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今名人元旦抒怀(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1](2021)在《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弘撰为明末清初关中地区着名的遗民,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在他的一生中,有两大事件对其影响颇深:一为明清鼎革的历史巨变,这使他丧失了故国家园,也消解了其用世之心;一为康熙十七年被迫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此为清廷利用高压政策强迫其易志出仕。在出处进退之间,王弘撰毅然选择隐居不仕,坚守明遗民气节,得到士林一致赞誉。王弘撰既不肯做清廷臣子,便采取了以游为隐的生活方式,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名士,不仅使自身声名远播,而且也沟通了关中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为南北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本课题属于地域文学研究视野中的个案研究,王弘撰作为“关中声气之领袖”,也是明末清初关中明遗民的典型代表,在时代的变革中,其人生轨迹、隐士心态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以“知人论世”为基本原则,采用文献描述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弘撰的家世、生平、交游、着述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展现易代之际明遗民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为明遗民研究和明末清初关中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体事例。正文分为上下编,上编(第一、二章)为王弘撰生平、交游考。第一章为生平考述,主要以赵俪生《王山史年谱》为参照,对谱中讹误之处进行考证,缺脱之处加以添补,力图厘清王弘撰的行年事迹,展现其交游和生活状态。第二章为交游考。王弘撰在鼎革后曾四上京师,五下江南,一赴岭南,而在关中地区,也多次往来于西安、延安、三原、富平等地。在长期的漫游生涯中,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友人有明宗室、清廷官员、乡宦士绅、遗民群体、林下隐士等。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或互道对明故国的深情,或进行诗文切磋和学术交流,或赏玩金石书画,或宴饮雅集、共享友朋之乐。王弘撰深厚的家学渊源,仗义疏财、笃于朋友的人格特点,平心静气、不存门户之见的治学观念,坚守明遗民气节、不作两截人的忠贞节操,以及广泛游历以联络南北声气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而且使自身声名远播,成为“关中声气之领袖”,还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编(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着述考。王弘撰一生着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故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其现存各书的成书及版刻情况详加考述,以使读者明了其创作情况。此外,王弘撰工诗,然因其诗集前此未见,故学界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甚少,论文第六章以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对王弘撰诗作的内容、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使学界对其诗歌作出恰当的定位。综合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对王弘撰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考察,认为他的一生行迹展现了清初关中地区明遗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关中地域文学研究和明遗民研究不无裨益。
