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主体,位于土默川平原的北部,是大青山南麓土默川平原农田灌溉的重要水资源。本区位于黄河上中游,每年向黄河输水23690万m3,因此,大青山是黄河上中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在调节我国北方水分平衡和水资源供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青山中段古路板林场为典型研究对象,以实测数据为主体,结合收集的资料,分析研究了水源涵养林的群落结构、土壤结构、森林小气候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并对该区水源涵养林的经营提出了建议,以求深入认识该区森林植被的水文作用机理,并为该区水源涵养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方法和依据。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大青山30a生油松人工林密度不宜超过3200株/hm2;20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1700株/hm2密度范围内林木分化现象还未出现。群落的平均大小比数显示,胸径大小比以油松人工林最大,树高大小比落叶松人工林和白桦次生林最大,冠幅大小比以落叶松人工林最大。林分角尺度分析显示,油松林和落叶松林为均匀分布,白桦林为随机分布。群落的点格局分析表明,油松林的尺度在3-43m内呈聚集分布;落叶松林在r>2m时,呈随机分布;白桦林的尺度在2-50m范围内,其分布格局为显著的集群分布。(2)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大青山地区白桦天然次生林和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容重明显好于其它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在总孔隙度方面也只有白桦天然次生林和落叶松林大于50%,而油松人工林表现最差。在平均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方面,大小依次为白桦次生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虎榛子灌丛>油松人工林。林地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含量白桦林和华北落叶松林要高于其它类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林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白桦次生林土壤表层全氮含量最高,为0.658%,虎榛子灌丛土壤表层含氮量最低,为0.326%,当土层厚度为40-60cm时,白桦次生林土壤全氮的含量最高,为0.162%,油松人工林土壤全氮的含量最低,仅为0.084%。土壤表层全磷的含量分别为油松0.108%、落叶松0.112%、白桦0.116%、虎榛子0.110%,但当土壤厚度为20-40cm时,落叶松林土壤全磷的含量明显高于表层,说明土壤全磷的分布并不均匀。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壤厚度土壤的C/N比值变化较大,0-10cm土层,油松人工林的C/N比值最大,白桦次生林的C/N比值最小,而40-60cm土层,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的C/N比值最大,虎榛子灌丛的C/N比值最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大孔隙的最大半径范围多分布在1.5-1.8mm范围内;而其大孔隙的最小半径范围多集中在0.6-0.8mm范围内。土壤大孔隙的密度分布规律为:大半径的孔隙密度较小,小半径的孔隙密度较大。不同土壤深度的大孔隙密度显示,一般上层土壤相对较小,下层土壤相对较大。不同植被类型下0-60cm土壤大孔隙半径加权平均值顺序为:虎榛子灌丛(1.09mm)>油松人工林(0.92mm)>白桦次生林(0.90mm)>落叶松人工林(0.87mm)。大孔隙密度的变化范围在90-587个/dm2之间,平均为258个/dm2,变异系数为62.59%。用幂函数模拟落叶松林地土壤大孔隙的密度与平均半径的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892。通过研究,该区土壤的大孔隙可能主要明显地同时受生物因素和物理因素(石砾)的影响。(3)森林小气候特征油松林内温度比林外温度低0.03℃,林内湿度比林外湿度高0.58%,林内风速比林外风速小1.69m/s;落叶松林内温度比林外温度低0.54℃,林内湿度比林外湿度低0.05%,林内风速比林外风速小0.54m/s;白桦林内温度比林外温度低0.05℃,林内湿度比林外湿度高0.99%,林内风速比林外风速小0.42m/s;不同林分小气候调节能力显示,油松林内温度最高,白桦林内湿度最大,落叶松林内风速最大。(4)水源涵养林生态功能林冠截留能力与降雨的雨量级别存在密切关系,表现为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林冠截留能力下降。当林外降雨量达到20mm时,林冠的截留率仅为5.21%~19.92%。三种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水容量显示,油松林的林冠截留量最大,为0.170mm,落叶松林和白桦林依次为0.104mm和0.052mm。枯落物的蓄积量显示,油松人工林的蓄积量最小,仅为5.15 t/hm2,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的蓄积量最大,达18.62 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深表明,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深最大,为0.65mm,油松人工林最大持水深最小,仅0.11mm。枯落物吸持过程显示,在浸水开始的0.5h内,白桦次生林的初始吸持水量最大,达到1.81g/g,油松人工林的初始吸水量最小,仅为0.70 g/g,是白桦次生林初始吸持水量的38.67%。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4种枯落物的持水量继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放慢。土壤渗透实验显示,不同植被间土壤渗透性变化较大,白桦次生林、落叶松人工林和的土壤透水性较好,对于小强度(降雨强度<土壤稳渗速率)的降雨,地表径流产生的频率较小;油松人工林的土壤透水性较差,就是小强度的降雨,也容易产生地表径流。