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Different Girl(论文文献综述)
姚从军,朱乐亚,邹崇理[1](2021)在《广义斯科伦项理论:一种新的量词理论》文中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思想的工具,是逻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科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邻近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对象。自然语言的语义尤其是量化语义显示出异常的复杂性,针对自然语言的量化语义,经典的量词理论(一阶逻辑和广义量词理论)由于其中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之间复杂的依存关系,造成所谓量词辖域歧义问题。而作为新的量词理论,广义斯科伦项理论能够贴近自然语言本身的句法构造去表征自然语言的量化语义,简化量词之间复杂的依存关系,解决量词辖域歧义问题。
王静[2](2021)在《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配公正是指个体或社会以公正的方式分配资源和任务。当儿童受到不公正分配时,他们会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反应,甚至产生嫉妒心理。那么当儿童自己作为分配者时,他们会公正地分配资源吗?他们的分配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现实的资源分配情境往往是复杂的,儿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分配有限的资源。研究表明,社会关系是影响儿童分配决策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分配资源时均偏爱那些与他们相似度或关系亲密度较高的接受者。较少有研究考察在其它因素的同时影响下,关系亲密度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是否还会保持原有的模式。考虑到资源的分配公正往往涉及价值公正和数量公正,本研究以4至6岁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实验法,考察学前儿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关系亲密度、资源价值和资源均分性对其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总体来看,本研究包含两个实证研究。研究1考察关系亲密度和资源价值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包含两个子研究:研究1a以125名学前儿童为被试,要求被试只作为分配者,为两个陌生人(或为好朋友和陌生人)分配不同价值的橡皮,同时考察关系亲密度和资源价值对学前儿童在非自我卷入情境下的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研究1b以118名学前儿童为被试,要求被试既作为分配者又作为接受者,为自己和陌生人(或为自己和好朋友)分配不同价值的橡皮,同时考察关系亲密度和资源价值对学前儿童在自我卷入情境下的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基于研究1的结果,研究2通过操纵资源数量能否均分将被试随机分为资源均分组和资源不可均分组,同时考察关系亲密度和资源均分性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同样包含两个子研究:研究2a以131名学前儿童为被试,要求被试只作为分配者,为两个陌生人(或为好朋友和陌生人)分配同等价值的橡皮,同时考察关系亲密度和资源均分性对学前儿童在非自我卷入情境下的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研究2b以123名学前儿童为被试,要求被试既作为分配者又作为接受者,为自己和陌生人(或为自己和好朋友)分配同等价值的橡皮,同时考察关系亲密度和资源均分性对学前儿童在自我卷入情境下的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同时考察关系亲密度和资源价值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时,只有关系亲密度显着预测其在两种不同卷入情境下的分配公正性。具体来说,不受资源价值高低的影响,学前儿童在为好朋友和陌生人分配资源时表现出不公正的分配行为,倾向分给好朋友更多的资源;相比之下,学前儿童在为自己和好朋友分配资源时表现出公正的分配行为,在为自己和陌生人分配资源时表现出利己的不公正的分配行为。(2)当在非自我卷入情境下同时考察关系亲密度和资源均分性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时,在关系亲密度较高的条件下,资源均分性才会影响其资源分配公正性。具体来说,当为好朋友和陌生人分配资源时,受到资源均分性的影响,学前儿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公正。与资源可均分的情况相比,学前儿童在为好朋友和陌生人分配不可均分的资源时表现得更加不公正,倾向分给好朋友更多的资源。(3)当在自我卷入情境下同时考察关系亲密度和资源均分性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时,在关系亲密度较低的条件下,资源均分性才会影响其资源分配公正性。具体来说,当为自己和陌生人分配资源时,受到资源均分性的影响,学前儿童在分配可均分的资源时表现出公正的分配行为,而在分配不可均分的资源时表现出利己的不公正的分配行为。综上所述,当同时考察学前儿童为谁分配资源以及资源的特性对其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时,儿童与接受者的关系亲密度以及资源的数量能否均分是影响学前儿童能否做出公正的分配行为的关键因素。该发现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前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洞察影响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因素,从而引导学前儿童学会如何公正地分配资源,培养学前儿童的公正意识。同时,幼儿期是培养良好道德规范的关键期,而分配公正是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关键期,培育学前儿童的公正道德规范,促进学前儿童道德的健康发展。
赵苓岑[3](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陈丽[4](2020)在《吕克·贝松电影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法国后“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吕克·贝松导演在法国电影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人称他是“法国的斯皮尔伯格”,他是一位极具个人独特风格、富于法国浪漫诗意,和艺术直觉的电影导演。虽然,吕克·贝松的作品一直以来富有争议,但在他的导演生涯中,他创作了许多具有挑战性、又风格迥异的影片。他始终坚持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并存的、全新的创作理念。其中,尤其是在女性角色塑造方面,更是成绩卓着,塑造了一个个颠覆传统、有血有肉、大胆、坚强、神圣的个性化女性形象,解构了以往女性被看、被边缘化的配角形象。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对吕克·贝松本人以及其电影作品的详细梳理,试图探讨吕克·贝松导演塑造女性形象的独特方式,及意义之所在。