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阿奇霉素为15元环半合成氮杂内酯类的第1个制剂,在内酯环的9α位内插氮原子,弥补了红霉素的化学结梅缺陷,在保持对G+菌抗菌活性的同时,提高了对G-菌的抗菌效果。研究表明,与传统大环内酯类药物相比阿奇霉素提高了在酸中的稳定性,具有更长的半衰期,更广泛的组织分布和更慢的消除速率,可以通过噬菌细胞积聚高浓度携带至组织感染部位,而且副作用小于罗红霉素和红霉素。曾在2003年被卫生部确定为防治“非典”的首选抗生素类药,之后被地方兽药标准收录应用到兽医临床,效果非常理想。阿奇霉素专利保护期到2005年10月25日结束,国内目前还没有全面开展在养殖动物上的应用研究。国外研究发现阿奇霉素对家畜有促生长的作用,提示存在应用于家禽临床药物的潜能。对可食性动物的药物而言,残留是考核兽医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残留消除规律研究则是避免残留的基础。为此,本研究以麻花肉鸡为实验对象,按新兽药临床试验要求,对阿奇霉素在肉鸡中的亚急性毒性、体外药敏效果、残留检测方法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阿奇霉素在肉鸡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揭示了阿奇霉素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前景。1.阿奇霉素对兽医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药敏试验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阿奇霉素对肉鸡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阿奇霉素对败血霉形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0.5、1.0μg/ml,最低杀菌浓度为0.5、16、2μg/ml;结果还显示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稍差于硫氰酸红霉素,对其它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均强于硫氰酸红霉素,杀菌活性相对较强,提示阿奇霉素可作为活性较强的杀菌剂在兽医临床上使用。2.阿奇霉素对麻花肉鸡的亚急性毒性的病理学研究试验将80只19日龄麻花肉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0、50、100、200 mg/L阿奇霉素水溶液供试验鸡连续自由饮用14 d。结果显示50 mg/L组鸡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显著强于其他组(P<0.05);200 mg╱L组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肝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和50 mg╱L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肝肿大变黄,质脆,出现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肝细胞排列无序,胞浆空泡化,弥漫性脂肪变性。表明50 mg╱L阿奇霉素能促进鸡生长,大于100 mg/L则对肝胆产生毒性作用。3.肉鸡组织中阿奇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试验采用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异丙醇-0.002mol/L磷酸氢二钠(60:15:25)为流动相,HPLC-紫外检测(波长210nm),样品用氯仿:异丙醇(95:5,v/v)提取,氮气流吹干,加流动相溶解后进样。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在0.05~5.0μg/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r>0.990;血清中最低检测限为0.02μg/ml,组织最低定量限为0.05μg/g;血清回收率>83%,组织回收率>77%,RSD<5%。采用本研究限定的条件应用HPLC-紫外法可快速、精确检测肉鸡组织中阿奇霉素残留,适于在食品监督部门推广应用。4.多剂量阿奇霉素在肉鸡体内消除规律的研究按10 mg/kg体重剂量每天1次连续7 d对肉鸡灌服阿奇霉素后停药;采用HPLC-紫外法测定停药后不同时间成年肉鸡体内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显示阿奇霉素在肉鸡肝脏中残留时间最长,依次是肾脏、脾脏、肌肉和血清。所有组织的阿奇霉素药物质量浓度都大于血清药物质量浓度,大约为10~40倍,在停药11 d后鸡各组织检测不到阿奇霉素的浓度,消除时间比较长,参照红霉素在肉鸡中的最低残留量,建议阿奇霉素在肉鸡中休药期应在15 d以上。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阿奇霉素在肉鸡中的应用前景,确定了在肉鸡中的安全范围和适宜的添加量,首次阐明了在肉鸡中的消除规律,提出了休药期,并建立了阿奇霉素残留的监控技术。研究结果为阿奇霉素在家禽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为在兽医临床上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总之,阿奇霉素有促生长和抗菌效果,比红霉素更安全,可被广泛应用于家禽生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