张茜[2](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李雪铭[4](2020)在《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正定梁氏家族的相关文献与文学作品。正定梁氏于明洪武初年因战乱在始迁祖梁聚的带领下由山西蔚县徙至河北正定,到第七代梁梦龙开始逐步走向兴盛。正定梁氏家族素具秉承孝悌、尊师重道的家风,以及好学上进、勤奋苦读的学风。梁氏家族数代为官,世人曾赞“一堂荣五代”,仅明清两代通过科举恩荫入仕的梁氏族人就有几十人,可谓盛极一时。本文自第三章到第五章整理明清时期正定梁氏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人物,即梁梦龙、梁维枢以及梁清标的主要生平交游、着述以及文学创作特色。第三章研究梁梦龙的生平着述以及诗歌创作特色,着有诗文集《赐麟堂集》,梁梦龙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包括民瘼民生、边防军事、应制颂圣等,风格特色上善引经据古、敦厚刚正、清新刚劲,不少作品与其曾抗敌卫边以及抚民瘟疫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梁梦龙作为一代军事家、政治家以及文学家,着有海运志《海运新考》,整理其主理淮安直达天津海运时,实地考察所得的海道口岸、里数、捷径等,并亲自绘制海道总图,是明朝试行海运的重要成果;着有史钞《史要编》,是其近十年在搜读史书的基础上,对历代史学着作的序、跋所作的记录。第四章研究梁维枢生平交游以及小说创作特色。梁维枢着有《玉剑尊闻》《姓谱日笺》《内阁小识》《见君子日笺》等,但大部分作品已散佚。梁维枢虽天资聪颖却仕途坎坷,其着作《玉剑尊闻》为仿《世说新语》的轶事小说,门目丰富,内容上以明代士大夫的轶事旧闻为主,赞颂圣贤、惩治奸佞,梁维枢叙事风格尚质黜华,在人物描述上简笔勾勒,这与当时文坛秉持“实录”的风气密不可分。第五章研究梁清标的生平交游、着述以及诗词曲创作特色,作为政治家梁清标出仕三朝,一生背负“贰臣”之名,备受世人非议。作为鉴藏家,其书画鉴藏成就非凡。在文学创作上更是成绩斐然,着有诗歌集《蕉林诗集》,其诗歌雍容典雅,沉酣诸史;着有词集《棠村词》,其词作秾艳和平,典雅清丽,其中的题画词多见于自身收藏,岭南词是其前往广州撤藩时所作,颇具意义;着有曲集《棠村乐府》,分小令38曲与套数17套,与梁清标的诗词相较,散曲在题材上较为狭小,以相思恋情、纪游思乡、咏写太平为主,在创作风格上以清新雅丽为主,沿诗词中之所已有,而新之变之,颖俊精致。但有别于诗词语言的典雅蕴籍,《棠村乐府》在语言上更加注重浅显通俗。通过系统梳理梁氏族源以及正定梁氏家族发展脉络,分析明清易代时期正定梁氏中最具代表性的族人梁梦龙、梁维枢以及梁清标的生平交游以及着述创作,总结出明清正定梁氏家族在文化和文学上的传承特点,梁氏家族一直秉持家法、绵延家学,世敦孝友、常怀敬畏,文着盈箧、简明平和。
刘敏[5](2020)在《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南北要冲。朱元璋于此发起农民起义推翻元蒙统治,重新建立汉人国家。作为唐音的继承与清诗变革之先河的明代诗歌,在此期间也呈现出不同风貌,此时期诗歌流派众多,文人们众声齐唱,创作了大量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诗歌。同时,方志编纂亦进入全盛时期,此时期方志统一增设艺文志,辑录了丰富诗文。安徽作为修志大省,在其各个府、州、县志当中辑录了大量的明人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徽明代诗歌创作概况以及安徽地区的风土人情,是研究安徽地区文学创作重要基础资料。在翻阅、整理安徽方志诗歌基础上,本文对安徽方志诗歌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探讨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研究的意义,提出选题的研究重难点、说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为之后各个章节作铺垫。第一章主要在整理明代安徽方志的基础上,对明代安徽方志中所存明人诗歌进行梳理,明确明代安徽方志辑录明人诗歌的数量、主要体式等。第二章主要根据明代安徽方志辑录诗歌的标准进行分析,将其归为“备文献”“备风雅”“传形胜”三种并进行分别论述。第三章主要针对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内容进行研究。结合大量具体诗歌作品,将诗歌分为自然与人文景观、亲友酬赠寄怀、羁旅行役三大类,并分别对其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针对明代安徽方志所载诗歌的作者进行研究。其一,作者类型分析,即从诗歌作者与安徽关系层面切入,将其划分为本地士人、客籍官员、寓居及游历安徽者三大类,再分别进行划分,总体研究明代时期文人在安徽地区的创作情况。其二,总结安徽方志中辑存诗歌作者的群体特点。第五章主要根据明代安徽方志所辑存的明人诗歌择取标准以及内容,总结其所体现的主要诗学思想:重内容,轻形式;重风雅,轻藻饰;抒性情,写真我。第六章主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简单论述明代安徽方志明人诗歌的文献价值、文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