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现状,对吕克·贝松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详细地分析、整理、归类与总结,以此作为基础明确介绍与梳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女性主义概念、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女性主义与电影。同时也罗列梳理了吕克·贝松相关电影作品,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的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吕克·贝松电影的典型女性形象,并对她们进行分类。通过对其电影女性形象的分析,引出他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共性和本质,从而将其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依据角色设置分为五类:早熟少女形象;时代新女性形象;上帝使者女性形象;超能力女性形象;神秘杀手形象。论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吕克·贝松导演塑造女性形象的缘由,分别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分析。通过其作品创作年表的时间阶段,能够清晰的看到作品中各个时期女性形象的关注点,不难发现其导演生涯中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品诉求点不断转变,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点。论文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从镜头语言、符号意象以及整体影调三个方面详细举例分析,其在电影作品中是如何塑造女性形象的。论文的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塑造的贡献与不足,分别从丰富了世界电影的女性形象,以及其电影女性形象塑造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综上所述,本文以吕克·贝松电影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详细分类梳理、归类总结,并且将导演的个人经历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其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任一超[5](2019)在《心灵改变与生存方式 ——基于康德、施莱尔马赫与齐克果的相关文本》文中指出“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相对于外在的行为模式以及生活习惯所实现的改变,一个人内在的价值取向与行事标准就像天生的本性那样,几乎是无法改变的。这句话背后实际上隐含了一个相当棘手的生存困境:一方面,既然“秉性”几乎是无法改变的,那么人们似乎不应该对于出自“秉性”的行为而过分苛责;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基于“秉性”的生存选择并非一致,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生存中的善恶问题始终是无法回避的。于是,一个出于“秉性”而作恶的人能否弃恶从善,以及如何弃恶从善这一问题,就构成了这项研究的问题意识。本文首先从康德在《仅论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所提出的“心灵改变”这一宗教哲学问题入手,基于康德对人在生存选择时的主观基础的追踪,从而提出康德所界定的“准则”概念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兼具自由与必然的悖论性:一方面为道德上的或善或恶提供了基础(自由任性),另一方面又使得人在道德上的弃恶从善陷入困境(本性使然)。围绕学界针对康德所界定的“本性”概念所引发的争论,本文通过分析“向善禀赋”与“恶的倾向”之间基于上述悖论性而存在的逻辑矛盾,从而揭示了两个不同层次上的善的问题。借助于一段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争论,本文提出了“心灵改变”作为一个宗教哲学问题所必然涉及的建构与解构这个基本因素。不同于康德所确立的绝对自主的主体性意识,本文追踪了施莱尔马赫所强调的一种兼具的自主性与接受性的交互共存的主体性意识。以这种新的主体性意识为起点,本文说明了施莱尔马赫所提出的绝对依赖感是如何通过对主客对立的观念对象的解构,从而在一种绝对的主体性意识(上帝意识)中指向一种主客合一的情感对象。同时还说明了,作为解构性生存起点的敬虔意识并非直接诉诸一种孤立的绝对依赖感,而是取决于一种由绝对依赖感(更高级的自我意识)与感官性自我意识所共同构成的生存张力。在施莱尔马赫看来,敬虔意识在不同的宗教中具有多样性的表现。沿着接受性主体的回归这一思想史脉络,本文追踪了齐克果基于情感分析所界定的可能性概念。首先,基于对真理认识困境以及绝对悖论的分析,本文归纳了三种由冒犯情感所推动的理智形式(自弃、迟疑、反抗),并对它们最终所必然导致的对可能性的排斥展开了说明。其次,基于齐克果对亚当及其后继者所进行的生存分析,本文总结出两种关于可能性的谈论方式,前者呈现在一种以无知为前提的纯粹的着急情感中,后者呈现在一种以某种善恶观念为前提且伴随着一定倾向的着急情感中。最后,我们将生存可能性的问题归之于如何进入直接性的生存这一目标之上。本文一方面介绍了齐克果对回忆与重复这两种试图返回直接性或者建构直接性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呈现了齐克果对约伯如何获得直接性的独特解读,即约伯正是通过信仰的激情,在一种对当下苦难的观念解构中,最终获得了“这是一场试炼”的观念重构。总的来说,本文的论证思路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问题。首先,心灵改变所要求的是一种主观基础的改变;其次,主观基础的终极性地位只有通过引入一种解构性的力量才能有所突破;第三,解构的发生必然以某种情感性的生存起点为前提。
谷伟[6](2019)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美国文坛,乔纳森·弗兰岑是堪与唐·德里罗、E.L.多克特罗等前辈文坛巨匠相比肩的年轻一代小说家。作为悲剧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弗兰岑在创作中借助人物动荡的生存体验来折射宏观社会文化危机,培植穿透虚幻表象洞悉复杂现实的认知潜能。中后期代表作《纠正》《自由》与《纯洁》引爆了读者的抢购狂潮,获得批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三部小说在捕捉公众集体想象的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弗兰岑政治意识的锐度在减弱。这些批评声音所固守的是后现代主义立场,默认小说的能动性在于激进的形式实验,认为复归描摹家庭生活的现实主义就是向霸权投诚。而且,多数批评局限于单一小说文本,既无法立体呈现弗兰岑的创作全貌,亦使小说值得挖掘的文化政治维度无法获得充分讨论。据此,论文聚焦《纠正》《自由》与《纯洁》三部作品,细致分析弗兰岑对当代公共政治危机不同侧面的表征,挖掘其对重振公共领域的反思,勾勒弗兰岑中后期创作的主旨脉络,揭示其强烈的文化焦虑和时代关注,全面呈现其深层的文化政治意识,展现悲剧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论文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入手,在对小说进行贴合文本语境的具体阐释中,借鉴诸多当代理论家的思想锋芒,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认知图绘理论、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劳伦·勃朗特的情感依恋思想、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哲思、哈特与奈格里的诸众理论等,透过理论洞见来赋予论文更为深入的剖析视角。论文全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绪论、主体三章与结语。