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r-IFNγ-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及机制的研究

pEgr-IFNγ-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及机制的研究

论文题目: pEgr-IFNγ-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及机制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放射医学

作者: 杨巍

导师: 李修义

关键词: 干扰素,内皮抑素,基因放射治疗,肺癌细胞,射线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基因-放射治疗是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模式,它将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有机结合,发挥协同作用,对于实体肿瘤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根据Egr-1 启动子的辐射诱导特性,构建了辐射诱导双基因共表达质粒pEgr-IFNγ-Endostatin,比较了双基因-放射治疗方案与单基因-放射治疗方案的体内抑瘤效应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pEgr-IFNγ-Endostatin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内抑瘤效应明显优于pEgr-IFNγ或pEgr-Endostatin 单基因-放射治疗,其抑瘤效应机制可能与联合发挥IFNγ的免疫调节作用、Endostatin 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以及射线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基因-放射治疗效果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基因-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论文目录:

英文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 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1.1 基因治疗发展概述

1.2 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1.3 基因治疗的基因导入系统

1.4 基因治疗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基因治疗的应用前景

2 肿瘤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2.1 肿瘤基因治疗概述

2.2 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

2.3 肿瘤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2.4 肿瘤的联合基因治疗

2.5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

3 内皮抑素和γ干扰素的抗肿瘤作用

3.1 内皮抑素

3.2 γ干扰素

4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 主要试剂及器材

1.1 试剂

1.2 器材

2 仪器

3 质粒与菌种

4 细胞株

5 实验动物

6 照射条件

7 表达载体构建

7.1 转化

7.2 质粒的提取

7.3 琼脂糖凝胶电泳

7.4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7.5 DNA 片段回收

7.6 连接反应

7.7 重组子的鉴定

8 目的基因的表达

8.1 转染

8.2 ELISA 检测细胞上清中IFNγ和Endostatin

9 荷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9.1 接种及分组

9.2 肿瘤测量

10 免疫学指标检测

10.1 睥脏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10.2 睥细胞特异性CTL 细胞毒活性检测

10.3 睥脏NK 细胞毒活性检测

10.4 腹腔巨噬细胞(Mφ)TNF-α的诱生及活性检测

11 肿瘤胞浆蛋白的提取

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

12.1 载玻片的处理

12.2 石蜡切片、HE 染色

1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 重组质粒的构建

1.1 重组单基因表达质粒pEgr-Endostatin 的构建

1.2 重组单基因表达质粒pEgr-IFNγ的构建

1.3 重组双基因共表达质粒pEgr-IFNγ-Endostatin 的构建

2 重组双基因共表达质粒PEGR-IFNγ-ENDOSTATIN在体外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

2.1 不同剂量X 射线照射重组质粒转染的Lewis 肺癌细胞上清中IFNγ和Endostatin 表达水平变化

2.2 2Gy X射线照射重组质粒转染的Lewis肺癌细胞上清中IFNγ和Endostatin表达时程变化

3 IFNγ和ENDOSTATIN 双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内抑瘤效应探讨

3.1 单次双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内抑瘤作用

3.2 多次双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内抑瘤作用

4 IFNγ和ENDOSTATIN 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机制探讨

4.1 双基因-放射治疗抑瘤效应免疫学机制

4.2 基因-放射治疗后瘤内IFNγ和Endostatin 的表达

4.3 免疫组化法检测基因-放射治疗后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发布时间: 2005-08-26

参考文献

  • [1].Endostatin基因联合反义HIF-1α基因治疗人肝癌移植瘤的实验性研究[D]. 王建立.山东大学2005
  • [2].CAP对白血病细胞及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的体外体内作用研究 Endostatin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体内作用研究[D]. 王笑蕾.山东大学2006
  • [3].VEGF、Endostat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刘福国.山东大学2007
  • [4].Endostatin、bFGF、CD34在胆囊癌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D]. 温德才.中国医科大学2007
  • [5].重组pEgr-Endostatin-EGDP质粒的辐射诱导特性及其在基因—放射治疗中的应用[D]. 吴德生.汕头大学2007
  • [6].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VEGF、endostatin的表达与血清含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 李宝兰.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09
  • [7].Endostatin高表达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 郭花.吉林大学2016
  • [8].肿瘤缺氧、血管生成与肺癌的关系的研究[D]. 周文斌.华中科技大学2008
  • [9].短双歧杆菌携带Endostatin和IFNγ的特性及其抗小鼠肺癌的作用[D]. 杨志广.吉林大学2010
  • [10].减毒沙门氏菌运载共表达质粒Stat3-siRNA与Endostatin对小鼠肝细胞原位癌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D]. 贾慧婕.吉林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重组pEgr-Endostatin-EGDP质粒的辐射诱导特性及其在基因—放射治疗中的应用[D]. 吴德生.汕头大学2007
  • [2].pshuttle-Egr1-shTRAIL-shES双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外抑瘤效应实验研究[D]. 李艳博.吉林大学2009
  • [3].鼻咽癌的基因—放射治疗实验研究[D]. 唐瑶云.中南大学2003
  • [4].内皮抑素基因转移联合电离辐射对肺腺癌的实验性治疗及相关临床研究[D]. 凌春华.苏州大学2003
  • [5].pEgr-IL18-B7.1双基因联合辐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D]. 金光辉.吉林大学2004
  • [6].pEgr-sPEX辐射诱导表达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 王贵全.吉林大学2005
  • [7].pcEgr-hp53基因辐射诱导表达特性及其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 董丽华.吉林大学2006
  • [8].hTRAIL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外抑瘤效应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朴春姬.吉林大学2006
  • [9].pEgr-IL18-B7.2双基因联合辐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D]. 杨建征.吉林大学2006
  • [10].Egr-IFNγ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性核素~(125)I-脱氧尿嘧啶核苷治疗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D]. 赵敬国.吉林大学2007

标签:;  ;  ;  ;  ;  

pEgr-IFNγ-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及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