由此可见,白桦次生林的水土保持功能最好,落叶松人工林次之,油松人工林的最差。有效贮水能力表明,白桦林有效贮水能力最强,虎榛子灌丛最弱,落叶松林和油松林的有效贮水能力依次为36.9mm、31.5mm。(5)水源涵养林经营模式3种林分的树种结构均存在组成单一的问题,建议先进行择伐或间伐降低林分郁闭度,然后在林内补植乡土树种,将纯林改造为混交林,增加林分生物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功能。由于油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年龄结构基本为同龄林,并且以中龄林、幼龄林居多,近熟林少,无成过熟林资源。因此,进行年龄结构调整优化时,应逐步减少同龄林面积的比重,逐步扩大异龄林面积的比重。由于林分密度对林分的径生长有明显的作用,而人工林普遍存在密度过大的问题,建议随人工林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林分密度,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林分的蓄积量。由于3种林分郁闭度大,不能提供灌草生长发育必要的光照环境,所以林分群落层次结构不完整,灌草层发育不良,建议降低乔木层郁闭度,保证林下灌草生长所需的光照调节,诱导具有乔灌草多层次的林分结构的形成,维持和增强水源林水源涵养功能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伙房水库上游人工水源涵养林功能提升浅析[J]. 辽宁林业科技 2019(06)
- [2].浅谈东北地区水源涵养林建设[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11)
- [3].创新人才服务 引领事业发展[J]. 甘肃林业 2017(04)
- [4].由近自然林业看宽甸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经营的思考[J]. 防护林科技 2016(03)
- [5].水源涵养林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 现代园艺 2018(04)
- [6].大连市碧流河水库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浅析[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6(06)
- [7].浅析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性[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05)
- [8].“铁匾”和“人头杆”——历史上祁连山西大河水源涵养林管护记事[J]. 甘肃林业 2014(01)
- [9].浅议水库水源涵养林的现状及保护和管理[J]. 广西水利水电 2008(05)
- [10].辽东山区水源涵养林群落结构的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36)
- [11].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J]. 林业科技情报 2018(03)
- [12].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5(03)
- [13].庄浪县关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模式及幼林的抚育[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05)
- [14].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作用与保护现状[J]. 中国林业 2011(22)
- [15].水源涵养林环境效益经济补偿分析[J]. 中国林业经济 2018(06)
- [16].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J]. 江西农业 2018(12)
- [17].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水文作用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16)
- [18].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测度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05)
- [19].太子河源流域不同类型水源涵养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动态[J]. 生态学杂志 2018(07)
- [20].加强科学管理 培养创新人才——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纪实[J]. 甘肃林业 2015(02)
- [21].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J]. 花卉 2019(18)
- [22].深圳市龙岗区水源涵养林建设对饮用水源水库水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J]. 湖南水利水电 2018(04)
- [23].水源涵养林造林整地技术简述[J]. 湖北林业科技 2015(05)
- [24].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 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J]. 江西农业 2018(14)
- [25].三种造林模式对北京北部人工水源涵养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6)
- [26].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林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问题的研究[J]. 中国市场 2013(16)
- [27].黑河流域水源涵养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 2008(03)
- [28].青海高寒黄土区典型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6)
- [29].东江水源涵养林松褐天牛飞机防治试验[J]. 山东林业科技 2016(03)
- [30].蚕桑产业助力吉林省东辽县水源涵养林建设[J]. 蚕学通讯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