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用钱将农户的住宅环境美化改造,认为生活环境改善了就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农户开拓经济来源取得长久的生活保障。建设新农村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落后首先就是要帮助农户开拓增加经济收入的稳定来源,在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素质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盆周山区的地理特征决定它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建设模式,根据在四川的调查,笔者认为发展特色产业是带动该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盆周山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依托山区自身的特色资源,找准优势产业带动当地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生产发展了,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相对稳定的自我造血功能才能巩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的新农村建设。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2 国内研究进展综述1.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1.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1.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1.2.4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1.3 新农村建设经验1.3.1 韩国新村运动1.3.2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1.3.3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启示1.3.4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回顾1.4 研究的内容1.4.1 研究目标1.4.2 研究内容1.4.3 研究方法2 主要理论借鉴2.1 区域经济理论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2.3 城乡统筹理论2.4 科学发展观理论3.四川盆周山区新农村建设情况3.1 四川盆周山区概况3.1.1 地理概况3.1.2 区位和人口概况3.1.3 农村经济发展概况3.2 盆周山区新农村建设现状3.2.1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打下经济基础3.2.2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村容村貌有很大改观3.2.3 科技教育得到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3.2.4 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民主管理得到落实3.3 四川盆周山区新农村建设雏形3.3.1 根据依托产业不同划分3.3.2 根据带动主体不同划分4 四川盆周山区新农村建设案例分析4.1 通江县新农村建设4.1.1 通江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4.1.2 通江县新农村建设的成效4.2 筠连县新农村建设4.2.1 筠连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4.2.2 筠连县新农村建设的成效4.3 洪雅县新农村建设4.3.1 洪雅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4.3.2 洪雅县新农村建设的成效4.4 苍溪县的新农村建设4.4.1 苍溪县的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4.4.2 苍溪县的新农村建设的成效5 四川盆周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1 资金投入数量不足、投入渠道少,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5.2 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有限,带动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5.3 政府管理职能和观念没有转变,农民的建设主体地位不明确5.4 涉农的"规划"较多,多头管理现象严重6 四川盆周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建议6.1 开拓多渠道融资保障新农村建设6.2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链6.3 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6.4 首要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需要,最实际的问题6.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6.5.1 财政支持政策6.5.2 信贷支持政策6.5.3 农业技术推广政策6.5.4 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7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盆周山区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特色产业论文;
四川盆周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