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环论文-丁娱乐,赵树权,李金航,刘向辰

电流环论文-丁娱乐,赵树权,李金航,刘向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流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型逆变器,电流耦合,偏差解耦扰动观测器,动态特性

电流环论文文献综述

丁娱乐,赵树权,李金航,刘向辰[1](2019)在《基于偏差解耦扰动观测器的Fuzzy-PI 逆变器电流环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电感参数发生变化时,L型逆变器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存在dq轴电流耦合问题。本文将偏差解耦扰动观测器用于L型逆变器流环控制,该控制方案可以有效抑制电感参数变化引起的dq轴电流耦合现象;为了提高控制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对逆变器电流环控制中的PI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偏差解耦扰动观测器的Fuzzy-PI逆变器电流环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既不仅可以有效抑制dq轴间的电流耦合,又保证了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10期)

司梦[2](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偏差解耦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由于调速性能优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气传动、航空航天等领域。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特性,以永磁同步电机为被控对象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强耦合的系统。在高性能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中,高精度的电流环控制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流环的解耦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因此,要实现高精度的控制系统必须对电流环进行解耦控制。对于电流反馈解耦控制策略和偏差解耦控制策略来说,在参数匹配时两种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电流环的完全解耦控制,在参数不匹配时不能实现电流环的完全解耦控制,电流环存在解耦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补偿控制的思想,采用一种在偏差解耦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干扰观测器的控制策略,该策略是将参数变化、突变负载和交直轴间电流耦合造成的电压误差作为外部干扰来处理,利用干扰观测器对外部干扰进行观测,并将其反馈到电压输入端进行补偿,实现电流环的解耦控制。对电流反馈解耦控制、偏差解耦控制和引入干扰观测器的偏差解耦控制叁种控制策略,通过对其传递函数的幅频特性定量分析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的解耦特性。为了证明引入干扰观测器的偏差解耦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验证,在以TMS320F28335为核心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搭建的两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1、在电机铭牌参数和电机实际参数匹配时,电流反馈解耦控制、偏差解耦控制和引入干扰观测器的偏差解耦控制叁种控制策略均可以实现电流环完全解耦控制。2、在电机铭牌参数和电机实际参数不匹配时,电流反馈解耦控制策略和偏差解耦控制策略,不能实现电流环良好的解耦控制,电流环的解耦效果不佳。相比于电流反馈解耦控制和偏差解耦控制来说,引入干扰观测器的偏差解耦控制策略能更好的实现电流环解耦控制,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解耦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寇天明[3](2019)在《引入虚拟电阻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功率密度高、结构简单、效率高、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矢量控制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控制方法之一,利用坐标变换能够实现磁场和转矩的静态解耦控制,使交流电机达到类似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但是矢量控制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容易受到扰动的影响,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的抗扰动性能,本文采用引入虚拟电阻控制策略对其抗扰性能进行改善。考虑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固有延时,通过对闭环零极点分布图进行分析,探究系统延时对引入虚拟电阻策略的影响,构建了以Smith预估器为核心的延时补偿环节,降低延时对引入虚拟电阻策略的不利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的控制精度。针对参数失配这一问题,利用伯德图和叁维图,分析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对参数失配的鲁棒性。为了验证本文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在提高抗扰性能方面的有效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进行了仿真验证,在以TI公司DSP芯片TMS320F28335为核心的两电平电压源逆变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明:与未引入虚拟电阻策略对比,引入虚拟电阻策略可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的抗扰性能,尤其是引入虚拟电阻加Smith预估器策略可以显着提高其抗扰性能且对参数失配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郭峰[4](2019)在《高精度音圈电机电流环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航天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空间卫星系统的光学观测指标越来越高,光学载荷对星载活动部件正常工作带来的微振动环境越来越敏感。音圈电机作为卫星平台隔振器的核心执行器,其出力精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卫星平台的隔振性能。在音圈电机的位置、速度、电流环叁环中,电流环的电流精度直接与电机的出力精度相关,同时,电流环作为叁环控制的最内环,其品质的好坏决定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因此,高精度的电流环控制技术成为了研制高性能隔振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之一。