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选择1个核质互作不育源和2个核不育源进行不育性的特征特性比较,确定了核不育源A2的不育性表现最稳定。同时利用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源A1和A2的核不育基因,根据细胞核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采用杂交转育方法和回交转育方法将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中转育。经过4年转育,获得如下结果:1.含有不育源A1不育基因(Ms1)的可育株(Msf1Ms1)在长日照低温条件下表现不育,而且其育性受移栽和栽培密度的影响也较大;“甲型”两用系的不育株(Ms1Ms1)和不育系(Ms1ms1)的不育性在不同环境下表现稳定。2.含有不育源A2不育基因(Ms2)的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Msf2Ms2)在不同温光条件下育性表现较稳定,而且不受移栽和栽培密度的影响;“甲型”两用系不育株(Ms2Ms2)和不育系(Ms2ms2)的不育性表现稳定。是应用于菜心育种的理想不育源。3.通过育性基因型测定,油青四九菜心核雄性育性基因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规律,育性基因型为MsfMsf。4.在菜心核不育系转育过程中,核不育源的选择,应根据被转育亲本基因型考虑不育源的选择,在杂交后代中应同时具有Msf、Ms、ms三个基因。另外应尽量考虑不育源材料与待转育品种农艺性状的相似程度。不育源材料与待转育品种农艺性状越相似,新育成的不育系稳定进度越快,整齐度越高。5.杂交转育的新不育系是单交种,且与待转育品种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这样选育出的不育系在遗传上已不是待转育品种的不育系,而是一个新的不育系或是近似待转育品种的不育系。因此杂交转育只能选育待转育品种的近似不育系或新的不育系。6.在杂交转育中,通过“株系内选择”和“株系间选择”比较,“株系间选择”的样本数是“株系内选择”的几倍,选择空间大,因此选择的同型株与亲本之间,同型株与同型株之间遗传差异较小,所选“甲型两用系”与“临时保持系”之间遗传差异小,这样选出的不育系与亲本更接近,且不育系杂合性小。本文在转育实践中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杂交转育中采用“株系间选择”比采用“株系内选择”效果更好。7.选育的“甲型两用系”与“临时保持系”生物学性状差异较大时,用目测方法很容易鉴别,但在差异较小时,受选育人的判断标准影响较大。而通过各系之间的综合差异指数比较,能够反映出目测无法判断的差异,所选的“甲型两用系”与“临时保持系”之间遗传差异小,配制的不育系遗传杂合性小。其配制的杂交种整齐度更好。8.回交转育是转育油青四九菜心核雄性不育系的理想手段,本试验的回交转育方法Ⅰ和回交转育方法Ⅱ,在转育过程中随着转育代数增加逐步趋向于菜心亲本的遗传特征特性,本试验回交四代植株生物学性状表现与轮回亲本十分接近而且整齐。9.在回交转育方法Ⅰ转育过程中,“株系间选择”在前期世代(回交1-3代)效果明显优于“株系内选择”,主要是由于增大了选择样本容量,增加了选择亲本同型株的机会,加快了选育进度。在后期世代选择不育株和可育株组配“甲型两用系”时,最好选用“株系内选择”的选择方法,避免组配“甲型两用系”时,不育株与可育株存在着遗传差异,增加“甲型两用系”的遗传杂合性。10.每个回交转育世代通过上代自交鉴定回交株遗传杂合性,其选择效果比较理想。通过自交能够使回交过程中不表达的隐性性状在自交后代中部分表达,有利于鉴定回交株的遗传杂合性,提高了选择效果,加快了回交转育进度。11.回交转育方法Ⅱ与回交转育方法Ⅰ相比较,回交转育方法Ⅱ的转育进度明显优于回交转育方法Ⅰ,而且选育“甲型两用系”在第二和第三世代选择样本数少,选育“临时保持系”在第三世代选择样本数少,使转育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回交转育方法Ⅱ早期世代可以通过自交淘汰部分不利性状,加快了回交转育进度。本人认为在回交转育过程中,最好在回交株与亲本相像时进行1-2代的自交后再继续与亲本进行回交转育,这样可以淘汰轮回亲本以外的其他亲本的隐性性状和共显性性状,这样可以获得在遗传上与轮回亲本同质性更好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从而可以配制出整齐度高和遗传同质性更好的油青四九菜心100%不育系。12.在回交转育油青四九菜心核不育“两用系”的过程中,回交后代材料农艺性状“株系间选择”比“株系内选择”接近油青四九菜心进度快,提前1-2代达到转育目标。通过“株系间选择”获得的BC2材料植株外部形态已与轮回亲本油青四九菜心无显著差异,而通过“株系内选择”获得的BC2材料植株外部形态仍与轮回亲本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叶长、叶柄长、开展度、主薹高、主薹粗、单株重等农艺性状仍显著高于轮回亲本。通过“株系内选择”与“株系间选择”两种选择方法获得的BC3材料植株外部形态与轮回亲本相类似,所有调查的植株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无显著差异,只是通过“株系内选择”获得的BC3材料主薹粗略高于轮回亲本。通过“株系内选择”与“株系间选择”两种选择方法获得的BC4材料植株外部形态与轮回亲本十分类似,所有调查的植株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无显著差异,目测整齐一致,与轮回亲本无差异。总体上来看,“株系间选择”比“株系内选择”效果好,转育进度快。13.在本试验的调查范围内,两种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核不育系农艺性状和生化指标性状差异不显著。14.