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和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和地震预报

一、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与地震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史翔宇[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于紫凝[2](2021)在《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震前异常提取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地震的小概率性,孕震机制的复杂性及地球深部观测的技术局限性,地震预测预报成为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研究的世界性难题。经过数十年的观测技术发展,我国已累积了丰富的形变、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学科的观测资料,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如何在大量观测资料中排除环境干扰等原因引起的异常,提取与地震相关的震前异常具有重大社会需求和深远的科学意义。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到集中应力超过强度极限突然破裂的过程。钻孔应变观测反映地壳应变变化,在地震前兆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钻孔应变观测的震前异常分析中还存在如下问题:(1)钻孔应变观测数据中,由于固体潮、气压等环境因素产生的应变响应影响,导致由地震引起的应变难以分辨;(2)钻孔应变观测异常提取大多采用时域、时频域的幅度阈值超限方法,容易将受到突发性干扰或噪声等偶然因素影响的幅度异常,误认为是地震异常;(3)异常分析大多采用单台站方式,即使是多台站,也仅是多台站结果印证,其实质仍是单台站分析,而不是多台站数据联合分析,多台站间的震前相关特征未能被充分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环境因素对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建立了钻孔应变观测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求解了各环境因素产生的应变响应;采用基于概率分布的异常分析方法,提取了单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负熵异常;构建了多台站的拓扑网络,通过分析多台站数据间的相关特征,计算了网络的度,提取了震前网络度异常;采用b值和地震检验模型,分别评价了震前负熵异常和网络度异常。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四元件钻孔应变仪的观测原理,利用数据自洽性,进行了应变观测的标定;计算潮汐因子,分析了应变固体潮对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理论分析了气温、气压对于应变观测的影响;讨论了水位、降雨与应变观测的关系。(2)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环境因素的应变响应求解方法。根据钻孔应变观测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测量方程将环境影响从测量空间映射到状态空间,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通过迭代误差协方差矩阵,连续修正环境状态的估计,求解固体潮、气压和钻孔水位的应变响应,还原地壳应变信号;通过对比潮汐因子、胡克定律理论值和气压对地壳负荷效应理论值,验证各环境因素应变响应的合理性。(3)提出了单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负熵异常提取方法。地壳应变信号的概率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地壳应变的背景信号具有高斯性,利用高斯信号的零负熵特点,采用高阶累积量方式,提取单台站地壳应变信号的负熵异常。汶川和芦山地震分析显示,各台站负熵异常累计在震前以幂律形式加速增长,且异常累计速率与各台站的震中距呈现相反的变化关系;随机时间与随机地震实验也进一步说明震前负熵异常与地震相关性。(4)提出了多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网络度异常提取方法。为避免单台站异常的偶然性,建立了多台站应变观测的拓扑网络;采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筛选出多台站观测数据中的应变成分,以台站间应变成分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定义边;根据相关系数阈值获取网络各边的连通性;计算网络度并提取网络度异常。四川-云南地区的6台站网络度异常分析表明,13次目标地震中10次地震前出现了网络度异常的幂律增长,且异常累计速率与目标地震能级相关。(5)根据b值异常反映震源区应力状态,计算芦山地震前后的b值,对比分析了单台站的震前负熵异常;建立地震检验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检验法估计地震检验命中率和误检率,评价震前网络度异常,29次地震的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检测地震命中率远大于误检率,验证了网络度异常提取的有效性。

张肇诚,张炜[3](2016)在《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文中指出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的科学实践历程,总结其进展,讨论遇到的科学与实践问题,展望未来,这是最好的纪念.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是短临预报,震前是否有前兆,是否可以观测到,是否可应用于预测地震并取得减灾实效,这都是地震预报探索需要阐明的问题,即地震预报的可行性研究.本文主要对地震前兆及其物理基础、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以及观测的重要性等一些重要科学与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且前兆很复杂,在充分研究前兆的基础上地震预报是可能的;此外,地震预测预报探索需从可行性研究进入更高的探索阶段.

