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动颗粒及天麻素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宁动颗粒及天麻素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是一种无意识的、无目的的、重复的刻板活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头面、腹部及四肢不自主的抽动,喉部发出奇特叫声或罢骂不避亲疏为特征。TS有不规则的发作间歇期,有时可因转移注意力而减轻,睡眠时症状消失,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该病常伴随注意缺陷、多动冲动或强迫症状。TS诊断标准为:1.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有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出现。2.抽动每天发作多次,通常为一阵阵发作,病情持续或间断发作已超过一年,其无抽动间歇期连续不超过三个月。3.上述症状引起明显的不安,显著地影响社交、就业和其他重要领域的活动。4.发病于18岁前。5.上述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引起。尽管TS是一种轻症的神经精神疾病,但病程长,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近于一半的病人抽动症状会持续到18岁以后,甚者部分病人抽动症状可以持续一生,大约有5%的TS病人有影响生存的症状,称之为恶性TS。多巴胺(dopamin,DA)系统的过度活跃和受体超敏感均有可能引起抽动的发生。因此抑制DA系统功能是治疗TS的重要途径。TS的发病与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中枢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而DA系统功能异常被广泛认为是导致TS发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应用DA受体激动剂在动物身上能产生突发、反复的定型肌肉运动等一系列的酷似TS的症状和体征。DA神经元主要集中在中脑和基底节,其中黑质、纹状体DA的密度约占脑内DA的80%。位于黑质致密层的DA神经元接受纹状体的投射纤维,终止于纹状体背侧神经元;源于脚间核上中线的DA神经元终止于中脑边缘系统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是调节一切行为反应的基本结构,中脑-中脑边缘的DA通道平衡失调致边缘系统抑制障碍被认为是TS的神经生化基础。脑内DA的前体物质来源于食物中的酪氨酸,在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多巴,后者又在多巴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DA。DA在脑内主要在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的作用下降解为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排出体外。HV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DA的主要代谢产物,通常被作为DA活性的主要指标。研究证明TS患者壳核DA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及脑脊液中HV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与症状严重程度明显相关。被释放的DA分别与纹状体内神经元上的多巴胺D1受体(DopamineReceptor D1,DRD1)和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DRD2)结合,最终使大脑皮质运动区兴奋或去抑制,而产生抽动现象。有研究证明TS患者DA能神经系统异常,尤其是DA能神经系统过度活跃或突触后DA受体超敏感,导致慢性反复出现不自主的动作及发音上的抽动。DRD2被认为与TS关系更为密切,TS患者纹状体内DRD2数目、密度较同年龄、同性别对照明显升高。综上研究表明,TS患者纹状体内DA含量升高,其血清中代谢产物HVA含量减少,纹状体内DRD2活性增强。氟哌啶醇(Haloperidol,Hal)作为DRD2阻滞剂至今仍为治疗TS的有效药物。但氟哌啶醇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大,其副作用的发生直接与剂量相关。常见的副作用有嗜睡、镇静、乏力、头昏、椎体外系反应(如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氏病样震颤等),服用数月后,可能出现类帕金森氏病的症状,如震颤、肌肉僵直等,长期应用氟哌啶醇可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并具有持续性。有如此诸多副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药物的临床应用。宁动颗粒(Ningdong granule,NDG)是临床治疗TS的中药复方制剂,已应用于临床多年,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有研究证明天麻素(Gastrodin,Gas)能抑制动物DA系统活性,有显著的镇静、抗癫痫及神经保护作用。本课题采用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诱导TS大鼠模型,观察宁动颗粒及天麻素对TS大鼠刻板活动的影响;检测TS大鼠血清内HVA、纹状体内DA含量及DRD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强弱,初步探讨宁动颗粒及天麻素对TS大鼠DA系统的影响,并阐明宁动颗粒及天麻素治疗TS的作用机制,为宁动颗粒及天麻素治疗TS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目的1.观察宁动颗粒及天麻素对TS模型大鼠刻板活动的影响。2.观察宁动颗粒对TS模型大鼠纹状体内DA含量、DRD2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以及血清中HVA含量的影响。探讨宁动颗粒治疗TS的作用机制。3.观察天麻素对TS模型大鼠血清中HVA含量及纹状体内DRD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抑制TS的机制。方法1.研究对象: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1)空白对照组;(2)阿朴吗啡组(Apo);(3)氟哌啶醇组(Hal);(4)宁动颗粒加氟哌啶醇组(NG+Hal);(5)宁动颗粒低剂量组(NGL);(6)宁动颗粒高剂量组(NGH);(7)天麻素组(Gas)。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kg·d),其余6组腹腔注射Apo 2.0 mg/(kg·d)。连续注射4周。Hal组给予氟哌啶醇1.0mg/(kg·d)(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倍);NG+Hal组给予氟哌啶醇1.0mg/(kg·d)+宁动颗粒250mg/(kg·d)(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倍);NGL组给予宁动颗粒250mg/(kg·d)(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倍);NGH组给予宁动颗粒370mg/(kg·d)(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5倍);Gas组给予天麻素20.0mg/(kg·d);空白对照组及Apo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每日10:00 am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末次给药后禁食24 h,不禁水。3%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心脏取血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多聚甲醛全身灌注,留纹状体固定备用,另取新鲜脑组织,-80℃保存备用。然后进行后续实验。2.研究内容:(1)大鼠行为评分测定大鼠用药后行为;(2)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HVA含量;(3)ELISA法检测纹状体内DA含量;(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纹状体内DRD2蛋白表达;(5)RT-PCR法检测纹状体内DRD2 mRNA表达。结果1.大鼠行为研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o可以显著引起大鼠刻板活动。根据大鼠行为测定曲线图所示,连续注射Apo 4周后大鼠出现持续稳定的刻板活动(P<0.01)。给药后Hal组、NG+Hal组和NGH组大鼠刻板活动与Apo组比较明显减弱(P均<0.01),且三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s组大鼠刻板活动与Apo组比较明显减弱(P<0.05),且与Ha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L组刻板活动虽有所减弱,但与Ap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al组、NG+Hal组和NGH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血清中HVA含量比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o组大鼠血清HVA含量明显降低(4.76±0.95 mg/mlvs 3.49±0.66 mg/ml,P<0.01)。各治疗组大鼠血清HVA含量均有所升高,与Apo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NG±Hal组升高最为显著(4.94±0.86 mg/ml vs 3.49±0.66 mg/ml,P<0.01)。