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北宋前期的七言律诗创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白体、晚唐体、西昆体、后西昆体、诗文革新派七律五大部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先考订每一部分的主要代表诗人,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及诗学主张,分析他们的七律诗作,并兼顾周围的中小作家,力求全面把握北宋前期七律的创作情况,探讨七言律诗这一诗体在宋代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演变线索。在具体方法上,采取考据与论述相结合的方式,将个体诗人放在群体中,仔细考察每位诗人的七律创作在题材、风格、创作技巧上的变化,及他们在七律发展过程中的贡献,探讨在七律创作上唐风如何渐渐向宋调过渡。 第一章,探讨白体七律在宋初流行的原因,考订白体作家群,将白体诗人大致分为三类,指出白体诗人的七律题材以寄赠交游之作为主,多表达闲适之感,注重言志写意,语言浅切流畅,有“以文为诗”倾向。第二章,辨析“晚唐体”的含义,将晚唐体诗人分为曾出仕诗人与隐逸诗人两部分,探讨两类诗人在题材选择、诗歌风格、创作技巧等方面的异同。指出晚唐体隐逸诗人更能代表时代诗风取向,在创作手法、诗歌风格等方面肇示了北宋七律的发展方向。第三章、第四章,辨析“西昆体”的含义,将《西昆酬唱集》中的咏史七律、咏物七律、爱情七律与李商隐的同类诗作进行比较,认为若以李商隐七律为“骚体”七律,西昆体七律则为“赋体”七律,它奠定了北宋七律“以赋为律”,“以才学为诗”的倾向。第五章,界定后西昆体诗人群体,将后昆体诗人分为四组,分析其七律诗作,指出他们在受前期昆体诗人影响的同时,又在题材、风格、创作技巧等方面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第六章,探讨北宋仁宗朝的诗文革新运动对西昆体的冲击,分析其主要诗人的七律诗作,指出他们的七律创作皆标举“气格”,并从不同角度改变了前期西昆体七律的典丽华赡,又与同期后昆体诗人的七律创作有交汇,有突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貌,为元祜诗坛七律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七言律诗[J]. 中国韵文学刊 2016(01)
- [2].七言律诗[J]. 中国韵文学刊 2015(03)
- [3].卢国惠七言律诗选[J]. 诗林 2020(01)
- [4].征诗征联点评[J]. 晚霞 2017(05)
- [5].七言律诗的格律及作法[J]. 考试(双语读写) 2014(06)
- [6].范立峰七言律诗专辑[J]. 企业与文化 2017(03)
- [7].各体书杜甫七言律诗十二首册[J]. 中国书画 2019(06)
- [8].七言律诗节奏、句法、结构新论[J]. 学术月刊 2017(02)
- [9].唐风遗韵:越南诗人蔡顺的七言律诗[J]. 古典文学知识 2013(02)
- [10].论元好问七言律诗的章法艺术[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 [11].论元好问七言律诗的对仗艺术[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09)
- [12].从“唐人七律第一”看七言律诗的文体特征[J]. 文化学刊 2014(05)
- [13].军神[J]. 曲艺 2009(07)
- [14].詩畫永昌之高黎貢山[J]. 保山学院学报 2020(03)
- [15].薛益《杜工部七言律诗分类集注》考述[J]. 杜甫研究学刊 2019(03)
- [16].设计实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J]. 小学语文教学 2020(13)
- [17].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九)[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2013(10)
- [18].落实语文要素,从理解到转化的自然推进[J]. 江西教育 2020(12)
- [19].崔颢、李白名诗格律研究[J]. 贵州文史丛刊 2009(01)
- [2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新解[J]. 快乐阅读 2011(20)
- [21].怒放的生命[J]. 艺术家 2018(05)
- [22].论沈德潜的七言律诗[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3].“城头变幻大王旗”释义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08(02)
- [24].元好问七言律诗用典探微[J]. 巢湖学院学报 2019(04)
- [25].雄浑沉着 典雅蕴藉——论杨慎的律诗[J]. 名作欣赏 2011(23)
- [26].十岁华裔女童写出600首古体诗词[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28)
- [27].简论《登高》的对仗艺术[J]. 焦作大学学报 2016(03)
- [28].稿趣·八仙对联[J].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3(04)
- [29].“老去词章兴未疲”——奉答裘沛然先生赠诗赠书[J]. 中医药文化 2009(05)
- [30].语文教师应该了解入声知识[J]. 语文知识 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