陈运泰[4](2009)在《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概要回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地震预测研究与地震预报实践的进展情况,指出地震预测这一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方能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目前尚处于初期的科学探索阶段,虽然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短期与临震预测的水平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并非毫无进展.文中以板块边界大"地震空区"的确认、"应力影区"、地震活动性图像、图像识别等方法以及美国帕克菲尔德(Parkfield)的地震预报实践为例,说明在中期与长期地震预测方面,地震预测研究均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文中分析了地震预测在科学上面临的困难,阐述了为解决这些困难所应当采取的科学途径,展望了地震预测的前景,指出地震预测的进展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以及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困难的制约;地震预测虽然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的;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选准地点、开展并坚持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重要方式的地震预测科学试验,坚持不懈地、系统地进行基础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对地震震源区的观测、探测与研究,对实现地震预测的前景是可以审慎地乐观的.

李新,张卫东[5](2008)在《应用非线性理论和方法探讨地震与地震前兆的复杂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应用非线性理论和方法讨论了产生地震现象的动力学机制、地震与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并就地震本身表现出来的自相似层次结构、分形与分维的非线性整体特征以及产生分形结构的重要物理机制,给出了一组与地震分维有关的公式。

罗灼礼,王伟君[6](2008)在《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及地震预报、预警、预防综合决策问题的讨论——浅释唐山、海城、松潘、丽江等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文中研究说明唐山地震、海城地震、松潘地震和丽江地震等大地震的观测与预报实践,在科学上提出许多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地震前兆复杂性的理解和认识问题。从上述大地震的重要观测资料中,得到对大地震的短临前兆复杂性及其表现形式的新理解,认为:短临前兆异常不同于趋势异常,异常现象的突发性、差异性、特殊的无序和不稳定性,不可重复性是其主要特征。其"场,源"关系,也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场,源"关系,它具有"混沌"性能。前兆异常复杂性产生的根源不仅是因为孕震系统是复杂的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当系统进入非弹性应变阶段后,受到非线性动力学一般原理所支配。因此地震及其前兆现象似乎是不可能在纯力学的基础上加以探索研究的,准确地说,它们应该视为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起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体系一般性问题的组成部分。块、带、源、兆整体协同分析和长(期),中(期)、短(期)、临震预报相结合的渐进式地震预报思路,是地震预报成功与失败的实践经验总结。只有在整体上,从时间、空间结构统一性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才有可能抓住地震及其前兆复杂性问题的本质。该文还讨论了地震及其预报对社会的影响,和地震预报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以及制约、影响地震预报和预警的因素。文中认为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震预报和灾害预警的难度更大,每一步骤的决策,无论是警报发布、级别调整、警报的解除都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实践经验证明:政府对地震预报、预警、预防的综合决策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和风险的关键。

陈运泰[7](2007)在《地震预测——进展、困难与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预测是一个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方能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期与长期地震预测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如板块边界大“地震空区”的确认、“应力影区”、地震活动性图像、图像识别以及由美国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实践获得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等。但是地震预测尚处于初期的科学探索阶段,目前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短期与临震预测的水平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地震预测的进展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不可人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以及地震物理过程复杂性等困难的制约。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选准地点、开展并坚持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重要方式的地震预测科学试验,系统地进行基础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对地震的观测、探测与研究,坚持不懈,对实现地震预测的前景是可以审慎地乐观的。

张国民,张晓东,吴荣辉,江在森,刘杰,张永仙,李刚,黎明晓[8](2005)在《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古代的地震记录和研究,中国20世纪以来经历的几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初期的地震考察、新中国的地震预报开展、地震预报的大发展、90年代新技术发展几个阶段,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预报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并展望未来地震预报持久科学探索的长远发展。

付伟,郑鑫,吕贻波,孔海心[9](2001)在《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与地震预报》文中提出地震前兆与地震关系的确认是地震预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地震预测和地震前兆异常两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的观测结果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前兆异常和地震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的地震观测资料,介绍了地震前兆的多样性以及地震成因的复杂性。进一步阐述了地震预报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新问题。