第一章(绪论)勾勒了弗兰岑的创作生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各时期的学界评论重心,归纳了对悲剧现实主义小说文化政治维度的理解缺憾。在对悲剧现实主义进行认知图绘的基础上,绪论指出论文旨在捕捉弗兰岑文学创作的总体脉络,聚焦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反思,随后概述了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从《纠正》对技术消费主义的批判入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中公共政治的衰微困境与重振策略。本章重点讨论了生物精神病学诊疗机制的物质主义逻辑,指出其摧毁了主体的内在世界,进而破坏了认知定位能力与共同体视野。《纠正》中的兰伯特夫妇及其三个子女的生命都以不同方式被吸纳到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中。弗兰岑通过再现兰伯特一家摆脱技术消费幻象的挣扎历程,指出抵抗霸权需要重拾历史意识,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深度;重塑认知定位,洞悉个体动荡苦难与集体福祉保障的瓦解密切相关;重构社群意识,构筑他者关爱的“情感空间”,形塑扞卫集体福祉的至善共同体。第三章从《自由》对美国政治势力的全谱分析入手,探究了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公共政治危机。《自由》以帕蒂与沃尔特夫妇、好友理查德、儿子乔伊等人物的爱恨离合为主轴展开叙述。小说中诸多人物受到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深刻影响:或如沃尔特等自由主义者投身“士绅化”等基于身份政治的文化抗争,却因白人精英身份,落入多重结构困境;或如理查德等文化左派诉诸朋克亚文化的对抗实践,却囿于激进颠覆的边缘立场,日益孤立大众;或如帕蒂与儿子乔伊受到右翼势力的情感操控,执着依恋物欲自由观,无视日常生活的苦难。藉由再现人物的霸权抗争,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认知图绘,洞悉新自由主义摧毁集体福祉的扩张逻辑,把握多元资本权力关系的聚合点;重拾历史意识,回溯美国自由共识中的非理性威胁,顺势把握自由信仰的另类策略;重整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摒弃无效的激进边缘立场,藉由爱来构筑共同体意识,进而统合奇异多元的诸众力量。第四章从《纯洁》对生命权力的反思入手,探究了数字资本霸权的公共政治危机。小说藉由女孩碧普找寻生父的历程,逐步揭开碧普父母与以阿桑奇为原型的网络揭秘英雄安德烈亚斯·沃夫的复杂纠葛,再现了资本主义藉由数字技术重构意识感知与精细调控人口的生命宰制。此外,小说分别从伦理与心理机制溯源,揭示出数字网络生命宰制与资本权力扩张的伴生关系,探究了数字网络对公共领域的巨大破坏力:一方面透过建构虚拟安全幻象,数字网络摧毁了个体基于他者认同的社会人格身份,消解了复杂现实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透过操控物性持存工业体系,数字网络宰制了传承世代经验象征符码的前个体储备,破坏了“个性化”进程,在摧毁主体独一心理结构的同时,消弭了多元包容的至善共同体。通过对碧普走出虚拟安全幻象的曲折探索,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历史意识,洞悉技术理性架空人类的启蒙辩证法逻辑,把握数字资本瓦解国家政治架构的趋势;重构认知定位,建立认知数字资本权力的微缩模型,揭示权力运作的对立框架来悬置权力机制;重建社群意识,推动大众透过思辨来洞悉数字资本宰制生命的危机,进而直面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敞开创造新世界的行动潜能。第五章(结语)探究了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能动性,指出弗兰岑意图重塑卢卡奇论及的“总体性”意识。在《纠正》《自由》与《纯洁》中,弗兰岑从多维度把脉诊断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复杂症候,在不同时期聚焦了公共政治危机的不同重心,持续调整和完善认知图绘、历史意识与社群连接的行动策略,旨在总体把握资本系统的错综现实,寻求重振公共政治的良方。
李言实[7](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王礼军[8](2017)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克莱因和安娜之间矛盾的激化,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于1943年1月至1944年5月召开一系列科学会议以讨论克莱因基于儿童精神分析实践的新观点。双方及其各自的追随者围绕潜意识幻想、死本能、退行、儿童分析技术等诸多主题展开激烈的争辩,构成精神分析史上着名的“弗洛伊德-克莱因论战”(Freud-Klein Controversies)。“论战”在学会新任主席佩恩的协调下落下帷幕,并达成一项“君子协定”。至此,英国精神分析形成三“组”鼎立的局势:以克莱因为首的“A组”(即克莱因学派),以安娜为首的“B组”(即维也纳学派),以温尼科特等为代表的“中间小组”(即后来的独立学派)。英国独立学派(British School of Independents)是由那些不愿归属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的精神分析师组成,它是以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巴林特和鲍尔比等为代表、与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相对立、遵循客体关系的研究取向且以批判性地吸收和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临床技术为宗旨的精神分析师团体;其成员还包括冈特里普、汗、海曼、米尔纳、里克罗夫特、金、斯图尔特、博拉斯,等等。尽管从表面上看来,独立学派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派”,但它是学会内部一股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维持学会的平衡,且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特征。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具有某些不言而喻的共性,形成一种所谓的“独立传统”(Independenttradition)。比如,他们尊重且恰当地评价所使用的精神分析观点,赋予其真实价值(true value),而不管它们出自何处;他们对普遍真理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盲目相信和推崇任何既定的理论思想,并重视理论和技术的多元化;同时,他们都强调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重视外部真实的现实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理论与实践上批判性地吸收其他的精神分析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不同于克莱因主义的客体关系思想。他们在对人性和驱力的态度、客体和客体关系、自体、人格与心理发展等精神分析基本理论,以及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方面都作出深入探讨和重要发展。首先,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重视人性中善的一面,认为婴儿生来是天真且具有发展潜能的,因而倡导一种积极的人性观;同时,他们不再将力比多视为是行为的根本驱力,转而将攻击性视为是一种有益发展的积极力量,并主张个体发展的首要动力是寻求客体(object-seeking)。他们基于客体和客体关系这一核心概念和线索,建构出各自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费尔贝恩的自我内心结构的纯粹客体关系理论、巴林特的原始爱的客体关系理论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等。