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超高产攻关田和一般高产田玉米品种浚单20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的比较研究,探索超高产(15000 kg/hm2)玉米的生育特征和养分吸收积累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高产与超高产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规律一致,均随着生育进程而不断增加,拔节至吐丝期干物质迅速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超高产条件下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高于高产条件下夏玉米,夏玉米超高产主要依靠百粒重的提高而实现。2.高产与超高产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均随着生育进程不断增加,在吐丝期达最大值后逐渐降低,且超高产夏玉米叶面积指数高于高产夏玉米;另外,叶片SPAD值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超高产夏玉米叶片SPAD值高于高产夏玉米,且吐丝期后叶片衰老较为缓慢,叶绿素含量高值期持续时间较长。3.超高产夏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籽粒干物质阶段积累速率随着生育进程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吐丝后25d至30d,其籽粒干物质阶段积累速率最大。4.超高产夏玉米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高低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叶片中氮、磷素含量呈“两峰一谷”变化趋势,前者是拔节期和吐丝后10d,后者是大喇叭口期和吐丝后20d出现最大值;钾素含量变化呈现三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吐丝后20d和在吐丝后50d。5.超高产夏玉米植株氮、磷和钾积累量随生育进程呈近似“S”形变化,氮积累量在吐丝后50d达到最大值,磷积累量在成熟期达到最大,钾积累量则在吐丝后10d达到最大值。6.超高产夏玉米养分在器官分配与转运存在阶段性差异。氮素和钾素分配中心依次为叶片—茎鞘—籽粒;磷素则为叶片和茎鞘—叶片—茎鞘—籽粒;叶片中氮和磷的转移发生在吐丝10d后,钾的转移发生在吐丝期后;茎鞘中氮、磷、钾的转移均发生在吐丝10d后。7.超高产夏玉米对氮和钾阶段积累量最大时期为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对磷阶段积累量最大时期为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超高产夏玉米对氮和磷吸收速率最大时期为大喇叭口期,对钾吸收速率最大时期为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夏玉米具有较高的产量,主要与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具有干物质积累多、群体叶面积指数高、叶绿素含量高且持续时间长等有关;超高产夏玉米对氮、磷、钾的积累量较高,百公斤籽粒氮(N)、磷(P)和钾(K)的吸收量分别为1.91kg、0.42kg和2.20kg。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1 文献综述1.1 玉米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2 玉米超高产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1.3 国内玉米超高产创建与示范现状1.4 超高产玉米生理特性研究1.4.1 气候条件对超高产玉米的影响1.4.2 超高产玉米生理指标的研究1.4.3 超高产玉米光合作用的研究1.5 超高产玉米营养特性研究1.5.1 中高产玉米营养特性1.5.2 超高产春玉米养分吸收积累规律1.5.3 高产/超高产夏玉米养分吸收积累规律2 引言3 材料与方法3.1 试验地概况3.2 试验设计3.3 田间管理措施3.3.1 超高产夏玉米田间管理措施3.3.2 高产夏玉米田间管理措施3.4 样品采集与分析3.5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3.5.1 叶片生长动态3.5.2 干物质测定3.5.3 叶绿素测定3.5.4 籽粒生长动态3.5.5 植株性状调查3.6 计产与考种3.7 有关指标计算与数据处理方法4 结果与分析4.1 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其农艺性状4.2 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4.2.1 超高产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4.2.2 超高产夏玉米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4.2.3 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分配4.3 超高产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4.4 超高产夏玉米叶绿素动态变化4.5 超高产夏玉米灌浆速率4.6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含量动态变化4.6.1 超高产夏玉米器官氮含量4.6.2 超高产夏玉米器官磷含量4.6.3 超高产夏玉米器官钾含量4.7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积累量动态4.7.1 超高产夏玉米地上部氮、磷、钾积累动态4.7.2 超高产夏玉米器官养分积累量动态变化4.8 超高产夏玉米各器官养分分配与转运4.8.1 器官中氮素分配与转运4.8.2 器官中磷(P)素分配与转运4.8.3 器官中钾(K)素分配与转运4.9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阶段积累量与积累速率4.10 百公斤籽粒产量养分吸收量5 结论与讨论5.1 高产与超高产干物质积累特征5.2 高产与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差异5.3 高产与超高产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差异5.4 超高产夏玉米籽粒灌浆速率5.5 超高产夏玉米氮磷钾养分含量动态变化5.6 超高产夏玉米氮磷钾养分积累规律5.7 超高产夏玉米各器官养分分配与转运5.8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阶段积累量与积累速率参考文献ABSTRACT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超高产论文; 夏玉米论文; 养分吸收积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