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斯义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斯义桂,歌唱,发声方法,演唱技巧
斯义桂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1](2017)在《斯义桂的发声方法与演唱技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斯义桂先生是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的推动者,同时也是中国声乐史上第二批踏出国门前往欧美国家系统学习声乐艺术的歌唱家。1947年春留学美国后斯先生以亚洲人的身份成为在西方社会中广为流传的男低音歌唱家,1979年留美归来的斯先生于上海音乐学院开办大师班培养下一代声乐歌者,为中国的声乐发展做贡献。分析研究斯先生的发声方法与演唱技巧,对于当前中国声乐教育、声乐表演等方面均有裨益。同时目前国内有关斯先生声乐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斯先生上音讲学时的教学实例分析,对于斯先生自身歌唱方法理念的研究非常少。笔者通过搜集斯先生演唱的音频视频、阅读国内外对斯先生各方面的研究资料以及对斯先生学生同事的采访等研究途径,从造“乐器”、使用“乐器”的角度综合探究斯氏发声法的叁大要点——“打开喉咙”、“用气唱”、“找到位置”。从吸气用气、站姿、咬字这叁种演唱技巧的角度探究斯先生如何在演唱中贯彻自己的发声理念。最后笔者在实践研习斯氏唱法后,就斯氏唱法与bel canto的共性、斯氏唱法的个性特征、斯先生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特征叁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理解。(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7-12-01)
宋良慧[2](2017)在《“秀气”的歌唱——读《深情寄故园心血育新人——斯义桂教授的声乐教学》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情寄故园心血育新人——斯义桂教授的声乐教学》是斯义桂教授来华讲学的实录,主要记录了斯义桂教授上海讲学活动时的教学特点与理念、发声方法与技巧。本文以"秀气"的歌唱为切入点,从声音上的"秀气"和整体上的"秀气"两个方面分析了斯义桂教授的发声要求、发声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结合实际的学习与教学,从发展嗓音的标准、声音的"宽"度和自然的演唱叁个方面分享读书感悟。(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7年17期)
杨凯翔[3](2017)在《斯义桂声乐教学中“秀气”美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男低音歌唱家斯义桂,是一位活跃在上国际舞台上的美籍华裔歌王,着名音乐家,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他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后留在香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在抗战期间积极地组织各种抗战募捐活动,1947年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移居美国。意大利人称赞他为“金嗓子”,美国人评论他是“音乐的化身”,荷兰人则称之为“音乐的奇迹”。他与林语堂、张大千并称为享誉海外的中国叁大名人之一,他曾是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终身教授、着名音乐家,他能用中、意、德、俄、英、法、拉丁等语言演唱世界名曲,他的演唱足迹遍布、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曾与世界着名的乐团与指挥家共同合作,参与演出了多部歌剧中的主要角色。他那浑厚独特的嗓音以及独具亲和大方、气度不凡的舞台形象,深深的烙印在人们心中,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的歌唱大家。斯义桂先生在艺术学习与教学的道路上可谓是永无止境的,在他长达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对音乐艺术不断探索毕生执着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他在声乐教学理论中一贯坚持严谨与高质量的风格,他用“秀气”美学理论为新中国声乐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这些理论对于进一步探索研究我国声乐发展也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从斯义桂的生平及艺术经历入手,着重对他声乐教学中的强调“秀气”美进行研究,从而揭示他对我国声乐教育事业和声乐表演事业的贡献和启示,对我国声乐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8)
管谨义[4](2016)在《斯义桂声乐教学侧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着名美籍中国男低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美国克利兰音乐院和伊斯曼音乐院教授斯义桂先生19 79年12月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学记录、录音,以及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整理当中尽量采用原话或原意,但进行了归纳、分类,个别文字、词义上稍作润色。主要从发声方法、真假声、换声等几方面对声乐教学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6年08期)
傅珠秀[5](2013)在《音乐大师斯义桂》一文中研究指出斯义桂先生,祖籍奉化市岳林街道斯张村,1915年出生于上海,与林语堂、张大千并誉为海外文化叁巨星,是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终身教授,着名音乐家,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他能用中、英、德、意、俄、法等六种语言演唱数百首世界名曲,曾以一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唱遍亚、欧、美、大洋四大洲。193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还是中学生的(本文来源于《浙江档案》期刊2013年09期)