在他们看来,自我或自体是人格的核心,人格的发展就是内心结构的形成,即自我或自体的成熟。而心理发展与客体关系的发展密切关联,在某种意义上,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婴儿从最初的绝对依赖逐渐朝向独立的过程。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还蕴含了自体心理学的诸多概念和观点,如费尔贝恩和冈特里普笔下的自我等同于自体,而温尼科特和马苏德·汗更是直接以自体为核心构建其人格与心理发展理论,博拉斯提出“客体自体”(selfas object)这一术语,强调自体-客体自体之间的关系。此外,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还对象征、梦和创造性这三个紧密相关的主题作出详细且深入的探讨,丰富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其次,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将精神病理学的起源提前至生命前两年的心理生活,在早期环境尤其是母婴关系中追溯精神疾病的根源。他们认为,早期环境的失败或剥夺会诱发婴儿的创伤体验,久之便会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性倒错亦是早期环境失败的结果;同时,它还是个体用以避免或控制焦虑的防御方式。最后,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对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目标和过程作出独特且颇具创造性的阐释,并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修正、发展、丰富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例如,他们重视移情和移情解释的积极作用;促使反移情概念的转变,将之视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工具;强调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发展游戏治疗技术,并将之用于治疗成人患者。总之,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一方面,他们促使精神分析从驱力模式转向客体关系模式,推动客体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他们变革了精神病理学思想,促使精神病理学从冲突模型转变为发展障碍模型。另一方面,他们修正、发展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从神经症扩展至严重的精神病。此外,他们还对自体心理学、关系精神分析学产生重要影响,并在医学、文学、美学、社会工作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亦存在某些不足,如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概念抽象、语言晦涩以及某些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问题等。然而,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谓之完美,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此,本研究亦是如此。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批判性地探究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在进行本土化运用时保持谨慎的态度。
郑毓?[9](2017)在《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在中国的现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的临床实用性,比较中国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对该部分诊断指南的使用情况、与他国或地区专业人员指南使用情况的一致性及可能存在的差异,与中国进食障碍患者的自然分类进行比较,为ICD-11在中国的应用提供相关依据和评价。【方法】从两个方面探讨诊断标准的临床实用性和在中国的适用性:1.在353名GCPN注册的中文使用者中进行网络测试。通过情景模拟研究设计相关问题,通过Qualtrics软件系统采集数据后,将结果纳入全球五个语言区的总样本中进行统计。2.采用自制问卷和EDI量表对379名2010-2016年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进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使用SPSS20.0及Latent GOLD 4.5处理数据。【结果】1.网络测试:(1)八组配对案例的比较结果均显示,ICD-11和ICD-10诊断指南均能有效区分出不同案例,且所有诊断分类的案例区分度ICD-11均优于ICD-10(除第六组配对诊断结果p<0.05外,余均p<0.01)。另外,ICD-11对于个别案例的诊断正确率优于ICD-10(p<0.05)。在指南的易用性、对于案例描述适合度等方面,专业人员对ICD-11的评价结果均优于ICD-10(p<0.001)。(2)大部分案例中,中国和全球专业人员使用ICD-11得到的诊断意见趋于一致。但在部分案例中,中国专业人员的诊断正确率较低。2.分类研究:依据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可以将进食障碍分成极低体重限制进食组(23.17%),无怕胖暴食-清除组(21.54%),低水平怕胖暴食组(19.27%),怕胖暴食组(19.27%),极低体重无怕胖组(16.76%)。在提取的临床症状表现中,BMI、有无暴食行为、有无催吐、有无服用导泻剂及怕胖观念存在显着性差异,而有无限制性进食并无显着性差异(p=0.57)。【结论】1.和ICD-10相比,ICD-11进食障碍相关部分的临床实用性明显提高。2.ICD-11在中国精神卫生从业人员中的适用性同全球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情况较为接近,具有跨文化适用性。3.中国进食障碍患者的分类结果基本符合新版ICD-11指南的诊断分类;但中国人群的低体重标准和怕胖观念的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程梅,李静[10](2016)在《“无名女子”之名——《女勇士》和《等待野蛮人》中的女性主义叙事》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和南非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库切的《等待野蛮人》这两部讽喻小说中各有一位神秘的"无名女子"主人公——《女勇士》叙述者的姑姑和《等待野蛮人》中的蛮族女孩。比较阅读后发现,两位无名女子都是男权专制体制的受害者,她们没有身份,没有地位,在不幸和沉默中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柔弱方式强烈控诉和抨击着父权政治、霸权主义,主张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二、A Different Gir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Different Girl(论文提纲范文)
(1)广义斯科伦项理论:一种新的量词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经典量词理论对自然语言量化语义的处理 |
三、广义斯科伦项理论的缘起 |
四、广义斯科伦项理论对有关量词辖域问题的处理 |
五、结语 |
(2)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分配公正的内涵 |
1.2 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因素 |