蔡欣兰[6](2020)在《明末清初诗人李元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人李元鼎因处明末清初的易代之际,有着独特的人生遭际与心态,加之个人情感经历,造就了独具一格的诗词创作。本文聚焦于其诗词创作与心态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将它置于时代背景中考察,试图揭示其地位与意义。文章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李元鼎的家世、生平和着述。李元鼎生于江西吉水望族,家族科举从宦,多有名媛贤母。他是天启二年(1622)进士,后升光禄寺少卿,但中途遭人陷诟。甲申国变,李元鼎投诚大顺政权,鼎革之后又降清,官至兵部左侍郎。仕清一波三折,最后因任珍案罢官,遂隐居林下直至终老。考察着述版本,主要有康熙四十一年(1702)香雪堂本《石园全集》三十卷,另有《百名家词钞》所收本《文江词》以及江西巡抚采进本《灌研斋集》。第二章探究李元鼎与贰臣的文学交游。与他交往密切的贰臣诗人分别有诗文前辈钱谦益、同朝后生龚鼎孳、患难挚友熊文举和朱徽、书画同好王铎等。总的来说,其交往以南方贰臣为主,他们频繁集会吟咏唱和,成为有着心理认同感的“贰臣文社”。第三章对李元鼎的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进行研究,是本文的重点。李元鼎成为贰臣有着个人思想与政治局势两方面的原因。其文学创作反映了贰臣心态的形成与演变:仕隐矛盾是甲申国变前后的心理状态;仕清后又陷入悔恨与疏离的心态;隐居林下内心空虚荒芜,只好观剧遣愁;最终入山逃禅,得以释怀。在遭际与心态变迁的影响下,其诗歌具有阶段性特征:前期清新明快、真机流露;中期沉郁顿挫、悲凉凄恻;后期绵密安雅、温厚平和,清晰地展现了明末清初诗风嬗变的脉络。李元鼎论诗以“性情”为先,倡导“必本性情之真”;主张向温柔敦厚的儒家传统诗学靠拢,复归风雅;他将唐诗作为取法的源头,倾向于诗学“宋诗”,形成了“宗唐祢宋”的诗学取向。其诗歌创作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明清诗风的转化,具有明清易代之际承上启下的诗史意义。第四章着眼于夫妻唱和,发掘“梅山”情缘对李元鼎的影响。他与妻子朱中楣的诗词唱和内容深刻、形式多样,并且互动性极强,建立了平等的对话方式。不仅对他的政治抉择产生影响,更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诗词创作,使夫妻情感与家庭书写极为真挚;开拓了创作体裁,使《文江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其承接晚明花间余波,亦有所超越,在明末清初词风演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潘英豪[7](2019)在《盛大士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盛大士(17711839),江苏镇洋(太仓)人,举人,官至山阳县(今江苏淮安)训导。清代画家,文学家,经学家和钱币学家。盛大士壮游在外期间,其文艺创作得“江山之助”。素喜交游,友人众多,彼此之间谈文论艺,赋诗唱和,结下深厚的情谊。后因屡试不第,候补山阳县教谕,晚年着书立说,留下丰厚的着述。盛大士着有《蕴愫阁诗集》十二卷、《蕴愫阁诗续集》九卷、《蕴愫阁诗后集》三卷,存诗千余首,主要包括游历述行、慨叹个人际遇与感怀亲人、咏史怀古、题画咏物四类题材。其早年诗歌创作师法多家,具有博综多变,风格各异的特色。后因屡试不第,晚年丧子等不幸经历,意志消沉,故其诗歌也具有清思苦调,慨叹愁深的特点。诗歌语言浅白,朴实率真。盛大士的词作收录在《琴竹山庄乐府》,按题材内容可分为闺情词、寄怀词和题画词三大类。其词言愁为主,充满哀伤格调,同时也具有情景交融,凄清哀婉的特色。盛大士的散文收录在《蕴愫阁文集》,体裁多样,内容主要包括记人记事、论说、杂记和其他四大类题材,其散文情感真挚动人,人物形象塑造方式多样。因囿于其所处的时代以及其经历,其文学创作未曾得到广泛关注。但总体来说,盛大士的文学创作有不少优秀篇章,且自有其特色和价值,应值得关注。
刘甜甜[8](2019)在《单士厘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文中提出单士厘是晚清才女的杰出代表,她身上既有传统闺秀的印记,又有新女性的特征,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相矛盾的一面。单士厘一生受三个文化世家(母系海宁许家、父系萧山单家、夫系吴兴钱家)的熏陶与濡养,同时又对家族起着延续与传承的作用。受丈夫钱恂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影响,单士厘交往的友人大多是名流之妻与外国女性,她们和单士厘家族之人共同形成了单士厘的交游网络。《受兹室诗稿》是单士厘的诗歌创作,现如今有四个版本存世,考查这些版本的成书先后、内容差异及价值意义,继而全面分析其诗作内容与艺术成就,可以更完整地探讨其诗歌风貌。《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是单士厘的散文创作,是她中年跟随丈夫钱恂出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是她作为“新女性”特征的主要展现,她的新思想主要受钱恂、钱稻孙、下田歌子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写作艺术与写作价值。