焦明若[10](2000)在《孕震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及其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大陆强震成组活动的事实出发,通过数值模拟和岩石破裂实验方法,对成组孕震过程中多震源体的地震活动所表现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增减震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结果对中国两个典型地震活动地区即华北地震区和川滇地震区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解释,同时对地震前兆复杂性的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地震活动具有空间不均匀性和时间非平稳性之特点。前者表现为地震在空间上往往成带、成区分布,后者即表现为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具有活跃和平静(高潮和低潮)相交替的丛集特性。中国大陆地震具有成组活动特征。强震活动的成组性具体表现在某一时间段强烈集中,即它的丛集性,而且一个强震组在空间上也相对集中,即有其主体活动区。地震活动的上述特征也被称之为地震活动的群体特征。即地震除有单个震源孕育发生的个体特征外,还具有在一个地震构造块体中成组孕育、成组活动的特征,而且成组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之间造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构成一幅复杂的图象。研究表明成组强震活动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两种特性:增震作用和减震作用。所谓增震作用是指一次地震的发生增加了其它正在孕震过程中尚未发震的强震区的危险性,从而引发强震提前发生的特性。减震作用是指在成组强震孕育过程中,由于一次强震的发生而降低了其它某些孕震区的危险性,推迟其强震发生的时间。这种在强震成组活动过程中使发震时间相互延迟的影响称之为减震作用。 首先,论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给出特定模型中预设宏观非均匀介质即断裂的情况下地震发生连续的动态破坏过程,进而研究地震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对理解岩石的变形破坏行为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对孕震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地震孕育及发展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如主震前的地震区域活动增强及平静现象、地震迁移、变形局部化等现象,特别是模拟所给出的应力、应变和声发射(微震)分布随时间的演化图像,在时空两方面再现了地震全过程的力学物理图像。同时数值模拟结果对理解前兆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处于不同构造部位和介质性质差异较大的台站对前兆的响应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会出现同一地区的台站虽然地壳介质相同或相似但对应力的反应却不同,也可能出现处于同一构造部位的台站因所处的地壳介质的巨大差异而有很大的差异等等。同时,模型也考虑了微破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会使那些达到破裂强度的单元因减虐作用可能推迟发震,也可能使那些未达到破裂强度的单元因为增震作用而提前发震。反映在前兆上,就有可能出现有前兆而无地震,或有地震而无前兆的现象。此外,本模拟方法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模拟不均匀的介质,如果我们对岩石样本的介质和结构设计得合理,就有可能在正确的震源模式指导下,对地震前兆做出有意义的跟踪,这将对地震预报是有意义的。 通过岩石破裂实验产生的声发射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应变测量结果分别对含多个障碍体的滑动方向相反的平行断层岩石破裂实验过程和滑动方向相同的平行断层岩石破裂实验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多孕震体间以及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物理机制。 通过对含强度相同(BR9905和 BR9904)和强度不同(BR9902和 BR9903)障碍体两种情况下滑动方向相反的平行断层失稳破坏的应变场、声发射等时空演化图像的分析,对障碍体以及断层失稳破坏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障碍体强度相同时,破坏首先开始于模型下部的两个障碍体,然后是上部的障碍体的破坏。由于介质的不均匀性,会使上部两个障碍体发生破 互坏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并使其中一条断层先发生破坏贯通,然后将应力转移至另一平行断层上,使其发生破坏和贯通;障碍体强度不同时,强度弱的障碍体首先发生破坏,然后是障碍体强度大的破坏。如果弱强度的障碍体在同一断层上则该断层先发生破坏贯通,之后是另一断层的破坏和贯通。如果障碍体强度在同一断层上不同,弱强度的障碍体先发生破坏,但首先在其中一条断层上贯通,然后是另一条断层的贯通。同时通过对应变和声发射的时空分布,研究了障碍体间和断层间失稳破坏所产生的相互作用方式,即增减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这种含障碍体的滑动方向相反的平行断层失稳破坏无论是障碍体强度相同或不同都是增震关系。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检验,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通过对障碍体强度相同的两个相似模型实验(BR9905和 BR9904)的对比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了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通过对所含障碍体强度不同的滑动方向相同平行断层失稳破坏的分析(BR200002和BR20000),结果表明:这种含障碍体滑动方向相同乎行断层失稳破坏,障碍体间以及断层之间相互作用是一种减震作用。对于这种平行断层上所含障

