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学业欺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欺骗,诚信教育
学业欺骗论文文献综述
韩志勇[1](2019)在《当代大学生学业欺骗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加,同时,伴随高速经济发展而来的是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大学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大学生学业欺骗成了大学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探索其成因对于改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21期)
曾远英[2](2019)在《论大学生学业欺骗的“德治”与“法治”及其协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学业欺骗的治理需要"德治",也需要"法治",更需要"德治"与"法治"的协同,也就是说,需要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出发(心役),并形成机制保障来防治学业欺骗(形役),最终构建学业欺骗的"心役—形役"二元规制模式。(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9年05期)
李洁红[3](2018)在《T大学本科生学习倦怠、道德推脱与学业欺骗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本领恐慌意识,存在消极学习心理,学习倦怠、道德推脱与学业欺骗现象较为常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习型政党建设以及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迫在眉睫。然而,当前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道德推脱与学业欺骗的研究甚少,学习倦怠、道德推脱与学业欺骗的现状究竟如何?现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叁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学习倦怠对学业欺骗是否存在显着的预测作用?道德推脱是否会影响学习倦怠在学业欺骗中的作用?学界对这些问题均缺乏深入探讨,其结果尚不得而知。基于以上现实,本文以T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道德推脱与学业欺骗的现状,并重点探讨了学习倦怠、道德推脱与学业欺骗叁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在学习倦怠方面,大学生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的学习倦怠水平以及总体学习倦怠水平相对较轻,显着低于理论平均水平,这说明大学生不存在普遍消极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行为。但是,大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的学习倦怠水平相对较严重,显着高于理论平均水平,这说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面对繁重的课业任务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或自我否定,难以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某些显着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班级差异、生源地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差异、专业志愿选择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2、在道德推脱方面,大学生在委婉标签、道德辩护、责任转移、非人性化、责备归因、有利比较、扭曲结果、责任分散八个维度上的道德推脱水平以及总体道德推脱水平相对较低,显着低于理论平均水平。这说明大学生有着较高的道德素质,其道德行为现状也是比较乐观积极的。大学生在道德推脱上存在某些显着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生源地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政治面貌差异、专业志愿选择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3、在学习欺骗方面,大学生的总体学习欺骗行为相对较少,显着低于理论平均水平。这说明大学生在学业欺骗行为上总体表现良好。但是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仅有12.7%的大学生表示在上一学年中从未出现过学业作弊行为,可见尽管大学生的作弊频率不高,但是作弊现象却比较普遍。大学生在学业欺骗上存在某些显着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班级差异、生源地差异、政治面貌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4、在叁者关系方面,学习倦怠无法直接预测学业欺骗,它只有通过道德推脱这一中介变量才能间接预测学业欺骗。可见,道德推脱在学习倦怠对学业欺骗的预测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要减少学业欺骗行为,只克服学习倦怠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在克服学习倦怠的同时,降低道德推脱,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本文结合学习倦怠、道德推脱与学业欺骗的成因分析,主要从社会环境、高校管理、家庭教育与学生个人身心发展四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克服大学生学习倦怠、降低道德推脱,进而减少学业欺骗行为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大学生的学习与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指导。(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0)