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单士厘晚年回归传统女性文学作品的整理,以《懿范闻见录》、《清闺秀正始再续集》、《清闺秀艺文略》为代表,其中《清闺秀正始再续集》与《清闺秀艺文略》均有多个善本存世,且内容丰富,是研究清代女性文学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钱成[9](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指出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胡丁丹[10](2019)在《近代爱国诗人王用宾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用宾(1882-1944),字太蕤,号鹤村,是由晚清进入民国时期的文人中具有代表性的爱国诗人。他历经时代的变革,参与当时社会政权的易帜,于动乱的现实中有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表达。王用宾满腹经纶,博古通今,诗作丰富,经整理,其现存诗歌有千余首。且诗歌内容广博,呈现出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学界目前尚未对王用宾及其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将从王用宾的生平及交游,诗歌的题材内容以及诗歌的艺术成就三个方面分而析之,以求对王用宾及其诗歌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梳理王用宾的生平事迹及交游情况。以记述王用宾生平的着作为基础文献,并结合诗歌内容将其生平分为求学、革命、从政和侨蜀四个阶段,分别论述每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内容产生的影响,考察其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再通过梳理诗歌中与王用宾交游较多的对象,以期通过对他们交游的考察,分析交游活动对诗人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整理并分类归纳王用宾诗歌的内容,并对每个部分的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首先,结合王用宾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对其诗歌的创作背景做较为详细的概述;其次,将诗歌按题材内容分为交游赠答、节序感怀、忧时怀古和写景咏物四个大类,并做分类探讨,分析各个部分诗歌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达的个人情感。第三部分,探究王用宾诗歌的艺术成就。这一部分将从艺术手法和风格特征两个方面探析王用宾诗歌的艺术成就,在艺术手法上,娴熟的用典使事和以画笔写景是其诗歌创作较为突出的特征,在情感表达上,直抒胸臆是主要的抒情方式。三种手法相互映衬,增加了诗歌的文学性和抒情性。并结合艺术手法分析王用宾诗歌的风格特征,其主流风格特征是沉郁和豪壮相互交融,也呈现出恬淡自然的诗风。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探析和论述,力求对王用宾及其诗歌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把握。从众多的诗作中,可以看到王用宾对中国传统诗歌“诗言志”的继承,因受所处时代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诗歌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情感。诗中展现的爱国情怀使得这些诗歌在民国旧体诗词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对王用宾及其诗歌做系统的分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中国古代文学诗词领域的研究。王用宾于巴渝生活多年,研究其诗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巴渝地方文学和建设地方文化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
二、古今名人元旦抒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今名人元旦抒怀(论文提纲范文)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王弘撰相关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上编:王弘撰生平、交游考 |