其次为NGH组(4.86±1.48mg/ml vs 3.49±0.66 mg/ml,P<0.01)。Hal组(4.81±1.60 mg/ml vs 3.49±0.66 mg/ml,P<0.01)。NGL组(4.77±1.15 mg/ml vs 3.4±0.66 mg/ml,P<0.01),4治疗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s组(4.69±1.30 mg/ml vs 3.49±0.66mg/ml,P<0.05),与Hal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纹状体中DA含量比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o组大鼠纹状体内DA含量明显升高(103.42±44.39ng/ml vs 240.23±72.32 ng/ml,P<0.01)。给药后Hal组、NG+Hal组、NGL组和NGH组大鼠纹状体内DA含量均有所降低。NGH组纹状体内DA含量降低最显著,与Apo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136.04±50.95 ng/ml vs 240.23±72.32ng/ml,P<0.01)但Hal组、NG+Hal组和NGL组DA含量与Apo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08.20±104.01 ng/ml vs 240.23±72.32 ng/ml,P>0.05;202.36±102.22ng/ml vs 240.23±72.32 ng/ml,P>0.05;214.40±81.07 ng/ml vs 240.23±72.32 ng/ml,P>0.05),三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G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大鼠脑组织切片纹状体DRD2光镜下DAB染色,灰度比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o组大鼠纹状体内DRD2灰度明显升高(P<0.01)。给药后Hal组、NG+Hal组、NGL组和NGH组大鼠纹状体内DRD2灰度均有所降低。NGH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其次为Hal组和NG+Hal组,两组与Apo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GL组与Ap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L组和NGH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5.大鼠纹状体内DRD2 mRNA表达比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o组大鼠纹状体内DRD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给药后Hal组、NG+Hal组、NGL组和NGH组大鼠纹状体内DRD2mRNA表达均有所降低。NG+Hal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其次为Hal组和NGH组,两组与Apo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al组、NG+Hal组和NGH组与NGL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GL组与Ap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s对大鼠纹状体内DRD2 mRNA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动颗粒及天麻素对TS模型大鼠具有明显抑制刻板活动的作用,能抑制DA系统兴奋性,促进DA代谢,增加血清中HVA含量;同时表明宁动颗粒还具有显著降低纹状体内DA含量、抑制纹状体内DRD2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宁动颗粒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天麻素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1
  • 外文论文2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肥胖会造成大脑变化[J]. 科学大观园 2017(03)
    • [2].慢性间断性缺氧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纹状体氧化应激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8)
    • [3].帕金森病手足纹状体畸形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2(05)
    • [4].γ-氨基丁酸能神经投射对纹状体功能的调节作用[J]. 生命科学 2018(07)
    • [5].健康成人纹状体体积的磁共振在体测量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2)
    • [6].纹状体内囊区域内不同面积梗死的病因机制的探讨[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01)
    • [7].多巴胺释放对纹状体神经元信息编码的影响[J]. 生理科学进展 2020(02)
    • [8].纹状体内移植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可升高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6(04)
    • [9].纹状体内囊梗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16)
    • [10].纹状体与决策——最新的神经经济学证据[J]. 企业家天地 2009(07)
    • [11].甲基苯丙胺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和纹状体神经元神经肽S受体表达的影响[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9(01)
    • [12].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01)
    • [13].以软刻技术微图案化培养纹状体神经元的形态学研究[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9(06)
    • [14].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表现与意义[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07)
    • [15].有氧运动通过中脑-纹状体多巴胺可塑性调节高脂饮食肥胖小鼠体重变化[J]. 体育科学 2018(12)
    • [16].乐果对大鼠纹状体和血清中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的影响[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1(03)
    • [17].左旋多巴在大鼠血液和纹状体细胞外液中的药动学行为[J]. 中国药学杂志 2010(01)
    • [18].糖尿病纹状体病的影像表现特点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4)
    • [19].家系遗传性纹状体坏死MRI表现(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09)
    • [20].锌指转录因子Sp9是线性投射神经元发育所必需的[J]. 科学新闻 2017(04)
    • [21].左旋多巴在大鼠外周血及纹状体细胞外液中的药动学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24)
    • [2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鼠模型纹状体神经递质受体的表达[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01)
    • [23].运动通过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抑制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谷氨酸兴奋性毒作用的实验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7(03)
    • [24].中脑-纹状体多巴胺可塑性:肥胖相关体力活动不足的重要机制[J]. 生理科学进展 2020(03)
    • [25].慢病毒对大鼠纹状体神经细胞的影响研究[J]. 名医 2019(07)
    • [26].两种白酒对小鼠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12)
    • [27].成瘾中纹状体神经环路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11)
    • [28].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功能失调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01)
    • [29].梓醇对鱼藤酮致小鼠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酶活性改变的改善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2(05)
    • [30].孕酮对吗啡精神依赖大鼠海马和纹状体中阿片受体水平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05)

    标签:;  ;  ;  ;  ;  ;  

    宁动颗粒及天麻素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