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十堰市郧县五道岭村为例

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十堰市郧县五道岭村为例

论文摘要

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生态农业”就是将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本文即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五道岭村1992年开始实施“生态农业优化模式”的10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调查,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状况以及农户对该模式地评价和满意度,为“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参考。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研究设计: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调查样本进行简要分析;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通过对郧县五道岭村现有六种“生态农业优化模式”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深入了解该模式运行所带来的成效变化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最后得出实证研究结论;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郧县五道岭村“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有:重视宣传、教育和培训,着力提高农民收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为“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提供战略保障;加强政府支持,完善生态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为“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加大“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推广力度,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第五部分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两点:(1)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对百户农户问卷调查和重点农户的访谈调查,对五道岭村六种“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得出实证研究结论。(2)在研究内容上,重点研究被访农户对已采用的“生态农业优化模式”的评价、满意度、实效、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际生态农业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1.2.3 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征
  • 1.2.4 生态农业模式及类型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3.4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调查样本分析
  • 2.1 鄂西北山区概况
  • 2.2 郧县概况
  • 2.3 郧县五道岭村"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概况
  • 2.3.1 五道岭村基本情况
  • 2.3.2 五道岭村"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设计
  • 2.3.3 五道岭村"生态农业优化模式"的运行情况
  • 2.4 调查样本分析
  • 2.4.1 问卷调查
  • 2.4.2 典型农户访谈
  • 3 "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农户对"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现状评价调查
  • 3.2 农户对"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的满意度调查
  • 3.3 典型农户访谈调查
  • 3.3.1 对"粮、果、畜"模式的评价及满意度
  • 3.3.2 对"粮、果、畜"模式的评价及满意度
  • 3.3.3 对"粮、果、畜、鱼、沼"模式的评价及满意度
  • 3.3.4 对"粮(药)、畜、沼"模式的评价及满意度
  • 3.3.5 对"粮、果、畜、双沼"模式的评价及满意度
  • 3.3.6 对"果(草)、畜、沼"模式的评价及满意度
  • 3.4 "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的成效分析
  • 3.4.1 经济效益显著
  • 3.4.2 生态效益不断提高
  • 3.4.3 社会效益有较大的增长
  • 3.4.4 试点村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
  • 3.5 "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6 实证调查结论
  • 4 完善"生态农业优化模式"的对策建议
  • 4.1 重视宣传、教育和培训,着力提高农民收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4.2 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为"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提供战略保障
  • 4.3 加强政府支持,完善生态农业政策支持体系
  • 4.4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为"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 4.5 加大"生态农业优化模式"推广力度,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 5 结论与不足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1:"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中的农户评价与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件2:访谈提纲
  • 附件3:被访者资料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现状探究其优化模式[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32)
    • [2].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问题及优化模式探究[J]. 校园英语 2017(20)
    • [3].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之管见[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09)
    • [4].班组和机关建设优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经营与管理 2012(05)
    • [5].基于产业互动思想演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研究[J]. 太平洋学报 2011(08)
    • [6].大力创新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的优化模式[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01)
    • [7].以客流规律为依据的城乡公交运行优化模式研究[J]. 河北交通科技 2009(03)
    • [8].浅析新型4G网络组合优化模式[J]. 科技资讯 2018(36)
    • [9].从系统论观点论图书馆动态系统优化模式[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22)
    • [10].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01)
    • [11].探讨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3)
    • [12].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化模式[J]. 中国发展 2008(01)
    • [13].不同水肥优化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0)
    • [14].油料储备优化模式构建研究[J]. 物流技术 2010(Z2)
    • [15].跨国合作背景下工业设计沟通的优化模式研究[J]. 包装工程 2012(12)
    • [16].咖啡立体栽培及优化模式探讨[J]. 热带农业科学 2009(08)
    • [17].北京市森林体验教育活动分众意向及优化模式[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01)
    • [18].最优化模式下高校竞技陀螺运动特色教材开发研究[J]. 体育科技 2013(06)
    • [19].西北干旱荒漠区防沙治沙优化模式示范研究[J]. 林业科技 2017(05)
    • [20].“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模式[J]. 中国高校科技 2015(10)
    • [21].中学计算机设备管理的优化模式探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13)
    • [22].初中英语课堂优化模式构建探研[J]. 科普童话 2018(27)
    • [23].汽车销售企业的闭环供应链优化模式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19)
    • [24].国外参与式预算改革的优化模式与制度逻辑[J]. 人文杂志 2009(03)
    • [25].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模式探讨[J]. 考试(教研版) 2012(06)
    • [26].复合理念导向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空间优化模式[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7].郑州惠济区水系廊道景观优化模式[J]. 林业资源管理 2012(04)
    • [28].大学生健康教育优化模式之实践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3(10)
    • [29].基于朗威DISLab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实验教学优化模式浅析[J]. 物理教学 2013(06)
    • [30].系统优化方法概论[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19)

    标签:;  ;  ;  

    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运行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十堰市郧县五道岭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