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弱限制波导的光线量子力学分析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超[1](2019)在《干涉仪耦合微环谐振腔中高效四波混频和纠缠光子产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硅波导芯片是实现非线性光学转换的优良平台。本论文针对经典四波混频和量子纠缠光子产生的需求,对硅基微环谐振腔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微环谐振腔中相互作用四个光场品质因子的精确调节,提高四波混频的效率和纠缠光子的产率,为全光信息处理和光量子信息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建立频域的耦合模方程首次推导出脉冲光泵浦的微环谐振腔中四波混频的转换效率公式,得到优化转换效率的最优耦合条件为泵浦和转换光场都处于各自的特定过耦合点;(2)设计干涉仪作为微环的耦合器,实现四波混频中的泵浦、信号和闲置品质因子的连续、独立的调节,找到实现最优耦合条件的技术途径;(3)实验加工了硅基单干涉仪和双干涉仪耦合的微环谐振腔,验证了最高的连续四波混频效率需要四波都处于临界耦合条件,而脉冲泵浦条件下确实要求泵浦和转换光都处于过耦合条件;(4)通过干涉仪耦合的微环谐振腔实现了对自发四波混频过程效率的优化,在泵浦、信号和闲置光子品质因子独立和不独立情形下的分别实现最优耦合条件,制备出了高亮度、高信噪比的纠缠光子对。当连续功率为271μW时,最高光子对符合计数率达到20305 Hz,片上光子产生率为3.74 MHz,光子对谱密度为1.80 × 109pairs.s-1.nm-1.mW-2,为国际领先水平。
郭凯[2](2018)在《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硅基波导具有导光能力强、器件尺寸小、制备工艺成熟、成本低廉、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高度兼容等优点;基于硅基波导设计的各种光子器件是集成光路重要组成部分,可在硅基芯片上实现光学信号处理、光学逻辑门、全光通信等功能。特殊地,硅基波导具有高非线性系数和可控色散特性,可作为四波混频效应非线性介质实现各种非线性光学功能。其中,基于受激四波混频效应的非线性波长转换/多点广播是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基于自发四波混频效应的相关光子对光源是量子光学系统的核心器件;两者结合可满足高维度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应用需求,是高安全性、高稳定性芯片集成量子通信系统的研究重点。本论文主要针对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及应用展开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色散/非线性系数对四波混频效应的影响、四波混频效应的精准建模、实现宽带四波混频效应的技术方案、相关光子对光源的噪声抑制、相关光子对重复频率/光谱亮度的提升等五个关键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集成光路的研究意义,论述了硅基波导基本结构和制备方法,分析了四波混频效应基本原理和关键参数,重点回顾了四波混频效应经典光学领域应用(非线性波长转换/多点广播)和量子光学领域应用(相关光子对光源)的研究进展,论证了硅基波导实现四波混频效应应用的优势。首次建立了硅基波导全矢量非线性传输模型,并通过非线性波长转换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建立了多泵浦四波混频效应全矢量耦合波方程,并通过非线性多点广播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普遍采用的标量近似模型会造成硅基波导非线性系数的错误估计;通过全矢量模型修正有效模场面积定义可保证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理论研究的准确性。针对宽带非线性波长转换/多点广播应用需求,理论研究了条形硅基波导横截面几何尺寸/折射率分布对色散特性的影响;制备了三氧化二铝镀层-二氧化硅包层条形硅基波导样品、二氧化硅包层纵向双狭缝条形硅基波导样品;通过非线性波长转换实验验证了上述波导结构实现通信波段光谱平坦近零反常色散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条形硅基波导横截面结构,不仅能增加经典光通信信号和量子密钥非线性波长转换的工作带宽,还能拓宽连续光泵浦相关光子对光源的调谐范围。分析了基于硅基波导自发四波混频效应的相关光子对光源噪声来源/抑制方法,提出了利用光子晶体光栅耦合器抑制硅基波导自发拉曼散射噪声的技术方案;实验搭建了连续光/脉冲光泵浦条形硅基波导时域随机/时域可辨相关光子对光源,实现目前相关研究领域同步-伪同步比最高纪录673/1220;实验测量了预报二阶相关系数并定标了相关光子对光源单光子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带通滤波器抑制噪声可实现高同步-伪同步比相关光子对输出;硅基波导非线性损耗和探测器饱和是制约相关光子对光源输出重复频率提升的主要原因;窄带滤波无法提高相关光子对光源输出光谱亮度。利用硅基微环腔窄带滤波和非线性增强特性,搭建了高光谱亮度连续相关光子对光源;实验验证了硅基微环腔非经典双稳态现象;提出了主动制冷温差补偿实现硅基微环腔谐振波长锁定的技术方案;提出了提高微环腔相关光子对光源重复频率和光谱亮度的品质因数优化准则;制备与国际通信协议频率间隔标准相匹配的硅基微环腔样品并实现了多通道相关光子对输出;比较了联合光谱强度和非预报二阶相关系数的频域相关态纯度定标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制冷温差补偿法可以保证硅基微环腔相关光子对光源长时间稳定工作;提高内品质因数、设计最优外品质因数是提高微环腔相关光子对光源重复频率和光谱亮度的有效方法;连续光泵浦硅基微环腔自发四波混频效应可以实现相关光子对光学频率梳输出。
