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后方文艺救亡的校园抒写 ——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研究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艺救亡的校园抒写 ——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研究

论文摘要

抗日战争所造就的,不仅是全国上下的同仇敌忾,空前团结,同时也促成了抗战文学的繁荣局面。大后方抗战文艺活动成为了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文艺社团活动则是抗战文学重要的一翼。在遥远的昆明,西南联大的莘莘学子以自己的实践躬行着自己的文学理想,成立文艺社团成为了最好的表达方式。他们既没有因为全民抗战的政治热情而忽略文学,也没有因为追求纯粹的艺术而完全沉溺于对精神世界的坚守,而是将抗战与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艺术中反映抗战,将学生们对民族命运的关心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达到了艺术性与宣传性的高度结合。通过大量查阅历史文献,在考察了西南联大有资料记载的学生社团之后,笔者将研究视角定位于南湖诗社、冬青文艺社、文聚社、联大剧团和新诗社这五个较有代表性的学生文艺社团上,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再现联大当年轰轰烈烈的学生文艺社团活动:一、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的创建和运作方式。首先,笔者对上述五个文艺社团的创建进行了一个归类,按照各自成立的情况将它们分为学生志趣相投,自发结社集会;团结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积极配合抗战的现实,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不甘“昆明的文坛太寂寞”,希望为读者提供“精神的充饥物”等四种类型。在对社团进行综合性考察后,笔者发现,这五个社团的运作方式又呈现出下面的形态:1、手工制作壁报;2、创办文学刊物;3、开展诗歌朗诵会;4、排演剧目。二、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的文艺主题。在对上述文艺社团的文艺活动进行全面观察,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笔者将它们的文艺主题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对大后方日常生活的校园观照,抗战烽火中的学生情怀以及艰苦环境中的励志之作。三、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的艺术风格。这些文艺社团在联大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进行文学创造,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艺大众化的校园阐释,文艺形式多样化的学生表现以及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种创作方法的汇聚。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2 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的创建和运作方式
  • 2.1 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的创建
  • 2.2 西南联大校园文艺社团的运作方式
  • 3 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的文艺主题
  • 3.1 讽刺与批判:大后方日常生活的校园观照
  • 3.2 怀念与忧伤:抗战烽火中的学生情怀
  • 3.3 鼓舞与激励:艰苦环境中的励志之作
  • 4 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的艺术风格
  • 4.1 简约与质朴:文艺大众化的校园阐释
  • 4.2 清新淡朴与凝重深沉:文艺形式多样化的学生表现
  • 4.3 逼视生活与探索心灵: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多种创作方法的汇聚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艺救亡的校园抒写 ——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