二、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与地震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与地震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2.1 引言
        2.1.1 机器学习概述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2.2 广义线性模型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2.2.2 指数族分布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2.3.1 CART回归树
        2.3.2 随机森林
        2.3.3 梯度提升机
    2.4 深度神经网络
        2.4.1 M-P神经元模型
        2.4.2 激活函数
        2.4.3 深度神经网络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2.5.1 Stacking算法
        2.5.2 交叉验证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3.1 引言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3.2.1 震级—序号法
        3.2.2 最大曲率法
        3.2.3 拟合度检测法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3.3.1 地质构造背景
        3.3.2 地震活动特征
        3.3.3 地震目录
        3.3.4 地震区(带)划分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3.4.1 时间演化特征
        3.4.2 空间分布特征
        3.4.3 汇总分析结果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4.1 引言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4.2 特征参数定义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4.2.4 综合类参数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5.3.1 平均绝对误差
        5.3.2 决定系数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5.3.4 R值评分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震前异常提取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钻孔应变观测发展现状
    1.3 钻孔应变观测震前异常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组织结构
        1.4.1 存在问题与本文研究思路
        1.4.2 全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钻孔应变观测系统
    2.1 钻孔应变观测的基本原理
        2.1.1 应力与应变
        2.1.2 钻孔应变观测基本原理
    2.2 四元件钻孔应变观测系统的标定
        2.2.1 四元件钻孔应变观测的自洽性
        2.2.2 相对实地标定
        2.2.3 绝对实地标定
        2.2.4 钻孔应变观测系统的耦合
    2.3 钻孔应变观测的环境影响因素
        2.3.1 应变固体潮
        2.3.2 气温和气压
        2.3.3 水位和降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环境因素的应变响应求解方法
    3.1 钻孔应变数据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3.2 基于卡尔曼滤波求解环境因素的应变响应
        3.2.1 卡尔曼滤波的基本原理
        3.2.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环境因素的应变响应求解
    3.3 固体潮的应变响应分析
    3.4 气压的应变响应分析
        3.4.1 气压变化对钻孔应变数据的动态影响
        3.4.2 气压响应系数分析
    3.5 水位的应变响应分析
    3.6 降雨的应变响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负熵异常提取方法
    4.1 钻孔应变数据背景信号的概率分布特征分析
    4.2 基于负熵的钻孔应变数据异常提取
        4.2.1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负熵计算
        4.2.2 钻孔应变数据的负熵异常提取
    4.3 震例分析
        4.3.1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4.3.2 2013年芦山Ms7.0地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震前网络度异常提取方法
    5.1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钻孔应变成分识别
        5.1.1 奇异谱分析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5.1.2 多台站钻孔应变成分的识别
    5.2 多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的拓扑网络建立
        5.2.1 钻孔应变拓扑网络的建立
        5.2.2 拓扑网络的动态特性
    5.3 多台站钻孔应变数据网络度异常的提取与分析
        5.3.1 钻孔应变网络度的演变与异常提取
        5.3.2 多震例的网络异常提取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钻孔应变数据震前异常的评价方法研究
    6.1 震前负熵异常的评价方法研究
        6.1.1 基于古登堡与里克特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计算
        6.1.2 b值演变与负熵异常的对比分析
        6.1.3 岩石层震前异常的物理浅析
    6.2 震前网络度异常的评价方法研究
        6.2.1 基于异常成丛性的地震检验模型
        6.2.2 震前网络度异常的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6.2.3 模型检验效率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7.1 工作总结和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地震预报科学实践 2科学与实践问题的讨论
2.1地震前兆及其复杂性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
    2.1.1地震前兆的含义
    2.1.2代表性大地震事件回顾
    2.1.3地震前兆的复杂性
2.2地震前兆的物理基础
2.3关于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
2.4地震观测的重要性———重要经验与教训之一 3结论与建议

