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王安忆20多年来的创作历程经历了三次转折。本文主要研究王安忆三次转变、转变原因及其意义。王安忆在多年的创作中,一直保持着不断生长的状态,第一次转变以《小鲍庄》为标志,在国内寻根文学思潮、国际笔会以及自省等内外因素的推动下,从早期倾诉个人独语的情感阶段,转向对人类命运的探索。这次转变使王安忆站在世界文化语境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衰微进行了反思。第二次转变是在“文学上海”集体建构的文化氛围里引发的作者对有关虚无、孤独、漂泊、欲望等人生命题的精神探索。这次转变以《长恨歌》为标志,这一阶段,王安忆转向了对市民日常审美生活与上海精神的挖掘,力图从上海市民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与生活精神,从而实现对历史与人生、物质与精神双重困境的超越。20世纪90年代末始,王安忆转向了对乡村的书写,这是她的第三次创作转变,以《富萍》和《上种红菱下种藕》为标志,在自身写作的圜囿与上海现代城市文明逐渐衰微的双重困境中她将视角转向乡村,从乡村发现生命的活力。在本文中通过与传统海派创作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王安忆在有关上海的书写、人性思考层面、日常生活的叙事立场这三个方面对传统海派文学的内涵有所突围与超越,实现了真正的书写者的作家理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小鲍庄》的神话叙事[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02)
- [2].《小鲍庄》的家庭想象——拾来和二婶的“结合”[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8)
- [3].《小鲍庄》中的道德景观[J]. 学术评论 2015(02)
- [4].《小鲍庄》叙事空间特征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7(09)
- [5].谈《小鲍庄》与《白鹿原》中的家族文化和神话传说[J]. 作家 2009(10)
- [6].在洪水中重生——对《小鲍庄》的原型解读[J]. 青春岁月 2011(04)
- [7].论王安忆《小鲍庄》的洪水意象[J]. 青年文学家 2011(09)
- [8].经典的建立和它的裂隙——重读《小鲍庄》[J]. 莽原 2020(01)
- [9].从《小鲍庄》的批评位移看媒介对经典的重塑[J]. 中州学刊 2019(07)
- [10].《小鲍庄》的原型符码解读[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1].《小鲍庄》中的儿童形象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7)
- [12].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小鲍庄》人物谈[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04)
- [13].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看文学史如何定义《小鲍庄》与“文化寻根”[J]. 红河学院学报 2014(03)
- [14].从神话原型看《小鲍庄》的“寻根”内涵[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7)
- [15].从《长恨歌》和《小鲍庄》看王安忆的历史观[J]. 安康学院学报 2014(05)
- [16].浅析王安忆的《小鲍庄》[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11)
- [17].《小鲍庄》研究综述[J]. 青海师专学报 2009(01)
- [18].《小鲍庄》民俗文化浅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 [19].谈《小鲍庄》与《白鹿原》中的“仁义”[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6)
- [20].浅析《小鲍庄》中的“仁义”[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8(04)
- [21].论《小鲍庄》的“仁义”主题[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8)
- [22].探寻《小鲍庄》之文化[J]. 芒种 2012(22)
- [23].双重叠影·深层象征——从《小鲍庄》谈王安忆小说的一种叙事技巧[J]. 中国作家 2009(01)
- [24].乡土中国的恒与变——《呼兰河传》与《小鲍庄》的对照解读[J]. 鸡西大学学报 2014(01)
- [25].《小鲍庄》中的大众面孔[J]. 名作欣赏 2014(15)
- [26].宏大叙事背后的情感解读——《小鲍庄》中三段恋情透视[J]. 名作欣赏 2011(36)
- [27].浅析《小鲍庄》的神话书写[J]. 青春岁月 2013(02)
- [28].论王安忆对民族传统的现代观照——再读《小鲍庄》[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01)
- [29].论《小鲍庄》中的“外乡人”形象——以现代文明的摸索者鲍仁文为例[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30].从翻译目的论看《小鲍庄》英译策略[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