第一章 《王山史年谱》补正 |
凡例 |
第一节 王弘撰家族世系 |
第二节 《王山史年谱》补正 |
第二章 王弘撰交游考 |
第一节 居乡:与关中名士名宦的交游 |
一、关中名士 |
二、治陕名宦 |
第二节 北行:与京晋冀豫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
一、北行途中论学取友 |
二、与在京名士交游论学 |
第三节 南游:与江南名人雅士的交游 |
一、江南遗民士人 |
二、其他江南名士 |
第四节 与入关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
第五节 “关中声气之领袖”——王弘撰交游的影响 |
下编:王弘撰着述考 |
第三章 王弘撰经部着述考 |
第一节 《周易图说述》版本考略 |
第二节 《周易筮述》版本考述 |
第三节 王弘撰在清代关中易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
第四章 王弘撰子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题跋》版本考述 |
第二节 《山志》成书及版本源流考 |
第三节 《正学隅见述》版本源流考 |
第四节 其他子部着述 |
第五章 王弘撰集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集》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考 |
第二节 清抄本《待庵稿》考述 |
第三节 三种日札版本考 |
第四节 《砥斋文录》述略 |
第五节 其他集部着述 |
余论王弘撰的诗歌创作——以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 |
第一节 《待庵稿》的内容 |
第二节 王弘撰诗歌的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 |
第三节 王弘撰诗歌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弘撰诗文辑佚 |
附录二 友朋赠答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正定梁氏的源流发展 |
1.1 正定梁氏的由来 |
1.2 正定梁氏的发展 |
1.2.1 家族谱系 |
1.2.2 仕官经历 |
1.2.3 姻娅关系 |
第二章 正定梁氏的家风家学与乡园文化 |
2.1 正定梁氏的家风家学 |
2.1.1 重视宗族,强调家法 |
2.1.2 秉承孝悌,尊师重道 |
2.1.3 好学上进,刻苦勤奋 |
2.2 正定梁氏的乡园文化 |
2.2.1 移民文化 |
2.2.2 燕赵文化 |
第三章 梁梦龙生平着述及诗歌创作 |
3.1 梁梦龙生平交游 |
3.2 《赐麟堂集》与梁梦龙的诗歌创作 |
3.2.1 《赐麟堂集》诗歌主要题材 |
3.2.2 《赐麟堂集》诗歌风格特色 |
3.3 梁梦龙其他着述 |
3.3.1 《海运新考》 |
3.3.2 《史要编》 |
第四章 梁维枢生平着述及小说创作 |
4.1 梁维枢生平交游 |
4.1.1 梁维枢主要生平经历 |
4.1.2 梁维枢的交游 |
4.2 《玉剑尊闻》与梁维枢的小说创作 |
4.2.1 《玉剑尊闻》刊刻情况 |
4.2.2 《玉剑尊闻》创作特色 |
4.2.3 《玉剑尊闻》叙事风格 |
第五章 梁清标生平着述及其诗词曲创作 |
5.1 梁清标生平交游 |
5.1.1 梁清标生平主要经历 |
5.1.2 梁清标的交游 |
5.2 《蕉林诗集》与梁清标的诗歌创作 |
5.2.1 蕉林书屋与《蕉林诗集》 |
5.2.2 《蕉林诗集》刊刻情况 |
5.2.3 《蕉林诗集》主要题材 |
5.2.4 《蕉林诗集》风格特色 |
5.3 《棠村词》与梁清标的词作创作 |
5.3.1 《棠村词》刊刻情况 |
5.3.2 《棠村词》价值影响 |
5.3.3 《棠村词》主要题材 |
5.3.4 《棠村词》风格特色 |
5.4 《棠村乐府》与梁清标的散曲创作 |
5.4.1 《棠村乐府》抄本基本情况及小令、套数辨析 |
5.4.2 《棠村乐府》主要题材 |
5.4.3 《棠村乐府》风格特色 |
第六章 明清正定梁氏文化与文学传承 |
6.1 秉承家法,绵延家学 |
6.2 世敦孝友,常怀敬畏 |
6.3 文着盈箧,简明平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对象及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本选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
七、可能创造的价值 |
第一章 明代安徽方志辑录明人诗歌基本情况 |
一、明代安徽方志中明人诗歌的数量 |
二、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的主要形式 |
第二章 明代安徽方志辑录明人诗歌主要标准 |
一、“备文献”——所辑诗歌应有征文考献之用 |
二、“备风雅”——所辑诗歌应有反映现实、教化治世等风雅特性 |
三、“传形胜”——所辑诗歌以纪胜为先 |
