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08-2010年以品种(A)、密度(B)、施肥技术(C)为处理因素进行品种密肥耦合试验,以期筛选出几个最优的品种密肥组合方式供生产应用。试验结果表明,2008年春,在27种处理组合中,鲜穗单产排在前三位的处理组合为A1B3C2, A1B2C2, A1B3C3,效益排在前三位的为A3B3C3, A1B3C3, A1B3C1;2008年秋,鲜穗产量排在前三位的处理组合为A2B3C2. A1B3C2.A1B3C1,效益排在前三位的为A2B2C2. A2B3C2, A1B2C2;2009年春,鲜穗单产排在前三位的处理组合为A2B3C2, A3B2C1、A3B2C2,效益排在前三位的为A3B2C2. A2B3C3, A3B2C1;2010年春,鲜穗单产排在前三位的处理组合为A1B3C2, A2B3C2, A3B2C2,效益排在前三位的为A2B2C2, A1B3C2, A3B2C2。四次密肥耦合试验,共有10个品种参加试验,以苏玉糯2号、美玉8号、浙糯玉3号、锦甜8号、锦珍、超甜4号产量表现较好,以美玉3号、苏玉糯2号、美玉8号、浙糯玉3号、锦甜8号、超甜135、华珍效益较好。试验所设三种密度下,密度增加有利于糯玉米产量的增加,但也加大了秃尖长,影响了果穗商品性,生产建议密度在每公顷60000左右。密度对甜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小,同时考虑到高密度对商品性的影响,建议甜玉米密度不宜过高,每公顷密度在52500左右。施肥处理相对于不施肥明显增加了产量并提高了果穗的商品性,故鲜食玉米生产必须重视肥料对产量和果穗商品性的影响。施肥处理中,尽管一次性百事达缓效生物肥用量从每公顷675kg增加到每公顷900kg,但仍比不上农民习惯施肥即—基—追对产量的贡献,因此一次性施肥尚须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产量增益。尽管如此,从生产效益来讲,鲜食玉米生产采用一次性缓效生物肥节约了人力物力,生产效益高,因此值得推广。SPAD值与果穗性状、果穗产量及生物产量的相关分析发现,SPAD值除与秃尖长及穗行数相关性不显著外,与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净穗重、果穗产量和生物产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性。在本试验中,玉米灌浆期功能叶SPAD值反映了玉米的果穗产量、生物产量以及大部分的果穗性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鲜食玉米种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河南农业 2019(34)
- [2].北京地区鲜食玉米种植技术简介[J]. 科学种养 2020(01)
- [3].鲜食玉米一种两用模式研究与效益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4].有机鲜食玉米发展现状及栽培初探[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4)
- [5].吉林省启动鲜食玉米品牌建设[J]. 农村百事通 2020(14)
- [6].美玉糯11号鲜食玉米秋季轻简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20(04)
- [7].美玉糯11号鲜食玉米的产业化运营模式简介[J]. 上海蔬菜 2020(04)
- [8].30个品种获得中国北京鲜食玉米大会“全国优秀品种”[J]. 中国种业 2020(10)
- [9].2020年鲜食玉米新品种培训观摩会在濮阳县召开[J]. 乡村科技 2020(27)
- [10].油用牡丹丹皮提取液对鲜食玉米的保鲜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12)
- [11].鲜食玉米分期播种高效栽培[J]. 农村新技术 2019(01)
- [12].承德市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01)
- [13].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18(06)
- [14].浅析兴仁市鲜食玉米的栽培要点及其产业前景[J]. 农技服务 2019(01)
- [15].浙江省慈溪市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J]. 长江蔬菜 2019(04)
- [16].崇明地区鲜食玉米品种筛选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Z1)
- [17].河北省鲜食玉米市场需求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基于414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8].鲜食玉米间套作豆类全年种植技术模式[J]. 新农村 2019(04)
- [19].我国鲜食玉米相关标准问题分析及对策[J]. 作物杂志 2019(02)
- [20].不同鲜食玉米灌浆期子粒主要营养成分的积累动态[J]. 玉米科学 2019(02)
- [21].鲜食玉米免耕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9)
- [22].淮北地区鲜食玉米绿色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19(03)
- [23].睢宁县鲜食玉米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9)
- [24].基于关联推荐的鲜食玉米百科平台设计与实现[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9)
- [25].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3)
- [26].集团化发展助力鲜食玉米产业升级[J]. 现代农村科技 2019(07)
- [27].菜用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 农家参谋 2019(17)
- [28].第30届中国鲜食玉米大会举办[J]. 蔬菜 2019(08)
- [29].万全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J]. 蔬菜 2019(08)
- [30].辽北地区鲜食玉米筛选试验初报[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