于龙海[3](2016)在《可调控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及器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通信网络、高速互连和信息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基光子集成器件凭借体积小、成本低、具有CMOS工艺兼容性的优点,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光子集成,在光通信、光互连和智能传感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调控光子集成器件作为光子集成芯片的关键器件,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研究。但是,硅材料存在自身的缺陷,通常需要与其他材料混合集成,才能够实现性能良好的有源器件和功能器件。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晶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力学和热学等方面的性质。不过,石墨烯的二维结构会限制它与光子的相互作用,不利于石墨烯优异性质的发挥。在本论文中,我们结合硅基光子学和石墨烯各自的优势与需求,提出了硅与石墨烯的混合集成,探究了可调控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及器件的理论建模、制作测试和应用前景。首先,我们介绍了石墨烯的晶格结构、能带理论和光学电导率模型,理论上分析了石墨烯的光学和光电子特性。我们还介绍了两种对石墨烯进行仿真计算的思路方法,并具体计算分析了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的模式和传输损耗等特征。然后,我们探讨了常见的石墨烯样品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和转移工艺,详细介绍了硅纳米线波导器件的制作和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探究了石墨烯与硅纳米线波导混合集成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然后,我们设计制作了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测试分析了混合纳米线波导的基本特性。在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光致透明效应,具有极低的泵浦功率阈值(仅为~2 W/cm2)、局域和非局域(距离远达~4 mm)的光照响应等特性,可以用于实现大带宽、远程控制、低功耗的全光调控功能。通过实验测试与理论建模,我们对光致透明效应的工作机理和全光调控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接下来,我们提出了石墨烯透明纳米加热电极和石墨烯透明热传导器的设计,制作实现了几种热光调控的微盘谐振器和马赫-曾德干涉器。石墨烯透明纳米加热电极具有比金属加热电极更好的加热效率、工作速度和温度范围,在不平整表面结构和微纳尺寸结构加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石墨烯透明热传导器利用石墨烯优异的导热性(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可以形成一种非局域的加热效果,对于面发射器件、阵列结构器件等特殊加热场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最后,我们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研究结论和心得,对硅-石墨烯混合集成光子器件和硅基光子学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汤秋菊[4](2007)在《用光流线量子论研究集成光路耦合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集成光学已经发展三十多年了,在诸多方面都已取得显着成绩。但是由于光线在透过两波导界面传输时,受到Snell定律的制约,光能耦合损耗很大,导致三个元件以上的集成光路不能走向应用,阻碍了大规模集成光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集成光路的一些耦合方法及光流线量子论,提出应用光流线量子论这个物理思想,从理论上探讨光传输界面的量子共振和耦合规律。