1.2.1 资源分配者自身因素 |
1.2.2 资源接受者因素 |
1.2.3 资源分配者和接受者的关系 |
1.2.4 资源因素 |
1.3 资源分配公正的研究范式 |
1.3.1 独裁者游戏 |
1.3.2 最后通牒游戏 |
1.3.3 强迫选择游戏 |
1.3.4 资源分配任务 |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构思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2.3 研究构思 |
2.4 研究假设 |
3 研究1:关系亲密度和资源价值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 |
3.1 研究1a非自我卷入情境下,关系亲密度和资源价值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假设 |
3.1.3 研究方法 |
3.1.4 结果分析 |
3.1.5 讨论 |
3.2 研究1b自我卷入情境下,关系亲密度和资源价值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假设 |
3.2.3 研究方法 |
3.2.4 结果分析 |
3.2.5 讨论 |
研究1 小结 |
4 研究2:关系亲密度和资源均分性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 |
4.1 研究2a非自我卷入情境下,关系亲密度和资源均分性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假设 |
4.1.3 研究方法 |
4.1.4 结果分析 |
4.1.5 讨论 |
4.2 研究2b自我卷入情境下,关系亲密度和资源均分性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假设 |
4.2.3 研究方法 |
4.2.4 结果分析 |
4.2.5 讨论 |
研究2 小结 |
5 总结与讨论 |
5.1 总讨论 |
5.1.1 关系亲密度和资源价值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 |
5.1.2 关系亲密度和资源均分性对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 |
5.2 研究创新性和局限性 |
5.2.1 研究创新性 |
5.2.2 研究局限性 |
5.3 总结论 |
5.4 研究启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法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
1.2 暴力与日常 |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
1.3 批判与日常 |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
1.4 写作与日常 |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
2.2 虚构与象征 |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
2.3 同时代的颜色 |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
3.4 中性批判的“我” |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
4.3.1 中性——言语关系 |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
5.1 日常与现实 |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
5.1.4 “远”和“空”的旅行 |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
5.3 窥视内外 |
5.3.1 内部窥视 |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
5.4.1 牧神与现代性 |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
致谢 |
(4)吕克·贝松电影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女性主义与吕克·贝松电影作品概述 |
第一节 女性主义 |
第二节 吕克·贝松及其电影作品 |
第二章 吕克·贝松电影的女性形象分析 |
第一节 早熟少女 |
第二节 时代新女性 |
第三节 上帝使者 |
第四节 超能力女性 |
第五节 神秘杀手 |
第三章 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吕克·贝松童年成长创伤与阴影 |
第二节 法国女性主义运动和“法国新浪潮”影响 |
第四章 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
第一节 诡谲冷峻的镜头语言 |
第二节 符号化的独特意象 |
第三节 忧郁沉重的影调氛围 |
第五章 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塑造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一节 丰富了世界电影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塑造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吕克·贝松作品年表 |
附录二 本研究涉及的吕克·贝松主要电影作品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5)心灵改变与生存方式 ——基于康德、施莱尔马赫与齐克果的相关文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分析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康德的相关研究 |
二、施莱尔马赫的相关研究 |
三、齐克果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生存的建构与解构 |
第一节 康德提出的心灵改变 |
一、敬虔派与道德界定 |
二、必然义务与任性自由 |
三、善恶准则与心灵改变 |
第二节 由心灵改变所引发的问题 |
一、国内学界一场持续的争论 |
二、向善禀赋与全善 |
三、趋恶倾向与善恶两可 |
第三节 寻找生存出发点 |
一、建构还是解构 |
二、“利”与“仁义”之间的生存张力 |
三、从“无意”到“本性” |
第三章 接受性主体的回归——施莱尔马赫对生存意识的分析 |
第一节 敬虔与神学——施莱尔马赫思想的生存背景 |
一、家族遗产与灵性试炼 |
二、启蒙精神与神学反叛 |
三、敬虔情感与生存起点 |
第二节 意识与思辨:施莱尔马赫对生存张力的重建 |
一、两种主体性意识:绝对自主与相对共存 |
二、两种对象的呈现方式:观念建构与情感指向 |
三、敬虔的生存张力:绝对依赖感与感官性自我意识 |
第三节 情感与观念:施莱尔马赫的敬虔理论 |
一、一般敬虔意识的不同阶段:偶像崇拜、多神教与一神教 |
二、一神教敬虔意识的发展倾向:“目的论的”与“美的” |
三、基督教敬虔意识的交替环节:救赎需求与救赎满足 |
第四章 情感与可能性——齐克果的生存分析 |
第一节 冒犯:丧失可能性 |
一、“绝对悖论”和真理认识困境 |
二、理智的自弃 |
三、理智的迟疑 |
四、理智的反抗 |
第二节 着急:面对可能性 |
一、跳入罪:从无辜到有辜 |
二、无辜即无知:亚当的着急情感 |
三、有辜即差异性:夏娃的现实性起点 |
第三节 信仰的激情:重获可能性 |
一、年轻诗人的生存悖论:返回直接性 |
二、重游柏林:建构直接性 |
三、约伯的信仰激情:从苦难中看到试炼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瘾君子的心灵改变及其生存重构——基于对保山“重生园”戒毒学员的个案追踪 |
第一节 田野前的准备:对现实性研究议题的学理剖析 |
一、如何理解吸毒成瘾 |
二、传统的“疾病论”思路及其困境 |
三、基督教戒毒及其终极性的生存关注 |
第二节 初入田野:基于预设的观察与发现 |
一、老熟人与“新世界” |
二、结识“新人”与生活日常 |
三、“新人房”里的去与留 |
