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比较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比较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如何带领人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的历史重任。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之后,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使原有的领导方式适应新的挑战,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创新,成为越来越紧迫的课题之一。人民行动党实际上主导了新加坡的发展,创造了“新加坡奇迹”,更重要的是新加坡实现了民主与权威、自由与秩序、管制与开放、集权与分权、稳定与活力之间最佳的契合点。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两党都是一党长期执政;都是华人社会,文化相似;两国同处于经济蓬勃增长的东亚地区并且都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等。因而厘清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执政党要素就尤为重要,论文通过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比较,一方面探求其对改进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也希求为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以及政党理论有所贡献。本文采用历史比较法、横向比较法和文献法分四个部分对两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第一章阐述了政党和执政方式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第二章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从诞生到上台执政的历程,分析了两党取得执政地位的方式和特点,目的在于探讨执政地位取得的不同方式对于国家政治制度以及执政方式的影响。第三章选取两党执政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主要有:政党制度及运作方式: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新加坡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政党体制:两党意识形态的变迁:都经历了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向自由民主价值转向三个阶段;两党社会控制方式:都实现了社会的高度整合;与立法系统、行政系统和司法系统的关系,最后分析了两党执政方式的特点.从以上分析入手尝试剥离两党执政规律中符合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内容。共同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意识形态的弱化和经济功能的增强;两党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的适应性是比较高的;经济发展优于民主发展;两国都在权威主义体制内推进了民主化。区别在于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有所不同。第四部分通过比较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改进提出了几点方向上的思考。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3.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政党基本理论概述
  • 1.1 政党与执政方式
  • 1.1.1 政党
  • 1.1.2 执政方式
  • 1.2 执政党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取得
  • 2.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中国的成立
  • 2.1.1 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
  • 2.1.2 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
  • 2.1.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2.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成立与上台执政
  • 2.2.1 新加坡政党发展进程
  • 2.2.2 人民行动党的成立
  • 2.2.3 林德宪制与人民行动党的成立
  • 2.2.4 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
  • 2.3 中国共产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取得政权方式的比较及其影响
  • 2.3.1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取得政权方式的比较
  • 2.3.2 政权取得方式的不同对于政治制度及执政方式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式
  • 3.1 政党制度及运作方式
  • 3.1.1 中国的政党制度
  • 3.1.2 新加坡的政党制度
  • 3.1.3 政党制度的比较
  • 3.2 两党的意识形态及其变迁
  • 3.2.1 两党政治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时期及各自特点
  • 3.2.2 两党经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时期及各自特点
  • 3.2.3 两党意识形态上对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追求
  • 3.2.4 两党意识形态的特点
  • 3.3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社会控制方式
  • 3.3.1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控制方式
  • 3.3.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社会控制方式
  • 3.3.3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社会控制方式的比较
  • 3.4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 3.4.1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 3.4.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 3.5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行政体系的关系
  • 3.5.1 中国共产党和行政体系的关系
  • 3.5.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行政体系的关系
  • 3.6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司法体系的关系
  • 3.6.1 中国共产党和司法体系的关系
  • 3.6.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司法体系的关系
  • 3.7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特点
  • 3.7.1 意识形态的弱化和经济功能的增强
  • 3.7.2 两国的政党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制度化水平都比较高
  • 3.7.3 两党都在权威主义体制内推进了民主化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思考
  • 4.1 协调处理执政权威与民主执政的关系
  • 4.2 依法执政,实现执政方式的法制化
  • 4.3 规范党政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民行动党得票率为何大跌[J]. 世界知识 2020(15)
    • [2].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大选后面临的考验[J]. 世界知识 2020(15)
    • [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底气何在[J]. 党课参考 2019(03)
    • [4].新加坡:一个56年不间断执政的神话[J]. 东西南北 2015(21)
    • [5].王瑞杰,未来的新加坡领导人[J]. 世界知识 2020(15)
    • [6].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领导力因素[J]. 中国领导科学 2018(04)
    • [7].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的基本经验[J]. 当代世界 2017(05)
    • [8].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监督体系的制度构建与运作机制[J]. 国外理论动态 2017(03)
    • [9].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政党自律研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7(04)
    • [10].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思考(下)[J]. 当代江西 2015(05)
    • [11].以行动兑现为民承诺——新加坡原政务官曾士生谈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J]. 党员干部之友 2014(04)
    • [12].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忧患意识的特征分析[J]. 新视野 2013(02)
    • [13].新加坡反对党政治作用探析[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4].从新加坡的政治生态变迁看人民行动党执政文化的转型[J]. 理论观察 2012(03)
    • [15].中国向新加坡学什么?[J]. 领导文萃 2012(20)
    • [16].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建设经验及启示[J]. 国外理论动态 2011(05)
    • [17].人物[J]. 中国外汇 2018(23)
    • [18].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底气何在[J]. 人民论坛 2018(17)
    • [19].新加坡体制内的国家治理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0].审视新加坡民主转型的条件与困境[J]. 法制与社会 2017(21)
    • [21].人民行动党青年团:社会治安的尖兵——新加坡凝聚青年之道[J]. 中国青年 2013(20)
    • [22].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遭受执政以来最大选举挫折 新加坡“好政府主义”将谢幕[J]. 世界博览 2011(11)
    • [2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困境[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01)
    • [24].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 科学社会主义 2013(01)
    • [25].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忧患意识内涵[J]. 学术界 2012(10)
    • [26].新加坡威权政治形成的背景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03)
    • [27].互动与共生:新加坡政党政治与现代化发展研究[J]. 黑河学刊 2009(08)
    • [28].浅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国会的关系[J]. 东南亚纵横 2008(07)
    • [29].新加坡执政党面临的新考验——人民行动党2011年国会选举“虽胜尤败”的原因分析及展望[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5)
    • [30].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分析[J]. 东南亚纵横 2018(03)

    标签:;  ;  ;  

    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