模拟两个元件对接耦合的介质界面间隙为一维折射率势阱,讨论光线透穿过两个界面的量子共振透射规律,根据光线透穿波导介质端面的投射系数,得出透射系数随折射率变化的曲线,进而找到光透过率为1的理论极限,提出光在波导端面无损耗传输的条件,为探索集成光路的设计与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代雅蓉[5](2006)在《光线量子论势阱透射机理与透射系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线透过两波导界面传输时,由于受到Snell定律的制约,光能的损耗很大,导致三个元件以上的集成光路不能走向应用,阻碍了大规模集成光路的发展。本文以光流线量子力学方程为基础,借助隧穿效应原理,应用光流线量子论的物理思想,首先从理论上探索光传输界面的量子共振和耦合规律。 本文应用光流线量子力学方程,模拟两元件对接耦合的介质界面间隙为一维折射率势阱,讨论光线透穿过两个界面的量子共振透射规律,并推导出光线透穿波导介质端面的透射系数,得出透射系数随折射率变化的曲线,进而找到光透过率为1的理论极限,首次提出增大光在波导端面传输的透射条件,为进一步探索由于光耦合损耗大阻碍技术发展问题打下了基础。
留庆,江晓清[6](2001)在《弱限制波导的光线量子力学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光线量子理论验证了弱限制波导条件等效于光学中傍轴近似 ,可将量子理论方法移植到光波导中 ,并对光线量子力学方法在光波导中应用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二、弱限制波导的光线量子力学分析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弱限制波导的光线量子力学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干涉仪耦合微环谐振腔中高效四波混频和纠缠光子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硅基光子学研究进展 |
1.3 硅波导中的非线性光学 |
1.3.1 硅光波导 |
1.3.2 经典四波混频和应用 |
1.3.3 自发四波混频和纠缠光子产生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第2章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谐振腔理论 |
2.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2.2 单直波导耦合谐振腔 |
2.2.1 传输矩阵理论 |
2.2.2 时域耦合模理论 |
2.3 双直波导耦合谐振腔 |
2.4 单马赫曾德尔干涉耦合谐振腔特性研究 |
2.5 双马赫曾德尔干涉耦合微环特性研究 |
2.6 小结 |
第3章 硅基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谐振腔中经典四波混频效应的研究 |
3.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3.2 经典四波混频理论 |
3.2.1 直波导四波混频理论 |
3.2.2 谐振腔增强的连续泵浦四波混频理论 |
3.2.3 谐振腔增强的脉冲泵浦四波混频理论 |
3.3 单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谐振腔设计和四波混频实验 |
3.3.1 单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谐振腔样品设计和表征 |
3.3.2 连续泵浦经典四波混频实验和分析 |
3.3.3 脉冲泵浦经典四波混频实验和分析 |
3.4 双马赫曾德尔耦合谐振腔设计和四波混频实验 |
3.4.1 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谐振腔样品设计和表征 |
3.4.2 连续泵浦经典四波混频实验和分析 |
3.4.3 脉冲泵浦经典四波混频实验和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硅基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谐振腔中的纠缠光子产生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4.2 自发四波混频产生纠缠光子态理论 |
4.2.1 直波导自发四波混频理论 |
4.2.2 谐振腔增强的连续泵浦自发四波混频理论 |
4.3 单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谐振腔中纠缠光子产生实验研究 |
4.3.1 连续泵浦纠缠光子产生实验和分析 |
4.3.2 脉冲泵浦纠缠光子产生实验和分析 |
4.4 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耦合谐振腔中纠缠光子产生实验研究 |
4.4.1 连续泵浦纠缠光子产生实验和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概述 |
1.2.1 硅基波导及制备工艺概述 |
1.2.2 四波混频效应概述 |
1.3 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典型应用及研究进展 |
