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红
导师: 陈士俊
关键词: 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现状,对策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大量各级各类的科技人才。肩负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重任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培养模式、就业水平等阻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产学合作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案例法,从“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出发,以新世纪天津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为背景,以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为主线,从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和必要性研究入手,在阐述产学合作教育的历史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发达国家产学合作教育成功经验的借鉴,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从认识、体制、机制和模式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进而以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产学合作教育的成功实践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立论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价值
1.3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及特征
1.4.2 产学合作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1.5 产学合作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1.5.1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1.5.2 产学合作教育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1.5.3 产学合作教育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1.5.4 产学合作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
第二章 产学合作教育的历史追溯及理论基础
2.1 产学合作教育的历史追溯
2.2 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2.2.2 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理论
2.2.3 终身教育理论为产学合作教育创造了发展的空间
2.3 产学合作教育的系统分析
第三章 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现状分析
3.1 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调查
3.2 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
3.2.1 “定单式”培养模式
3.2.2 “2+1”培养模式
3.2.3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3.2.4 “跟踪培养”模式
3.3 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取得的成效
3.3.1 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3.2 推动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进行
3.3.3 推动了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特色品牌的建立
3.3.4 促进了校企双方的互利互惠
3.4 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分析
3.4.1 合作双方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3.4.2 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
3.4.3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4.4 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第四章 产学合作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4.1 国外产学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
4.1.1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4.1.2 澳大利亚的“行业主导”模式
4.1.3 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
4.2 国外产学合作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4.2.1 加快法制建设,健全法律制度保障
4.2.2 加强支持引导,发挥政府职能
4.2.3 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发挥行业主导作用
4.2.4 强化能力本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4.2.5 注重专兼结合,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4.2.6 强调质量为本,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五章 推进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5.1 更新观念
5.1.1 确立“能力本位”的教学观
5.1.2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5.1.3 确立“终身学习”的发展观
5.1.4 树立服务意识
5.1.5 树立开放意识
5.1.6 树立品牌意识
5.2 改革体制
5.2.1 宏观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5.2.2 中观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举办体制
5.2.3 微观上建立灵活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
5.2.4 大力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5.3 完善机制
5.3.1 产学合作教育的动力机制
5.3.2 产学合作教育的保障机制
5.3.3 产学合作教育的调控机制
5.3.4 产学合作教育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5.4 创新模式
5.4.1 多样性原则
5.4.2 全面性原则
5.4.3 区域性原则
5.4.4 国际性原则
5.4.5 发展性原则
5.5 加强三个工程建设
5.5.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5.5.2 教师队伍科研能力建设工程
5.5.3 实训基地建设工程
第六章 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典型案例
6.1 主要做法
6.2 做法评析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4-17
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研究[D]. 金卫东.苏州大学2007
- [2].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胡丽玲.福建师范大学2010
- [3].我国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研究[D]. 肖智伟.湖南师范大学2007
- [4].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与借鉴[D]. 王英.武汉理工大学2008
- [5].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及其长效机制研究[D]. 韦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 [6].辽宁职业学院产学合作教育管理研究[D]. 苏允平.大连理工大学2011
- [7].农业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王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 [8].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对策研究[D]. 何万一.河海大学2007
- [9].湖南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 孟庆刚.湖南农业大学2010
- [10].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吴菊汇.西南财经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研究[D]. 甘戈.苏州大学2007
- [2].上海地方工科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研究[D]. 朱洪春.华东师范大学2006
- [3].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 刘艳丽.天津大学2005
- [4].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实践研究[D]. 郝秀凯.天津工业大学2006
- [5].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效能研究[D]. 冯小芳.华东师范大学2007
- [6].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 赵成.北京交通大学2007
- [7].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月桃.天津大学2004
- [8].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办学模式研究[D]. 陈立红.同济大学2006
- [9].产学研合作教育探析与研究[D]. 周伟.天津工业大学2002
- [10].高等学校产学合作教育有关问题的研究[D]. 李百胜.苏州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