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冷战后恐怖主义愈演愈烈,恐怖组织不断朝着组织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各种恐怖活动严重破坏了各国的民族和睦,引发了社会动荡,极大地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中国不仅面临着境外恐怖主义的威胁,境内的恐怖主义活动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前我国境内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首当其冲的就是“东突”恐怖组织。所谓“东突”恐怖组织就是在新疆地区出现的一股以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策动新疆“独立”、建立“东突厥斯坦国”为目的的分裂组织。历史上“东突”恐怖组织曾制造了多次分裂活动,但都以失败告终。90年代以后“东突”恐怖组织的活动更加猖獗,并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面对“东突”恐怖组织的猖狂活动,我国采取坚决打击的态度。2003年12月15日公安部宣布“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等四个“东突”组织为恐怖组织,揭露了“东突”组织的恐怖主义本质。但是由于“东突”恐怖组织的产生和存在是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等长期斗争的结果,再加上中亚地区复杂的政治局势,决定了“东突”恐怖组织问题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东突”恐怖组织还会继续存在并威胁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新疆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并且临近中亚、资源丰富,决定了它的稳定对于西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04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然而,“东突”恐怖组织的存在就像长在祖国母亲肌体上的一个大毒瘤,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最大的威胁,必须予以清除。因此,从深层次上分析挖掘“东突”恐怖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对策,从根源上铲除“东突”恐怖组织,对于我国的和平与稳定、领土的完整和统一、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东突”恐怖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对“东突”恐怖组织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我国打击“东突”恐怖组织的对策等做了深入、详细的分析。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东突”恐怖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这一部分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东突”恐怖组织的相关情况:“东突”恐怖组织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东突”恐怖组织的发展、境内“东突”恐怖组织和境外“东突”恐怖组织。第二部分论述了“东突”恐怖组织滋生蔓延的原因。作者从地缘因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主要谈到“东突”恐怖组织造成的危害。“东突”恐怖组织的危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二、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第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交安全;其中重点介绍了“东突”恐怖组织的存在对中美关系和中土关系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是新形势下我国打击“东突”恐怖组织的对策。作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是加强宣传,创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国内环境。其次是加强国际合作。主要是加强中美合作、中俄合作以及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再次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最后是加强国内反恐立法,为反恐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用历史事实驳斥泛突厥主义——维吾尔族与突厥及土耳其的关系[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论隋与东突厥的关系[J]. 乾陵文化研究 2018(00)
- [3].突厥第二汗国建国考[J]. 欧亚学刊 2008(00)
- [4].突厥:第一个创制文字的漠北民族[J]. 中国民族教育 2019(12)
- [5].从“封”与“授”的四次转化看唐与东突厥关系之嬗变[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6(03)
- [6].古代突厥碑铭文中的数字“七”现象及其原型解析——以东突厥碑铭文为例[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7].试论唐与突厥“和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研究论丛 2017(00)
- [8].与“突厥斯坦”相关的若干历史地理问题之考察[J]. 社会科学战线 2013(10)
- [9].“狼孕突厥”——丝路上的挺进(下)[J]. 知识就是力量 2011(04)
- [10].20世纪上半期突厥碑铭研究成就述论[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1].试谈突厥始祖及族属研究中的史料运用[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12].我国古代突厥文研究六十年概述[J]. 西域研究 2009(03)
- [13].“东突厥斯坦”问题的由来[J]. 兵团建设 2009(13)
- [14].简析小亚细亚的突厥化和伊斯兰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9)
- [15].国内泛突厥主义研究述评[J]. 学术界 2016(02)
- [16].论中亚国家的去突厥化及其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影响[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7].由君臣到兄弟:唐与东突厥和亲新论[J]. 唐史论丛 2020(02)
- [18].隋唐时期奚族与突厥族关系探讨[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3(05)
- [19].突厥:牧耕大战铸就狼图腾[J]. 章回小说(下半月) 2009(07)
- [20].论草原文化的发展及变迁——基于突厥生态文明的发展及变迁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1].东突厥汗国属部的突厥化——以粟特人为中心的考察[J]. 历史研究 2011(02)
- [22].突厥与中原王朝联姻政策探析[J].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
- [23].浅论突厥人的手工业[J]. 黑龙江史志 2010(09)
- [24].突厥政权和亲史述略[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5].土耳其的“泛突厥”情结[J]. 中国报道 2009(08)
- [26].突厥政权和亲策略的演变[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07)
- [27].突厥、回纥与中华文明[J]. 南风窗 2009(17)
- [28].古代突厥—回鹘碑铭文献的叙述特点[J]. 民族文学研究 2008(01)
- [29].东突厥灭亡前政权内部的矛盾冲突[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30].突厥地名札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