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论文摘要

目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血清中TNF-α在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探讨静脉应用TNF-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以及对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参照Zea Longa线栓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行TTC脑组织染色,使用Image-J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使用TNF-α单克隆抗体前后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体积的变化,并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双抗夹心间接ELISA法检测使用TNF-α单克隆抗体前后大鼠血清中TNF-α浓度,并检测SOD活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行HE染色观察造模前后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血清中TNF-α含量于再灌注开始时即出现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再灌注后6小时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12小时时接近再灌注前水平。2.脑缺血再灌注后0、3、6小时,抗体组与生理盐水组TNF-α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水肿体积百分比亦明显减小,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再灌注12小时,随着TNF-α含量的下降,使用TNF-α单克隆抗体对TNF-α含量影响不明显,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体积缩小也不明显,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再灌注后使用TNF-α抗体前后大鼠行为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抗体组评分较生理盐水组有降低趋势。4.抗体组再灌注后3小时和6小时SOD含量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再灌注0小时和12小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病理切片示典型脑组织液化坏死性改变。结论TNF-α参与大鼠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后的病理生理过程。TNF-α抗体做为一种抗炎物质,可以降低TNF-α含量,具有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缩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另外,TNF-α抗体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升高保护性因素SOD水平,降低破坏性因素MDA水平,为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第二部分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9(06)
    • [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关键蛋白的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19(12)
    • [3].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10)
    • [4].天麻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10)
    • [5].硫化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生命的化学 2020(04)
    • [6].右美托咪定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4)
    • [7].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12)
    • [8].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J]. 中医学报 2017(01)
    • [9].丹参素调控自噬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 2017(05)
    • [10].静脉淤血型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04)
    • [1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8)
    • [12].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7(04)
    • [13].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17(09)
    • [14].5-脂氧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探讨[J]. 中南药学 2016(04)
    • [15].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16(09)
    • [16].近10年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针灸 2015(07)
    • [17].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10)
    • [18].运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18)
    • [19].硝酸酯后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的效果分析[J]. 现代养生 2017(14)
    • [20].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星形胶质细胞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 神经药理学报 2017(06)
    • [21].硫化氢影响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天津医药 2020(02)
    • [22].电针预处理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研究 2020(01)
    • [23].改良法制作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0(03)
    • [24].细胞自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07)
    • [25].右美托咪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糖萼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3)
    • [26].外源性硫化氢在肾移植中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8(12)
    • [27].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5)
    • [28].硫化氢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23)
    • [29].自噬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J]. 神经药理学报 2016(01)
    • [30].谷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J]. 世界中医药 2016(12)

    标签:;  ;  ;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