卫星平台隔振器的应用背景对音圈电机提出了大推力的要求,在电流环上体现为大额定电流,使得传统的基于模拟器件的电流控制方案难以使用。本文以开关型方案为基础,建立了音圈电机电流环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将高精度的电流控制技术的实现分为叁个部分:强EMI环境下的高精度电流采样、输出电流的纹波抑制、外界对电流环扰动的抑制。在电流反馈方面,兼顾高精度与航天器背景带来的体积约束,采用分流器法作为电流采样方案,本文分析对比了分流器电阻不同接入位置对电流检测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分流器及后续器件的电流检测误差模型,将误差分为可补偿的静态误差和难以补偿的动态误差,并指出分流器法存在的小电流误差大的缺点。针对可补偿的静态误差,利用高精度数字电流表的测量值结合最小二乘法设计补偿函数,通过实验验证静态误差补偿的有效性;针对分流器法小电流误差大的缺点,提出基于采样电流及其导数的反馈回路增益切换逻辑,利用高增益抑制小电流误差并避免频繁切换增益对电流检测的影响。为抑制高频采样噪声的影响,并为增益切换逻辑提供电流导数值,采样ADRC方法中的TD跟踪微分器作为电流滤波器,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其滤波性能、响应速度和剔除假值的能力。在纹波抑制方面,为了减少输出电流纹波,本文建立了基于双极性PWM调制环境下的输出电流纹波模型,经过分析,采用两种方法来减少输出电流纹波:提高开关频率、改变有效占空比。在提高开关频率方面,利用新器件GaN在高开关频率环境下应用的优势,取代传统的Si MOSFET作为功率器件。为解决高频率的GaN器件存在着门级驱动电压安全范围狭窄和共模源极电感带来的误导通问题,设计驱动回路面积优化方法和基于磁通相消法的母线电容配置方法以抑制寄生电感,通过实验对比优化前后的振荡电压抑制能力。同时,对分流器电阻的寄生电感带来的额外共模源极电感,设计“浮地”的驱动拓扑,使分流器电阻的寄生电感与共模源极电感隔离。在扰动补偿方面,通过对音圈电机电流环模型的分析,将高开关频率下的电流环的扰动来源定位为死区扰动,本文建立了音圈电机电流环的死区模型,在已有PI调节器的基础上,将死区对电流的影响定位为电流过零点附近的失真现象。为解决阶跃式的平均电压死区补偿方法和PI调节器配合使用时出现的电流振荡现象,本文给出了渐变型的平均电压死区补偿方法,通过TD跟踪微分器求得的电流导数值来判定电流极性的有效性,增大了死区补偿范围,解决了电流振荡的现象并对死区效应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研制高性能音圈电机电流环驱动器,设计其关键硬件电路与软件工作流程,通过对本文提出方案进行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任丽媛,张旭秀[5](2019)在《基于滑模自抗扰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滑模控制存在的抖振现象以及系统运行时的扰动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滑模自抗扰控制的电流控制器,所谓线性滑模自抗扰控制就是滑模控制与自抗扰控制的结合,其核心为扩张状态观测器,扩张状态观测器可观测系统的状态及扰动并对扰动进行补偿,能有效抑制系统扰动、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搭建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自抗扰矢量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滑模控制相比,该方法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削弱了系统抖振,改善了系统扰动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朱思明[6](2019)在《PMSM伺服系统电流环控制参数自整定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交流伺服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流环作为交流伺服系统的最内环,其控制参数的调整是交流伺服系统性能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流环中死区等非线性因素的存在,无法准确计算理想的控制参数,一般由操作人员手动调整参数,但效率低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参数自整定方法与控制参数寻优相结合的参数整定策略。本文在交流伺服系统电流环传递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反电动势和电流控制器输出限幅对电流环的影响,提出了电流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忽略反电动势和控制器输出限幅的限制条件,进而完成了电流环的简化。分析了伺服驱动器中死区以及功率器件压降等非线性因素对电机参数辨识的影响,结合电机参数辨识过程中的实际工况,对死区和压降进行近似处理,实现了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补偿;提出了激励信号幅值的确定方法,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实现了对电机参数的辨识。分析了电流环控制性能时域的单项评价指标以及典型I型系统的特性,通过将电流环校正为典型I型系统推导了控制参数的计算公式,结合电流环设计需求,设计了控制参数计算公式的优化方法;在常见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上升时间、调整时间和偏差积分等特征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并采用坐标轮转法实现了电流环控制参数的优化。最后,基于仿真平台和实验平台,对本文提出的电流环控制参数自整定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中整定得到的控制参数均能保证电流环达到理想的响应性能,从而验证了电流环控制参数自整定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赵瑞,闫剑虹[7](2019)在《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电流环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流环是影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叁闭环串级位置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关键环节,而其控制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小惯量位置伺服过程具有位置给定小、速度变化快和电流响应要求高的特点,针对反电势干扰和环路延时的问题,对一阶通用自抗扰控制算法进行适当改进,设计了带输出微分预估器的电流环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对控制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流环自抗扰控制算法较传统PI控制算法能更好的补偿反电势干扰的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输出滤波和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03期)

