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设计初探

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设计初探

李正涛(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0092)

【摘要】建筑行业的深度发展,使得其在很多领域的设计都向着和谐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公共建筑作为建筑类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外部空间的设计,必然要兼具公共性与统一性,目前,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贠处于刚起步的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各项功能以及设计问题,也越发得到重视,文章从几个方面对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化融合设计进行分析探索,希望能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设计

引言

公共建筑在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项功能也越发完善,在众多城市中,都有自己的地标性公共建筑物,可以说,它是一个城市发展一定阶段的结果。因此,公共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我国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公共建筑与周边地区环境、人们生活状况差异大,无法实现公共性,外部空间没有专门进行规划,形式单一,这样的结果,就是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功能被制约,甚至是完全丧失。基于这些问题,设计人员应该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争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丰收。

一、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设计的主要方向实现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具体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1.首先,要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所谓的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目前是向着更加多元化、公众化、层次的方向发展,过去的外部空间封闭性强,形式单一,无法与现代化的城市风格相适应,因此,必然逐渐被取缔。

2.其次,要从实践层面进行分析,设计应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及地基地形的优势,借助有力的区位条件,建立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将各方面的资源尽心有机整合,这样才能够为工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提供支持,实现公共建筑与城市景观深度融合。

3.从塑造精致城市的历史使命层面,我国当今的城市建设水平较之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多数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城市及公共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也要立足于创造人性化的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具体设计方法1.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方式1.1建筑契合地形。建筑主动适应特定地形,如前述横滨国际海港航站楼、代尔夫特技术大学新图书馆及著名的夕照山公园、长沙东方百联广场等均属此类。

1.2建筑立体开放。建筑主动面向城市开放,缝合城市景观,俨然成为城市的一处立体开放景观。比如日本著名的六本木难波公园(NambaParks)以及安藤忠雄设计的飞鸟博物馆。

1.3公共建筑地下空间的公共化融合开发国内,大中城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尤其重视,几乎达成共识,同时也要采取卓有远见的开发方式。其一,从城市系统性考量,避免公共建筑地下空间利用各自独立。在城市核心区注重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做到与商场、酒店、写字楼、地铁等顺畅连接,便捷有序,如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国金中心利用地下空间很好的衔接商场、酒店、写字楼、地铁等。其二,从功能复合性及地下空间景观方面考量,公共建筑地下空间应多功能复合,如位于杭州钱江新城市民广场的地下商业街,有序的串接市民广场、地下商业街及钱塘江观景平台等。避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差,机械而且功能化。其三,从无障碍、人性化方面考量,地下空间的开发要体现对“人”的充分关怀,比如注重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合理组织城市陈设、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便利等。

2.群体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当前,公共建筑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向群体建筑、城市综合体方向发展,比如当下比较流行的商业综合体、电子商务城、总部经济区等。这些群体建筑呈现体量大、空间复杂、人流量多、交通错综等特点。应注意解决如建筑外部空间匮乏、开放交往空间较少、外部空间的人性关怀较低、景观单一、建筑间的联系割裂等问题。使得群体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更好地提高城市的品质。

3.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的人性化设计当今的中国,社会愈加进步、城市愈加文明,关于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精品城市等常被提及,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必然走人性化设计之路,以应对精品城市建设、人口老龄化社会及对市民充分关怀等。哥本哈根等城市的成功经验在于步行优先原则进行“有机更新”。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扬·盖尔教授概括为:“一个一度以汽车为主的城市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漂亮、更少污染和更少噪音。这种更亲切的新型市中心表达出了一种良好的开放性,城市现在被更多的人以新的方式使用着”。

4.设计案例与探索以上探索了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设计的理念,本人在设计中也努力将此理念应用于实践,对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化融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4.1某国际电子商务城工程方案某国际电子商务城工程位于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内,是无形市场网上交易平台的重要组成,将建成为全球网货配送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区域快递分拨中心,及国内规模、设施、政策、环境等最优的电子商务园区。设计中我们充分解读城市设计,优化空间结构。建筑群沿东西向的步行商务景观轴和南北向的次轴依次展开,分别由十栋形态各异的建筑组成。方案通过位于二层、三层的景观大平台连接各产业楼、综合楼、宿舍、数据中心、展示中心以及配送中心等,形成具有统一连续界面的特定城市景观。下沉式商业步行空间与一、二、三层的公共空间相互交错互动,共同营造富有戏剧化的空间,处于空间之中的人们通过楼梯、扶梯实现上下间的流动。人性化景观平台的设置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块内相对人车分流。大平台向各方伸张通过景观坡道、楼梯、扶梯和地面连接,并向东一直伸展至景观核心区。

4.2强化建筑群与城市公共景观的衔接本所研究案例的设计中,首先,有意识将公共建筑地下空间的公共化融合开发理念贯穿于设计之中,将处于主体建筑庭院内的地下空间敞开,形成完整的地下商业街区,与地上空间无异;其次,我们将功能各异的群体建筑外部空间通过位于二层的大平台串接,形成有机整体,方便各建筑间的联系与互动;再次,我们尤其注重建筑群与城市景观公园“人性化”连接,大平台跨过城市道路,延伸至城市中心公园,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怀。

结束语: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要遵循全面化,现代化的原则,公共建筑作为建筑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担任的社会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加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公共建筑各功能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融合性也更加为人们所重视,可以说,提高一座工作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建设品质,是树立建筑品牌形象,张扬其个性风格,提供优质服务的有效途径,因此,设计者要以提高公共化融合性为目的,积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推动我国公共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1]王美琮.公共建筑供气管理方式的探讨[J].城市煤气.2011(03)

标签:;  ;  ;  

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公共化融合设计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