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知识转移的概念一经提出,迅速成为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大多数学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沟通理论等将知识转移定义为一种经验交流的过程或是一种沟通的过程,只有以Gilbert & Cordey-Hayes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指出知识转移应该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但学者们在对这种学习过程的分析时,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相割裂,认为它们是两个独立的阶段。本研究赞同知识转移的学习过程本质说,但在学习理论的研究视角下,这种对本质的定义与阶段划分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以及基于这种改进,又会有哪些因素影响到知识转移的有效发生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以上述问题为基本着眼点,本研究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现代教育学的研究视角,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研究知识转移的学习过程本质,并对知识转移进行定义,将其分为“识别”、“交互”、“应用”和“整合”四个维度,同时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习的知识接收者个人和学习发生的情境两大要素,建立起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笔者在此过程中发现,存在于学习理论中的学习共同体与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团队学习间的联系,并将团队学习变量引入,最终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研究模型。但考虑到实证研究的需要,本研究用知识转移绩效替代了理论模型中的知识转移,构建了实证研究模型,并通过相应的数据分析验证了假设:学习过程中的个人要素和情境要素均对知识转移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且团队学习对这两种影响具有强化作用。在实证过程中,采用张菁开发的《团队学习量表》,关于知识接收者个人要素、学习发生的情境要素以及知识转移绩效三个量表均由笔者自行开发和编制。之后,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4份,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知识接收者个人要素和知识转移绩效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学习发生的情境要素和知识转移绩效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验证了理论分析中关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假设。另外,对团队学习的调节作用分析表明,团队学习的氛围在学习要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中存在着部分的正向调节作用,即若企业能加强组织内部的团队建设,促进团队的学习型文化建设将有助于员工间的知识转移,从而增加员工个人和组织整体的知识存量,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工具
  • 1.4.3 研究流程
  • 1.4.4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
  • 2.1.1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2 知识转移
  • 2.1.3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
  • 2.2 学习共同体与团队学习
  • 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3 研究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 本文研究模型的提出和变量的界定
  • 3.1.1 本文研究模型的提出
  • 3.1.2 模型中变量的界定
  • 3.2 研究假设
  • 4 实证研究设计与量表开发
  • 4.1 本文的实证研究方法
  • 4.2 知识转移及其影响因素量表的开发
  • 4.2.1 初始量表的来源
  • 4.2.2 量表的发放
  • 4.2.3 量表的修订过程
  • 4.3 量表的检验
  • 4.3.1 初始量表的项目分析
  • 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4.4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1 信度分析
  • 4.4.2 效度分析
  • 4.5 正式量表的确定
  • 5 数据分析
  • 5.1 样本特征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个人要素、情境要素与知识转移的相关分析
  • 5.4 个人要素、情境要素与知识转移的回归分析
  • 5.5 团队学习的调节作用分析
  • 5.6 结果与讨论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6.1.1 创新点
  • 6.1.2 对管理者的启示
  • 6.2 本研究的不足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知识转移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社会建构主义体育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3)
    • [2].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域下职教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 江苏教育 2011(27)
    • [3].浅析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任务型教师角色[J]. 学周刊 2014(15)
    • [4].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法语翻译教学[J]. 翻译论坛 2016(04)
    • [5].文化的图片:重构文化意象(英文)[J]. 跨文化管理 2016(02)
    • [6].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下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小学日语教材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47)
    • [7].变革中的学前教育:理论范式的转换——从建构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再到联结主义[J]. 幼儿教育 2017(18)
    • [8].翻译教学研究新探——《社会建构主义翻译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自主》评介[J]. 东方翻译 2011(03)
    • [9].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 2018(21)
    • [10].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研究[J]. 成功(教育) 2010(05)
    • [11].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任务型学习的任务创设原则[J]. 赤子(中旬) 2014(02)
    • [12].谈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的英美概况教学[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3].基于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的任务型学习[J]. 科技资讯 2014(09)
    • [14].“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 [15].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的高职数学教学[J]. 学习月刊 2011(02)
    • [16].社会建构主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7].对西方社会比较研究的新认识——社会建构主义视域[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9(03)
    • [18].国家认同与共有观念——对社会建构主义核心概念的反思[J]. 国际政治科学 2008(04)
    • [19].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新探[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 [20].定位理论:一种社会建构主义的方法[J]. 新视野 2019(05)
    • [21].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应用研究[J]. 高教学刊 2015(24)
    • [22].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给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9)
    • [23].浅议社会建构主义范式下的人民调解[J]. 法制与社会 2011(17)
    • [24].将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引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02)
    • [25].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应用价值探讨[J]. 国际论坛 2008(04)
    • [26].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阈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策略[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27].把教育带回来——麦克·扬对社会建构主义的超越与启示[J]. 教育研究 2016(03)
    • [28].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简述[J]. 社会心理科学 2015(01)
    • [29].网络学习中的有意义交互: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J]. 中国远程教育 2014(01)
    • [30].社会建构:从知识观到世界观[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02)

    标签:;  ;  ;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