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一种戏剧现象、戏剧结构和戏剧创作手法,戏中戏在中外戏剧中的运用由来已久,有关戏中戏的文章也有许多。然而在现有研究文章中,有的只着眼于西方戏剧或当代电影中的戏中戏,有的是将中外戏中戏作品综合在一起的介绍,对中国自己的古典戏曲中的戏中戏深入研究不足,给戏中戏做出的定义也各有不同。因此,在对已有关于戏中戏的研究文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将以自己的理解方式界定戏中戏的判断标准,查找、整理和分析中国从古至今戏曲作品中的戏中戏,以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典戏曲中戏中戏的发展演变历程。本文研究内容以古代戏中戏为主。论文的主体对戏中戏进行历史的纵向的分析,将其产生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根据每一时期的戏中戏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重点分析论述;还将中外戏中戏做以简要的对比,从现代艺术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古典戏曲的戏中戏。本文首先对已有各种戏中戏的概念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界定方法,认为“戏中戏”当为“戏中演戏”,排除了许多已被其它文章认定的戏中戏作品。古往今来中国戏曲作品蔚为大观,现有研究文章从中发现的戏中戏作品甚是有限,而且也未从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更广泛地在各种文献中爬罗剔抉,查找出更多的未被提及的有戏中戏的戏曲作品,并以之为基础,探寻其出现的历史条件和使用原因以及发展脉络,直至对当前戏曲创作的影响;其中涉及了未被人当作是戏中戏、且未给予一定重视的近现代的“能派戏”和当代一些新创作的戏曲作品。本文的最后将中国和外国现当代戏剧的戏中戏对照,分析了它们各自特点、使用原因的区别和在新时期下相互之间的渗透和影响,联系现实对戏中戏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的戏中戏的产生是中国戏曲逐渐成熟之后的自然而然的结果,是熟悉戏曲舞台的剧作家们的创造性的应用,具有中国自己的鲜明特色,没有与之前或同时期国外戏中戏的雷同之处。中国戏中戏演进的每个时期都各有特点,都带有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影响。中国戏曲从百艺综合中发展而来,新世纪又向着更广泛的艺术形式的综合和融合而去,戏中戏始终是一个为戏曲作家们所重视的常用常新的戏剧手法。中国戏曲在多文化交流的大环境里更好地运用“戏中戏”手法,并借鉴国外电影戏剧的经验,可以创作出更富舞台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传世之作,给我们的古典戏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