(4)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预测研究进展
    1.1 预测与预报
    1.2 地震长期预测
        1.2.1 地震空区
        1.2.2“东海大地震”
        1.2.3 帕克菲尔德地震
        1.2.4 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
    1.3 地震中期预测
        1.3.1 应力影区
        1.3.2 地震活动性图像
        1.3.3 图像识别
    1.4 地震短、临预测
        1.4.1 地震前兆
        1.4.2 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测试验场
        1.4.3 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测试验的启示
2 地震预测的困难与地震的可预测性
    2.1 地震预测的困难
        2.1.1 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
        2.1.2 大地震的“非频发性”
        2.1.3 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
    2.2 地震的可预测性
3 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途径
    3.1 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学家群体
    3.2 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与研究
    3.3 坚持地震预测科学试验—地震预测试验场
    3.4 系统地开展基础性、综合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对地震的观测、探测与研究计划
    3.5 加强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
4 讨论与结论

(6)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及地震预报、预警、预防综合决策问题的讨论——浅释唐山、海城、松潘、丽江等大地震的经验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震前兆复杂性问题的讨论
    1.1 前兆异常复杂性的实质
    1.2 “地震预报”的含义
    1.3 长、 中、 短、 临预报相结合是地震预报重要技术途径
        1.3.1 关于长期预测思路
        1.3.2 关于中短期预测、 判断
        1.3.3 关于短期、 临震预测
    1.4 块、 带、 源、 兆协同分析预报是地震预报的关键
        1.4.1 大地震的短临前兆复杂性的新理解
        1.4.2 短期、 临震异常现象的“场、 源”关系
        1.4.3 地震前兆复杂性产生的深刻根源
2 政府对地震预报、 预警、 预防与社会影响的综合决策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
    2.1 地震及其预报对社会的影响
    2.2 地震预报本身同样也需面对一系列的社会反应
    2.3 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预警的困难
        2.3.1 “地震灾害预警”的含义
        2.3.2 地震灾害 “震前”预警的主要的困难

(9)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与地震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前兆复杂性的表现形式
    2.1 异常与地震关系的不确定性
    2.2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震前兆的差异性
    2.3 同一地区地震前兆的不重复性
    2.4 地震前兆与后效难以分辨
    2.5 地震成因上的复杂性
3 地震预报的困难
    3.1 由于目前还无法确切区分源兆和场兆、近场兆和远场兆, 所以根据前兆异常难以确定震中, 势必造成较多的虚报。
    3.2 由于判断前兆异常还缺乏客观有效的方法, 所以使异常变化往往难以确定下来, 给
4 结束语

(10)孕震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及其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孕震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第一章:含预制软弱带的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第二部分:孕震过程的岩石破裂实验研究
    第一章 滑动方向相反平行断层失稳破坏应变场和声发射分布特征的研究
    第二章:滑动方向相同平行断层失稳破坏的实验研究
第三部分: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第一章:实验模型结果在实际地震活动规律解释上的应用
    第二章:关于地震前兆复杂性及其成因机理讨论
全文总结
致 谢
发表文章统计

四、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与地震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震前异常提取与评价方法研究[D]. 于紫凝. 吉林大学, 2021(02)
  • [3]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J]. 张肇诚,张炜. 地震学报, 2016(04)
  • [4]地震预测:回顾与展望[J]. 陈运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12)
  • [5]应用非线性理论和方法探讨地震与地震前兆的复杂性[J]. 李新,张卫东. 东北地震研究, 2008(01)
  • [6]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及地震预报、预警、预防综合决策问题的讨论——浅释唐山、海城、松潘、丽江等大地震的经验教训[J]. 罗灼礼,王伟君. 地震, 2008(01)
  • [7]地震预测——进展、困难与前景[J]. 陈运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02)
  • [8]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J]. 张国民,张晓东,吴荣辉,江在森,刘杰,张永仙,李刚,黎明晓. 国际地震动态, 2005(05)
  • [9]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与地震预报[J]. 付伟,郑鑫,吕贻波,孔海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04)
  • [10]孕震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及其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D]. 焦明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0(01)

标签:;  ;  ;  ;  ;  

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和地震预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