庄晔[6](2012)在《声乐大师斯义桂练声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斯义桂教授是世界着名男中低音歌唱艺术家,上海音乐学院杰出校友、名誉教授。练声教学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斯先生于1979年受中国文化部之邀,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学中留下的珍贵练声资料进行研究,发掘斯先生声乐教学练声曲的艺术特征、史料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管窥受西方传统影响下的斯义桂练声曲教学中音乐、语言的特点。通过研究、学习斯义桂先生的声乐艺术理念、教学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斯义桂先生一代宗师的形象,清晰又伟大。(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姚佑南[7](2011)在《声乐大师斯义桂的教学方法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美籍声乐大师斯义桂教学方法的观察分析,正确认识歌唱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并揭示出他的教学规格及艺术个性,从而帮助人们理解其教学思想与方法,逐渐摆脱那种抽象与神秘的观念模式,以实际内容来证明其艺术内涵与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1年06期)
汪校芳[8](2006)在《斯义桂 蜚声世界的音乐大师》一文中研究指出国人称他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男低音”,美国人称他为“音乐的化身”,荷兰人称他为“音乐的奇迹”,意大利人称他为“一个金嗓子”。1961年,肯尼迪入主白宫,在总统就职仪式上,斯义桂荣任首席演唱,肯尼迪称赞他是“美国的文化使者”。(本文来源于《今日浙江》期刊2006年24期)
谢俊武[9](2006)在《斯义桂的生平及演唱》一文中研究指出斯义桂早年就读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先后师从应尚能(1)教授及俄籍苏石林(Vladimir Grigoriyevich Shushlin,1895-1978)(2)教授主修声乐。毕业前后,即频繁演出于上海、南京、香港、重庆、天津、青岛、汉口等地:在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在为前方将士募捐义演的音乐会上,他的歌声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1947年斯义桂去美国,进一步的学习深造使他的演唱技艺更臻成熟并到达炉火纯青的境地。他的演唱足迹遍及美洲、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以及台湾、香港等地;与世界上许多着名的指挥家和管弦乐团合作过;曲目范围广泛,涉及不同时期、不同形式、风格的多种语言的声乐作品;汇中西方文化要义及审美观念于一炉,讲究神韵,强调秀气,在用嗓及诠释上均有独到之处。其业绩获得广泛的认可与好评,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的歌唱家。他还演唱过大量的中国艺术歌曲和民歌,对于美声唱法中国化作了有意义的探索。 1970年起,斯义桂在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及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担任声乐教职,后来更被伊斯特曼音乐学院聘为声乐系主任、终身教授。他将自己丰富的演唱经验融注到教学之中,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生。 1979年,为报效祖国,他专程到母校上海音乐学院讲学,把他多年来在西方从事演唱、教学的经验和盘托出,给予来自全国的声乐工作者以毫无保留的指导与帮助,并针对中国声乐界当时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的提醒和纠正,引起很大反响。(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06-05-01)
汪校芳[10](2006)在《斯义桂的音乐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歌声扬全球留得美名传千古;英灵归西天教我如何不想他。”这是在奉化市城东小山坡上一座墓前与众不同前的铭文。其主人是当年与林语堂、张大千并誉为海外华人世界叁巨星的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终身教授,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的斯义桂先生。这位能用中、英、德、意、俄、法等六种语言演唱数百首世界(本文来源于《宁波通讯》期刊2006年02期)
斯义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深情寄故园心血育新人——斯义桂教授的声乐教学》是斯义桂教授来华讲学的实录,主要记录了斯义桂教授上海讲学活动时的教学特点与理念、发声方法与技巧。本文以"秀气"的歌唱为切入点,从声音上的"秀气"和整体上的"秀气"两个方面分析了斯义桂教授的发声要求、发声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并结合实际的学习与教学,从发展嗓音的标准、声音的"宽"度和自然的演唱叁个方面分享读书感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斯义桂论文参考文献
[1].陈阳.斯义桂的发声方法与演唱技巧探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2].宋良慧.“秀气”的歌唱——读《深情寄故园心血育新人——斯义桂教授的声乐教学》有感[J].艺术评鉴.2017
[3].杨凯翔.斯义桂声乐教学中“秀气”美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
[4].管谨义.斯义桂声乐教学侧记[J].当代音乐.2016
[5].傅珠秀.音乐大师斯义桂[J].浙江档案.2013
[6].庄晔.声乐大师斯义桂练声曲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
[7].姚佑南.声乐大师斯义桂的教学方法之我见[J].音乐创作.2011
[8].汪校芳.斯义桂蜚声世界的音乐大师[J].今日浙江.2006
[9].谢俊武.斯义桂的生平及演唱[D].上海音乐学院.2006
[10].汪校芳.斯义桂的音乐人生[J].宁波通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