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神经病学
作者: 肖向建
导师: 李春岩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脑片,脊髓片,谷氨酸,兴奋毒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文献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以脑和脊髓中选择性的运动神经元的变性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发展,逐渐出现四肢肌肉的无力、萎缩,并有锥体束征等。ALS 是一种致死性疾病,患者多在首次出现症状后的3-5 年内死于呼吸衰竭。根据其发病和遗传特点可分为家族型肌萎缩侧索硬化(Familial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FALS)和散发型肌萎缩侧索硬化(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SALS),其中FALS 不足10%,而SALS 则占整体ALS 的90%以上。FALS 主要是由于编码Cu/Zn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基因突变引起,其突变位点在21 号染色体长臂Cu/Zn SOD 基因内,即21q22.1-22.2。SALS 目前病因不清,其发病机制可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谷氨酸的兴奋毒作用和钙离子超载;②自由基的毒性作用;③自身免疫机制;④线粒体功能异常;⑤神经丝的过度磷酸化;⑥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目前,ALS 的实验模型主要集中在SOD1 转基因模型和体外培养模型上。转基因动物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模拟ALS 慢性进展性疾病病程以及一部分病理和生化表现(包涵体形成、神经丝的聚集以及运动神经元调亡,自由基增多和谷氨酸水平升高等),其缺点在于该模型是根据FALS遗传特点,即SOD1 基因突变制作的,是FALS 的动物模型,而不能代表占所有ALS 病人80%以上的散发性ALS,且转基因的实验技术要求过高,多数实验室不能开展,不利于模型的推广使用。传统的运动神经元单细胞培养优点是干扰因素少,能直观、动态地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以及对药物的反应;其缺点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极高,且细胞存活时间太短,不适合研究像ALS 这样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且纯运动神经元培养不能模拟体内复杂的生理环境,不能反应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因此也不是研究ALS 的理想的实验模型。脑片和脊髓片的器官型培养,可以长时间地存活,并可维持相对完整的形态,保持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元与胶质细胞间的突触联系,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研究论文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引言
第一部分 大鼠脑片的器官型培养及运动皮层锥体细胞的组化鉴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对运动皮层大锥体细胞的慢性毒性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对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肌萎缩侧索硬化培养模型的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运动神经元病实验模型的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6-21
参考文献
- [1].肌萎缩侧索硬化早期夜间睡眠呼吸监测的预警价值[D]. 曾国勇.南昌大学2018
- [2].肌萎缩侧索硬化周围神经改变及成纤维生长因子9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D]. 邓斌斌.河北医科大学2018
- [3].233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起病部位与顺序的临床研究[D]. 陈进一.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 [4].15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呼吸功能障碍临床特点研究[D]. 付瀚辉.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 [5].氧化应激在免疫介导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过程中意义的探讨[D]. 许蕾.河北医科大学2006
- [6].重复电刺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应用价值及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突变与多态性研究[D]. 张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 [7].肌萎缩侧索硬化多态性关联分析及基因突变研究[D]. 林一聪.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
- [8].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横断面调查、神经传导以及情感障碍分析[D]. 崔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
- [9].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遗传学和基础研究[D]. 邹漳钰.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 [10].重复神经刺激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比较研究[D]. 王晴.武汉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肌萎缩侧索硬化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谱筛选和分析[D]. 殷飞.吉林大学2012
- [2].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遗传学和基础研究[D]. 邹漳钰.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 [3].肌萎缩侧索硬化转基因鼠模型腰髓差异表达基因及可变剪接研究[D]. 陈慧芳.河北医科大学2010
- [4].一个肌萎缩侧索硬化家系致病相关基因研究[D]. 史树贵.第三军医大学2003
- [5].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的研究[D]. 王晓娟.河北医科大学2004
- [6].石杉碱甲在脊髓器官型培养水平对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D]. 刘卫刚.河北医科大学2005
- [7].氧化应激在免疫介导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过程中意义的探讨[D]. 许蕾.河北医科大学2006
- [8].免疫介导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理[D]. 郭艳苏.河北医科大学2006
- [9].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电生理和影像学研究[D]. 翦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10].运动神经元损伤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D]. 刘晓云.河北医科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