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研究

杏鲍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别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但是杏鲍菇在采后储运过程中易发生失水、软化和褐变等现象,降低了其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因此,杏鲍菇的有效保藏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杏鲍菇子实体进行电子束辐照处理、保鲜膜处理结合低温储藏,来研究其储藏期间感官、生理生化及其碳氮代谢变化情况,以期寻找合适的采后保鲜方法。1.以0.8、1.2、1.6和2.0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杏鲍菇子实体,于4℃、相对湿度85%~95%冷库中储存,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对杏鲍菇感官及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电子束辐照可以很好地抑制气生菌丝的产生。其中,经0.8 kGy辐照处理的杏鲍菇在储存到第21天时,不仅没有气生菌丝的产生,没有发生明显的褐变,而且与其他辐照剂量处理样品相比,具有较高的CAT活力、较低的失重率和较小的膜损伤程度。总之,0.8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对延缓冷藏杏鲍菇的品质劣变有较好的效果。2.以LDPE.PVC.BOPP和CPP包装处理杏鲍菇子实体,于4℃、相对湿度85%~95%冷库中储藏,研究不同保鲜膜处理对杏鲍菇感官及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样品因为没有膜处理很快就失水干缩、褐变和木质化;LDPE和PVC处理样品虽然有膜保护,但是膜透气性和透水性较强,因此在试验过程中表现出褐变、木质化、菇体变脆和出现异味等;BOPP和CPP处理样品到第20天仍然具有明显的鲜菇特征,没有表现出褐变、木质化、菇体变脆和出现异味。因此我们认为BOPP和CPP两种膜具有较好的储藏保鲜效果。3.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保鲜膜处理样品中游离可溶性糖含量,结合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保鲜膜处理对杏鲍菇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储藏过程中,使用BOPP和CPP包装的杏鲍菇中游离糖(海藻糖、甘露醇、甘露糖和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情况相似,而LDPE和PVC包装的杏鲍菇中游离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情况相似。通过比较各种处理杏鲍菇中游离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我们发现BOPP和CPP包装处理杏鲍菇更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渗透压,减少微生物的影响和抑制后熟作用,因此可能更有利于杏鲍菇子实体的储藏。4.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保鲜膜处理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结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保鲜膜处理对杏鲍菇氮代谢和口味的影响。结果表明,CPP处理可以通过自发气调使包装内形成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不仅可以抑制菇体的呼吸作用和后熟作用,还可能减少或抑制微生物的滋生。此外,CPP处理使菇体内游离氨基酸组成含量变化较小,更有利于菇体口味的保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缩写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食用菌产后感官及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1 形态特征
  • 1.2 呼吸作用
  • 1.3 褐变
  • 1.4 抗逆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
  • 1.5 采后组织成分的变化
  • 2 食用菌保鲜方法
  • 2.1 低温处理
  • 2.2 辐照处理
  • 2.3 气调处理
  • 2.4 其他保藏方法
  • 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子束辐照对杏鲍菇生理生化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方法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4 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电子束辐照对杏鲍菇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 电子束辐照对PPO活力的影响
  • 2.3 电子束辐照对CAT活力的影响
  • 2.4 电子束辐照对MDA含量的影响
  • 2.5 电子束辐照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6 电子束辐照对失重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MAP对杏鲍菇子实体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 1.2 使用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AP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 2.2 MAP对菇体含水量的影响
  • 2.3 MAP对菇体硬度的影响
  • 2.4 MAP对PPO活力的影响
  • 2.5 MAP对CAT活力的影响
  • 2.6 MAP对MDA含量的影响
  • 2.7 MAP对失重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MAP对杏鲍菇子实体碳氮代谢的影响
  • 第一节 MAP对杏鲍菇子实体碳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 1.2 试验方法
  • 1.3 使用仪器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MAP方法对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MAP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MAP对甘露醇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MAP对甘露糖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MAP对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MAP对子实体氮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方法
  • 1.2 试验方法
  • 1.3 使用仪器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MAP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MAP对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
  • 2.3 不同MAP对游离酸性氨基酸总量的影响
  • 2.4 不同MAP对游离苦味氨基酸总量的影响
  • 2.5 不同MAP对游离甜味氨基酸总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保鲜膜处理实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酱香型风味杏鲍菇粒加工技术[J].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8(02)
    • [2].高铁盒饭价格缘何居高不下?[J]. 广东交通 2017(02)
    • [3].杏鲍菇柄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初步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4)
    • [4].杏鲍菇高值化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J]. 福建农业科技 2020(02)
    • [5].杏鲍菇相关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开发现状[J]. 食品工业 2019(02)
    • [6].基于多案例比较的珍稀菌蕈杏鲍菇赢利模式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19(04)
    • [7].杏鲍菇栽培常见问题及原因[J]. 农村新技术 2019(06)
    • [8].速冻方式对杏鲍菇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9(07)
    • [9].培养料混合堆积发酵对瓶栽杏鲍菇生长的影响[J]. 食品安全导刊 2019(24)
    • [10].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杏鲍菇寡糖提取工艺[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1].油炸杏鲍菇[J]. 中国食用菌 2018(03)
    • [12].杏鲍菇栽培的细化管理技术及其常见问题探讨[J]. 南方农业 2018(20)
    • [13].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21)
    • [14].杏鲍菇多糖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09)
    • [15].杏鲍菇菌糠栽培双孢蘑菇初探[J]. 食用菌 2017(01)
    • [16].杏鲍菇特性与工厂化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 2017(06)
    • [17].辽引杏鲍菇1号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 食用菌 2016(06)
    • [18].瓶栽杏鲍菇配料至接种环节技术浅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1)
    • [19].杏鲍菇工厂化培育厂房集成批量化结构设计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17)
    • [20].杏鲍菇多糖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21)
    • [21].杏鲍菇袋装墙式立体栽培技术[J]. 科学种养 2016(03)
    • [22].模糊数学法在即食杏鲍菇评价中的应用[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03)
    • [23].峪程杏鲍菇1号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05)
    • [24].杏鲍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五种问题及防治技术[J]. 长江蔬菜 2016(09)
    • [25].韩国农业技术人员新培育出粉色杏鲍菇[J]. 食药用菌 2016(04)
    • [26].“峪程杏鲍菇1号”栽培技术[J]. 辽宁林业科技 2016(05)
    • [27].杏鲍菇多糖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9)
    • [28].富硒杏鲍菇醋的制作工艺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08)
    • [29].麻辣杏鲍菇酱罐头的研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30].多吃菌菇护血管[J]. 山西老年 2017(01)

    标签:;  ;  ;  ;  

    杏鲍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