国内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简单回顾
  • 2.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3章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的实证分析
  • 3.1 模型选择
  • 3.1.1 VAR模型
  • 3.1.2 Johansen协整检验
  • 3.1.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 3.1.4 脉冲响应函数
  • 3.2 省际水平上的货币政策区域效果实证研究
  • 3.2.1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3.2.2 省际金融效应分析:央行基础货币→省际货币供应量
  • 3.2.2.1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3.2.2.2 数据说明
  • 3.2.2.3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3.2.3 省际实体经济效应分析:省际货币供应量→省际实际经济变量
  • 第4章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分析
  • 4.1 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
  • 4.1.1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处在不同阶段
  • 4.1.2 我国各地区货币机制传导主体发展不平衡
  • 4.2 古典线性回归模型
  • 4.3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原因的实证分析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