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学困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教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化学学困生论文文献综述
王斯源[1](2019)在《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化学作为初中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教育工作开展中具有重要教学地位,由于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每个学生对化学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不同,使得初中化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认同教师教学方法,领悟不到初中化学教学特色,这部分学生往往被称之为学困生,也就是在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鉴于此,本文针对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和转化对策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1-22)
杜红红[2](2019)在《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案例研究——基于非智力因素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教育情境发生变化,人们对学困生的产生原因、转化目标以及策略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过逐步的研究分析,把握学困生的成因本质,是转化学困生的基本思路.很多时候非智力因素才是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案例研究表明,学困生在转化的时候,更明显、对学习也更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正是非智力因素.基于非智力因素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与核心素养培育有相当的重迭.(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9年24期)
李成明[3](2019)在《促进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化学学困生类型分析1.学习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不足通常表现为多门科目的学习情况不理想,有着这一问题的学困生往往受限于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记忆力的不足,使得他们即使想要好好学习并为之付诸努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部分偏科现象严重的学(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张婧媛[4](2019)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解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另外,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化学实(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S2期)
吴海平[5](2019)在《情感培养对初中化学学困生的作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困生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学生无法对所学学科产生较大的兴趣,对学科存在一定的误解就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去探索其中的问题与知识,而学科感情培养的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学困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用感情培养的方法,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初中化学的讲课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教研论丛》期刊2019年06期)
何湘琼[6](2019)在《瑶族地区江永县高中化学学困生学习困难归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韦纳归因理论指明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人们的情绪从而改变他们的动机,导致不一样的行为结果。本研究主要运用韦纳归因理论研究瑶族地区江永县化学学困生学习困难归因方式是否存在问题,期望改善他们的归因方式,提升化学学困生对化学学习的信心。本文借鉴了其他文献编制了化学学困生学习困难归因调查问卷、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江永县叁所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对这叁所学校化学教师、学生进行了访谈。本研究运用SPSS对比分析一中好班与叁中差班的化学学困生学习困难归因数据,还分别探讨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化学学习困难归因的差别,并择选了6位学生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结果:江永县化学学困生学习困难归因方式存在问题,归因倾向比较消极;好班与差班的化学学困生归因方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化学学困生学习困难归因也存在显着差异,高一年级的学生将化学学习困难归因于化学学习天赋、学习能力,他们的化学学习信心普遍低于其他两个年级的学生;女生更多将化学学习困难归因于学习天赋与学习能力,男生则更多的将学习困难归因于学习基础、努力;学困生不仅在学习困难归因上存在问题,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基础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学困生的转化既要从改善归因方式着手,又要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突击。通过本研究让教师明白培养学生积极归因的重要性,改善了学生学习困难的归因方式,提升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并且针对学困生的情况提出了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邵彩荣[7](2019)在《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已成为全民共识。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家长意识的提高,即便在农村学生的入学率及毕业率逐年提升,辍学现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农村因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视学习为畏途的孩子,他们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上课睡觉,下课欢笑。久而久之,变成了“学困生”。不解决“学困生”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的发展,进而影响我们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化学是学生到初叁接触的新的学科,因学科本身具有内容抽象,难理解等特点,因此学困生的问题尤其严重。基于以上原因,提出了本课题-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第一章,提出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学困生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的重要问题。本课题结合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介绍研究学困生的背景。以农村某中学初叁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化学学科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文献调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及意义于了解并分析导致农村化学学困生的真正原因,并提出其有效的转化策略,为解决农村化学学困生的问题找到有效途径。本课题研究结果给其他相关课程中学困生的研究起到借鉴作用。第二章,介绍学困生的界定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进展。根据国内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总结学困生的特点和化学学困生的缺乏知识结构系统性、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不强等特点;第叁章,通过查找各种资料,找到了学困生转化的理论依据,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个性心理差异、多元智力理论等;第四章,根据这些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此课题对蛟河市某中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并归纳出了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社会、家庭、自身和老师等多种原因;第五章,针对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净化社会环境、改变学校环境、转变教学策略、增强学困生自信心等一些可行的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第六章,通过个别学困生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深入研究,勤于实践,根据不同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施爱教育,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第七章,结论与反思。本研究会为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些策略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28)
唐云翠[8](2019)在《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金平县)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县有9种民族,以苗、瑶、傣族为主,少数民族占85%左右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金平县)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县有9种民族,以苗、瑶、傣族为主,少数民族占85%左右。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掌握不够熟练,大多少数民族思想观念陈旧、家庭贫困、不重视教育等问题,导致教育薄弱。为改善当地的现状,加强初中化学教学,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入手研究,摸索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对策,改变化学学困生的现状,提升化学成绩。基于上述研究问题,通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及实践研究等方法。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对化学学困生教学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学困生教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全面分析了金平县化学学困生的学困成因,据此提出了转化化学学困生的教学对策并进行实践研究。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一、造成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汉语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长教育的失职、学校设备的欠缺、学习风气较差、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家长及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不到位。二、针对成因提出了多种转化对策,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叁、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化学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态度、课堂表现、主动提问情况及审题能力可以表明转化对策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说转化是成功的,对基础差但学习踏实的学生有很大帮助。(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0)
江锐昌[9](2019)在《应用“小专题”转化高中化学学困生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升入高中后,由于初高中化学学科难度差异大,每个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勤奋程度等不同,造成化学学科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且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难度增大,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化学学困生由此产生。本文旨在探究如何运用"小专题"帮助高中化学学困生走出困境。(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15期)
关婷[10](2019)在《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公民基本素质,包括全体学生。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教学效果,违背了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的素质教育要求。高一作为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起点,和初中化学相比知识点更多,难度更大,抽象性更强,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不能及时的克服这些困难,问题越积越多,等进入高年级后,困难度增加,进而影响整个高中化学学习。因此,分析高一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有效的转化策略,更加具有意义。本论文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有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包括学困生的界定、化学学困生的界定和研究相关理论;第叁部分是对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该部分以本校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多种方法来开展研究,并对调查结果做了一个详细的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对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进行阐述,内因主要有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缺乏、归因不当、学习方法不当、基础薄弱等等,外因主要有化学学科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初高中化学衔接因素。第五部分针对上述成因,以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本人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以下转化措施:(1)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2)树立学习信心;(3)引导学困生积极归因;(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5)加强学法指导,纠正不良学习习惯;(6)注重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7)实施分层教学;(8)开展互帮互组活动;(9)加强家校联系,改善学习环境。第六部分笔者以本班两位化学学困生为对象来开展个案研究,在了解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转化策略,实施转化过程,并分析转化结果。最后笔者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化学学困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教育情境发生变化,人们对学困生的产生原因、转化目标以及策略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过逐步的研究分析,把握学困生的成因本质,是转化学困生的基本思路.很多时候非智力因素才是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案例研究表明,学困生在转化的时候,更明显、对学习也更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正是非智力因素.基于非智力因素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与核心素养培育有相当的重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学困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斯源.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C].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2019
[2].杜红红.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案例研究——基于非智力因素的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
[3].李成明.促进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4].张婧媛.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解救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5].吴海平.情感培养对初中化学学困生的作用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
[6].何湘琼.瑶族地区江永县高中化学学困生学习困难归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7].邵彩荣.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D].延边大学.2019
[8].唐云翠.初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9].江锐昌.应用“小专题”转化高中化学学困生初探[J].高考.2019
[10].关婷.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