常鹏飞,田炜[8](2019)在《直驱变流器网侧双电流环控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风电直驱变流器不脱网运行时,网侧采用单电流环控制导致的不良后果,如直流侧电压二次波动、网侧输出电流谐波含量高等问题,结合直驱变流器的主回路特点,提出网侧采用双电流环控制。分析了双电流环的控制目标,并详细分析了两种控制算法(即滤波法和矢量法)的数学推导过程,最后根据动模实验平台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双电流环控制中滤波法优于矢量法,滤波法支持长期稳态运行、直流电压阶跃、功率阶跃,在故障期间,采用双电流环控制(滤波法)的电网电压、电流正弦度较好。(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2期)

王健健[9](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电流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旋转坐标轴下的动态等效电路,并给出了矢量控制系统中的电流环设计方法,结合了以TI公司的TMS320F28335型DSP为主控的硬件对其转矩电流响应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验证了通过本文方法计算出的电流环参数可满足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的矢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19年04期)

寇天明,李好文,郑岗,杨佳瑞[10](2019)在《引入主动阻尼的PMSM电流环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电流环的抗扰动性能,在电流环控制器中引入主动阻尼控制,针对主动阻尼对控制系统固有延时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主动阻尼控制加Smith预估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Smith预估器对控制系统固有延时进行补偿,可降低系统延时对主动阻尼控制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电流环的动态性能,并分析了Smith预估器对模型参数失配的鲁棒性。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电流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由于调速性能优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气传动、航空航天等领域。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特性,以永磁同步电机为被控对象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强耦合的系统。在高性能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中,高精度的电流环控制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流环的解耦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因此,要实现高精度的控制系统必须对电流环进行解耦控制。对于电流反馈解耦控制策略和偏差解耦控制策略来说,在参数匹配时两种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电流环的完全解耦控制,在参数不匹配时不能实现电流环的完全解耦控制,电流环存在解耦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补偿控制的思想,采用一种在偏差解耦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干扰观测器的控制策略,该策略是将参数变化、突变负载和交直轴间电流耦合造成的电压误差作为外部干扰来处理,利用干扰观测器对外部干扰进行观测,并将其反馈到电压输入端进行补偿,实现电流环的解耦控制。对电流反馈解耦控制、偏差解耦控制和引入干扰观测器的偏差解耦控制叁种控制策略,通过对其传递函数的幅频特性定量分析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的解耦特性。为了证明引入干扰观测器的偏差解耦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验证,在以TMS320F28335为核心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搭建的两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1、在电机铭牌参数和电机实际参数匹配时,电流反馈解耦控制、偏差解耦控制和引入干扰观测器的偏差解耦控制叁种控制策略均可以实现电流环完全解耦控制。2、在电机铭牌参数和电机实际参数不匹配时,电流反馈解耦控制策略和偏差解耦控制策略,不能实现电流环良好的解耦控制,电流环的解耦效果不佳。相比于电流反馈解耦控制和偏差解耦控制来说,引入干扰观测器的偏差解耦控制策略能更好的实现电流环解耦控制,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解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流环论文参考文献

[1].丁娱乐,赵树权,李金航,刘向辰.基于偏差解耦扰动观测器的Fuzzy-PI逆变器电流环控制策略[J].微电机.2019

[2].司梦.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偏差解耦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3].寇天明.引入虚拟电阻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4].郭峰.高精度音圈电机电流环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任丽媛,张旭秀.基于滑模自抗扰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环控制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9

[6].朱思明.PMSM伺服系统电流环控制参数自整定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7].赵瑞,闫剑虹.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电流环控制器设计[J].微电机.2019

[8].常鹏飞,田炜.直驱变流器网侧双电流环控制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9].王健健.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电流环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19

[10].寇天明,李好文,郑岗,杨佳瑞.引入主动阻尼的PMSM电流环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9

标签:;  ;  ;  ;  

电流环论文-丁娱乐,赵树权,李金航,刘向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