第三节 融入田野:主体间性的生存叙事 |
一、潜藏危机 |
二、集体出逃 |
三、人手告急 |
四、悲喜交加 |
第四节 返回书斋:对个案的生存分析 |
一、吸毒与生存选择 |
二、瘾君子的生存悖论 |
三、戒毒与救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创作生涯与作品简介 |
1.2 国内外弗兰岑研究综述 |
1.3 弗兰岑的悲剧现实主义文学观 |
1.4 研究思路 |
1.5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纠正》: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救赎 |
2.1 深度模式消亡与认知定位困境 |
2.1.1 生物精神病学的物质主义逻辑 |
2.1.2 心理时间的外在空间化:精神分裂感 |
2.1.3 生物精神病学诊疗的技术消费资本逻辑 |
2.1.4 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的认知困境 |
2.2 主体死亡与共同体意识崩解 |
2.2.1 主体之死的原因:心灵维度的抹杀 |
2.2.2 临床抑郁症的羞耻感机制溯源 |
2.2.3 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 |
2.3 对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抵抗 |
2.3.1 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 |
2.3.2 重塑认知图绘 |
2.3.3 铸就共同体的“情感空间” |
2.4 小结 |
第三章 《自由》:左翼自由派公共政治的重塑 |
3.1 自由主义共识的溃败 |
3.1.1 自由主义与身份政治的联盟历程 |
3.1.2 士绅化进程: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伦理与现实冲突 |
3.1.3 边缘与底层的夹击: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龃龉困境 |
3.2 文化左派边缘抵抗策略的溃败 |
3.2.1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文化实践 |
3.2.2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内爆崩解 |
3.2.3 后现代主义文化左派的现实危机 |
3.3 右翼新自由主义社会霸权的宰制 |
3.3.1 情感结构与自由观的文化变迁 |
3.3.2 新自由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吸纳 |
3.3.3 新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观的吸纳 |
3.3.4 情感依恋:情感结构宰制的深层运作 |
3.4 左翼自由派的公共政治重塑 |
3.4.1 形塑多元资本权力的伦理认知图绘 |
3.4.2 重构自由共识的历史维度 |
3.4.3 激活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纯洁》: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抵抗 |
4.1 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新趋势 |
4.1.1 生命权力在身体规训界面的拓张 |
4.1.2 生命权力在群体调节界面的拓张 |
4.2 公共领域衰微的溯源 |
4.2.1 公共领域衰微的外在伦理溯源 |
4.2.2 公共领域衰微的深层心理机制 |
4.3 数字网络霸权的救赎 |
4.3.1 开启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历时反思 |
4.3.2 建构对数字资本权力的认知模型 |
4.3.3 再创爱的平等共同体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总体性”意识的重构 |
5.2 文化政治策略的能动探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
一、从小说到戏剧 |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
一、1962—1999:初始期 |
二、2000—2015:发展期 |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
六、小结 |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
四、小结 |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四、小结 |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
(二) 吴兴国采访录 |
(三) 张献访谈 |
(四) 冯远征访谈 |
(五) 喻荣军访谈 |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哲学思想传统 |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 |
一、古典精神分析的影响 |
二、英国客体关系思想的影响 |
三、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
第四节 临床实践 |
第二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基本特征 |
一、独立学派精神分析师的特征 |
二、独立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特征 |
第三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独立学派的诞生——聚焦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论战” |
一、“论战”的背景 |
二、“论战”的过程 |
三、“论战”的结果和独立学派的诞生 |
第二节 独立学派的发展 |
一、规模的扩大 |
二、理论的多元化与整合 |
三、技术的发展 |
四、当前动态 |
第四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第一节 温尼科特 |
一、生平与着述 |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
三、影响与继承者 |
第二节 费尔贝恩 |
一、生平与着述 |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
三、影响与继承者 |
第三节 巴林特 |
一、生平与着述 |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
三、影响与继承者 |
第四节 鲍尔比 |
一、生平与着述 |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
三、影响与继承者 |
第五节 其他人物 |
一、冈特里普 |
二、汗 |
三、里克罗夫特 |
四、博拉斯 |
第五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人性观 |
第二节 驱力观 |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三节 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
一、客体、客体关系与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
二、独立学派的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
第四节 自体观 |
一、温尼科特的自体观 |
二、费尔贝恩的自体观 |
三、冈特里普的自体观 |
四、汗的自体观 |
五、博拉斯的自体观 |
六、小结 |
第五节 人格与心理发展观 |
一、人格与心理的结构 |
二、人格与心理的发展 |
三、小结 |
第六节 象征 |
一、弗洛伊德等人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七节 梦 |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八节 创造性 |