第三章 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主要内容 |
一、自然与人文景观 |
二、流连古迹 |
三、酬赠寄怀 |
四、羁旅行役 |
第四章 明代安徽方志所载明人诗歌作者研究 |
一、本地士人 |
二、客籍官员 |
三、寓居及游历安徽的文人 |
四、明代安徽方志所辑明人诗歌作者整体情况 |
第五章 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寄寓的诗学理念 |
一、重内容,轻形式 |
二、重风雅,轻藻饰 |
三、抒性情,写真我 |
第六章 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价值 |
一、文献价值 |
二、文学价值 |
三、历史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6)明末清初诗人李元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李元鼎家世生平着述考 |
第一节 家世门风 |
一、吉水望族,溯其源流 |
二、科举仕宦,儒学世家 |
三、名媛贤母,满门风雅 |
第二节 生平经历 |
一、早年求学与仕明时期 |
二、宦海沉浮与仕清时期 |
三、罢官南还与林居时期 |
第三节 着述版本 |
一、《石园全集》,康熙四十一年香雪堂本 |
二、《文江词》,《百名家词钞》所收本 |
三、《灌研斋集》,江西巡抚采进本 |
第二章 李元鼎与贰臣的文学交游 |
第一节 隐士贰臣,诗文前辈:钱谦益 |
第二节 双料贰臣,同朝后生:龚鼎孳 |
第三节 同乡贰臣,患难挚友:熊文举、朱徽 |
第四节 同年贰臣,书画同好:王铎 |
第五节 李元鼎与其他贰臣诗人 |
一、以南方贰臣为交往主体 |
二、对贰臣诗人群体具有认同感 |
第三章 李元鼎的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李元鼎成为“贰臣”的原因 |
一、自身利害的考虑 |
二、政治形势的逼迫 |
第二节 李元鼎贰臣心态的形成与演进 |
一、国变前后——仕与隐的矛盾 |
二、仕清阶段——悔愧与疏离心态 |
三、革职归隐——荒芜感与观剧遣愁 |
四、晚年闲居——释怀与入山逃禅 |
第三节 李元鼎诗歌创作与诗风嬗变 |
一、清新明快、真机流露的前期创作 |
二、沉郁顿挫、悲凉凄恻的中期创作 |
三、绵密安雅、温厚平和的后期创作 |
四、诗风三变的时代典型 |
第四节 李元鼎的诗学思想与诗史意义 |
一、倡导“必本性情之真” |
二、对风雅传统的复归 |
三、宗唐祢宋 |
四、李元鼎诗歌理论与实践的诗史意义 |
第四章 “梅山”情缘与夫妻唱和 |
第一节 梅公的远山夫人——朱中楣 |
一、朱中楣的身世 |
二、朱中楣的才华 |
三、李元鼎与朱中楣的结缡 |
第二节 琴瑟和鸣的夫妻唱和 |
一、时人评价 |
二、唱和诗词集 |
三、夫妻唱和的特点 |
第三节 “梅山”情缘对李元鼎政治抉择的影响 |
一、对仕宦的支持与理解 |
二、远离政治的劝言与催归 |
第四节 “梅山”情缘对李元鼎诗词创作的影响 |
一、诗词中夫妻情感与家庭书写 |
二、《文江词》与明清之际的词风演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盛大士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盛大士的家世和生平 |
第一节 盛大士的家世 |
第二节 盛大士的生平 |
一、青年时期:家境贫寒,勤奋上进(1771—1800) |
二、壮年时期:游历南北,屡试不第(1801—1819) |
三、晚年时期:秉铎山阳,专于着述(1820—1839) |
第三节 盛大士的交游 |
一、与江苏籍文人交游 |
二、与非江苏籍文人交游 |
第二章 盛大士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盛大士诗歌的题材内容 |
一、游历述行 |
二、慨叹个人际遇和感怀亲人 |
三、咏史怀古 |
四、题画咏物 |
第二节 盛大士诗歌的艺术风格 |
一、博综灵变,风格各异 |
二、清思苦调,慨叹愁深 |
三、语言浅近易懂,质朴率真 |
第三章 盛大士的词创作 |
第一节 《琴竹山庄乐府》的题材内容 |
一、闺情词 |
二、题画词 |
三、寄怀词 |
第二节 《琴竹山庄乐府》的艺术特色 |
一、愁绪满怀,充满哀伤格调 |
二、情景交融,凄清哀婉 |
第四章 盛大士的散文创作 |
第一节 《蕴愫阁文集》的题材内容 |
一、记人记事类 |
二、论说类 |
三、杂记类 |
四、其他类 |
第二节 《蕴愫阁文集》的艺术特色 |
一、情感真挚动人 |
二、人物形象塑造方式多样 |
三、写景描摹细致具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8)单士厘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陆地区对单士厘的研究 |
(二)港台及海外对单士厘的研究 |
三、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传统文化世家的濡养 |
第一节 海宁许氏家族 |
第二节 萧山单氏家族 |
第三节 吴兴钱氏家族 |
第四节 家族文化的传承者 |
一、文化世家对单士厘的影响 |
二、单士厘对文化世家的传承 |
