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与超越 ——中国近现代佛学的现代性解读

承接与超越 ——中国近现代佛学的现代性解读

论文摘要

佛学作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本文以现代性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太虚大师、印顺法师、欧阳竟无居士等中国近现代佛学者的佛学思想的阐释,对中国近现代佛学的转变和发展进行了义理解析。通过本文的论述和阐释,不难发现,佛学与现代性相遇所产生的世俗与神圣、理性与信仰、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义理范畴不仅是佛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其他思想文化给予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在当代社会,现代性于中国依然是核心问题,因此,现代化背景下的佛学发展是必然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而近现代佛学只是这一过程的一部分而已,但其所揭示和论述的问题对于当代社会的现代性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所以说,对于现代性背景下的中国佛学,不仅僧侣界和居士界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世俗界学者同样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外文摘要
  • 绪论
  • 第1章 中国近现代社会现代性问题解析
  • 1.1 现代性的基本含义
  • 1.2 中国近现代社会现代性问题解析
  • 1.2.1 中国近现代社会现代性含义
  • 1.2.2 现代性问题于中国社会的异质性
  • 1.2.3 中国学人对现代性问题的基本态度
  • 第2章 佛学的世俗化转向与超越
  • 2.1 佛学的世俗化转向
  • 2.1.1 “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 2.1.2 佛学对政治范畴的阐释
  • 2.1.3 “佛教救国”
  • 2.2 佛学对世俗化的超越
  • 第3章 佛学的“理性化”与“化理性”
  • 3.1 佛学的“理性化”:法相唯识学的复兴与新发展以及对宗教的批判
  • 3.1.1 法相唯识学的复兴与新发展
  • 3.1.2 佛学对宗教超越与批判
  • 3.2 佛学的“化理性”:佛学对科学和哲学的超越
  • 3.2.1 太虚大师的科学观
  • 3.2.2 欧阳竟无居士的“佛学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建国初期佛教文学的发展——以《现代佛学》为中心[J]. 法音 2019(09)
    • [2].中国现代佛学发展的四个路向[J]. 社会科学战线 2009(10)
    • [3].近现代佛学研究方法论建构的理论来源及其类型[J]. 世界宗教文化 2015(01)
    • [4].新中国七十年大陆佛教学术研究评述[J]. 佛学研究 2019(02)
    • [5].论僧格培养、丛林教育与现代佛学教育的结合[J]. 佛学研究 2018(02)
    • [6].巨赞、吕澂与现代佛教“自我更新”论[J]. 佛学研究 2017(02)
    • [7].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现代性佛学研究——新佛教史的体系性建构与批判性佛教思想诠释的辩证开展[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02)
    • [8].佛学当代价值意蕴初探[J]. 五台山研究 2009(01)
    • [9].王恩洋唯识学思想的特色及其时代意义[J]. 五台山研究 2009(02)
    • [10].丁福保:近现代佛学著述编印的名家[J]. 法音 2015(08)
    • [11].中印佛学发展路径之比较[J]. 中国宗教 2010(07)
    • [12].“他者”心态——读侯坤宏著《浩劫与重生》[J]. 云梦学刊 2014(06)

    标签:;  ;  ;  ;  ;  

    承接与超越 ——中国近现代佛学的现代性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