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利用转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万亿,隐性成本,自然生态系统,气体排放,粮食生产,全球领袖,首席代表,环境效益,资源研究所
土地利用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郭敏[1](2019)在《粮食和土地利用转型将带来新商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郭敏11月22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目前每年因生产和消耗粮食及土地而造成的环境、健康和发展的隐性成本达到12万亿美元,如果情况不变的话,这个成本还会增加到16万亿美元。粮食和土地利用联盟的一项标志性报告——更好的增长:粮食和土地利(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安全报》期刊2019-11-26)
董捷[2](2019)在《生态“金钥匙”开启绿色发展之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面环水,拥有超过50公里的全域阳澄湖岸线;草鞋山遗址“江南史前文化”、阳澄湖“水乡渔家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交相辉映……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坚定不移走产业绿色高端、资源高效循环、环境优美宜居、设施低碳共生的绿色发展(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19-11-20)
费扬[3](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现状与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是人类主要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研究其利用的转型,核心目标是探讨如何管理好土地资源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土地利用由数量管理向质量管理的转变,这对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土地利用现状与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土地利用转型的有效路径。本文认为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空间优化与土地利用的转型,依托土地利用转型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为我国城乡土地问题提供参考性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5)
梁浩源[4](2019)在《基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新型乡村转型发展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作为实现农业生产的重要单元,对于保障我国居民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来说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决定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很多村镇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发生过种种矛盾和冲突,所以我国政府致力于优化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期望能通过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促进新型乡村转型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30期)
宫美佳[5](2019)在《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微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资源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若是其利用率低下,将会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甚至于威胁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将探讨的是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名》期刊2019年09期)
胡东明[6](2019)在《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使得土地资源紧缺。对于其现象,必须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现土地利用转型。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转型,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27期)
姜凯斯,刘正佳,李裕瑞,王永生,王昱[7](2019)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区域乡村转型发展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开展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变化和聚落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探究乡村地域系统优化、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延安市碾庄流域为例,基于ENVI和GIS等软件技术,结合Landsat卫星影像、马尔科夫链模型和实地调查,从土地利用转移与交换变化、建筑用地空间转移、社会响应等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对区域乡村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在一系列生态工程措施作用下,碾庄流域生态覆被发生明显改观,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坡耕地及稀疏生态用地转化为林地,其中,林地面积占比由32.34%(2009年)增加至50.88%(2018年);②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延安新城"边缘效应"的影响下,碾庄建设用地呈现向流域的东南和西南方向拓展的趋势,10 a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75%;③在人类活动的主导作用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正在朝着生态化和集约化的方向转型发展。研究结果有望为深入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和优化提供新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吴阳,王灵芝,李淑杰,程子朗,鹿捷鸣[8](2019)在《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吉林西部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保证耕地数量及质量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吉林西部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大幅增加。为同时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城镇化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必要研究其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笔者借助ArcGIS平台、SPSS软件和Fragstats软件,采用逻辑回归、线性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1995—2015年间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表明:1995—2000年、2005—2015年以退耕还草(20. 1%和7. 4%)、还林(4. 25%和9. 25%)为主,景观破碎化加剧,交通条件为主要影响因素; 2000—2005年以开垦草地(20. 32%)、林地(7. 29%)为耕地以及开发未利用地为主,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交通条件密切相关,1995—2015年间的耕地转建设用地均与城镇化水平和交通条件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金鼎,郭海[9](2019)在《基于TOD理念的川道城市土地利用模式转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土地是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在轨道交通建设背景的影响下,川道城市土地使用模式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愈加突出。以川道城市西宁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土地利用问题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影响川道城市土地开发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包括交通路网布局、土地资源开发手段、公共交通建设资金体系等问题,并尝试提出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络、调节土地市场、推行PPP模式等解决方法,为川道城市土地使用模式的转型提供技术方法支撑和政策实施参考。(本文来源于《都市快轨交通》期刊2019年04期)
张佰林,孙丕苓,姜广辉,张瑞娟,高江波[10](2019)在《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对土地整治的政策启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cultivation of mountainous land results in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labor emigration relieves the cultivation of mountainous areas in regions with high poverty and leads to a significant land use transition. This research built an analysis framework for "land use transition – driving mechanism – effects –responses" for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 undergoing land use transition and then proposed the direction of mountainous land consolid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urning point of land use morphology was the core of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The expansion of cropland and the contraction of forestland have transitioned to the abandonment of cropland and the expansion of forestland; this transition w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dominant land use change. Land marginalization and land ecological functional recovery we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essive land use transi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Socioeconomic factors were the primary driving forces during land use transi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with labor emigration being the most direct force. The rising costs of farming and the challenging living conditions causing labor emigration wer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s.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reduce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land ecosystem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ocioeconomic effects should focus on rural development of mountainous areas as well as the livelihood of farmers; this should be further supported by empirical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of mountainous areas improves natural restoration and is related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of mountainous areas should conform to land use transition,with the goal of shifting from the in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to the synergie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10期)
土地利用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面环水,拥有超过50公里的全域阳澄湖岸线;草鞋山遗址“江南史前文化”、阳澄湖“水乡渔家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交相辉映……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坚定不移走产业绿色高端、资源高效循环、环境优美宜居、设施低碳共生的绿色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利用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1].郭敏.粮食和土地利用转型将带来新商机[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9
[2].董捷.生态“金钥匙”开启绿色发展之门[N].苏州日报.2019
[3].费扬.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现状与转型[C].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4].梁浩源.基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新型乡村转型发展措施[J].乡村科技.2019
[5].宫美佳.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微探[J].中国地名.2019
[6].胡东明.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7].姜凯斯,刘正佳,李裕瑞,王永生,王昱.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区域乡村转型发展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9
[8].吴阳,王灵芝,李淑杰,程子朗,鹿捷鸣.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J].世界地质.2019
[9].金鼎,郭海.基于TOD理念的川道城市土地利用模式转型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9
[10].张佰林,孙丕苓,姜广辉,张瑞娟,高江波.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对土地整治的政策启示(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9
标签:土地利用; 万亿; 隐性成本; 自然生态系统; 气体排放; 粮食生产; 全球领袖; 首席代表; 环境效益; 资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