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资本定价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韩红成
导师: 徐桂华
关键词: 资本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投资者行为,定价模型,定价决策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是一篇关于资本定价理论介绍、评述及应用的文章。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资本定价的概念、内涵、意义和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对我国资本市场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内容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对资本定价理论在我国应用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为投资者资本定价提供实务指导和建议。 第一部分为理论综述。资本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资本来源于一般商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资本定价既包含了一般商品定价的基本原理,又与之有所区别。资本定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具有相对性、时效性、模糊性和主观性等特征,并受到反馈效应和制度性缺陷的影响。资本定价理论与应用清晰剖析了增加和毁损公司价值的因素,不仅可用于资本定价,而且对公司如何进行价值管理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众多与资本定价相关的投资理论中,本文选择重要的有效市场假说、投资组合理论、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等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分别进行了评述。 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市场环境和投资者行为是影响资本定价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证券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制度性缺陷和制度变革的不确定性,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弱式有效性向半强式有效性过渡阶段,具有信息收集和加工优势的投资者可以获得超额收益。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壮大,我国投资者行为正逐步向价值投资理念转变,我们应顺应这种变化趋势,确立合理的投资策略。 第三部分为应用研究。资本定价的过程可分为公司分析、构建资本定价模型,以及定价决策三个步骤。公司分析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最常用的资本定价模型主要有三种,折现现金流模型、相对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投资者需要针对不同的公司特点选择不同定价模型。以定价模型得出的定价结果为重要参考,投资者还需要综合考虑和比较资本的控制权溢价、流动性和交易结构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后的定价决策。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本文的研究背景
0.2 结构与内容安排
0.3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1章 资本定价理论的概念、内涵和意义
1.1 资产到资本的演变
1.2 公司资产的组成
1.3 资本价值的分类
1.4 资本定价的内涵
1.4.1 与一般商品定价之异同
1.4.2 相对性
1.4.3 时效性
1.4.4 模糊性
1.4.5 主观性
1.4.6 反馈效应
1.4.7 制度性缺陷
1.5 资本定价与价值管理
1.5.1 理解价值驱动因素
1.5.2 市场关注长期收益
1.5.3 轻资产经营策略
第2章 资本定价理论的发展及评述
2.1 资本定价的理论框架
2.2 有效市场假说
2.2.1 历史追溯
2.2.2 基本假设与内容
2.2.3 EMH的三种形式
2.3 投资组合理论
2.3.1 均值(?)方差组合模型
2.3.2 均值方差模型的应用
2.4 MM理论
2.5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5.1 CAPM模型的定义与假设
2.5.2 CAPM模型的导出
2.5.3 CAPM模型在应用中的问题
2.6 套利定价理论
2.6.1 基本假设与多因素模型
2.6.2 模型的导出
2.7 期权定价理论
2.7.1 期权与期权合约
2.7.2 Black-Scholes模型
2.7.3 二项式定价模型
2.8 行为金融理论
2.8.1 有限理性与有限套利
2.8.2 行为投资组合理论
2.8.3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第3章 资本定价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环境
3.1 市场有效性
3.1.1 制度性缺陷
3.1.2 风险分析与测度
3.1.3 市场流动性分析
3.2 投资者结构与行为
3.2.1 我国投资者结构分析
3.2.2 投资理念的变迁
3.2.3 投资决策趋同性
3.3 我国资本市场主要定价方法
3.3.1 国有股转让定价
3.3.2 IPO定价方式的变迁
第4章 市场环境与资本定价
4.1 不确定性下的定价决策
4.1.1 预期效用理论
4.1.2 期望理论
4.1.3 风险选择的SP/A理论
4.2 价格波动与趋势判断
4.2.1 价格波动形成与解释
4.2.2 市场趋势判断
4.3 市场差异与估值参数选择
4.3.1 A股市场估值的特殊性
4.3.2 新兴市场的估值压力
第5章 投资者行为与资本定价
5.1 投资行为的心理解析
5.1.1 过度自信
5.1.2 认知失调
5.1.3 厌恶风险
5.1.4 框架依赖
5.1.5 厌恶亏损
5.1.6 心理帐户
5.2 个体决策偏差的行成
5.2.1 信息加工和认知模式
5.2.2 简化性偏差
5.2.3 代表性偏差
5.2.4 锚定和调整
5.3 集体非理性行为分析
5.3.1 历史上的投机泡沫
5.3.2 反馈理论
5.3.3 博傻理论
5.3.4 理性泡沫理论
5.3.5 羊群效应
5.3.6 社交活动
5.4 非理性行为的预防
5.4.1 非理性的识别
5.4.2 信息收集与加工
5.4.3 制定投资政策
5.4.4 价值投资理念
5.4.5 留有安全边际
第6章 资本定价模型的应用
6.1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基础
6.1.1 业务分析
6.1.2 竞争优势
6.1.3 公司治理结构
6.2 定量分析:构建模型的基础
6.2.1 财务分析
6.2.2 财务危机与预警
6.2.3 资本成本的决定
6.2.4 财务预测
6.3 资本定价模型:定价决策的基础
6.3.1 折现现金流定价模型
6.3.2 相对定价模型
第7章 资本定价综合决策
7.1 控制权溢价
7.1.1 协同效应
7.1.2 权力制衡
7.1.3 代理成本
7.1.4 壳资源价值
7.2 流动性溢价
7.2.1 流动性衡量
7.2.2 Amihud-Mendelson模型
7.3 交易结构设计
7.3.1 交易方式
7.3.2 风险安排
参考文献
缩略语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研究[D]. 赵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 [2].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研究[D]. 吴忠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 [3].资产组合收益—风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李博.厦门大学2002
- [4].投资选择及资产定价数学模型研究[D]. 胡宗义.湖南大学2004
- [5].上市公司估值模型的创新与实证研究[D]. 蒋国云.复旦大学2005
- [6].跨期资产定价理论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应用研究[D]. 肖俊喜.东北财经大学2005
- [7].资产定价模式的应用:以两个中国基金为例[D]. 张涤芳.复旦大学2006
- [8].组合选择和资本资产定价[D]. 邓勇.暨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