一、弗洛伊德与克莱因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六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精神病理学 |
第一节 精神病理学的基本观点 |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
第二节 性倒错——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 |
一、吉莱斯皮的观点 |
二、汗的观点 |
三、利门塔尼的观点 |
四、小结 |
第七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心理治疗学 |
第一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与目标 |
一、温尼科特的观点 |
二、费尔贝恩的观点 |
三、巴林特的观点 |
四、冈特里普的观点 |
五、其他观点 |
六、小结 |
第二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过程 |
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
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退行 |
第三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技术 |
一、基本态度 |
二、具体技术 |
第八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独立学派内部的比较 |
一、独立学派内部的共性 |
二、独立学派内部的差异 |
第二节 独立学派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
一、独立学派与维也纳学派 |
二、独立学派与克莱因学派 |
三、独立学派与自体心理学 |
四、独立学派与关系精神分析学 |
第九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评价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贡献 |
一、理论上的贡献 |
二、实践上的贡献 |
第二节 主要不足 |
一、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 |
二、概念繁杂晦涩,语言艰深难懂 |
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
第三节 主要影响 |
一、对精神分析内部的影响 |
二、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
第四节 未来展望 |
一、对独立学派的展望 |
二、对本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在中国的现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全称对照表 |
中文部分 |
研究背景 |
1 ICD-11 指南的修订 |
1.1 ICD-11 修订工作及评估标准 |
1.2 ICD-11 修订重点和主要目标 |
1.3 ICD-11 的修订及评估工作现状 |
1.4 团队前期研究与成果 |
2 进食障碍的诊断 |
2.1 诊断的现存问题和修改方案 |
2.2 诊断的跨文化适用性 |
3 研究目的、假设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和假设 |
3.2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ICD-10 与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的比较分析及其在中国临床工作者中的适用性 |
1 研究现状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来源 |
2.1.2 入组标准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主要工具 |
2.2.2 量表 |
2.2.3 配对案例 |
2.2.4 研究问卷 |
2.3 研究过程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ICD-10 与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的比较分析 |
3.1.1 样本的一般资料 |
3.1.2 ICD-11 与ICD-10 对不同案例诊断结果 |
3.1.3 案例严重程度和功能损害评估 |
3.1.4 诊断一致性 |
3.1.5 对指南的主观评价 |
3.2 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及同全球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比较 |
3.2.1 样本的一般资料 |
3.2.2 中国和全球参与者使用ICD-11 对不同案例诊断结果 |
4 讨论 |
4.1 ICD-10 与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的比较分析 |
4.1.1 样本的一般资料 |
4.1.2 ICD-11 和ICD-10 进食障碍相关部分诊断结果比较 |
4.1.3 网络测试中所用虚拟案例的评价 |
4.1.4 ICD-11 和ICD-10 进食障碍相关部分的评价 |
4.2 中国和全球参与者使用ICD-11 对不同案例诊断结果 |
4.2.1 样本的一般资料 |
4.2.2 中国和全球参与者使用ICD-11 对不同案例诊断结果 |
4.2.3 进食障碍的体重标准 |
4.2.4 暴食的定义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进食障碍患者临床诊断的分类研究 |
1 研究现状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测量工具 |
2.2.1 一般人口学调查表 |
2.2.2 进食障碍调查量表-I(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 EDI-I)中的瘦身倾向分量表(Drive for Thinness,DT) |
2.3 研究流程 |
2.3.1 专家诊断 |
2.3.2 量化统计 |
2.3.3 模型评价与选择 |
3 研究结果 |
3.1 人口统计学资料 |
3.2 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中国进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统计学分类和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诊断分类的比较 |
4.2 怕胖观念的标准 |
4.3 与DSM-5 诊断指南的比较 |
5 结论 |
总结 |
英文论文 |
General Introduction |
1 Revision of the ICD-11 Guidelines |
1.1 Revision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of ICD-11 |
1.2 The objective of the revision |
1.3 Current progress of the re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ICD-11 |
1.4 Proceding of our previous researches |
2 The classification of Eating Disorders |
2.1 Existing problems of diagnosis of eating disorders and revising plan |
2.2 Cross-cultural applicability of ICD-11 |
3 Aims, hypothesi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
3.1 Aims and hypothesis |