第二章 单士厘的文化交游 |
第一节 单士厘和家族亲属的交游 |
一、单士厘与家族男性 |
二、单士厘与家族女性 |
三、单士厘与家族亲属交游的意义 |
第二节 单士厘与国内女性友人的交游 |
一、单士厘与许德蕴 |
二、单士厘与上虞罗氏 |
三、单士厘与刘韵松 |
四、单士厘与江冬秀 |
第三节 单士厘与外国友人的交游 |
一、单士厘与下田歌子 |
二、单士厘与其他外国友人 |
三、单士厘与外国友人交游的意义 |
第三章 单士厘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受兹室诗稿》版本考辨 |
一、版本简述 |
二、版本比较 |
三、版本价值 |
第二节 《受兹室诗稿》思想内容 |
一、写景咏物,笔下生花 |
二、纪游见闻,游踪广泛 |
三、唱和应酬,情理兼备 |
第三节 《受兹室诗稿》艺术成就 |
一、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晓畅 |
二、手法:善用修辞,博采众长 |
三、风格:复杂多样,平和隽永 |
第四章 单士厘的散文创作 |
第一节 《癸卯旅行记·归潜记》的思想来源 |
一、钱恂的影响 |
二、钱稻孙的影响 |
三、下田歌子的影响 |
第二节 《癸卯旅行记·归潜记》的写作艺术 |
一、时空叙事,结构严谨 |
二、对比贯穿,寓于褒贬 |
三、旁征博引,直抒己见 |
第三节 《癸卯旅行记·归潜记》的价值阐释 |
一、史料价值 |
二、文学价值 |
三、思想价值 |
第五章 单士厘的女性文学作品编辑 |
第一节 《懿范闻见录》研究 |
一、俾为世范的写作目的 |
二、人物小传的写作模式 |
三、纷繁复杂的思想内涵 |
第二节 《清闺秀正始再续集》研究 |
一、《清闺秀正始再续集》版本考述 |
二、《清闺秀正始再续集初集二卷》的传抄历程 |
三、《清闺秀正始再续集初编》诗选特点 |
四、《清闺秀正始再续集》诗选意义 |
第三节 《清闺秀艺文略》研究 |
一、版本考述与收录来源 |
二、“士厘曰”之阐释 |
三、从诗集名“余”字探析清代女性生活与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单士厘着述及馆藏地 |
附录二 :单士厘作品书影 |
附录三 :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未收诗作 |
附录四 :单士厘年谱简编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近代爱国诗人王用宾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用宾的生平及交游 |
第一节 生平概述 |
(一) 早期求学阶段(1882-1905) |
(二) 中期革命时段(1905-1928) |
(三) 后期从政时段(1929-1937) |
(四) 晚期侨蜀时段(1937-1944) |
第二节 王用宾交游概述 |
(一) 革命道路指引人——孙中山 |
(二) 诗文好友 |
(三) 同僚知音 |
(四) 佛学之士 |
第二章 王用宾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王用宾诗歌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王用宾诗歌的题材内容 |
(一) 交游赠答 |
(二) 怀古忧时 |
(三) 节序感怀 |
(四) 写景咏物 |
第三章 王用宾诗歌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艺术手法 |
(一) 善用典故 |
(二) 以画笔写景 |
(三) 直抒胸臆 |
第二节 王用宾诗歌的风格特征 |
(一) 以沉郁为主的风格特征 |
(二) 慷慨豪壮的风格特征 |
(三) 恬淡自然的风格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王用宾年谱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四、古今名人元旦抒怀(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D]. 杨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D]. 李雪铭. 河北大学, 2020(08)
- [5]明代安徽方志辑存明人诗歌研究[D]. 刘敏.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6]明末清初诗人李元鼎研究[D]. 蔡欣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盛大士文学创作研究[D]. 潘英豪. 暨南大学, 2019(02)
- [8]单士厘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D]. 刘甜甜. 暨南大学, 2019(02)
- [9]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10]近代爱国诗人王用宾及其诗歌研究[D]. 胡丁丹.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