陈红,曾远英,吴建勇[4](2015)在《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学生的学业欺骗行为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学业欺骗行为学生的比例为76.36%;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总体表现在介于"偶尔"和"有时"中间的发生水平;无学业欺骗行为的大学生比有学业欺骗行为的大学生要幸福,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越严重,则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文斌[5](2012)在《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自我认同与学业欺骗行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业欺骗行为在高校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不道德行为,已有研究证明了道德规范能够影响学业欺骗行为的发生频率,但道德规范如何影响学业欺骗行为还存在争议。本研究考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自我认同与学业欺骗行为的关系,来探究道德规范如何影响学业欺骗行为。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本研究采用了叁个问卷,分别是《学业欺骗行为测量问卷》、《道德判断能力测验问卷修订版》和《道德自我认同测量问卷修订版》,选取了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所高校大二到大四共计7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证明了道德判断和道德自我认同对学业欺骗行为有显着的交互作用。通过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性别差异显着,而且男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比女生要强。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的年级差异显着,而且大学二年级、大学四年级的道德判断能力显着大于大学叁年级的。2.大学生具有稳定的道德自我认同。大学生道德自我认同的性别差异不显着,男女的道德自我认同均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大学生道德自我认同的年级差异显着,而且其中大学二年级与大学四年级的道德自我认同显着大于大学叁年级的。3.大学生高达94.3%的被试报告其在上一学年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学业欺骗行为。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的性别差异显着,而且女生的学业欺骗行为的频率显着小于男生的。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的年级差异显着,而且大学四年级与大学叁年级的学业欺骗行为的频率显着大于大学二年级的,大学四年级的学业欺骗行为的频率显着大于大学叁年级的。4.道德判断和道德自我认同的显着正相关,r=31;道德判断能力与学业欺骗行为显着负相关,r=-.32;道德自我认同与学业欺骗行为显着负相关,r=-.30;道德判断能力与道德自我认同对学业欺骗行为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5.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道德自我认同=.31×道德判断能力;学业欺骗行为=-.32×道德判断能力;学业欺骗行为=.30×道德自我认同;学业欺骗行为=-.25×道德判断能力-.22x道德自我认同。(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王淑芳[6](2011)在《美国远程教育应对学业欺骗行为的措施及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质量是远程教育生存之本,尤其是关于学习和考试过程的监管,一直是我国远程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美国作为远程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2008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机会法案(HEOA)》中首次加入确保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学生真实身份的条款。此后,美国应对远程教育学业欺骗行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升温。本文归纳和评述了他们的经验性做法,以期能对我国远程教育的科学发展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现代远距离教育》期刊2011年04期)
易思[7](2011)在《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模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研究均发现学业欺骗行为(academic dishonesty)是普遍流行的,且严重威胁到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而国内针对该行为的研究大多停留还在事实描述和经验分析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计划行为理论,在用于解释个体行为一般决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解释力。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学业欺骗行为现状,探讨学业欺骗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本研究拟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构建大学生的学业欺骗行为。本研究主要探讨计划行为理论中所涉及到的个体行为的各决定因素对学业欺骗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成都市叁所大学共830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态度、描述性规范、规定性规范、道德规范、知觉到的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图与学业欺骗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学业欺骗行为是比较常见的。总体上看,大学生普遍认为作弊是一种不道德的有害行为,也认识到作弊会承受较大的社会压力,但是他们普遍认为在同伴中存在很多的作弊行为,要高于实际报告的作弊行为。(2)大学生在学业欺骗行为和除描述性规范以外的决定变量上均表现出显着的性别、年级、学科类型的差异。同时,年级与性别、年级与学科性质在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和描述性规范上交互作用显着,年级与学科性质在态度、道德规范和规定性规范上交互作用显着。(3)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学生在实际的学业欺骗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但是师范类学生在道德规范、规定性规范上的得分显着高于非师范类,且在行为意图上显着低于非师范类。说明了师范类学生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与行为表现之间的不一致现象。(4)学业欺骗意图在态度、道德规范和知觉到的行为规范对学业欺骗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学业欺骗意图在描述性规范对学业欺骗行为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规定性规范仅对学业欺骗行为有直接预测作用,即不同的规范类型对学业欺骗行为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我国的学业诚信教育的提出了6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1-03-10)
