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煤层气(俗称瓦斯)预抽采到什么程度可以保证煤炭安全生产?国内外目前对此尚无明确的科学测算方法。鉴于此,本文根据我国地质演化历程,从构造格局以及沉积环境特征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聚煤作用条件下瓦斯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了矿井构造、煤化作用、煤层厚度变化以及煤体结构等地质因素对瓦斯涌出的影响;以国家《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为切入点,考虑煤层气地质条件、矿井瓦斯状况、煤炭开采强度、煤矿通风安全措施等四方面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求算最高允许含气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最高允许解吸量等新的概念,并据此模型对我国6个矿区34个单元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最高允许解吸量平均为0.8889 m3/t,最高允许含气量平均为6.1444 m3/t,即只要煤层气平均预抽采率达到41.93%,六个矿区在总体上就能达到防止矿井瓦斯爆炸的安全规定上限要求。作者认为:不存在全国统一的煤炭安全生产最高允许含气量标准,而最高允许解吸量和最低预抽采率可能是建立矿井瓦斯保安标准的核心。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AbstractAbstract (detailed)1 研究基础1.1 选题依据1.2 研究现状1.2.1 煤层气抽采现状1.2.2 矿井瓦斯灾害治理现状1.2.3 国家及行业相关政策法规1.2.4 存在的问题1.3 研究方案1.3.1 研究思路1.3.2 研究内容与目标1.3.3 研究流程与方法1.4 研究工作量2 研究区矿井瓦斯地质背景2.1 全国煤矿瓦斯分布规律2.1.1 主赋煤区构造演化历程2.1.2 全国煤矿瓦斯分布状况2.2 太行山东麓—豫西高瓦斯带2.2.1 矿区煤层形成和分布的构造格局2.2.2 矿区煤层形成和分布的沉积环境2.3 阳泉—晋城高瓦斯带2.3.1 矿区煤层形成和分布的构造格局2.3.2 矿区煤层形成和分布的沉积环境2.4 黔西高瓦斯带2.4.1 矿区煤层形成和分布的构造格局2.4.2 矿区煤层形成和分布的沉积环境2.5 小结3 煤层中瓦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3.1 矿井瓦斯涌出与突出3.1.1 矿井瓦斯涌出3.1.2 煤与瓦斯突出3.2 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3.2.1 沉积作用与煤层气赋存3.2.2 构造作用与煤层气赋存3.2.3 水文地质条件与煤层气赋存3.2.4 煤物质组成与煤层气赋存3.3 控制煤与瓦斯涌出的地质因素3.3.1 地质构造对瓦斯涌出的影响3.3.2 煤化作用对瓦斯涌出的影响3.3.3 煤层厚度变化对瓦斯涌出的影响3.3.4 煤体结构对瓦斯涌出的控制3.4 开采因素对瓦斯浓度的影响3.4.1 煤炭开采强度的影响3.4.2 煤炭开采安全措施3.5 小结4 煤炭安全开采最高允许含气量求算模型的建立4.1 建模切入点分析4.2 最高允许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4.2.1 煤层气地质条件4.2.2 矿井瓦斯涌出状况4.2.3 煤炭开采强度4.2.4 煤矿通风安全措施4.3 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4.3.1 回风流中最高允许甲烷浓度4.3.2 回风巷风流允许最高风速4.3.3 最高容许吨煤含气量4.3.4 绝对/相对涌出量换算系数4.3.5 采动影响距离4.4 最高允许含气量和最低预抽采率求算模型4.5 小结5 实例研究5.1 求算依据5.2 求算结果5.3 影响因素分析5.3.1 煤层原位含气量5.3.2 巷道通风能力5.3.3 煤炭开采强度5.3.4 煤炭产量回采率5.4 讨论与建议5.5 小结6 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煤矿安全论文; 煤层气论文; 矿井瓦斯论文; 最高允许含气量论文; 最高允许解吸量论文; 数学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