3.2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
Part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Utility of ICD-10 and ICD-11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Chinese Clinical Practitioners |
1 Research background |
2 Objects and methods |
2.1 Research objects |
2.1.1 Sample source |
2.1.2 Inclusion criteria |
2.2 Research Methods |
2.2.1 General Methods |
2.2.2 Scales |
2.2.3 Paired vignettes |
2.2.4 Questionnaires |
2.3 Procedure of study |
2.4 Statistical analysis |
3 Results |
3.1Comparison of ICD-10 and ICD-11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
3.1.1 General information on samples |
3.1.2 Results of diagnosis for different cases under ICD-11 and ICD-10 |
3.1.3 Symptom Severity and Impairment Assessment |
3.1.4 Diagnostic consistency |
3.1.5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guidelines |
3.2 Comparison of ICD-11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in Chinese professionals withglobal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
3.2.1 General information on samples |
3.2.2 Results of diagnosis for different cases under ICD-11 and ICD-10 |
4 Discussion |
4.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CD-10 and ICD-11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
4.1.1 General information on samples |
4.1.2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results of ICD-11 and ICD-10 Feeding and EatingDisorders |
4.1.3 Evaluation of vignettes in the online study |
4.1.4 Evaluation of ICD-11 and ICD-10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
4.2 Diagnostic results of different cases in Chinese and global participants under ICD-11 |
4.2.1 General information on samples |
4.2.2 Results of diagnoses in Chinese and global participants |
4.2.3 Weight Standard for eating disorders |
4.2.4 Definition of binge eating |
5 Conclusion |
Part 2 Latent Class Structure of Chinese Eating Disorder |
1 Research background |
2 Objects and methods |
2.1 Research objects |
2.2 Measuring method |
2.2.1 General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
2.2.2 The Drive for Thinness (DT) subscale in the 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EDI-I) |
2.3 Research process |
2.3.1 Expert diagnosis |
2.3.2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
2.3.3 Model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
3 Results |
3.1 Demographic data |
3.2 Results of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
4 Discussion |
4.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CD-11 classificationof Feeding and Eating Disorder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ating disorders |
4.2 The concept of fear of fat |
4.3 Comparison with other diagnostic guidelines |
5 Conclusion |
Summary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喂养和进食障碍网络测试 调查问卷 |
附录 2:ICD-11 喂养和进食障碍诊断指南 |
附录 3:网络测试中所用案例 |
附录 4: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1) |
综述 喂养和进食障碍诊断标准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无名女子”之名——《女勇士》和《等待野蛮人》中的女性主义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名字的意义 |
三、女性主义的不同 |
四、《女勇士》中的“无名女子” |
五、《等待野蛮人》中的“无名女子” |
六、结语 |
四、A Different Girl(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义斯科伦项理论:一种新的量词理论[J]. 姚从军,朱乐亚,邹崇理. 学术研究, 2021(05)
- [2]学前儿童资源分配公正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 王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4]吕克·贝松电影的女性形象研究[D]. 陈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心灵改变与生存方式 ——基于康德、施莱尔马赫与齐克果的相关文本[D]. 任一超. 山东大学, 2019(02)
- [6]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D]. 谷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7]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D]. 王礼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9]ICD-11“喂养和进食障碍”分类在中国的现场研究[D]. 郑毓?. 上海交通大学, 2017
- [10]“无名女子”之名——《女勇士》和《等待野蛮人》中的女性主义叙事[J]. 程梅,李静.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