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型时期政治秩序的制度分析

我国转型时期政治秩序的制度分析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的社会转型存在着复杂性和危险性。若转型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不能把握好,就存在着政治动荡、经济崩溃和社会失范的可能。稳定是我国社会转型的最基本要求。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力量始终是其中最重要的力量。维护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实现社会稳定协调转型的根本保证。本文就着重从制度的视角探讨在转型的背景下的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发展。本文的第一部分提出政治秩序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相关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转型、政治秩序以及制度等几个概念。这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本文进行研究的框架,以及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制度研究方法、主体行为研究法。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描述我国政治秩序的现状。主要从政治规则、政治实体以及政治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在这一部分,将依靠制度变迁、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制度的适应性效率等相关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经过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政治秩序中的政治规则、政治实体以及政治控制方面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我国政治秩序的制度根源。这也是从政治规则,政治实体以及政治控制等三方面进行的。文章认为,政治规则的供需、变迁路径、正式规则、制度适应性效率、政治实体身份转换、结构变迁、政治参与、政治权威和政治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是造成我国转型时期政治秩序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针对转型时期我国政治秩序的问题,尝试提出我国转型时期建设良好政治秩序的制度之道。本文认为,在政治规则方面,应该十分注重制度创设与制度过程的改进;在政治实体方面,应该加快速度推进民主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而在政治控制方面,必须加强政治权威的重塑和政治能力的提升。最后,得出本文结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研究历程简述
  • 1.2.2 政治秩序的涵义
  • 1.2.3 我国转型时期的政治秩序
  • 1.3 概念、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转型时期的政治秩序的现状
  • 2.1 政治规则现状对政治秩序的影响
  • 2.1.1 正式规则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对政治秩序的正反影响
  • 2.1.2 非正式规则方面的缺失影响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发展
  • 2.2 政治实体的结构变迁、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
  • 2.2.1 政治实体结构的变迁与政治秩序
  • 2.2.2 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
  • 2.3 政治控制:政治权威、政治能力与政治秩序的关系
  • 2.3.1 政治权威面临的挑战与政治秩序
  • 2.3.2 政治能力与政治秩序
  • 2.4 小结
  • 第3章 我国政治秩序的制度根源
  • 3.1 政治秩序的政治规则根源:供需、运行和变迁
  • 3.1.1 政治规则的供需不协调导致政治秩序的缺陷或混乱
  • 3.1.2 制度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导致政治秩序混乱
  • 3.1.3 制度变迁的路径是政治秩序形成的原因
  • 3.1.4 有些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不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 3.1.5 制度适应性的非效率导致政治秩序不稳定
  • 3.2 政治秩序的政治实体根源:身份、结构变迁与政治参与的制度分析
  • 3.2.1 政治实体的身份转换、结构变迁与制度对政治秩序的影响
  • 3.2.2 政治冷漠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对政治秩序的冲击
  • 3.3 政治秩序的政治控制根源:制度建设中的政治权威与政治能力
  • 3.3.1 政治权威与政治稳定中的不稳定
  • 3.3.2 政治能力与政治稳定中的不稳定
  • 3.4 小结
  • 第4章 建立转型时期我国良好政治秩序的制度之道
  • 4.1 政治规则:制度创设与制度过程
  • 4.1.1 空间(静态)的角度:制度环境、制度主体
  • 4.1.2 时间(动态)的角度:制度建立、制度运行、制度健全
  • 4.2 政治实体价值的实现:民主的推进与法治的完善
  • 4.2.1 推进民主建设
  • 4.2.2 推动法治进程
  • 4.3 政治控制:政治权威的重塑与政治能力的提升
  • 4.3.1 善治与政治权威的重塑
  • 4.3.2 政治能力的提升的原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单一制自治权多元化配置原理[J]. 学理论 2013(34)
    • [2].联合国有哪几类成员[J]. 当代广西 2012(05)
    • [3].国家政治实体统一下的西藏50年历程——跨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西藏地方自治的实践意义[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4].政治秩序的理论基础:涵义、要素与特征[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 [5].微言薄语[J]. 群言 2013(12)
    • [6].新刊[J]. 风流一代 2019(36)
    • [7].构建我国农村政治内生态系统[J]. 学术论坛 2013(07)
    • [8].冷战后欧美国家承认研究——国际机制有效性的视角[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9].政务微博信息发布及回应机制建设[J]. 青年记者 2014(09)
    • [10].双重身份的改革:乡镇政府改革的重点[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03)
    • [11].二百五十分之三的历史[J]. 检察风云 2009(20)
    • [12].统一及其之后[J]. 读书 2011(06)
    • [13].夏代“复合型”国家形态简论[J]. 文史哲 2010(01)
    • [14].由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谈欧盟的扩大政策[J]. 财经界(学术版) 2008(16)
    • [15].年历[J]. 国家人文历史 2013(21)
    • [16].2014年我对中国有话说[J]. 中国报道 2014(11)
    • [17].政治制度的属性辨析[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0(03)
    • [18].中国制宪进程的内在矛盾与前景之思考[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05)
    • [19].逃离式加入与分裂式归附——基于泰北华人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0].思考中东未来的两个角度[J]. 新民周刊 2017(47)
    • [21].政治史模块综合检测试题[J]. 试题与研究 2016(26)
    • [22].欧盟成人教育:政策重点、制度体系及推进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06)
    • [23].我国县域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探析[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10)
    • [24].应该把“自主权”同“主权”区分开来[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3(02)
    • [25].应该把“自主权”同“主权”区分开来[J]. 学术界 2013(01)
    • [26].模联,你好。很高兴认识你![J]. 黄金时代(学生族) 2019(03)
    • [27].历史上的十一月[J]. 半月选读 2009(21)
    • [28].作为镜鉴的中国法制史[J]. 检察风云 2009(13)
    • [29].基于话语民主的虚拟政治秩序研究[J]. 学术交流 2012(05)
    • [30].估量伊拉克新政治版图[J]. 瞭望 2010(11)

    标签:;  ;  ;  

    我国转型时期政治秩序的制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