1.3.1 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经典应用 |
1.3.2 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量子应用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的全矢量模型 |
2.1 单泵浦四波混频效应的全矢量模型 |
2.1.1 全矢量非线性传输方程 |
2.1.2 单泵浦四波混频效应全矢量耦合波方程 |
2.2 单泵浦受激四波混频效应研究 |
2.2.1 有效模场面积的理论研究 |
2.2.2 硅基波导非线性波长转换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
2.3 多泵浦受激四波混频效应研究 |
2.3.1 双泵浦四波混频效应的全矢量耦合波方程 |
2.3.2 双泵浦非线性多点广播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
2.3.3 多四波混频效应全矢量耦合波方程的通用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基波导色散优化及宽带非线性波长转换 |
3.1 条形硅基波导的色散优化 |
3.1.1 空气上包层/二氧化硅包层条形硅基波导的色散优化 |
3.1.2 单镀层-二氧化硅包层条形硅基波导的色散优化 |
3.1.3 三氧化二铝镀层-二氧化硅包层条形硅基波导的色散优化 |
3.2 二氧化硅包层双狭缝条形硅基波导的色散优化 |
3.2.1 硅芯-狭缝宽度对色散特性的影响 |
3.2.2 零色散波长调控法实现通信波段光谱平坦近零反常色散 |
3.2.3 狭缝不完全填充对色散特性的影响 |
3.3 宽带非线性波长转换研究 |
3.3.1 三氧化二铝镀层条形硅基波导宽带非线性波长转换研究 |
3.3.2 双狭缝条形硅基波导宽带非线性波长转换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条形硅基波导相关光子对光源研究 |
4.1 相关光子对光源的理论研究 |
4.1.1 相关光子对光源单光子产率 |
4.1.2 单光子探测机理及休眠饱和现象 |
4.1.3 相关光子对光源噪声特性 |
4.2 连续光泵浦条形硅基波导相关光子对光源 |
4.2.1 实验结构与噪声抑制 |
4.2.2 连续相关光子对重复频率与同步-伪同步比 |
4.2.3 连续光泵浦相关光子对光源单光子度研究 |
4.3 脉冲光泵浦条形硅基波导相关光子对光源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基微环腔相关光子对光源研究 |
5.1 硅基微环腔相关光子对光源温度特性 |
5.1.1 非经典光学双稳态现象 |
5.1.2 温差补偿法锁定微环腔谐振波长 |
5.2 硅基微环腔相关光子对光源品质因数优化 |
5.2.1 理论研究 |
5.2.2 实验研究 |
5.3 多通道硅基微环腔相关光子对光源研究 |
5.3.1 相关光子对重复频率与同步-伪同步比 |
5.3.2 相关光子对光源纯度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可调控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及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硅基光子学 |
1.1.1 硅基光子学的发展 |
1.1.2 可调控硅基光子集成器件 |
1.2 二维材料石墨烯的兴起 |
1.2.1 石墨烯的研究历史与发现 |
1.2.2 石墨烯的性质 |
1.3 硅-石墨烯混合集成光子器件 |
1.3.1 混合集成的优势 |
1.3.2 硅-石墨烯混合集成光子器件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1.4.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石墨烯的理论模型与仿真方法 |
2.1 石墨烯的结构和能带 |
2.1.1 石墨烯的结构 |
2.1.2 石墨烯的能带 |
2.2 石墨烯的光学电导率模型 |
2.2.1 通用光学电导率 |
2.2.2 光学电导率模型 |
2.3 石墨烯的仿真计算方法 |
2.3.1 数值计算方法 |
2.3.2 数值-解析混合计算方法 |
2.3.3 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的仿真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石墨烯的实验方法与加工工艺 |
3.1 石墨烯的制备 |
3.1.1 微机械剥离法 |
3.1.2 氧化还原法 |
3.1.3 化学气相沉积法 |
3.1.4 几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
3.2 石墨烯的表征手段 |
3.2.1 光学显微镜 |
3.2.2 拉曼光谱 |
3.2.3 电子显微镜 |
3.2.4 原子力显微镜 |
3.3 石墨烯的转移工艺 |
3.3.1 湿法转移工艺 |
3.3.2 干法转移工艺 |
3.3.3 旋涂法转移工艺 |
3.4 硅纳米线波导的制作 |
3.4.1 硅纳米线波导的制作流程 |
3.4.2 电子束光刻 |
3.4.3 等离子体刻蚀 |
3.4.4 金属沉积和剥离 |
3.4.5 光栅耦合器和测试装置 |
3.5 石墨烯与硅纳米线波导的混合集成 |
3.5.1 石墨烯的图形化处理 |
3.5.2 石墨烯薄膜的完整性 |
3.6 本章小节 |
