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一品红叶斑病病原学及其拮抗细菌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病理学
作者: 李斌
导师: 谢关林
关键词: 一品红叶斑病,地毯草黄单胞菌,拮抗细菌,营养缺乏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花卉特别是一品红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每年至少有500万盆一品红上市。然而,2003年10月份以来,浙江萧山和上海等地温室和花卉市场的一品红植株上出现了两种症状不同的病害,已经对这些地区保护地栽培的一品红生产和销售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病害田间发病症状以及分离病原菌的致病性、显微镜观察、形态和培养性状以及基本的生理生化特性将引起浙江和上海温室和市场上的一品红病害的病原分别鉴定为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细菌-油菜黄单胞一品红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oinsettiicola),其中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为国内首次报道。引起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的3个细菌菌株的碳源利用能力(Biolog)图谱仅能将它们归类到黄单胞属,而难以在种的水平上加以鉴别;虽然它们的脂肪酸分析(FAME)图谱都显示了和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最大的相似度,但相似值仍难以确定种。而完整的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3个中国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的系统位置在黄单胞菌的rRNA簇1内。 16S-23S rRNA内源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成功地区分了中国分离的3株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和黄单胞属rRNA簇1内的其它菌株,3株中国一品红叶斑黄单胞菌和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的菌株聚集成簇而被认为是同一种。但比较了3株中国一品红叶斑病菌和国际致病模式菌株LMG849(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poinsettiicola)在中国一品红上的致病性,生理生化特性以及采用BOX-AlR引物进行的Rep-PCR扩增图谱后发现它们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中国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与其它已知黄单胞菌菌株的ITS序列差异设计的引物BLSP-R和BLSP-F能够检测该病菌,但引物的专化性仍有待提高。 通过离体双培养法,从一品红、蔬菜和甜瓜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21株一品红真菌叶斑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拮抗细菌,包括17株产荧光假单胞菌和4株已知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在比利时温室中以绿豆为测试植物采用菌液浸种和土壤浇灌两种处理方法评价了一品红叶斑病菌拮抗细菌对引起一品红等许多温室作物线虫病害的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3株细菌(B7,5a-4和Y3-1)显示了最好的病害控制和植物促生,但它们的混合使用与单一使用相比没有显著的提高控制效果。 离体测定了17株产荧光假单胞菌对枯萎病菌的拮抗能力,其中7株对甜瓜枯萎病菌和其它5种其它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拮抗细菌的无菌培养滤液抑制甜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蛋白酶K处理对滤液的拮抗活性无明显影响,但70%硫酸铵沉淀得到的蛋白粗提物仅有很弱的抑菌能力,这显示了可能主要是一些抗生素而非蛋白在生物控制中起作用。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Biolog系统等将3株防效最好的拮抗细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它们比化学农药-瓜枯灵能更有效地保护设施栽培甜瓜免于枯萎病的侵染。这3株枯萎病拮抗细菌被进一步在营养缺乏的土壤琼脂培养基上重复培养,得到的衍生物比原始菌株显著提高了在以植物根部浸出物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中的生长能力及在温室条件下的生物防治效果,显示了接种条件在生防细菌的最优化使用时应当被考虑。
论文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一品红的栽培与销售
第二节 侵染一品红的主要病害
第三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特征化和系统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第四节 控制植物病害的主要拮抗细菌及其拮抗机制
第五节 拮抗细菌的培养条件与遗传改造对细菌拮抗能力的影响
下篇:研究内容
第一节 两种新发生的一品红叶斑病的病原初步鉴定
第二节 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特征化和系统学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一品红叶斑黄单胞菌的ITS序列分析
第四节 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与其模式致病菌株的区别及引物设计
第五节 一品红叶斑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根结线虫的生物控制
第六节 一品红叶斑病菌拮抗细菌对设施栽培甜瓜枯萎病的生物控制
第七节 碳缺乏条件对甜瓜枯萎病拮抗细菌抑制效果的影响
全文小结
附录:
1.博士期间发表情况
2.培养基配方
3.Biolog图谱
4.FAME图谱
5.16S rDNA序列
6.ITS序列
7.一品红细菌性叶斑病菌菌株R-22578与已知黄单胞菌的ITS序列比较
发布时间: 2005-07-22
相关论文
- [1].桑细菌性枯萎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王国芬.浙江大学2009
- [2].抗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拮抗物质的研究[D]. 陈卫良.浙江大学2001
- [3].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防病促生作用的研究[D]. 何红.福建农林大学2003
- [4].防病、促生植物内生芽孢杆菌的研究[D]. 邱思鑫.福建农林大学2004
- [5].植物病原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机理研究[D]. 谢晶.四川大学2004
- [6].黄瓜根围病原菌与拮抗菌的生态学及PGPR诱导抗性机制的研究[D]. 梁建根.浙江大学2005
- [7].番茄内生细菌及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研究[D]. 黎起秦.湖南农业大学2005
- [8].植物病原拮抗细菌的发酵条件作用机制及定殖规律的研究[D]. 张昕.浙江大学2005
- [9].作物枯萎病生防细菌的研究[D]. 郝晓娟.浙江大学2006
- [10].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风险分析、鉴定检测及其拮抗细菌的研究[D]. 罗金燕.浙江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