周建立[8](2008)在《自我控制、欺骗机会和欺骗态度对大学生学业欺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54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自我控制问卷、学业欺骗问卷、欺骗态度问卷、欺骗机会问卷),探讨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学业欺骗、欺骗态度和欺骗机会的现状。同时分别测量学生自我控制及其各个因素对学业欺骗、欺骗机会和欺骗态度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考察欺骗机会和欺骗态度对自我控制及其各个因素影响学业欺骗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大叁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最低,除自我觉醒因素外,大叁学生在自我控制的其他因素中都表现了较低的能力;(2)自我执行、自我规划和自我激励叁个方面文科学生显着高于理科学生;在自我执行、自我规划、自我评估和自我校正方面,乡镇生源的学生要显着低于城市生源的学生;男生的自我执行和自我激励能力显着低于女生;(3)大二年级的学业欺骗行为显着高于其他年级;男生的欺骗行为显着高于女生的欺骗行为。(4)有45.0%-60.6%的学生对于学业欺骗持中性的态度;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考试作弊;(5)与城市学生相比,乡镇学生认为学校学业欺骗机会更多;(6)自我控制与学业欺骗和欺骗机会显着正相关,与欺骗态度显着负相关;自我控制的六个因素中,自我执行、自我规划、自我评估、自我激励、自我校正与学业欺骗、欺骗态度和欺骗机会显着正相关,自我觉醒与欺骗态度和学业欺骗显着相关;欺骗态度与学业欺骗显着负相关,与欺骗机会相关显着;(7)路径分析中,欺骗态度对学业欺骗产生直接影响;自我控制直接影响学业欺骗,同时也可以通过欺骗态度间接影响学业欺骗。(8)欺骗态度对学业欺骗产生直接影响;自我执行、自我觉醒、自我校正、自我评估和自我规划对学业欺骗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自我执行、自我觉醒和自我校正也可以通过欺骗态度间接影响学业欺骗。(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周建立[9](2007)在《学业欺骗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业欺骗的研究,近几年来在国外为广泛。但国内针对学业欺骗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尚属少见,所以本文从学业欺骗的概念,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及国外的一些研究的简介等方面,对大中学生的学业欺骗进行概括和述评。(本文来源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7-01-01)
张春月[10](2003)在《学术训练中的学术道德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业欺骗是明知故犯的行为,也就是学生在考试和课程作业中作弊、在未经许可情况下取得他人帮助、使用未经授权的资料、伪造资料数据,伪造个人学业记录,有意破坏他人的课业或者协助他人进行欺骗活动等。本研究由于篇幅的限制,主要关注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业和毕业论文中的学业欺骗现象。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分析法对同一个学院的六个硕士生进行了调查。首先对硕士生学业欺骗的形式和现实状况进行了解;然后对于硕士生有关学业欺骗中常见的抄袭行为的认识和对于学业欺骗行为的态度进行了调查;最后分析了硕士生学业欺骗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当前硕士生的学业欺骗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从网上下载论文用于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硕士生普遍对于抄袭概念缺乏正确认识。影响硕士生学业欺骗行为的主观因素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博弈心理、对于压力的反抗心理、效仿心理、个人侥幸心理以及缺乏学术意志和学术兴趣、对于本专业学习缺少兴趣等。硕士生学业欺骗产生的客观方面的原因可能包括:研究生培养制度、管理体制和答辩制度、作业评定方式、教师的责任心和对于学业欺骗的惩罚态度、学术浮躁风气影响、经济的原因和社会诱惑、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考核标准等。最后,本研究提出若干减少学业欺骗的建议,供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期刊2003-06-19)
学业欺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学生学业欺骗的治理需要"德治",也需要"法治",更需要"德治"与"法治"的协同,也就是说,需要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出发(心役),并形成机制保障来防治学业欺骗(形役),最终构建学业欺骗的"心役—形役"二元规制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业欺骗论文参考文献
[1].韩志勇.当代大学生学业欺骗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视界.2019
[2].曾远英.论大学生学业欺骗的“德治”与“法治”及其协同[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
[3].李洁红.T大学本科生学习倦怠、道德推脱与学业欺骗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陈红,曾远英,吴建勇.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
[5].文斌.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自我认同与学业欺骗行为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2
[6].王淑芳.美国远程教育应对学业欺骗行为的措施及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
[7].易思.大学生学业欺骗行为模型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1
[8].周建立.自我控制、欺骗机会和欺骗态度对大学生学业欺骗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
[9].周建立.学业欺骗研究综述[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
[10].张春月.学术训练中的学术道德问题[D].北京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