4 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及全光调控 |
4.1 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 |
4.1.1 混合纳米线波导的结构设计 |
4.1.2 硅的掺杂浓度 |
4.1.3 石墨烯的性能表征 |
4.1.4 混合纳米线波导的传输损耗 |
4.1.5 石墨烯的费米能级 |
4.2 混合纳米线波导的光致透明效应 |
4.2.1 测试方法与测试系统 |
4.2.2 局域光致透明效应 |
4.2.3 非局域光致透明效应 |
4.3 光致透明效应的机理分析 |
4.3.1 硅-石墨烯肖特基结 |
4.3.2 泵浦光波长的影响 |
4.4 基于光致透明效应的全光调控 |
4.4.1 调制深度与泵浦光功率 |
4.4.2 时域特性分析 |
4.5 优化与展望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硅-石墨烯的热光调控光子集成器件 |
5.1 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与仿真方法 |
5.1.1 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 |
5.1.2 仿真计算方法 |
5.2 基于石墨烯纳米加热电极的热光调控器件 |
5.2.1 石墨烯透明纳米加热电极 |
5.2.2 热光调控微盘谐振器 |
5.2.3 石墨烯的电阻 |
5.2.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5 优化分析 |
5.2.6 应用展望 |
5.3 基于石墨烯热传导器的热光调控器件 |
5.3.1 石墨烯透明热传导器 |
5.3.2 热光调控马赫-曾德干涉器 |
5.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4 热光调控微盘谐振器 |
5.3.5 优化分析 |
5.3.6 应用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用光流线量子论研究集成光路耦合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激光能量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
二、多孔硅发光问题 |
三、光子晶体的带隙理论问题 |
四、集成光路耦合技术问题 |
第二章 集成光学 |
§2.1 引言 |
§2.2 集成光学 |
§2.3 集成光路的加工技术 |
第三章 集成光路耦合 |
§3.1 集成光路的耦合工艺方法 |
§3.2 集成光路制造的材料 |
§3.3 耦合波理论 |
§3.4 集成光路耦合技术遇到的困难 |
第四章 光流线量子论 |
§4.1 引言 |
§4.2 光线光学理论基础 |
§4.3 光流线量子论的概念与原理 |
第五章 用光流线量子论研究集成光路的量子耦合问题 |
§5.1 引言 |
§5.2 光子技术中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共振隧穿效应 |
§5.3 三层平板波导的计算 |
§5.4 方势阱的透射系数 |
第六章 总结 |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光线量子论势阱透射机理与透射系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子技术发展遇到的量子物理问题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隧穿效应分析 |
2.1 隧穿的概念 |
2.2 隧穿的早期应用 |
2.3 电子对势垒的隧道贯穿 |
2.4 电子的共振隧穿 |
2.5 量子隧穿效应 |
第三章 光流线量子理论基础 |
3.1 光线光学基础 |
3.2 光流线量子理论的原理 |
3.3 光流线量子力学方程 |
3.4 光流线量子力学方程的物理解释 |
第四章 光传输的势阱透射机理 |
4.1 一维折射率势阱模拟 |
4.2 一维有限深折射率方势阱模型 |
4.3 一维有限深折射率方势阱问题 |
4.4 δ折射率势阱模型 |
4.5 δ折射率势阱问题 |
第五章 光传输势阱透射系数应用研究 |
5.1 方势阱的透射系数分析 |
5.2 δ势阱的透射系数分析 |
5.3 δ势阱与方势阱透射系数比较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弱限制波导的光线量子力学分析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涉仪耦合微环谐振腔中高效四波混频和纠缠光子产生[D]. 吴超.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2]硅基波导四波混频效应及应用研究[D]. 郭凯.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3]可调控硅—石墨烯混合纳米线波导及器件的研究[D]. 于龙海. 浙江大学, 2016(02)
- [4]用光流线量子论研究集成光路耦合技术[D]. 汤秋菊. 长春理工大学, 2007(01)
- [5]光线量子论势阱透射机理与透射系数研究[D]. 代雅蓉. 长春理工大学, 2006(10)
- [6]弱限制波导的光线量子力学分析方法[J]. 留庆,江晓清. 量子光学学报,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