大白菜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核雄性不育系(BA2)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弱,弱于油青四九菜心(SY)及菜心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核雄性不育系(CA2)。大白菜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核雄性不育系(BA2)在株高、薹叶数、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叶柄厚、主薹高、主薹粗、单株重等10个性状上表现为负效应,开展度表现为正效应。15.菜心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核雄性不育系(CA2)在株高、薹叶数、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叶柄厚、主薹高、主薹粗、单株重、开展度等11个性状上表现为正效应,并且与油青四九菜心(SY)数值接近,表明两者都有较好的配合力,而且两者之间一般配合力表现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油青四九菜心转育成核雄性不育系后,核不育基因没有对一般配合力产生影响。16两种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核不育系在特殊配合力上的表现差异较大。17.11个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为叶柄厚>株高>主薹高>叶长>叶柄长>单株重>主薹粗>薹叶数>叶宽>叶柄宽>开展度。11个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为叶柄长>单株重>叶长>主薹粗>叶柄厚>主薹高>株高>薹叶数>叶柄宽>开展度>叶宽。各性状的遗传力中等偏高,说明这些性状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稳定性较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菜薹(菜心)亲本材料的创制及新品种18A1菜心的选育[J]. 中国蔬菜 2020(05)
- [2].不同底肥处理对越夏菜心生长发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2)
- [3].肥料用量对有机菜心生长、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8)
- [4].春秋两季菜心多点试验——以2018年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0(18)
- [5].地毯式覆盖防虫网防治菜心黄曲条跳甲应用效果探析[J]. 天津农业科学 2020(08)
- [6].热胁迫下添加脯氨酸对菜心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0(20)
- [7].有机叶面肥(顶灵)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瓜菜 2019(06)
- [8].不同简易栽培设施对华南地区越夏菜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2)
- [9].夏冬两季广州菜心的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4)
- [10].不同设施栽培对菜心生长的影响[J]. 蔬菜 2018(09)
- [11].菜心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 2017(01)
- [12].山东地区菜心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17(01)
- [13].9个菜心品种耐寒性评价与聚类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17(05)
- [14].基于农产品品牌价值要素理论的连州菜心品牌建设研究[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15].施用餐厨废弃物与烟杆堆肥对菜心生长发育的影响[J]. 福建热作科技 2017(02)
- [16].菜心安全优质高产施肥方案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7(08)
- [17].甜菜套种制种菜心高效丰产栽培技术[J]. 中国糖料 2016(06)
- [18].80多家穗企助力连州菜心节[J]. 源流 2015(01)
- [19].菜心秋种技术[J]. 河北农业 2012(07)
- [20].菜心栽培技术规范[J]. 辣椒杂志 2014(04)
- [21].东北地区适播菜心品种及栽培关键技术[J]. 吉林蔬菜 2015(11)
- [22].速冻菜心加工工艺的优化探析[J]. 食品界 2019(04)
- [23].广东:三季度菜心价格将小幅回升[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36)
- [24].无公害菜心价高畅销[J]. 农家致富 2012(03)
- [25].遮阴对不同生长速率菜心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1)
- [26].菜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J]. 农家参谋 2019(14)
- [27].无公害菜心栽培管理技术[J]. 河南农业 2017(22)
- [28].菜心的养分吸收和分配规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5)
- [29].13个菜心品种对菜心炭疽病的抗性鉴定[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04)
- [30].菜心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